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明朝的灭亡 (课件42张PPT+教案+导学案+练习+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7课明朝的灭亡 (课件42张PPT+教案+导学案+练习+视频)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8.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4-13 23:49:07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课型
新授课
课题
第17课《明朝的灭亡》
年级
七年级
主备人
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
【学习目标】
1、识记明朝中后期的政治危机、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满洲兴起与清兵入关等基本史实;2、列举明朝中后期政治腐败和社会动荡的表现,探究明末农民起义的原因;(重难点)3、识读《明末农民起义形势图》,说出农民起义的经过;(重难点)4、并探讨明朝灭亡的原因,思考和认识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重点)
【课堂教学流程】
【学案自学
梳理知识】任务一:【自学识记】结合教材,完成自学检测试题,识记明朝中后期的政治危机、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满洲兴起与清兵入关等基本史实;1.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1)政治腐败:明朝中后期,社会经济虽有明显的发展,但
政治
日益腐败。(2)社会动荡:朝政的混乱,造成中央对社会的控制力不断下降,法纪松弛,各级官吏贪赃枉法,对民众百般盘剥。皇室贵族、宦官、官僚、地主等疯狂
兼并土地
。2.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1)背景:明朝末年,政治腐败越发严重,国家
财政危机
深重,
阶级矛盾
异常尖锐。(2)口号:农民起义军进入中原以后,提出“__均田免赋____”的口号,得到广大农民的热烈拥护。(3)建立政权:1644年,李自成在
西安
建立政权,国号
大顺
。(4)推翻明朝:
1644
年4月,
李自成
率领起义军攻入北京城,明崇祯帝在绝望中自缢,统治长达276年明王朝,最终被农民起义推翻了。3.满洲兴起和清军入关(1)满洲兴起:1616年,
努尔哈赤
统一女真各部,建立后金政权;1635年,
皇太极
改族名为满洲;次年,改国号为清。(2)清军入关:正当李自成力图推进全国统一的时候,驻守山海关的明军将领
吴三桂
_____降清,引清军入关,并与清军联合夹击李自成的军队。(3)起义失败:李自成在
山海关
交战失利,退回北京,随即离京西行,转战各地,最后失败。【互助探究
生成能力】任务二:【合作探究】阅读教材及教材84页相关史事,列举明朝中后期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的表现。任务三:【合作探究】识读《明末农民起义形势图》,说出农民起义的经过。
任务四:【合作探究】1.梳理归纳满洲是如何兴起的。2.结合所学探讨明朝灭亡的原因。【精讲点拨
总结归纳】任务五:【动动手】动手制作本课知识结构图。【检测提升
巩固新知】1.明熹宗时,宦官魏忠贤排除异己,独揽大权,一些地方官员不惜盘剥民众和动用官府钱财,为他修建“生祠”。宦官魏忠贤的所作所为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D
)A.明熹宗不问政事
B.魏忠贤独揽朝政大权C.明朝实行特务统治
D.明朝后期,朝廷统治的腐朽2.明末农民战争中,大顺政权的建立者是(
A
)A.李自成
B.安禄山
C.黄巢
D.李密3.下图是明朝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轴。图中的③代表的历史事件是(
D
)A.明朝建立
B.迁都北京
C.郑和下西洋
D.明朝灭亡4.清朝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这个王朝的建立时间和第一位皇帝是(
B
)A.1616年
努尔哈赤B.1636年
皇太极C.1635年
吴三桂D.1644年
李自成5.(宝鸡期末)明朝灭亡后,驻守山海关的明军将领引清兵入关,夹攻李自成的军队,最后导致李自成起义军失败。这里所说的“明军将领”是(
B
)A.张献忠
B.吴三桂
C.努尔哈赤
D.皇太极6.赵翼在评述明朝宦官之祸时指出:“然考其致祸之由……大概总由于人主童昏,漫不省事,故若辈得以愚弄而窃威柄。”他认为造成宦官专权的原因主要是(
C
)A.大臣不通情理
B.上代遗留的风气
C.皇帝昏庸不理朝政
D.当时人才匮乏7.下列有关努尔哈赤相关史实的归纳中,正确的一项是(
B
)A.改女真族名为满洲
