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家是怎样创作的-我们和大师一样画

文档属性

名称 美术家是怎样创作的-我们和大师一样画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09-04-03 15:42: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 美术家是怎样创作的
教材分析
在六年级上的教材里我们知道了评定一幅画的好坏,“像”与“不像”并不是唯一的标准,在六年级下的教材里我们又了解了美术欣赏中一个比较重要的知识点即构图的基本知识,在本册教材中,我们着眼于从画家绘画创作的角度介绍美术家们是如何创作的。
本单元的重点在于:
了解画家的创作过程;
理解绘画艺术创作的两种基本手法:即表现性绘画与再现性绘画;
了解艺术创作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关系。
让学生对这些问题的认识深入人心,而不枯燥、乏味。倘若有学生能回忆“像”与“不像”中的某些提法,那可谓有恍大悟之感。再对比、讨论有关画片,加上教师的讲解、分析,应当说美术欣赏中的障碍就减少大半了。而二期课改要求的深入浅出,融会贯通,我们基本做到了。
本单元涉及的名作互相之间用对比的方式列出,请老师们讲解分析时抓住“对比”这个杠杆,让学生讨论时也强调“对比”,既可以免去概念混淆,又可以加深印象。
本单元所选的名画较多为近现代作品,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加选其他名画,另外可多请学生介绍一些作品。
建议老师在课堂上多用分析讲解起头,接着提问,请学生讨论。各组选派代表作其他小节介绍的方式完成课堂教学。本单元的难点:要求学生尝试用所学过的术语、知识“像个专家”一样地对大师作品进行欣赏分析,让这件看起来不易的事,变得自然而然。
单元教学目标
知 识 与 技 能:了解美术家绘画创作的基本过程,知道美术家如何获得灵感、如何构思、选材和用什么方式表现;理解表现性绘画与再现性绘画是绘画艺术创作的两种基本手法。
过 程 与 方 法:通过查找有关资料,分析、体验和小组讨论等方式,了解美术家的创作过程。或通过临摹、写生和画自画像等美术活动的体验,加深对美术创作的风格、主题和表现手法等方面的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艺术创作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关系,即艺术创作来源于现实生活,但又不拘泥于现实生活,是美术家个性的创造;理解表现性绘画与再现性绘画的不同审美特征。
三、单元知识结构
(1)基本知识结构
(2)重点与难点
了解美术家绘画创作过程,知道美术家如何获得灵感、如何构思、选材和用什么方式表现;
理解绘画艺术创作的两种基本手法:即表现性绘画与再现性绘画;
了解艺术创作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关系,即艺术创作来源于现实生活,但又不拘泥于现实生活,是美术家个性的创造。
我们和大师一样画
标 题: 第一单元:第二课《我们和大师一样画》(教学设计)
关键词: 表现性绘画、再现性绘画
描 述: 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进一步了解美术家绘画创作的基本过程,知道美术家如何获得灵感、如何构思、选材和用什么方式表现;进一步理解表现性绘画与再现性绘画是绘画艺术创作的两种基本手法。 过程方法:通过查找有关资料,分析、体验和小组讨论等方式,了解美术家的创作过程。通过临摹、创作的体验,进一步加深对美术创作的风格、主题和表现手法等方面的理解。 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艺术创作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关系,即艺术创作来源于现实生活,但又不拘泥于现实生活,是美术家个性的创造;理解表现性绘画与再现性绘画的不同审美特征。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进一步了解美术家绘画创作过程,知道美术家如何获得灵感、如何构思、选材和用什么方式表现;进一步理解绘画艺术创作的两种基本手法:即表现性绘画与再现性绘画; 教学难点:了解艺术创作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关系,即艺术创作来源于现实生活,但又不拘泥于现实生活,是美术家个性的创造。 三、教学准备教师用演示软件,学生准备颜料、马克笔、毛笔和水笔以及彩色铅笔和铅画纸。
