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第8课 门

文档属性

名称 七年级上册》第8课 门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14-04-26 20:57: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初中美术教案7年级上册08课 门
初中美术教案7年级上册08课 门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初中美术教案7年级上册08课 门"依据国家美术课程标准中“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阶段目标设置,学生通过描述、分析、感受、尝试来学习人物特征的表现方法。
本课门是入学后美术课的第一个教学单元,有意识让学生通过观察、捕捉人物特征,关注身边的新同学,帮助建立融洽的同学关系,并发展艺术感知力和造型表现能力。以往教学中的人物素描课侧重学生对人物造型、比例、结构的掌握,这个要求对初中学生而言有相当难度。依据课程标准模糊学科界限,降低专业要求的精神,本课更为强调培养学生捕捉和表现人物特征的能力,通过人物头部的描画来捕捉人物形象、性格、精神状态等特征。 门
教材“活动一”安排学生观察、描述同学的相貌特征,尝试用相机捕捉同学最有特征的瞬间,其目的让学生细心观察人物特征,形成一定的视觉感受。教材首页呈现与学生学习、生活相关的图片,具有亲切感,以利于进入教学情境。配合教学选择宫六朝的人物头像画重点分析,引导学生感受画家如可表现人物特征。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帮助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人物特征,和学生一起探讨人物特征的表现方法,有效地促使学生能较准确地说出身边同学或绘画作品人物特征。
教材学习活动安排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在学习“活动一”已有感知的基础上设置第二个学习活动,临摹画家的人物头像作品,分析人物特征,体会用笔技巧,学生通过初步体验,感受人物头像的基本画法,为“活动三”作准备。教材提供利用多种材质表现的范图,使学生对不同媒材的表现效果有一定认识,而且难度上适合学生的实际水平。
“活动三”是本单元的重点,即让学生自主表现,为自己或同学画一张肖像画。教材用设问的形式引发学生对表现方法的思考,鼓励其采用夸张的手法大胆表现,使学生感受造型的乐趣。教材所附学生作业有一定示范作用。
“评价建议”一栏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知识技能的掌握提出相应评价标准,以供学生、教师参考。
资料库对教材中出现的“肖像画”概念作出解释。
学习大空间中选择了不司画种的头像作品,引发学生对绘画种类、造型手段、表现效果的思考。
二、教学目标
◆学生能说出身边人物和艺术作品中典型人物的某些特征,初步了解表现人物特征的方法。
◆学生能尝试运用一定的方法,大胆地表现同学的特征。
◆学生能在交互活动中关爱他人、培养尊重他人的品质。
三、教学思路
教材篇首提供的学生照片不是范图,只是在教学过程中起提示作用,引发学生的共鸣,在活动一的环节教师可组织学生自己拍摄照片,在课堂上交流。人物头部特征主要通过脸型、五官、发式表现是教材突显的知识要点,教材提供了画家的头像素描范作,以及局部放大图例,教学过程中可选择重点分析。通过交流、欣赏、分析进入活动二的临摹练习,教材提供难度适宜的素描头像范例,在表现手法上提供不同样式以供学生参考。在教学提示和活动三的要求中提到夸张手法的运用,可以通过教材图例分析,还要选择有典型代表性的作品讲解。教材中提到肖像画这一概念,以及提供的半身、全身的人物画范图,只是给学生提供选择的空间,重点还是强调人物头部特征的捕捉。
本单元学习需在欣赏感受中体验绘画作品的造型语言,因此范图的选择很重要,课前要做好充分准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各环节的导入注意以情动人,以趣启智,‘结合设问的方式引导学生讨论,鼓励学生尝试。相互分析同学特征的环节应有效控制课堂,对学生提出相应要求,避免攻击性的语言,培养学生健康友好的心态。
安排学生户外拍摄照片可采用小组合作方式,一方面加强学生的交流互动,另一方面能合理安排拍摄工具,有效控制教学进度。活动要有计划、有组织进行,首先明确学习活动要求,讲解摄影中的技术问题,然后分组安排组长,对其下达任务并要求及时反馈信息,最后强调纪律以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
本单元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捕捉和表现人物特征的能力,要达到这一目的的方式方法很多,而围绕着“同学之间的相互描述、相互表现”来组织教学是本单元较为理想的一种方式,因为对身边同学的表现会让学生觉得亲切、有趣,从而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去学习,提高学生自己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围绕着“同学之间的相互描述、相互表现”来组织教学,整个教学强调学生自主的学习行为,以及与其他同学合作的学习方式。
