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鼓和小鼓》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一)、知识“声音的强弱”。
(二)、学唱歌曲《大鼓和小鼓》。
二、教学目标:
(一)、了解并能分辨声音的强弱。
(二)、学唱歌曲《大鼓和小鼓》。
(三)、能用强弱不同的力度演唱歌曲,以更好地塑造歌曲音乐形象。
三、教学重难点:
(一)、认识f和p记号,用强弱不同的力度表现歌曲。
(二)、学唱歌曲《大鼓和小鼓》。
四、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创设情境:
1、猜谜语:圆圆一只大木桶,上下肚皮都是空, 娃娃见了爱打它,一打就说咚咚咚。
2、今天,老师就给大家带来两个鼓朋友,一个叫大鼓,一个叫小鼓。(看图片,认知)
(二)、学习歌曲:
1、同学们,我们来学习一首关于鼓的歌曲——《大鼓和小鼓》。(播放音乐)
2、请同学们再次聆听歌曲,感受歌曲的音乐情绪。(播放音乐)说一说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欢快的还是优美的?
3、欣赏歌曲动画。同学们仔细观察,敲大鼓和敲小鼓的动作有什么不同,力量上有什么变化?(播放视频)
4、请同学们跟随老师一起学唱歌曲。
1)、首先,我们先来看一下这首歌曲是四二拍的,,每小节有2拍。
2)、老师和学生一起按节奏朗读歌词。
3)、教唱曲谱,学生随琴跟老师学唱。
4)、老师唱曲谱,学生填唱歌词。
5、请同学们跟随歌曲伴奏演唱。
6、同学们,你能模仿大鼓和小鼓的演奏动作吗?请跟随歌曲伴奏边演唱边按节拍做动作。(找学生上台表演)
7、请同学们仔细听,猜一猜这是什么声音?(播放音频)
这两种声音有什么不同?(学生回答)
8、认识力度记号:
1)、我们把音乐中声音大小的程度称为:力度
2)、在音乐中我们把力度大的声音称为:强----f
3)、在音乐中我们把力度小的声音称为:弱----p
9、你还能说出生活中哪些强弱不同的声音?(学生回答)
(三)、活动:天气预报
1、同学们,你们看,老师这里都是些什么乐器?(出示沙锤、三角铁、串铃)
2、生活中有各种声音强弱的变化,大自然也是这样。请同学们听一段录音,请注意都说了什么。(播放音频)
3、那么,你们觉得用老师刚才给出的这几样乐器,能不能模仿这段天气预报中播报的自然现象呢?可以模仿什么?
4、活动:老师播报“天气预报”,请同学用乐器模拟出天气预报中出现的声音。注意大雨和小雨的声音是不一样的哦。
5 、请用强弱不同的力度,表现大鼓和小鼓,这样歌曲会更好听。(播放音乐)
(四)、课堂小结:
1、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歌曲《大鼓和小鼓》,还认识了表示力度的记号:强( p )和弱( f )。
2、《大鼓和小鼓》这首歌,你还能用怎样的强弱力度来表现?下课以后试着唱一唱。
《大鼓和小鼓》教学设计
静海县实验小学
张静
18622705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