岳麓版历史选修三第1课战云密布的欧洲课件(共2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岳麓版历史选修三第1课战云密布的欧洲课件(共26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4-14 10:25: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第1课 战云密布的欧洲
【课标要求】
1.简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历史背景。
2.理解人类历史为什么发展到20世纪会出现世界
大战。


识记
分析、理解、运用
列强对世界市场的争夺
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科技进步成果被运用于军事领域

军国主义与极端民族主义的泛滥


历史背景

20世纪世界大战爆发
(经济因素)
(军事因素)
(科技条件)
(思想因素)
本课概览
一、列强对世界市场的争夺(经济因素)
1、形式:
商品输出、资本输出、占领殖民地等

2、主要形式:
占领殖民地
3、列强争夺殖民地的原因:
(1)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经济发展,造成生产过剩趋势。
列强寻求海外市场和原料产地。
15、16C
手工工场
金银
18C(60S)—19BC中
第一次
工业革命
商品输出
掠夺原料
19C70S—
20C初
第二次
工业革命
资本输出、
商品输出、掠夺原料
结论:资本主义发展阶段不同导致对外殖民扩张的目的也
不同。
一、列强对世界市场的争夺(经济因素)
1、形式:
商品输出、资本输出、占领殖民地等

2、主要形式:
占领殖民地
3、列强争夺殖民地的原因:
(1)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经济发展,造成生产过剩趋势。
列强急需海外市场和原料产地。
19世纪末20世纪初, 世界基本上被瓜分完毕。
思考:两幅图揭示的一个共同
主题是什么?
问题探究
材料1
英德法美工业增
长率比较表
殖民地积 (万平方千米)
英 3350
俄 1740
法 1060
德 290
日 30
美 30
材料2:战前列强占有
殖民地情况
1880 1900 1913
英国 22.9 18.5 13.6
美国 14.7 23.6 32.0
德国 8.5 13.2 14.8
法国 7.8 6.8 6.1
现象:
根源:
后果:
经济实力与所占殖民地面积出现了倒挂现象
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引发重新瓜分世界殖民地的战争


3
1
2
4
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 1918)的根源
结↑果
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经济高速发展,造成生产过剩趋势。列强急需海外市场和原料产地。
世界基本上被瓜分完毕
导↑致
新老帝国主义国家重新瓜分殖民地的矛盾
根↑源
根源: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一、列强对世界市场的争夺(经济因素)
1、形式:
商品输出、资本输出、占领殖民地等

2、主要形式:
占领殖民地
3、列强争夺殖民地的原因:
(1)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经济发展,造成生产过剩趋势,
列强寻求海外市场和原料产地。
(2)19世纪末,世界基本上被瓜分完毕。
(3)20世纪初,美德日飞速发展,要求重新瓜分世界,新
老列强矛盾激化,英德矛盾最为尖锐。
(4)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国家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认识1:一战爆发的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国家间政治、
经济发展不平衡。
1、俾斯麦早就承认:“在欧洲存在着不可调和的彼此敌对的两大势力。两个大国都希望把世界变成自己的属地,并从属地上获取商业收入。”这里的“两个大国”在一战前最有可能是指( )
A.俄国和奥匈帝国 B.英国和法国
C.法国和俄国 D.英国和德国
学以致用
D
2、下列图片是一战时各国的征兵宣传海报,下列各国参加战争的共同目的是( )







A.争夺殖民地和世界霸权 B.争夺欧洲大陆霸权
C.维护世界和平和民主 D.为了转嫁国内的经济危机
学以致用
A
列强对世界市场的争夺
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历史背景

20世纪世界大战爆发
(经济因素)
(军事因素)














