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四单元《木瓜恰恰恰》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四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四单元《木瓜恰恰恰》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0-04-13 08:14: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木瓜恰恰恰
指导思想:
本节课为了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采的旅游方式,采取听、唱、奏、演等形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愉悦的参与学习活动,给不同层次的学生搭建学习、体验、交流的平台,有效地达成本课的教学目的。
教学分析:
学生情况分析:
四年级大部分学生,对音乐课有着浓厚的学习兴趣,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发展,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增强,对音乐学习的渴求与期望也进一步增强了。根据学生心理及生理的发展特点,在教学中要运用各种手段,采取多种方式策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和掌握所学知识。
教材内容分析:
《木瓜恰恰恰》是印度尼西亚流传很广的一首歌曲。通过欢快、活泼的旋律唱出了卖瓜人的喜悦心情。由于歌曲运用了恰恰的节奏,使歌曲显得非常活泼并富有情趣。歌曲分三段体,大调式。歌词非常生活化,表现了卖瓜人挑着瓜到城里去卖的过程。
教学目标:
1. 情感目标:用欢快、活泼的情绪,热情的声音演唱《木瓜恰恰恰》。
2.能力目标:能够用动作表演恰恰恰。
3. 知识目标:了解印度尼西亚风土人情,加深对印度尼西亚音乐印象。
教学重点:
把握歌曲风格,用热情、欢快的声音演唱《木瓜恰恰恰》。
教学难点:
准确掌恰恰恰X
X
X节奏和
x
x
x
切分节奏。
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法、讨论法、情景设置法等
学习方法:
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等
教学用具:
多媒体设备、PPT课件、电子琴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带领学生旅游到印度尼西亚品尝水果。印度尼西亚人会用一首叫卖歌到市场招揽生意。接下来我们听一听这首歌《木瓜恰恰恰》
二、聆听音乐,感受音乐风格。
1.教师:刚才这段音乐带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哪最有特点?学生思考回答。(启发学生掌握整首歌曲的情感)
三、运用启发式教学等方法讲解知识点
1.学生用手击掌拍奏节奏型“X
X
X”恰恰恰 。
2.介入新知识:
x
x
x
切分节奏。
3.运用小组合作、讨论法掌握重难点知识。
4.教师示范,学生模仿。
5.学习整首歌曲。
四、组织下课
五、教学反思
歌曲《木瓜恰恰恰》是一节以欣赏切入的情景式音乐课。这首印度尼西亚歌曲,它通过“叫卖”的形式,以欢快、活泼的旋律唱出了卖瓜人的喜悦心情。由于歌曲运用了恰恰恰的弱起节奏以及连续的切分节奏,给歌曲的演唱教学增加了一定的难度。
1、本单元目的是引导学生了解世界的多元文化,通过熟悉外国的民间音乐,了解世界个地的地理风貌和风土人情。因此,在导入时,通过观赏印尼的风光及讲解,让学生进1步熟悉歌曲音乐,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学习歌曲的兴趣。
2、遵循了音乐是音响艺术、听觉艺术的原则,歌曲是听会的,随着衬词拍节奏等,都是为了增加学生聆听歌曲的遍数,歌曲就是在数次听辩中不知不觉学会的,减轻了学生学习新歌的难度,激发了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
3、我把歌曲所具有的独特旋律、节奏特点与自己的教学方法、教学活动有机结合起来,通过丰富的肢体语言,来积极引导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活动中自发性的去感受音乐,体验音乐。切分节奏是本课的难点,我通过听节奏,打节奏,唱歌词等练习中循序渐进的感受切分节奏的特点,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学生能积极的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来。
4、为歌曲设计打击乐伴奏以及肢体伴奏,达到渲染课堂气氛
5、在拓展教学这一环节中,我搜集了歌曲〈卖货郎〉〈卖汤圆〉等歌曲,运用视听结合的手段,更明确地使学生了解了“叫卖”这一艺术形式,并鼓励学生加入各种叫卖声来进行演唱。大大激发和培养了学生的表现欲望,为本节课的教学掀起一阵小小的高潮,从而使歌曲的演唱技能进1步得以提高。
当然,本节课中也出现了许多不足的地方:
⒈整节课时间太赶,没能突出课堂重点。
⒉切分音的强弱关系还需重点指导,学生在演唱歌曲时的弱强弱体现的还不够明
显,给与的练习时间[]太少,情绪未得到很好的把握。
⒊学生只是学会了歌曲,没有唱好歌曲,没能融入音乐的热情之中。整个课堂气
氛渲染的不够热烈。
总之,在准备整个课的过程中,我付出了许多努力,当初那种焦灼的情绪、为每1个细节的推敲而绞尽脑汁的情形到现在还历历在目,幸而有了领导及同事的支持与鼓励,我才一次次地有了力量与信心。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一定会更加努力,克服各种缺点,争取上好每一堂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