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2.3 蚕长大了
教科版 三年级下
蚕卵已经孵化出了蚕宝宝,蚕宝宝就是蚕的幼虫。
刚出生的蚕的幼虫是什么样的?
长大一些的蚕的幼虫又是什么样子呢?
长大一些的蚕的幼虫:变白了,变大了,会吐丝、蜕皮和眠。(5龄)
蚕宝宝:刚出生的蚕的幼虫,黑色的,很小,像蚂蚁一样,身上长满毛,被称为蚁蚕。
蚕的生命是从
蚕卵开始,一个蚕卵就是一条生命
孵化
长大
2-3天
两周
长大
半月
结茧变蛹
幼虫阶段
探索一:观察蚕房中的蚕的生活
观察方法:从蚁蚕孵出开始,观察蚕宝宝吃食物、排出粪便、运动方式、对外界刺激的反应、蚕不吃不动处于眠的状态、蜕皮、身体不断长大、吐丝结茧等现象,了解蚕的生活和它们的“家”的变化,并记录下来。
(例:课堂观察4龄蚕)
不要用手触摸蚕,因为它们非常柔弱。
观察蚕的生活
观
看
视
频
观察对象 进食
情况 排便
情况 活动情况
4龄蚕 食量大 墨绿色、颗粒状,能看见棱角。 有些在蚕盒里爬动;有些在吃食,有些蚕的头高高仰起,不吃也不动,在休眠;有些蚕在蜕皮,蚕盒里能看到蚕蜕下的旧皮。
探索一:观察蚕房中的蚕的生活
蚕会运动、进食、排便、休眠、蜕皮。这一次看到的蚕比上一次看到的大了一些,颜色也变白了。
探索二:用放大镜观察蚕的幼虫和它的食物
观察并描述蚕的幼虫的外部形态特征,
用画图的形式记录我们看到的蚕的幼虫和它的食物。
用放大镜观察蚕的幼虫
观
看
视
频
探索二:用放大镜观察蚕的幼虫和它的食物。
蚕的幼虫身体呈圆筒形,分为头、胸、腹3部分。头部有口,主要作用是取食。腹部有足,主要作用是运动。身体两侧有小黑点,主要作用是呼吸。
1、头部
(1)形态:较小,位于蚕体的最前方,呈扁圆形。
(2)组成:蚕头左右两侧各分布有6只黑褐色的单眼,下方具有咀嚼式口器,下唇中间有1小孔,为吐丝孔。
探索二:用放大镜观察蚕的幼虫和它的食物。
2、胸部
(1)位置:头部后面的三个体节(环节)。
(2)胸足:
①数量:3对,胸部每一环节的腹面各有一对。
②协助口器把持桑叶取食;吐丝时用于结茧;对爬行仅起辅助作用。
探索二:用放大镜观察蚕的幼虫和它的食物。
3、腹部
胸部后面的环节,由10个体节组成。有4对腹足,在第3、4、5、6节各有1对,为蚕的运动器官。第10节有1对尾足,可用来挟持他物,固定身体。
探索二:用放大镜观察蚕的幼虫和它的食物。
4、呼吸器官--气门
(1)形态:分布在身体两侧的黑色的小圆点。
(2)数量:共有9对,胸部1对,腹部8对。
(3)作用:是蚕呼吸器官的开口。气门和蚕体内的器官相连,是体内外气体交换的进出口。
探索二:用放大镜观察蚕的幼虫和它的食物。
5、蚕的尾角:雌蚕尾角往前翘且有黑点;雄蚕尾角往上翘而无黑点。
探索二:用放大镜观察蚕的幼虫和它的食物。
蚕的口器与蚊子的刺吸式口器不同,属于咀嚼式口器,非常适于咀嚼桑叶。进食时,使用胸足协助口器把持桑叶,由上到下进食桑叶,在桑叶上会留下弧形的痕迹。随着蚕的生长,食量会慢慢变大。
蚕在进食后,就会开始排泄,排泄物是墨绿色颗粒,随着蚕的长大,排泄物的颗粒也渐渐变大。尤其是4、5龄蚕的排泄物,可以看出其形状近似短圆柱形。
正在吃桑叶的蚕
探索二:用放大镜观察蚕的幼虫和它的食物。
研讨一:蚕的幼虫在生长过程中身体发生了哪些变化?
蚕刚孵化出的样子:很小,很黑,像蚂蚁一样,身体很柔弱,长满毛。
生长过程中发生的变化:身体由短变长,由细变粗,体色由黑色变成白色,身体表面有许多细毛变的光滑等。
研讨二:蚕用身体的哪些部分感知周围的环境?
蚕宝宝头上虽然有六个单眼,但是视力非常不好,只能大概感受亮和暗,看不清具体东西,所以大部分情况下,蚕是靠嗅觉和味觉器官来寻找和辨认食物的。
研讨三:蚕的幼虫在生长过程中需要什么?
蚕的生长发育需要适宜的温度、水分、氧气、食物和清洁的空间。
拓展提高
(1)含义:蚕生长到一定的阶段,会长出新皮,换下旧皮,这叫蜕皮。
蜕
皮
(2)原因:蚕蜕皮是因为蚕的外皮不会随着蚕体的增长而增长,所以当它的身体增长到一定程度时 ,蚕就会换下较小的旧皮。
(3)次数:蚕从蚁蚕到结茧前会蜕4次皮。
(1)含义:蚕在蜕皮前,不吃也不动,好像睡着了一样,称作“眠”。
(2)时长:眠期长短不一,从数小时到一天。
眠
蚕吐丝结茧
拓展提高
拓展提高
蚕到了5龄末期(蜕皮四次以后的5~8天),就逐渐老熟,停止进食,开始吐丝。
在蚕房中搭些小架子,或用纸做一些小格子,为蚕宝宝结茧做准备。一旦发现蚕成熟了,就可以把它们放在架子或格子房上;如果没有架子或格子房,蚕也会在盒子的角落里结茧。
观察蚕吐丝的过程,用图画记录下来。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
1、蚕卵孵化出蚕宝宝,蚕宝宝就是蚕的幼虫。
2、蚕的幼虫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口,主要作用是取食;腹部有足,主要作用是运动;身体两侧有小黑点,主要作用是呼吸。
3、蚕的生长发育需要适宜的温度、水分、氧气和食物。
4、蚕的幼虫生长过程中伴随着眠和蜕皮现象,蚕从蚁蚕到结茧前会蜕4次皮。
5、蚕的身体能够感知外界环境的刺激;靠嗅觉和味觉器官来寻找和辨认食物的。
课堂总结
课堂练习
1.从蚁蚕到吐丝结茧,蚕共需蜕( )次皮。 A.3 B.4 C.5 2.蚕的食物不可能是( ) 。 A.饼干 B.桑叶 C.榆叶 3.下列做法不属于为蚕宝宝结茧做准备的是( ) 。 A.在蚕房中搭些小架子 B.用纸在蚕房中做些小格子 C.给蚕宝宝拍照
B
A
C
课堂练习
1. 蚕蜕皮前不吃也不动,好像睡着了一样。( ) 2.可以使用放大镜来观察蚕的幼虫。( ) 3.蚕卵不会孵化出蚕宝宝。( ) 4.可以用手随意触摸蚕。( )
√
√
×
×
1、扫码完成同步练习
2、画一幅蚕宝宝图,标明各组成部分,并作详细介绍
作业布置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