教学围绕描述同学相貌特征展开,可以通过学生户外拍摄的同学照片展示,或学生自己准备的照片交流,对同学的五官、脸型、发型等特点进行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为教学的进一步深入奠定基础,教师在学生描述过程中应不断引导和启发。接下来学生对同学的相貌描述转化到对美术作品中人物形象特征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人物题材的绘画作品往往通过对人物的面部刻画来揭示其内心世界,突出表现某一主题。在感受人物特征通过什么方面体现的教学环节中,应引导学生对范画作深入交流,加强学生的艺术感受力,为临摹作品做准备。第三个学习活动应重点讲解夸张手法在人物特征把握中的运用,教学中对夸张手法结合范图分析,同时可以对不同材质表现的不同画面效果有所对比,丰富学生的造型手段。教学过程中还可以涉及对五官的角度和形态特点的分析,使学生把握基本造型特点。学生在“活动三”中尝试为自己或同学画一张肖像画,教师应鼓励学生选择喜欢的表现手法大胆表现。学生作业减弱对造型、明暗的要求,强调学生对人物特征的把握,以及学生的独特个性表现。
教师在评价过程中关注学生是否能用较准确的语言说出同学以及绘画作品中人物的特征,关注学生作业是否突出了人物特怔,同时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的参与意识、表达能力、合作精神也是评价的重点。对个性表现应予以肯定,并使学生明确提高的方向。鼓励学生参照教师提供的评价指标或教材中的评价建议自评、互评。
四、教学选择
教学可以按照学习活动设置安排课时。教材活动一安排学生观察同学特征,并尝试用照相机去捕捉同学特征。学生利用照相机观察体验,数码相机是最佳选择,便于及时在课堂上交流。这一活动的实施需要一课时。
教学也可以用两课时完成,第一、第二个学习活动作一课时安排。在实际教学中由于照相设备、场地等诸多因素的限制,户外教学可能难以开展,可安排课外完成,把拍摄的照片发送到校园网内的班级电子邮箱,或把自己满意的照片带到课堂上与同学交流,通过分析、描述、感受达到教学目的。
五、教学建议
1.关于教材处理的建议。
本课围绕头像表现这一主题,设置了描述特征、临摹作品、尝试表现三个活动。教材中提供的部分图片资料只是起提示、参考作用,教师要根据实际教学需要选择使用。教师在图片选择方面要作充分准备,教学导入图片可选择本班学生的头像照片,满足学生兴趣需要,选择的分析范图要大而清晰。
2.关于教学情境创设的建议。
本单元是新学期开学后的第一个教学单元,良好而融洽的气氛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教师要以饱满的热情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指导学生以拍摄方式捕捉同学的特征,学生在相互拍摄的过程中交流认识,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在描述、感受中认识人物特征及其表现方法。
3.关于教学方法灵活运用的建议。
教学方法可根据教学需要、实际学情灵活处理,一般以谈话法、比较法为主。谈话应紧密围绕人物特征及表现的相关问题展开,向学生提出问题,提问要目的明确、有计划、有步骤进行,使学生思维处于积极状态,通过独立思考、讨论交流获得知识。比较法的运用能有助于学生对客观对象形成正确认识,通过生活中人物特征的比较,生活中人物与绘画作品人物的比较,不同形象特征、不同表现形式的人物绘画作品比较等等,帮助学生感受人物特征,把握造型表现的方法。
4.关于教学媒材和教学手段择优使用的建议。
教师可利用数码相机、摄像机随堂拍摄本班学生,也可以用速写形式示范捕捉本班学生特征。教学展示挂图要大而清晰,作品可以教师自己创作,也可以放大临摹。教师准备的学生临摹资料建议大小合适,学生临摹中无须考虑缩放问题。
5.关于采纳不同教学组织形式的建议。
描述同学特征环节可以采用小组讨论形式,以小组为单位交流照片,并评出特征最明显的同学,选出代表针对讨论结果发言,加强学生合作意识。学生作业可采用评比形式,通过学生互评选出形象特征把握最好的作业加以表扬鼓励。
6.关于学习指导方法和学习小窍门的建议。
本课有意识降低难度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但必要的知识点还应让学生掌握,例如在学生临摹练习中,教师应帮助学生分析范本,使其对范本的构图、形象塑造、技术处理等问题有所理解,如有必要可以示范或准备步骤图,避免学生不知所措,无从下手。
[教案] 七年级上册>第8课 门
课目 第l课你、我、他 7年级上册 执教: 何嘉僖
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 媒体运用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能说出身边人物和艺术作品中典型人物特征,对人物头像特征的表现方法有一定的了解;通过临摹练习,体会画家的表现方法、用笔技巧;培养关爱他人、尊重他人的品质。 媒体准备:数码相机、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教师自画像、多幅头像素描复印件。
