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课时复习】
第十单元课题1《常见的碱》复习测试题
湖北省石首市文峰中学 刘涛
注意事项:
1.本卷共四大题20小题,满分100分,时量52分钟。
2.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 16、Na -23、S -32、Cl-35.5、Cu-64。
一、选择题(本题12小题,每小题3分,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36分)
1.下列物质属于碱的是( )
A.H2O B.NaHCO3 C.Ca(OH)2 D.H3BO3
2.运输下列物质时,应张贴“腐蚀品”标识的是( )
A.氢氧化钠 B.汽油 C.铁矿石 D.大理石
3.下列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的物质是( )
A.水 B.石灰水 C.稀硫酸 D.稀盐酸
4.氢氧化钠离液和氨水都能使酚酞溶液变红,其原因是二者的溶液中均含有一种相同的粒子是( )
A.H+ B.OH﹣ C.H2O D.H
5.下列溶液在空气中敞口放置后,溶液质量因发生化学反应而减小的是( )
A.石灰水 B.浓硫酸 C.浓盐酸 D.烧碱溶液
6.生活中,氧化钙常用作食品干燥剂,其俗称是( )
A.生石灰 B.熟石灰 C.消石灰 D.石灰石
7.一些食物的近似pH如下,其中显碱性的是( )
A.葡萄汁(3.5~4.5) B.鸡蛋清(7.6~8.0)
C.苹果汁(2.9~3.3) D.牛奶(6.3~6.6)
8.下列物质能与NaOH反应的是( )
A.Fe B.CO2 C.Fe2O3 D.NaCl
9.下列有关氢氧化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氢氧化钾固体露置在空气中易变质
B.氢氧化钾溶液能使石蕊溶液变红
C.氢氧化钾溶液与氧化铜反应生成蓝色沉淀
D.2mL氢氧化钾溶液与1mL硫酸溶液恰好完全反应
10.下列有关NaOH的实验方案中,正确的是( )
A.用NaOH固体干燥CO2气体
B.用酚酞溶液检验NaOH溶液是否变质
C.用熟石灰和纯碱为原料制取NaOH
D.用CaCl2溶液除去NaOH溶液中的少量Na2CO3
11.推理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中和反应一定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B.碱溶液一定显酸性,则显碱性的溶液一定是碱
C.有氧气参加的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则氧化反应一定有氧气参加
D.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则单质一定只含一种元素
12.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
A.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水稀释 B.浓硫酸敞口放置一段时间 C.向饱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生石灰 D.催化剂对过氧化氢分解的影
二、填空题(本题5小题,每空2分,共42分)
13.(8分)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是两种常见的碱
⑴它们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其原因是溶液中都含有 。
⑵可作某些气体干燥剂的是 。
⑶用氢氧化钙溶液检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⑷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用7.4kg氢氧化钙能中和硫酸厂排放的污水中硫酸的质量是 。
14.(8分)通常情况下,氨气(NH3)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水溶液叫氨水(NH3·?H2O)呈碱性,氨气与氯化氢气体相遇产生白烟,生成氯化铵。氨气在化学工业中有着广泛的用途,如制造化肥、纯碱等。根据有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⑴写出氨气的物理性质(任意写一点) 。
⑵“氨气与氯化氢气体相遇产生白烟“”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⑶化工厂发生大量氨气泄漏,可用洒水的方法来吸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⑷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用装置来收集氨气,判断氨气已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6分)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的一种方法。莉莉整理的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如下图。结合此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氢氧化钠能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暴露在空气中易变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所以要密封保存。实验室须密封保存的物质还有 (填一种)。