B.建立后金政权
C.改国号为清
D.灭亡明朝8.下列对明朝中后期社会状况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C
)A.皇帝疏于朝政B.大臣结党营私C.百姓安居乐业D.土地兼并严重10.(临沂期末)明朝是继汉唐之后的黄金时期。明代无汉之外戚、唐之藩镇、宋之岁币,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而明朝灭亡的标志是(
B
)A.明末农民起义爆发
B.李自成率军攻占北京
C.吴三桂引清军入关
D.清朝统治者迁都北京11.他从小喜读《三国演义》《水浒传》等书;长大后,他足智多谋,武艺超群。他经过三十多年的征战,完成了统一女真各部的事业。他是(
C
)A.铁木真
B.阿保机
C.努尔哈赤
D.皇太极
【课后思】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
了解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知道满族入主中原。
目标1:结合教材,完成自学检测试题,识记明朝中后期的政治危机、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满洲兴起与清兵入关等基本史实;
目标2:收集材料,列举明朝中后期政治腐败和社会动荡的表现,探究明末农民起义的原因;
目标3:识读《明末农民起义形势图》,说出农民起义的经过;
目标4:梳理归纳满洲兴起的历史,并探讨明朝灭亡的原因,思考和认识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
教学重点:明末的腐败政治;李自成推翻明朝。
教学难点:明末农民起义的原因。
(一)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二)自我研学 生成新知
【自学识记】结合教材,完成自学检测试题,识记明朝中后政治腐败、社会动荡的表现,李自成起义、满洲兴起与清兵入关的的基本史实。
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
目标导学一: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
1.阅读材料及教材相关史事,列举明朝中后期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的表现。
(1)政治腐败
皇帝:沉迷享乐,疏于朝政。
皇室内部:勾心斗角,纷争不已。
大臣:结党营私,争权夺利。
(2)
社会动荡
①中央对社会的控制力下降,法纪松弛,官吏贪赃枉法,对民众百般盘剥
②疯狂兼并土地,肆意侵占民田,致使大量农民流离失所。
2.小组合作探究:“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
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
(“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是因果关系,明朝中后期的政治腐败造成了社会动荡,人民生活流离失所,社会矛盾尖锐。)
目标导学二: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
1.根据材料,你认为明朝末期的社会状况、原因及结果如何?
小组合作探究,进行小结:
状况:明朝末期,陕北大旱,官府、地主照旧催逼租税,造成大范围饥荒。
原因:政治腐败,土地高度集中,赋税沉重,自然灾害。
结果:社会动荡不安,最终导致以李自成为首的明末农民战争的爆发。
2.结合以上材料,分析概括李自成农民起义的原因。
根本原因:政治腐败、土地兼并、赋税沉重
直接原因:陕北连年灾荒。
3.识读地图,小组合作探究李自成起义的经过。
(多媒体展示明末农民起义战争图)
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找出李自成起义的代表、口号、发展、政策、建立政权、推翻明朝。
生:(1)爆发原因:政治腐败严重;国家财政危机深重;朝廷不断加派赋税,民众不堪重负,怨声载道,阶级矛盾异常尖锐。陕西北部一带连年大旱,官府不顾民众死活,催征如故,引发了农民起义。
(2)代表:在各支农民起义军中,李自成的队伍发展迅速,成为起义军的主力军。
(3)口号:“均田免赋”。
(4)发展:起义军英勇作战,纵横于河南、湖广等10余省。
(5)政策:针对明末土地高度集中,赋税十分沉重这两大问题,李自成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他还规定了严明的军纪,不许妄杀一人,不得侵占民房,严禁抢掠,还向贫苦民众发放钱粮。
(6)建立政权:1643年,李自成在西安建立政权,国号大顺。
(7)推翻明朝:1644年,李白成指挥百万大军进攻北京城,明朝崇祯皇帝自缢,明王朝被农民起义推翻。
4.小组合作,结合所学探讨“均田免赋”的进步性。
5.材料研读:想一想:广大民众为什么欢迎和拥护李自成的起义军?
