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第7课 吊饰 人美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第7课 吊饰 人美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0-04-13 16:00: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七课《吊饰》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知识:了解吊饰种类,知道吊饰与生活的关系,学习设计制作吊饰的方法,感受不同媒材的特性。技能:尝试设计制作吊饰的全过程,通过剪、粘、画等制作手段及多种材料的运用,设计制作美观漂亮又有吉祥寓意的吊饰。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探究设计制作吊饰的方法。在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体验中感受设计美化生活的快乐。启发学生大胆创新,并感受“设计为人服务”的理念。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习惯和热爱生活的情感,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环境、美化生活环境的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记忆生活中吊饰的种类,了解吊饰的结构。用剪、粘、贴、画等方法进行简单的组合及装饰,体验吊饰设计制作的过程及其乐趣。
教学难点:通过简单的组合及装饰方法,表现自己的设计意图;吊饰造型新颖美观,有一定的寓意。
教学内容:
一、引导环节:
1、展示学生们收集的吊饰作品,教师用简短的语言从材质、造型色彩、用途等方面进行介绍。
2、了解吊饰: 提问:为什么吊饰上要写“春”字和“福”字?
(吊饰中的吉祥寓意,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二、新授环节:
1、吊饰中的小动物代表什么意思?
(例如:蝙蝠,蝙蝠的“蝠”字谐音为“福”有福在眼前的寓意。)
2、我们还能添画什么小动物?
3、设计制作吊饰:
(1)设计主题和摆放位置。
(2)选择材料,想方法。
(3)确定造型、大小、和颜色。
展示制作步骤:
三、学生制作:
出示几款吊饰的样子,让学生欣赏。启发创新思维,让学生运用手头的工具和媒材,运用剪、贴、画、穿、折等方法,制作平面或立体的吊饰。
四:展示评价:
利用投影仪展示学生作品,让学生们相互评价自己喜欢的作品,通过交流促进提高。
通过此课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对 “设计.应用”领域的兴趣。在制作过程中,体验吊饰带来的悬挂的美感。激发学生感受美、创造美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