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坡的启示》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斜坡的启示》一课,是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中的第三课,通过实验让学生知道斜面有省力作用,并掌握斜面省力的规律,以及斜面在生活中的应用。
学情分析:
此课是学生在认识简单机械和杠杆机械的基础上,对简单机械有初步的了解,认识另一种简单机械《斜面》,学生对斜面的作用和省力规律认识,只是来自于生活实践经验,并没有得到科学实验数据的验证。
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到斜面在生活、生产中的广泛应用,给我们带来的方便。
2.愿意与其他同学合作交流,敢于表达自己观点。
3.体验探究实验中的乐趣。
(二)知识与技能:
1.知道斜坡就是斜面,是一种简单机械。
2.知道斜面的省力作用及省力规律。
3.了解斜面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方法与过程:
1、通过实验探究鞋面生作用及省力规律。
2、多媒体:了解斜面在生活、生产的应用。
课型:实验课
课时:一课时
教学重点:探究斜面省力规律
教学难点:解释生活、生产中斜面的应用、设计原理
教具准备:
测力计、木板、小车、长方体(多个)、剪刀、钳子等
多媒体
教学活动:
1、
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1、多媒体:电动车怎么才能上台阶?(图片)
学生:抬上去或搭一个木板
2、怎么抬、木板怎么搭?
学生:一端在地上,另一端放在高处,把车推上去。
3、斜坡就是斜面,也是一种简单机械。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斜坡的启示。(板书课题)
二、认识斜面
1、实验一:各小组,利用桌子上提供的器材,搭建一个斜面。
2、实验二:
(1)把木板搭在一个长方体和搭在两个长方体上,会发现什么?
(2)再加上一个正方体,会怎样?
(3)再加上一个圆柱体,又会怎样?
3、判断:把木板水平、竖直放是斜面吗?
学生:(不是)
4、斜面的坡度范围是多大?
学生:(大于0度小于90度)
5、讨论:生活、上产中那些是斜面?
学生:刀刃、针尖、箭头、船头、铲子、锄头、钉子、火车头、门牙、火箭、飞机、子弹、楼梯、盘山公路等。
三、认识斜面作用及省力规律
1、为什么搭成一个斜面,就可以把把小车推上去?
2、学生分组:搭建斜面。(用两个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
3、用测力计测一下,用多大的力把小车放到斜面的高处。
学生:回答
4、为什么测得数据不一样?
学生:用测力计,先归零,读书时要水平视线(眼睛、指针、刻度一条线)。
5、再测一遍,用力的大小,并记录。
6、再通过斜面,用测力计把小车拉上去,用多大的力?并记录。(强调拉小车时,测力计和小车水平)
学生:力小了
7、去掉一个木块,再用测力计侧拉下车的力?并记录。
学生:坡度减小,力小了
8、以此类推,记录数据。
9、通过斜面实验发现什么?
学生:省力、斜面坡度越小,越省力。(板书)
10、多媒体展示:学生实验数据
四、解释:斜面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设计原理。
1、解释:盘山公路(图片)
2、解释:骑车上坡要S型才能上去。
3、刀用时间长了,为什么要磨刀呢?
4、请学生解释一些斜面设计。
小结:降低斜面坡度,越省力。
五、巩固、应用
1、通过本节课,学到了哪些知识?
2、对于斜面,还有什么想法?
板书设计:
斜坡的启示
省力
斜面坡度越小,越省力
PAGE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