(1)李自成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深得民心。
(2)李自成规定了严明的军纪,不许枉杀一人。严禁抢掠,还向贫苦民众发放钱粮。
(3)向贫苦农民发放钱粮等。
目标导学三:满洲兴起和清兵入关
(一)满洲兴起:
1.图中人物在满洲兴起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他们的主要历史功绩是什么?
努尔哈赤:1616年,统一女真各部,建立后金。
皇太极:1635年,改女真为满洲,改国号为清。
2.小组合作探究:清统治者入主中原是必然的吗?谈谈看法。
是偶然。吴三桂为了自身利益而降清,清兵才得以入关。
是必然。李自成进北京后,贪图安逸,迅速腐化;满清贵族政权正处在上升状态,锐意进取,充满生机,不断发展。
3.课堂小结:梳理归纳满洲是如何兴起的。
4.结合所学探讨明朝灭亡的原因?
5.元朝和清朝是我国历史上由两个少数名族建立的统一全国的封建王朝。它们前期的历史发展进程有许多相似之处。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的比较。
(二)清兵入关:
1.阅读教材,请学生简述明朝灭亡的史实。
(1)时间:1644年明朝灭亡。
(2)发展:李自成率军攻入北京。
(3)标志:崇祯帝自缢煤山(今景山),明朝灭亡。
2.清军是如何入关的
生:明亡以后,正当李自成力图推进全国统一的时候,驻守山海关的明军将领吴三桂降清,引清兵入关,并与清军联合夹击李自成的军队。李自成在山海关交战失利,退回北京,随即离京西行,转战各地,最后失败。
明朝中后期政治腐败,导致统治危机不断加深,最终在农民起义和东北满洲进逼的双重夹击下崩溃。明末农民起义军和明清军队经过30余年的反复较量,推翻了明朝,打击了清朝,在中国农民战争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推动社会历史发展起了一定的作用。清兵入关后,清朝确立了对全国的统治,成为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
教学反思:
一切的课堂设计都要围绕一个主体:学生;一个原则:课堂轻松、充满未知;一个效果:不知不觉、意犹未尽。总体来看,本节课课堂效果比较好,达到了预期目的。但如何根据教材的变化、学生的不同,设计符合课堂教学需要的教学活动、更合理的教学方法,来辅助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让历史课堂生动、有趣,让学生有强烈的探知欲望,是我今后思考的内容和努力的方向。
视频导入:播放视频素材—明朝的工商业发达
明朝曾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然而,种种社会矛盾,使它逐步走向覆亡。明朝是如何衰败的?又是怎样被农民起义推翻的?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7课《明朝的灭亡》。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42张PPT)
第17课《明朝的灭亡》
部编版
七下
播放视频素材——明朝的工商业发达
明朝曾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然而,种种社会矛盾,使它逐步走向覆亡。明朝是如何衰败的?又是怎样被农民起义推翻的?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7课《明朝的灭亡》。
新知导入
目标1:结合教材,完成自学检测试题,识记明朝中后期的政治危机、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满洲兴起与清兵入关等基本史实;
目标2:收集材料,列举明朝中后期政治腐败和社会动荡的表现,探究明末农民起义的原因;(重难点)
目标3:识读《明末农民起义形势图》,说出农民起义的经过;(重难点)
目标4:梳理归纳满洲兴起的历史,并探讨明朝灭亡的原因,思考和认识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重点)
学习目标
【自学识记】结合教材,完成自学检测试题,识记明朝中后政治腐败、社会动荡的表现,李自成起义、满洲兴起与清兵入关的的基本史实。
自主学习
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
1.表现:
(1)皇帝沉迷享乐,疏于朝政。
(2)皇室内部钩心斗角,纷争不已。
(3)大臣们结党营私,争权夺利。
2.影响:
(1)朝政的混乱,造成中央对社会的
不断下降,法纪松弛,各级官吏贪赃枉法,对民众百般盘剥。
(2)皇室贵族、宦官、官僚、地主等疯狂
,肆意侵占民田,致使大量农民流离失所。
控制力
兼并土地
自主学习,检查完成情况
1.原因:
(1)主要原因:明朝末年,
严重,
深重,朝廷不断加派赋税。
(2)直接原因:
北部连年大旱,官府催征如故。
2.经过:
(1)起义军进人中原后,提出“
”的口号。
(2)1644年,李自成在西安建立政权,国号