学 科: 少儿版上海七年级(上)美术教材 语 种: 汉语
第2课 我们和大师一样画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难点:要求学生尝试用所学过的术语、知识“像个专家”一样地对大师作品进行欣赏分析,让这件看起来不易的事,变得自然而然。为了拉近学生与大师们的距离,让他们可以像大师一样的画画,让学生们和大师们一样画。通过分析、临摹大师们的名画加深他们对画家创作过程与方法的进一步深入的理解与直观体验。避免欣赏的纸上谈兵的局面,让学生真正体会画家的艺术表现力。
学生状况分析
学生通过前期深入浅出的学习,欣赏能力有了普遍的提高。对美术家绘画创作的基本过程;如何获得灵感、如何构思、选材和用什么方式表现有了基本的了解。通过画自画像的创作形式对表现性绘画与再现性绘画这两种基本绘画艺术创作的手法也有了初步的体验与理解。本节课的任务是让学生们通过自主学习收集查找有关资料;参与和同学、老师进行分析、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的互动活动,进一步巩固先前所获得的艺术鉴赏能力。结合临摹、创作的体验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美术创作的风格、主题和表现手法等方面的理解。
教学目标
知 识 与 技 能:进一步了解美术家绘画创作的基本过程,知道美术家如何获得灵感、如何构思、选材和用什么方式表现;进一步理解表现性绘画与再现性绘画是绘画艺术创作的两种基本手法。
过 程 与 方 法:通过查找有关资料,分析、体验和小组讨论等方式,了解美术家的创作过程。通过临摹、创作的体验,进一步加深对美术创作的风格、主题和表现手法等方面的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艺术创作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关系,即艺术创作来源于现实生活,但又不拘泥于现实生活,是美术家个性的创造;理解表现性绘画与再现性绘画的不同审美特征。
教学重点
进一步了解美术家绘画创作过程,知道美术家如何获得灵感、如何构思、选材和用什么方式表现;
进一步理解绘画艺术创作的两种基本手法:即表现性绘画与再现性绘画;
教学难点
了解艺术创作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关系,即艺术创作来源于现实生活,但又不拘泥于现实生活,是美术家个性的创造。
教学资源
教师用演示软件,学生准备颜料马克笔、蜡笔和水笔以及彩色铅笔和铅画纸。
教学过程
一、小组展示收集的资料。
主题:“我们喜爱的画家作品”
要求:1、画家简单介绍
2、作品的灵感来源
3、作品表现手法的分析与介绍
二、复习,导入课题《我们和大师一样画》
1、画家们的灵感来源于日常生活
2、美术家常用的创作手法
再现性绘画——真实描绘
表现性绘画——强调画家主观感受
3、教师总结:其实我们平时在画画时也在使用各种不同的方法,有的同学喜欢真实地描绘对象,有的同学则喜欢凭自己的情绪、喜好大胆地作画。我们只要认真观察、热情表现,也可以创作出好的作品。今天就让我们和绘画大师们一样试着来画一画。——《我们和大师一样画》
三、新授
1、临摹
向喜爱的画家学习,临摹喜爱的名画。
(提示学生注意分析画中的色彩、造型、用笔方法等并加以模仿)
2、在临摹中画出自己
在向喜爱的画家学习,临摹喜爱的名画的同时,加入一些自己的想法和情绪。
(提示学生可以将色彩、造型或笔触等表现手法进行一些改变。)
3、创造性的临摹
模仿画家的色彩、造型或笔触等,用自己的情感体验来创作自己喜欢画的花卉、风景或人物等。
学生作品实例分析
向梵高学习色彩和笔触的表现手法,创作出的作品。
四、布置作业
(说明:根据学生认知水平与绘画能力的差异提出分层次的作业要求)
要求:
1、向画家学习,临摹喜爱的名画。
2、向画家学习,临摹喜爱的名画,体会作品的特点,画出自己的感受。
3、向画家学习某些感兴趣的表现手法,创作自己的作品。
五、作业展评
自评、互评
总结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