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咔咔咔》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欣赏乐曲《火车咔咔咔》,感受乐曲欢快的情绪及音乐形象。
2.记忆乐曲第一主题,听辨第一主题在乐曲中出现了几次。
教学重点:
1.在感受乐曲音乐形象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现音乐。?
2.创造性地表现乐曲。
教学难点:
记忆乐曲第一主题,听辨出现的次数。?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钢琴、沙锤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歌曲《郊游》,跟老师进行律动。
2.教师播放乐曲《火车咔咔咔》引子部分,请学生辨别是什么声响?(火车启动出发的声响。)?速度有什么变化?(慢到快)乐曲的情绪是怎样的?(欢快) 师:今天我们欣赏一首表现火车行进的乐曲《火车咔咔咔》。
3.简介阿根廷。
二、节奏、旋律练习
×× ×× ︱× 0 ︱×× ×× ︱× 0 ︱
我去 阿根 廷, 火车 跑得 快。
×× ×× ︱× 0 ︱×× ×× ︱× 0 ‖
风景 多美 丽, 大家 一起 来。
5 5 5 4 ︱3 0 ︱6 6 6 5 ︱3 0 ︱
我去阿根 廷, 火车跑得 快。
6 6 6 5 ︱7 0 ︱5 4 3 2 ︱1 0 ‖
风景多美 丽, 大家一起 来。
转调唱,以火车穿山洞、爬山坡的形式让学生感受调的变化。引导学生用动作表示。
三、欣赏乐曲
1.一听全曲,说说有几个音乐主题。
2.欣赏乐曲第一主题。
(1)听赏第一主题,乐曲情绪是怎样的?(情绪欢快。)? (2)跟琴用“U”模唱,熟悉第一主题。
(3)对比聆听连续两次的第一主题,音乐有什么变化?模仿穿山洞、爬山坡。
(4)二听全曲,第一主题出现了几次?用A标出来。
3.欣赏乐曲第二主题。
(1)听赏第二主题,用B表示。主题B的情绪,与主题A有何不同?(主题B与主题A相比,增加了一些抒情的因素,好似火车奔驰在美丽的田野上。)?
(2)你想用什么动作表示主题B?
(3)三听全曲,主题B一共出现了几次?
4.介绍马林巴。
这么好听的阿根廷音乐,是什么乐器演奏的呢?简介马林巴,听记其音色。
5.四听全曲,随音乐做动作。
四、小结
这节音乐课,你知道了什么?
五、下课
以开火车形式出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