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7张PPT。课后练1 古诗词三首
(1)徐州(xú) 篱笆(lí) 忽(shú) ( )
(2)剥削(bāo) 锄头(chú) 屋檐(yán) ( )1.下列每组加点字都有一个错误的读音,用“ ”画出来,并把正确的读音写在括号里。shūbō2.认真拼读,规范书写。 zhù sù zá cǎo xī qí
( ) ( ) ( ) qīnɡ tínɡ máo wū lǎo wēnɡ
( ) ( ) ( )
lài zhànɡ hú dié
( ) ( )住 宿杂 草稀 奇蜻 蜓茅 屋老 翁赖 账蝴 蝶A.篱落疏疏一径深(疏疏:稀疏)
B.树头新绿未成阴(阴:树荫)
C.白发谁家翁媪(翁媪:老翁和老妇)
D.儿童急走追黄蝶(急走:快走)3.下面对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D·······4.选出与所给加点字的读音不同的一项。(1)杂兴( ) A.兴奋 B.高兴 C.兴致 D.兴趣
(2)清平乐( ) A.乐曲 B.音乐 C.欢乐 D.奏乐··AD········5.品读《宿新市徐公店》,完成练习。(1)这是一首描写 (A.早春 B.暮春)农村景色的古诗,它描绘了一幅春意盎然的儿童 图。其中能反映季节的诗句是( )。
A.篱落疏疏一径深 B.树头新绿未成阴
C.儿童急走追黄蝶 D.飞入菜花无处寻B追蝶B5.品读《宿新市徐公店》,完成练习。(2)诗中( )两个动词十分形象贴切,将儿童天真活泼、好奇好胜的神态和心理刻画得惟妙惟肖。
A.急走 追 B.急走 飞
C.追 飞 D.急走 寻A5.品读《宿新市徐公店》,完成练习。(3)这首诗运用细节描写,表现了诗人的田园情怀。诗中写了哪些细节?(多选)( )
A.篱落 B.菜花
C.儿童 D.黄蝶ABCD5.品读《宿新市徐公店》,完成练习。(4)“ ”三个字给读者想象的空间,在读者面前仿佛浮现出了一个面对一片金黄菜花搔首踟蹰、不知所措的儿童。无处寻6.赏析《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中的精彩诗句。(1)“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下面对这两句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写的是初春江南的田园景色。
B.诗句中具体写了梅子黄、杏子肥、麦花白、菜花稀等景象。
C.写出了夏季南方农村景物的特点。
D.有花有果、有形有色。A(2)下面对“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无人过”从侧面写出了农民劳动的情况。
B.初夏农事正忙,农民早出晚归,所以白天很少见到行人。
C.“惟有蜻蜓蛱蝶飞”衬托出村中的寂静,静中有动,显得更静。
D.这两句写昼长人稀,蜓飞蝶舞,表现出大自然一派热闹的景象。D7.把《清平乐·村居》补充完整,完成后面的练习。清平乐·村居
茅檐低小, 。醉里吴音相媚好, ?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 。(1)“最喜小儿亡赖”一句中“亡赖”的意思是
。溪上青青草白发谁家翁媪 溪头卧剥莲蓬同“无赖”,这里指顽皮、淘气(2)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清平乐”是词牌名,“村居”是词的题目。
B.词的上片描写江南山村的景色,下片描写两代人的生活画面。
C.这首词紧紧围绕着小溪布置画面,展开人物的活动。
D.这首词描述了农村的乡土风俗,呈现出一种清新宁馨的风格。B(3)词的下片中“卧”字可谓一字千金,其妙处是表现出了小儿的( )。(多选)
A.天真 B.活泼 C.顽皮 D.懒散ABC(4)全词充满了一种什么样的生活情趣?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感情?全词充满了和谐闲适、其乐融融的农村生活
情趣;表现出词人对和谐快乐、闲适恬淡的乡
村生活的喜爱赞赏之情。8.将下面描写童趣的诗句补充完整。(1)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 )。
(2)知有儿童挑( ),夜深篱落一灯明。
(3)蓬头稚子学( ),侧坐莓苔草映身。
(4)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 )不应人。纸鸢促织垂纶鱼惊9.下面的诗句中不是描写乡村生活的一项是( )。A.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B.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C.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D.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