(3)1644年4月,起义军攻进北京城。明朝末帝
自缢,明朝灭亡。
3.结果:在明军与清军联合夹击下,李自成在山海关交战失利,转战各地,最终失败。
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
政治腐败
国家财政危机
陕西
均田免赋
大顺
崇祯
满洲兴起和清兵入关
1.满洲兴起:
(1)兴起:我国东北地区的
族不断发展壮大。
(2)建国:1616年,
统一女真各部,建立后金。
(3)发展:1635年,
改族名为满洲;1636年,改国号为清。
2.清兵入关:明朝灭亡后,明军将领
降清,引清兵入关,并在
交战中打败李自成。
女真
努尔哈赤
皇太极
山海关
吴三桂
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
阅读材料及教材相关史事,列举明朝中后期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的表现。
东林党争
明神宗
在位48
年,有
20年不
上朝
新知讲解
明武宗将政事交给宦官刘瑾,自己在宫中纵情享乐,还四处游玩,甚至公开抢掠民女。明熹宗爱好木工,成年累月像木匠一样制作木器,朝政全部交给宦官魏忠贤。于是,魏忠贤权倾朝野,人称“九千岁”。
相关史事
材料一
明朝中后期皇帝一览表
《明宪宗元宵行乐图》(局部)
合作探究
材料二
明朝中后期皇帝一览表
明神宗时
南京一带有的豪富之家占地7万顷
明熹宗时
一次赐给瑞王、惠王、桂王田地每人以万顷计,魏忠贤占地万顷以上
明崇祯帝时
云南沐氏占地万顷以上,占云南耕地的1/3
1
政治腐败
皇帝:
沉迷享乐,疏于朝政
皇室内部:
勾心斗角,纷争不已
大臣:
结党营私,争权夺利
刘瑾
魏忠贤
东林
党争
新知讲解
2
社会动荡
中央对社会的控制力下降,法纪松弛,官吏贪赃枉法,对民众百般盘剥
疯狂兼并土地,肆意侵占民田,致使大量农民流离失所。
明《流民图》(局部)
信息:明朝中后期,皇帝沉迷享乐,疏于朝政;土地兼并严重。
影响:政治腐败,社会动荡,阶级矛盾尖锐。
根据材料一、二,你能得出哪些信息?分析这些现象产生的影响。
“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
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
“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是因果关系,明朝中后期的政治腐败造成了社会动荡,人民生活流离失所,社会矛盾尖锐。
合作探究
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
材料三
臣乡延安府,自去岁一年无雨,草木枯焦。八九月间,民争采山间蓬草而食。其粒类糠皮,其味苦而涩,食之仅可延以不死。至十月以后而蓬尽矣,则剥树皮而食。……殆年终而树皮又尽矣,则又掘山中石块而食。
——《陕西通志》
材料研读
根据以上材料,你认为明朝末期的社会状况、原因及结果如何?
状况:明朝末期,陕北大旱,官府、地主照旧催逼租税,造成大范围饥荒。
原因:政治腐败,土地高度集中,赋税沉重,自然灾害。
结果:社会动荡不安,最终导致以李自成为首的明末农民战争的爆发。
新知讲解
政治腐败、土地兼并、赋税沉重
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
陕北连年灾荒。
结合材料,分析概括李自成农民起义的原因。
李自成出身于陕西米脂县的一个农民家庭,童年给地主放羊,长大后当过兵。陕西爆发农民起义后,他投奔起义军。由于他英勇善战,被称为“闯将”。后来他成为起义队伍的领袖,人称“李闯王”。
自幼家境贫寒却又不安于现状的闯王
李自成少年时也曾写过一首诗来借物咏怀。
《螃蟹诗》
一身甲胄任横行,满腹玄黄未易评。
惯向秋畦私窃谷,偏于夜月暗偷营。
双鳌恰是钢叉举,八股浑如宝剑擎。
只怕钓鳌人设饵,捉将沸釜送残生。
人物扫描
通过地图,小组合作探究李自成起义的经过
合作探究
识读《明末农民起义形势图》,说出农民起义的经过。
陕北起义
进军河南
提出“均田免赋”
口号
攻克西安
1644年,建立政权,国号:大顺
攻克北京
(1644年)
明朝灭亡
崇祯帝自缢(明朝统治长达276年)
新知讲解
1
代表:
2
口号:
“均田免赋”。
在各支农民起义军中,李自成的队伍发展迅速,成为起义军的主力军。
3
发展:
4
政策:
起义军英勇作战,纵横于河南、湖广等10余省
针对明末土地高度集中,赋税十分沉重这两大问题,李自成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他还规定了严明的军纪,不许妄杀一人,不得侵占民房,严禁抢掠,还向贫苦民众发放钱粮。。
5
建立政权:
6
推翻明朝:
1643年,李自成在西安建立政权,国号大顺。
1644年,李白成指挥百万大军进攻北京城,明朝末帝崇祯在皇帝自缢,明王朝被农民起义推翻。
结合所学探讨“均田免赋”的进步性。
“均田免赋”口号反映了广大农民希望得到土地和减免赋税,要求平等平均的迫切愿望,大大激发了农民的革命积极性。
01
第一次把对土地的要求作为一个口号明确提出来,标志着中国农民战争进入一个新阶段。
02
合作探究
当时流行着这样的歌谣:“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朝求升,暮求合,近来贫汉难存活。早早开门拜闯王,管叫大小都欢悦。”
材料研读
想一想:广大民众为什么欢迎和拥护李自成的起义军?
1.李自成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深得民心。
2.李自成规定了严明的军纪,不许枉杀一人。严禁抢掠,还向贫苦民众发放钱粮。
3.向贫苦农民发放钱粮等。
材料研读
满洲兴起和清兵入关
1.图中人物在满洲兴起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他们的主要历史功绩是什么?
努尔哈赤
皇太极
努尔哈赤:1616年,统一女真各部,建立后金。
皇太极:1635年,改女真为满洲,改国号为清。
新知讲解
是偶然。吴三桂为了自身利益而降清,清兵才得以入关。
是必然。李自成进北京后,贪图安逸,迅速腐化;满清贵族政权正处在上升状态,锐意进取,充满生机,不断发展。
2.清统治者入主中原是必然的吗?谈谈看法。
合作探究
1616年
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建立政权,国号大金,史称后金。
1635年
皇太极改族名为满洲;
1636年
皇太极改国号为清
梳理归纳满洲是如何兴起的。
知识小结
结合所学探讨明朝灭亡的原因?
吴三桂降清,清军入关,联合夹击李自成,农民起义失败。
内忧
政治腐败、农民起义、自然灾害等
外患
满洲兴起,不断骚扰
明朝灭亡
合作探究
元朝和清朝是我国历史上由两个少数名族建立的统一全国的封建王朝。它们前期的历史发展进程有许多相似之处。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的比较。
朝代
建国
统一各部
改国号
都城
元朝
清朝
成吉思(铁木真)
忽必烈