⑵写出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X中的一种物质 。
16.(10分)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取用NaOH溶液时,发现瓶口有白色粉末状物质,该小组质疑该NaOH溶液可能已变质,于是进行了如下探究:
【猜想与假设】
【探究过程】
⑴取一定量的该NaOH溶液,加入足量的 ,有气泡产生,说明猜想Ⅰ不成立。产生气泡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⑵重新取一定量的该NaOH溶液,加入足量的CaCl2溶液,观察到的现象为 。接下来的实验操作及观察到的现象是 ,则说明猜想Ⅱ成立。若将CaCl2溶液换为Ca(OH)2溶液是否可行,判断并简述理由 。
【结论与反思】NaOH易与空气中的CO2反应而变质,故应注意密闭保存。
17.(10分)某同学在实验室发现一瓶未密封的KOH固体,对其成分进行实验探究。
【查阅资料】①KOH与NaOH的化学性质相似。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KOH变质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K2CO3溶液呈碱性,CaCl2溶液,KCl溶液呈中性。
【猜想假设】假设I:只含KOH;假设II:含KOH和K2CO3;假设III:只含K2CO3。
【进行实验】
实验操作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 有气泡产生 假设 不正确
(2)另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水溶解,加入过量的CaCl2溶液,振荡,静置 猜想II正确
(3)取②中上层清液,滴加无色的酚酞试液
【拓展应用】完全变质的KOH也有利用价值,从K2CO3的组成或性质看,K2CO3在农业上的用途是 (填一种即可)。
三、实验与探究题(本题2小题,每空2分,共16分)
18.(4分)有一气体混合物含有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氮气和水蒸气四种气体,现进行如下操作,请回答:(假设每步反应都进行完全)
⑴依次通过NaOH溶液、浓硫酸,此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⑵依次通过浓硫酸、炽热的氧化铁粉末,最后得到的气体有 (填化学式)。
19.(12分)甲、乙两组同学为探究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分别做了如下相同的四个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试管D中的现象是 。
⑵以上实验中,能发生反应但无明显现象的化学方程式 。
【继续探究】
实验结束后,甲、乙两组同学分别将本组A、B、C、D四支试管中的物质各倒入一个洁净的大烧杯中,充分反应后静置,发现:
①甲组烧杯底部有白色沉淀,上层清液为无色。则上层清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指示剂除外),可能含有的溶质是 。
②乙组烧杯底部有白色沉淀,上层清液为红色,则上层清液中一定没有的离子是 。
【拓展延伸】甲、乙两组同学共同讨论后一致认为两个烧杯底部的白色沉淀为同一物质,请写出本实验过程中产生该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 (写一个即可)。
四、计算题(本题1小题,共6分)
20.向100 g CuSO4与H2SO4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质量分数为20%的氢氧化钠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所加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⑴由图像可知,NaOH先与混合溶液中 发生反应。
⑵生成沉淀Cu(OH)2的质量是多少?
⑶当加入NaOH溶液的质量为40?g时,所得溶液中Na2SO4的质量分数是多少?(结果精确到0.1%)
【参考答案】
1~12.C、A、B、B、A、A;B、B、A、A、D、C;
13.⑴OH﹣ ;⑵氢氧化钠固体;⑶Ca(OH)2+CO2=CaCO3↓+H2O;⑷9.8。
14.⑴有刺激性气味;无色;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任写一点);⑵NH3+HCl=NH4Cl;⑶氨气极易溶于水;⑷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n端,若试纸变蓝色,说明氨气已经收集满(其他合理答案亦可)。
15.⑴2NaOH+CO2=Na2CO3+H2O;浓硫酸等。⑵硫酸铜等。
16.⑴盐酸(或稀硫酸);Na2CO3+2HCl=2NaCl+H2O+CO2↑(或Na2CO3+H2SO4=Na2SO4+H2O+CO2↑);⑵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无色酚酞试液,观察到溶液液变红色;不可行,若将CaCl2溶液换为Ca(OH)2溶液,会引入氢氧根离子,干扰NaOH的检验,无法确定原溶液中是否含有NaOH。
17.2NaOH+CO2=Na2CO3+H2O;I;产生沉淀;③变红;【拓展应用】钾肥。
18.⑴CO2+2NaOH═Na2CO3+H2O;⑵N2、CO2。
19.⑴溶液变浑浊;Ca(OH)2+2HCl=CaCl2+2H2O;①氯化钙;氯化钠;②氢离子;【拓展延伸】Ca(OH)2+CO2=CaCO3↓+H2O;
20.⑴H2SO4;⑵4.9g;⑶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