1882
1892









世界殖民地问题
巴尔干问题




巴尔干问题


普法战争后果

1879

1904

1907

同盟国
1882
协约国

1907

突尼斯问题

二、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认识2:列强的三大矛盾最终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它们的 对峙成为一战爆发的主要原因;使世界大战成为可能。
学以致用
1、请同学们动手制作两大军事集团形成过程的时间轴。
2、某同学在研究一战爆发的有关史实时找到了以下因素。下列各项按一定的逻辑联系排列起来,正确的是( )
①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 ②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③帝国主义国家争夺霸权和殖民地 ④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力量对比的变化 ⑤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⑥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A.①→②→③→④→⑤→⑥
B.②→④→①→③→⑤→⑥
C.④→①→②→⑤→③→⑥
D.①→④→③→②→⑤→⑥
学以致用
D
3、 英国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
——英国首相 帕麦斯顿
(1)材料反映的英国外交政策是什么?含义如何?原因?
政策:“光荣孤立”。
含义:不同任何国家结成持久固定的同盟
原因: 经济实力强大,掌握海上霸权
(3)20世纪初英国又为什么要放弃“光荣孤立”政策?
英德矛盾的激化 ,自身实力下降
(2)长久以来英国对欧洲奉行怎样的政策?
大陆均势
问题探究
列强对世界市场的争夺
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科技进步成果被运用于军事领域


历史背景

20世纪世界大战爆发
(经济因素)
(军事因素)
(科技条件)
德国重炮
三、科技进步成果被运用于军事领域
1、表现
(1)提高传统武器的性能。
(2)新式武器问世。
(3)新的交通手段出现。
(4)新的通讯工具出现。
2、后果:使战争更残酷、规模更大、危险性更大。

认识3:科技进步成果被运用于军事领域成为一战爆发的技术条件;使世界大战成为可能。
列强对世界市场的争夺
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科技进步成果被运用于军事领域

军国主义与极端民族主义的泛滥


历史背景

20世纪世界大战爆发
(经济因素)
(军事因素)
(科技条件)
(思想因素)
《德意志帝国宣告建立》
火药是干的,剑是磨过的,目标明确,力量集中,悲观者已经被赶走,我为我武装的人民干一杯。
——威廉二世
四、军国主义与极端民族主义的泛滥
德意志帝国成立后,保留了什么传统?
什么是军国主义?为什么德国尤为严重?
问题探究
四、军国主义与极端民族主义的泛滥
1、军国主义:指整个国家机器围绕战争运转。
材料二:在20世纪初的德国,一位俄国人记录下了这样的情景:城市中心的广场上竖立着莫斯科克里姆林宫的模型,在乐队的吹奏声中,模型被点上火,倒塌的墙垣发出隆隆的响声,教堂的钟楼和十字架歪歪斜斜跌落在地。可德国人却在鼓掌和喊叫。当最后一堵墙倒在火堆中时,乐队立即奏起德国国歌,人们的狂热已经无法控制了。
材料体现了德国民众的什么思想?
这种思想的含义?表现?影响?
2、极端民族主义
(1)含义:动员民众支持国家对外扩张,鼓吹民族优
越论,国民对国家绝对效忠。
(2)表现:
德国:泛日耳曼主义
俄国:泛斯拉夫主义
列强:宣扬“民族优越论”
(3)影响:两大军事集团相互仇视,斗争激烈。
认识4:军国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的泛滥为发动战争进行了舆论方面的准备。
(1)军国主义、极端民族主义。
(2)第一次世界大战。士兵认为是一场保卫民族、祖国的战争。
(3)要人民充当炮灰或造成人民支持战争的印象。
(4)封建色彩、军国主义传统、极端民族主义在社会中影响深远。
1914年8月被德国媒介广泛宣传的照片之一
学以致用
(1)材料宣扬了什么观点?
(2)火车上的士兵将去参
加什么战争 ?在他们看
来,这是一场什么战争 ?
(3)德国当局广泛传播这
一类照片的目的是什么?
(4)为什么在德国会出现这
种愚昧和奇特的现象?

历史背景

爆发世界大战
1、根本原因:

2、舆论准备:
3、主要原因:
4、科技条件:
5、客观条件:
本课小结
第1课 战云密布的欧洲
资本主义国家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军国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的泛滥。
两大军事集团对峙局面的形成。
科技进步成果被运用于军事领域。
20世纪的世界已基本上形成为一个整体,各国联系日益加强,形成“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