大都
努尔哈赤

皇太极
沈阳(后迁都北京)
合作探究
八旗制度
努尔哈赤在统一女真各部的过程中,建立了八旗制度,把所属人员编为八个旗,将生产、行政、军事三种功能结合在一起,实行“兵民合一”,军政一体,旗人“出则为兵,入则为民”,大大提高了战斗力,推动了满足社会经济发展。清朝建立对全国的统治以后,旗人享有政治、军事和经济上的许多特权。直到清朝后期,旗人还享受官禄,但他们早已没有了当年的勇猛善战,而是养尊处优,败落无能。后来,人们还把享有特权而又不务正业的人称作“八旗子弟”。
知识拓展
明朝灭亡时间:
1644年明朝灭亡。
明朝灭亡标志:
标志:崇祯帝自缢煤山(今景山),明朝灭亡。
清兵入关
新知讲解
概况:
明朝灭亡后,镇守山海关的明军将领吴三桂降清,引清兵入关,并与清军联合夹击李自成的军队。
结果:
李自成在山海关交战失利后,转战各地,最后失败。
清兵入关
新知讲解
阅读教材,分析归纳清军是如何入关的
明亡以后,正当李自成力图推进全国统一的时候,驻守山海关的明军将领吴三桂降清,引清兵入关,并与清军联合夹击李自成的军队。李自成在山海关交战失利,退回北京,随即离京西行,转战各地,最后失败。
合作探究
明末清初的吴梅村一句“恸哭三军皆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似乎为这段历史和其主人公之一吴三桂的抉择动因定下了永恒的基调。
知识延伸
冲冠一怒为红颜
陈圆圆是明末名满天下的“秦淮八艳”之一,红颜薄命,先被国舅周奎所掠,献给了崇祯皇帝,岂料没有得到崇祯的宠幸,后被吴三桂纳为妾。三月初,崇祯诏封吴三桂为平西伯,吴三桂亲率所部进京谒见新皇帝李自成,但途中听闻他的爱妾陈圆圆也被抢走了。相传吴三桂当时勃然大怒,厉声喊到:“大丈夫不能保一女子,何面目见人耶?”当即挥师第二次返
回山海关,降而复叛,上演了一幕绝世的“冲冠一怒
为红颜”。
明朝中后期政治腐败,导致统治危机不断加深,最终在农民起义和东北满洲进逼的双重夹击下崩溃。清兵入关后,清朝确立了对全国的统治,成为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
课堂总结
板书设计
1.顾炎武(明)在《日知录》中写道:“吴中(苏州一带)之
民,有田者什一,为人佃作者十九。”
这主要反映了(

A.官吏贪赃枉法
B.土地兼并严重
C.民众不堪重负
D.农民流离失所
2.明末陕北地区爆发农民起义的直接原因是(

A.宦官魏忠贤专权
B.明朝后期土地高度集中
C.明朝政府不断增加赋税
D.陕北地区发生大旱
B
D
课堂巩固
3.明末农民战争中,李自成建立的政权名称是(

A.大顺政权
B.大齐政权
C.张楚政权
D.大西政权
4.明朝后期,统一女真部并建立后金政权的是(

A.阿骨打
B.忽必烈
C.努尔哈赤
D.皇太极
A
C
5.清朝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这个王朝的建立时间和第一位皇帝是(

A.1616年  努尔哈赤
B.1636年  皇太极
C.1405年  郑和
D.1644年 李自成
6.农民军进人北京后,原驻守在山海关投降清军的明朝将领是(

A.尚可喜
   B.吴三桂
C.耿仲明
D.耿精忠
B
B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7课《明朝的灭亡》同步训练
(解析版)
选择题:
1.(2019东营
)土地和赋税问题是农民普遍关注的问题。“均田免赋”口号是下列哪次农民起义中提出的?(

A.陈胜、吴广起义
B.黄巾起义
C.李自成起义
D.太平天国运动
【答案】C
【解析】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军进入中原以后,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得到广大农民的热烈拥护,队伍很快发展到
100
多万人。李自成规定了严明的军纪,不许妄杀一人,不得侵占民房,严禁抢掠,还向贫苦民众发放钱粮。起义军英勇作战,纵横于河南、湖广等
10
余省。“均田免赋”口号是李自成起义中提出的。
故选:C。
2.(2020年原创)明朝末年歌谣写道“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这里的“闯王”是(

陈胜
B.张角
C.黄巢
D.李自成
【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明朝末年,政治腐败越发严重,国家财政危机深重,朝廷不断加派赋税,民众不堪重负,怨声载道,阶级矛盾异常尖锐。灾难深重的广大农民纷纷起义。李自成投奔起义军,由于他英勇善战,被称为“闯将”。后来他成为起义队伍的领袖,人称“李闯王”故答案选D。
3.李自成起义的根本原因是(

A.
政治腐败
B.
宦官专权
C.
陕西连年大旱
D.
土地兼并严重
【答案】A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明朝末年,政治腐败越发严重,国家财政危机深重,朝廷不断加派赋税,怨声载道。广大农民纷纷起义,在各支农民起义军中,李自成领导的队伍发展迅速,成为起义的主力军。李自成起义的根本原因是政治腐败。A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A。
4.明朝中后期大量农民流离失所的直接原因是(

A.
朝政日趋腐败
B.
土地兼并严重
C.
农民负担加重
D.
地方势力混战
【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朝中后期,朝政混乱,造成中央对社会的控制力不断下降,法纪松弛,各级官吏贪赃枉法,对民众百般盘剥,皇室贵族、宦官、官僚、地主等疯狂兼并土地,肆意侵占民田,致使大量农民流离失所,所以答案选B。
5.下图人物是明末农民起义军领袖。下面关于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提出“均田免赋”口号
B.
攻入西安,建立大顺政权
C.
攻入北京,推翻明王朝
D.
统一女真各部,建立大金政权
【答案】D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2世纪初期,阿骨打起兵抗辽,把辽军打得节节败退。1115年,
阿骨打正式建立女真政权,国号大金,他就是金太祖。所以,D项不是关于李自成的叙述,符合题意;ABC三项都是对李自成的正确叙述,不符合题意。故选D。
6.明末农民起义的直接原因是(