一、导人新课 教师:生活中我们经常用相机记录珍贵的瞬问,留下美好的回忆。今天老师也用相机给同学们拍照,大家可以在大屏幕上看老师拍的是准。 (拍照时注意学生表情的捕捉。) 利用数码相机拍学生头部特写,在大屏幕上显示出来。
二、分析同学、老师照 片的头部特征 教师:这个同学的笑容真灿烂,他的头发有点卷,脸圆侧的,眉毛很浓,眼睛笑成一条缝…… 教师:我还拍了一些同学熟悉的老师的照片,大家来看。 (此环节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分析同学或老师的 头部特点。) 教师:同学们来到新的集体学习和牛活,彼此之间由陌生变得熟悉,也许有的同学在班上已经有了好朋友,下面请同学说说你熟悉的同学的相貌特征,相信同学们都有敏锐的眼光,也相信同学们能尊重他人,正确评价。 (学生讨沦,教师注意引导学生用健康友好的态度分析,) 教师:同学们分析得很好,我们总结一下,刚才大家主要从哪几个方面来分析人物头部特点。 (学生回答) 教师:对,刚才同学们丰要通过脸型、五官和发式来分析人物头部特,人物头部是反映人物特征最主要的地方,很多画家通过对人物头部的刻画传达人物的特征,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些画家作品。 (课件播放) 展示一些学生、老师的照 片,把特征明显的五官局部放大比较。
三、分析绘画作品中人 物的头部特征 教帅:这是宫六朝的一张素描作品——《小女孩》, 同学们束分析人物的特征, (学生谈感受) 教师:小女孩鼓着腮帮子,大大的眼睛注视前方, 眉毛微锁,小小的嘴巴撅起,翘翘的,画家通过对五官的刻画把小女孩倔强的个性表现出来。 教师:这是画家罗中立的一张油画作品——《父亲》,大家分组讨论画中人物的外貌特征和性格特征,画家想表达什么情感。组长做好记录,讨论后请代表发言。 (本环节以学生分析为主。教师分组确定组长,学生分组讨论,然后总结讨论结果。) 教师:同学们谈得很好,画家通过头像的细致刻画 展示宫六朝画的《小女孩》以及局部放大图。 展示罗中立的作品《父亲》,点击后出现讨论的要点,结合分析局部放大。
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 媒体运用
  把老农的质朴、善良、勤劳的品性生动地表现出来。  
四、临摹练习 教师:老师发一些头像素描作品,同学们相互讨论作品传达的人物特征,然后选择临摹一张画家的头像作品,仔细地体会画家的用笔技巧。 (教师总结,布置下节课任务。) 展示一些画家的素描头像作品。准备头像素描作品复印件供学生参考。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通过欣赏、分析,了解人物五官的造型特点、不同材质的表现效果,初步掌握夸张的造型 手法:学生能大胆表现自己或同学的头像特征。 媒体准备:多媒体课件、 实物投影仪、教师自画像。
一、不同角度分析人 物五官特点 教师:上节课同学们都积极参与讨论,作业也完成得不错,但有的同学在临摹作品时没有仔细观察,我们来看一看这些同学的作业有什么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五官的比例关系,重点关注五官在不同角度观察时的特点。) 教师:人物的五官在不同角度观察时旱现不同的特点。 (请一名学生上台做模特,学生观察血官形态,结合课件分析眼睛、鼻子、嘴巴在正面、3/4面、侧面观察时的特点,使学生感受结构关系,培养体积观念。) 利用投影仪展示学生作品。播放拍摄一学生头部旋转90度的画面,课件展示正面、3/4面、侧面的眼睛、鼻子、嘴巴素描图。
二、夸张手法的运用 教师:在表现人物形象特征时,可以恰当地夸张局部特征,更能生动地表现人物特点。我们来看一看一些大师的作品。 (结合课件师生共同分析一些大师作品,认识画家对人物特征的把握,理解画家创作时的独立感受,加强学生在绘画过程中的自主表现意识。) 展示凡·高、毕加索、莫迪格利阿尼等画家的头像作品。
三、学生创作 教师:看了这么多大师作品,同学们是不是也有表现的欲望呢。这是老师画的一张正面自画像,画的是俯视角度,利用木炭条表现出轻松的效果。同学们也可以利用不同工具的特质达到理想的效果。为自己或同学画一张头像画,注意人物特征的把握,大胆的表现。 (学生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出示教师自画像。 循环播放铅笔、钢笔、炭条、水彩等工具画的人物头像作品。
四、作业展示 学生上台利用投影仪介绍作业,学生相互评价,选出特征把握最好的作业,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评价标准。 利用投影仪展示学生作业。
五、教学拓展 教师:今天同学们用画笔增进了彼此的了解,人物的特征不仅可以通过脸型、五官、发式、神态表现,还可以通过人物的动作、服装、道具等多方面体现出来。让我们细心地观察生活,一定会有更多的发现。 展示一些半身、全身肖像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