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9张PPT。课后练9 古诗三首1. 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 )仞岳 ①rèn ②rěn
( )收蓟北 ①jì ②yì
( )涕泪 ①dì ②tì
( )襄阳 ①xiān ②xiānɡ② ①②①····2. 认真拼读,规范书写。
(1)五yuè( )山川,巍巍耸立,那是祖国不屈的脊梁。
(2)那栋古老的大教堂使环绕它的mó tiān( )大楼相形见绌。
(3)这些古诗词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yí( )产。 ?岳摩天 遗 3. 根据课文内容选择并填空。
(1)“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这两句诗选自 代诗人 写的《 》。这两句诗写出了三处地点,分别是 、 、 。这两句诗( )。(多选)?
A.写出了戍边将士对边防形势的关注。
B.写出了戍边将士驻守边疆的自豪感、责任感。
玉门关唐从军行 王昌龄 青海雪山 ABD C.写出了边关的美丽景色。
D.把将士们戍边生活的孤寂、艰苦之感都融合在悲壮、开阔而又迷蒙暗淡的景色里。(2)“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 )。(多选)
A.渴望建功立业的豪迈情怀
B.同情边塞战士的疾苦
C.渴望回家的思想感情
D.国家有难,匹夫有责的使命感
AD(3)《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表达了诗人( )。
A.对春天景色的赞美之情
B.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C.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之情
D.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4)《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遗民泪尽”的原因是: ,表达了诗人 。?渴望宋朝能够尽快收复中原,实现统一的愿望B长时间受到压迫和折磨 4.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一)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1)用“ ”画出表现诗人“喜欲狂”的诗句,再说说他“喜欲狂”的原因。
返回文本 诗人听到官军收复了河南河北,想到自己可以回到日夜思念的家乡了,异常激动。(2)这首诗的作者是 代诗人 ,他被人们称为“ ”。这首诗主要描绘了
的情景,此诗与 代爱国诗人 写的绝笔《示儿》表达了相同的 之情。?
陆游唐杜甫 诗圣 诗人听到官军收复河南河北失地的消息时欣喜欲狂 宋 爱国(3)认真抄写本诗中你最喜爱的两句,并写出它们的意思。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再看妻子和儿女,平日的忧愁已不知跑到何处去了。我胡乱地卷起诗书,高兴得要发狂。(二)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4)对下列诗句朗读节奏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B.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C.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D.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B(5)第一句诗中的“河”指的是: ;第二句诗中的“岳”指的是: ;第三句诗中的“遗民”指的是: ;第四句诗中的“ ”字写出遗民对南宋朝廷的军队收复失地的企盼,“ ”字则曲折地表达出作者对苟且偷安的南宋朝廷迟迟没有收复失地的失望与埋怨。?黄河 在金统治地区的原宋朝百姓 华山望又(6)根据古诗内容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①“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主要运用了夸张、对偶的修辞手法。 ( )
②诗中写的是诗人深夜看到的景象和感受。( )
③“三万”“五千”都是准确的数字,“河”共有“三万里”,“岳”共有“五千仞”。 ( )√ × ×
(7)如果把本诗第三句中的“尽”字换成“滴”字或“流”字行不行?为什么? 不行,
“尽”字强调眼泪流干,程度比“滴”“流”要深。5. 根据提示查找资料,完成练习。
爱国是炎黄子孙的不解情结,也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自古以来,无数诗人慷慨激昂,感叹悲歌,用诗词来表现自己的爱国情操和民族气节,著名爱国诗人陆游在临终写给儿子的诗《示儿》中这样写道:“王师北定中原日, 。”C(A.清山荒冢白云多 B.坐断东南战未休 C.家祭无忘告乃翁 D.寸寸山河寸寸金)表达自己念念不忘“北定中原”、统一祖国的深挚强烈的爱国激情;林则徐用“苟利国家生死以, ”(A.意气相期共生死 B.愿得此身长报国 C.位卑未敢忘忧国 D.岂因祸福避趋之)来表达自己为了国家利益,即使牺牲自己的生命也心甘情愿的决心。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