A.
明神宗20年不上朝听政
B.
政府巧立名目加派赋税
C.
1627年陕北大早,官吏照旧催逼税粮
D.
皇室、贵族、官僚等大量侵占民田
【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明末政治腐败,土地兼并严重,陕西连年大旱,社会矛盾激化,李自成领导起义,推翻了明朝统治。明末农民起义的直接原因是1627年陕北大早,官吏照旧催逼税粮。C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C。
7.明朝灭亡原因有(

①政治腐败
②土地兼并
③农民起义
④吴三桂降清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朝中后期,政治腐败,宦官专权,朝政混乱,地方上土地兼并严重,百姓流移失所,最终爆发农民起义,明朝政权也被李自成的农民起义推翻;吴三桂降清是在明朝灭亡之后,不合题意。故选A。
9.明末农民起义把中国农民战争的斗争水平推到了新的高度,是因为(  )
A.
李自成起义军推翻了明朝统治
B.
李自成起义军活动范围非常大
C.
李自成起义军提出了“均田免赋”口号
D.
李自成起义军建立了农民政权
【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明末土地兼并严重,赋税沉重,民不聊生,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受到广大农民的热烈欢迎,“均田免赋”的口号的提出,符合人民的要求,反映了广大农民对土地的强烈要求和减免赋税的迫切愿望心声,标志着农民起义进入新阶段。C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C。
点睛:抓住题干关键词“把中国农民战争的斗争水平推到了新的高度”是解题的关键,“均田免赋”的口号的提出,符合人民的要求,反映了广大农民对土地的强烈要求和减免赋税的迫切愿望心声,标志着农民起义进入新阶段。
9.下列各项对李自成起义军提出的“均田免赋”号的理解,正确的是(

A.
实行均田制,把土地分给农民
B.
反映农民要求获得土地的愿望
C.
明确规定了分配土地办法
D.
提出摧毁封建上地所有制
【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进入中原以后,提出了“均田免赋”的口号,反映了农民要求获得土地的愿望,得到广大名农民的热烈拥护,队伍很快发展到100多万人,B项符合题意;“均田免赋”的内容是农民提出的要求平分土地、减免繁重的赋役负担的战斗纲领,A项片面;CD项不符合“均田免赋”的内容,不符合题意;所以答案选B。
10.明末李清在《三垣笔记》中说道:“宁(
远)锦(州)之溃,北边精锐几尽,而中州寇祸正张、上意亦欲以金币姑缓北兵,专力平寇。”文中的“北兵”是指(

A.
后金军队
B.
蒙古军队
C.
倭寇
D.
李自成起义军
【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宁(
远)锦(州)之溃,北边精锐几尽,而中州寇祸正张、上意亦欲以金币姑缓北兵,专力平寇。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朝末年,内忧外患,内部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迅速发展,关外的后金部队发展壮大,不断威胁明代政权,材料中的宁锦之溃指的是明朝和后金的战争,由此可知,“北兵”是指后金的部队,A项符合题意;元朝灭亡之后,失去了威胁明朝的势力,B项不符合题意;倭寇指的是日本的武装势力,是东南沿海地区,不是北兵,C项不符合题意;李自成起义应为内部的农民起义军,指的是“寇祸正张”,D项不符合题意;所以答案选A。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宁(
远)锦(州)之溃,北边精锐几尽,而中州寇祸正张、上意亦欲以金币姑缓北兵,专力平寇。”的含义,结合明朝末年的社会状况,逐一分析四个选项,利用排除法来解答本题,蒙古军队在元朝灭亡之后,失去了威胁明朝的势力,倭寇是东南沿海的匪患,李自成是内部农民起义,由此可分析出正确答案。
11.下图为中国古代著名军事要塞,与之相关的正确表述是(

A.
为防御匈双军队侵扰而建
B.
为防止女真人南下而建
C.
张骞出西域时由此出关
D.
吴三桂引清军由此入关
【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图片“天下第一关”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朝灭亡后,正当李自成力图推进全国统一的时候,驻守重镇山海关的明军将领吴三桂降清,引清兵入关,并与清军联合夹击李自成的军队,导致李自成起义最终失败,D项符合题意;所以答案选D。
12.率军攻入北京,推翻明朝统治是(

A.
吴三桂
B.
李自成
C.
皇太极
D.
黄巢
【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明末土地兼并严重,赋税沉重,民不聊生,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起义。1643年,李自成率领起义军攻占西安,建立大顺农民政权;1644年攻入北京城,明朝末帝崇祯在绝望中自缢,明王朝被农民起义推翻了。B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B。
13.明朝灭亡后,驻守山海关明军将领引清兵入关,夹攻李自成的军队,最后导致李自成起义军失败。这里所说的“明军将领”是(

A.
张献忠
B.
吴三桂
C.
努尔哈赤
D.
皇太极
【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1644年明朝灭亡后,驻守山海关的明军将领吴三桂引清兵入关,夹攻李自成的军队,最后导致李自成起义军失败。B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B。
14..李自成农民军建立大顺政权的时间是(

A.
1627年
B.
1636年
C.
1643年
D.
1644年
【答案】D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大顺是中国历史上由李自成建立的王朝,建立于1644年,以“大顺”为国号,共经历一世,一位皇帝。故选D。
15.他是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大英雄:他以十三副铠甲起兵,出生入死,功勋卓著,也曾身陷囹圄;他多次遇刺却能逢凶化吉;他懂天文熟地理,谙韬略善用人;他戎马倥偬数十载,横扫白山黑水,统一女真各部,击溃大明王朝,成为威震北中国的一代铁血汗王!他是(

A.
成吉思汗
B.
忽必烈
C.
努尔哈赤
D.
皇太极
【答案】C
【解析】依据题干信息:“以十三副铠甲起兵、统一女真各部,击溃大明王朝,成为威震北中国的一代铁血汗王”可知,他是努尔哈赤。17世纪初,努尔哈赤统一了女真各部,1616年努尔哈赤称汗建国,史称后金,C项符合题意;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忽必烈建立元朝;努尔哈赤的儿子皇太极1635
年改女真族名为满族,1636年改国号为清。元朝分析AB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C。
点睛:抓住题干关键词“以十三副铠甲起兵、统一女真各部,击溃大明王朝,成为威震北中国的一代铁血汗王”是解题的关键,17世纪初,努尔哈赤统一了女真各部,1616年努尔哈赤称汗建国,史称后金。
二、综合题:
1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明神宗时,南京一带有的豪富之家占地7万顷;明熹宗进一次赏赐给瑞王、惠王、桂王田地每人以万计,魏忠贤占地万顷以上;明崇祯帝时,云南沐氏占地万顷以上,占云南耕地的三分之一。
材料二:李自成提出“均田免粮”的口号。
材料三:明末民谣:“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明朝什么社会问题?
(2)材料二和材料一有何联系?
(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情况?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4)“均田免粮”口号的提出,有什么重要的历史意义?
【答案】
(1)明朝末年土地兼并现象严重。
(2)正是由于土地兼并严重,所以李自成起义军针对这一情况提出了“均田免粮”的口号。
(3)李自成受到人民的欢迎,因为“均田免粮”符合人民的要求,反映了广大农民对土地的强烈要求和减免赋税的迫切愿望心声。
(4)这一口号已经触及到封建土地所有制,标志着农民起义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大大丰富了古代农民起义的内容。
【解析】
(1)依据材料信息:魏忠贤占地万顷以上;明崇祯帝时,云南沐氏占地万顷以上,占云南耕地的三分之一可知,明朝末年土地兼并现象严重;
(2)依据材料信息可知,正是由于土地兼并严重,所以李自成起义军针对这一情况提出了“均田免粮”的口号;
(3)第一问依据材料信息: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可知,李自成受到人民的欢迎,因为“均田免粮”符合人民的要求,反映了广大农民对土地的强烈要求和减免赋税的迫切愿望心声。
(4)依据所学可知,“均田免粮”口号已经触及到封建土地所有制,标志着农民起义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大大丰富了古代农民起义的内容。
1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乙卯(1615年)……上既削平诸国(女真各部),每三百人设一牛录额真,五牛录设一甲喇额真,五甲喇设一固山额真。每固山额真左右设两梅勒额真。初设有四旗,旗以纯色为别,曰黄、曰红、曰蓝、曰白。至是,添设四旗,参用其色镶之(黄、白、蓝镶红边,红镶白边),共为八旗。
—《清实录》
材料二
满洲制度规定,“八旗子弟,人尽为兵。”
请回答:
(1)这是哪一少数民族的管理制度?这一制度的名称是什么?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这一制度的实质是什么?
(2)这个少数民族是由谁统一的?
(3)这个少数民族何时建立何政权?历史上这一少数民族还由谁在何时建立过哪一政权?
(4)这个少数民族的名称后来是谁改变的?他改族名的目的是什么?
【答案】
(1)女真族(满洲)。八旗制度。八旗的编制是军事的编制。
(2)努尔哈赤。
(3)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完颜阿骨打在12世纪初建立了金朝。
(4)皇太极先改族名为满洲,次年又改国号为清。目的是有意抺掉女真人曾臣服明朝的历史,以表示清与明是平等的,解除“犯上”罪名对部众的心理压力,鼓舞将士的斗志。
【解析】
(1)依据材料信息:初设有四旗,旗以纯色为别,曰黄、曰红、曰蓝、曰白。至是,添设四旗,参用其色镶之(黄、白、蓝镶红边,红镶白边),共为八旗可知,这是女真族的管理制度;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这一制度的名称是八旗制度;第三问依据所学可知,八旗的编制是军事的编制;
(2)依据所学可知,明朝后期,活动于我国东北地区的女真族不断发展壮大。1616年,努尔哈赤统一了女真各部,建立政权,国号大金,史称后金。
(3)第一问依据所学可知,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女真族的完颜阿骨打在1115年建立了金朝;
(4)第一问依据所学可知,1635年皇太极先改族名为满洲,次年又改国号为清;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目的是有意抺掉女真人曾臣服明朝的历史,以表示清与明是平等的,解除“犯上”罪名对部众的心理压力,鼓舞将士的斗志。
点睛:抓住材料关键信息“初设有四旗,旗以纯色为别,曰黄、曰红、曰蓝、曰白。至是,添设四旗,参用其色镶之,共为八旗”是解题的关键,八旗的编制是军事的编制;616年,努尔哈赤统一了女真各部,建立政权,国号大金,史称后金;1635年皇太极先改族名为满洲,次年又改国号为清。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7课《明朝的灭亡》同步训练
(原卷版)
选择题:
1.(2019东营
)土地和赋税问题是农民普遍关注的问题。“均田免赋”口号是下列哪次农民起义中提出的?(

A.陈胜、吴广起义
B.黄巾起义
C.李自成起义
D.太平天国运动
2.(2020年原创)明朝末年歌谣写道“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这里的“闯王”是(

陈胜
B.张角
C.黄巢
D.李自成
3.李自成起义的根本原因是(

A.
政治腐败
B.
宦官专权
C.
陕西连年大旱
D.
土地兼并严重
4.明朝中后期大量农民流离失所的直接原因是(

A.
朝政日趋腐败
B.
土地兼并严重
C.
农民负担加重
D.
地方势力混战
5.下图人物是明末农民起义军领袖。下面关于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提出“均田免赋”口号
B.
攻入西安,建立大顺政权
C.
攻入北京,推翻明王朝
D.
统一女真各部,建立大金政权
6.明末农民起义的直接原因是(

A.
明神宗20年不上朝听政
B.
政府巧立名目加派赋税
C.
1627年陕北大早,官吏照旧催逼税粮
D.
皇室、贵族、官僚等大量侵占民田
7.明朝灭亡原因有(

①政治腐败
②土地兼并
③农民起义
④吴三桂降清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9.明末农民起义把中国农民战争的斗争水平推到了新的高度,是因为(  )
A.
李自成起义军推翻了明朝统治
B.
李自成起义军活动范围非常大
C.
李自成起义军提出了“均田免赋”口号
D.
李自成起义军建立了农民政权
9.下列各项对李自成起义军提出的“均田免赋”号的理解,正确的是(

A.
实行均田制,把土地分给农民
B.
反映农民要求获得土地的愿望
C.
明确规定了分配土地办法
D.
提出摧毁封建上地所有制
10.明末李清在《三垣笔记》中说道:“宁(
远)锦(州)之溃,北边精锐几尽,而中州寇祸正张、上意亦欲以金币姑缓北兵,专力平寇。”文中的“北兵”是指(

A.
后金军队
B.
蒙古军队
C.
倭寇
D.
李自成起义军
11.下图为中国古代著名军事要塞,与之相关的正确表述是(

A.
为防御匈双军队侵扰而建
B.
为防止女真人南下而建
C.
张骞出西域时由此出关
D.
吴三桂引清军由此入关
12.率军攻入北京,推翻明朝统治是(

A.
吴三桂
B.
李自成
C.
皇太极
D.
黄巢
13.明朝灭亡后,驻守山海关明军将领引清兵入关,夹攻李自成的军队,最后导致李自成起义军失败。这里所说的“明军将领”是(

A.
张献忠
B.
吴三桂
C.
努尔哈赤
D.
皇太极
14..李自成农民军建立大顺政权的时间是(

A.
1627年
B.
1636年
C.
1643年
D.
1644年
15.他是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大英雄:他以十三副铠甲起兵,出生入死,功勋卓著,也曾身陷囹圄;他多次遇刺却能逢凶化吉;他懂天文熟地理,谙韬略善用人;他戎马倥偬数十载,横扫白山黑水,统一女真各部,击溃大明王朝,成为威震北中国的一代铁血汗王!他是(

A.
成吉思汗
B.
忽必烈
C.
努尔哈赤
D.
皇太极
二、综合题:
1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明神宗时,南京一带有的豪富之家占地7万顷;明熹宗进一次赏赐给瑞王、惠王、桂王田地每人以万计,魏忠贤占地万顷以上;明崇祯帝时,云南沐氏占地万顷以上,占云南耕地的三分之一。
材料二:李自成提出“均田免粮”的口号。
材料三:明末民谣:“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明朝什么社会问题?
(2)材料二和材料一有何联系?
(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情况?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4)“均田免粮”口号的提出,有什么重要的历史意义?
1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乙卯(1615年)……上既削平诸国(女真各部),每三百人设一牛录额真,五牛录设一甲喇额真,五甲喇设一固山额真。每固山额真左右设两梅勒额真。初设有四旗,旗以纯色为别,曰黄、曰红、曰蓝、曰白。至是,添设四旗,参用其色镶之(黄、白、蓝镶红边,红镶白边),共为八旗。
—《清实录》
材料二
满洲制度规定,“八旗子弟,人尽为兵。”
请回答:
(1)这是哪一少数民族的管理制度?这一制度的名称是什么?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这一制度的实质是什么?
(2)这个少数民族是由谁统一的?
(3)这个少数民族何时建立何政权?历史上这一少数民族还由谁在何时建立过哪一政权?
(4)这个少数民族的名称后来是谁改变的?他改族名的目的是什么?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