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1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
(第2课时)
【学习目标】
【重点难点】
1、通过第三周期元素的性质探究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2、掌握金属性、非金属性的 比较方法。
3、掌握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在实际生活、生产、科研领域中的应用。
?
金属性、非金属性的比较方法,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复习回顾
1、以第三周期为例,说明原子结构的变化规律。
第三周期元素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大,从左向右最外层电子数逐渐增多,最高正价逐渐增大,最低负价逐渐减小,原子半径逐渐减小。
2、通过原子结构核外电子排布的变化规律,预测第三周期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的变化规律。
从左向右,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大,原子核对最外层的吸引力增强,失电子能力逐渐减弱,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即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结构 性质 验证 结论
预测
设计实验
总结
研究物质化学性质的一般方法:
判断
依据
金属性
非金属性
金属单质与水或酸反应置换出H2的难易
金属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碱性强弱
非金属单质与H2化合的难易及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强弱
一、同周期元素性质的变化规律
如何设计实验判断钠镁铝三种金属的金属性强弱
实验·探究
试剂:面积相同的镁条和铝条,金属钠,酚酞溶液,MgCl2溶液,盐酸(1mol/L),NaOH溶液,AlCl3溶液,蒸馏水。
仪器:烧杯,试管,表面皿,酒精灯,
试管夹。
实验一:钠、镁、铝与水的对比反应
实验注意事项:
1、钠如何取用?
2、镁、铝与水反应时,看不到明显现象,可适当加热,加热至沸腾后立即停止加热,观察现象。
钠 Mg Al
现象 与冷水反应剧烈
与热水反应较快 无明显现象
方程式 2Na + 2H2O == 2NaOH + H2↑
Mg + 2H2O == Mg(OH)2 + H2↑
结论:金属性强弱 Na>Mg>Al?
实验现象和结论:
实验二:镁、铝和盐酸的反应
向盛有已擦去表面氧化膜的镁条和铝片的试管中,各加入2mL 1mol/L的盐酸。
镁
铝
金属性:Mg > Al
Mg Al
现象
化学方程式
Mg + 2HCl == MgCl2+H2
2Al + 6HCl == 2AlCl3+3H2
有气泡放出,反应剧烈
有气泡放出,反应较剧烈
实验现象和结论:
白色沉淀Mg(OH)2
白色沉淀Al(OH)3
再加NaOH溶液
再加NaOH溶液
现象:
NaOH溶液
MgCl2溶液
AlCl3溶液
沉淀不溶解
沉淀溶解
现象:
实验三:
原子序数 11 12 13
元素符号 Na Mg Al
单质与水(或酸 )反应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性强弱
与冷水反应剧烈
与热水反应较快
与盐酸反应剧烈
与盐酸反应较剧烈
NaOH
Mg(OH)2
Al(OH)3
金属性: Na Mg Al
强碱
中强碱
两性
【通过实验,获取结论】
金属性逐渐减弱
思考·交流
阅读课本16页表格3,探究非金属性强弱。
非金属性:
Si P S Cl
非金属逐渐增强
原子序数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元素符号 Na Mg Al Si P S Cl Ar
单质和水(或酸)反应情况 冷水剧烈 热水较快
盐酸剧烈 盐酸较快
高温
磷蒸气与H2能反应
须加热
光照或点燃爆炸化合
NaOH
强碱
Mg(OH)2
中强碱
Al(OH)3
两性氢
氧化物
H4SiO4
弱酸
H3PO4
中强酸
H2SO4
强酸
HClO4
最强酸
稀有气体元素
非金属单质与氢气反应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碱性
金属性和非金属性递变
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同一周期,从左到右
决定
位置
结构
性质
决定
反映
反映
决定
反映
二、元素周期表的应用
1、在自然科学方面:
周期表为发展物质结构理论提供了客观依据。原子的电子层结构与元素周期表有密切关系,元素周期表为发展过渡元素结构、镧系和锕系结构理论,甚至为指导新元素的合成,预测新元素的结构和性质都提供了线索。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在自然科学的许多部门,都是重要工具。
2、在生产上的某些应用:
由于在周期表中位置靠近的元素性质相似,这就启发人们在周期表中一定的区域内寻找新的物质。
①农药多数是含Cl、P、S、N、As等元素的化合物。
②半导体材料都是周期表里金属与非金属分界处的元素,如Ge、Si、Ga、Se等。
③催化剂的选择: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已发现过渡元素对许多化学反应有良好的催化性能。目前人们已能用铁、镍熔剂作催化剂,使石墨在高温和高压下转化为金刚石;石油化工方面,如石油的催化裂化、重整等反应,广泛采用过渡元素作催化剂 。
④耐高温、耐腐蚀的特种合金材料的制取:在周期表里从第ⅢB族到第ⅥB族的过渡元素,如钛、钽、钼、钨、铬,具有耐高温、耐腐蚀等特点。
小 结
原子半径逐渐减小
元素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原子半径逐渐增大
元素金属性逐渐减弱
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当堂检测
1.下列变化的比较, 不正确的是( )
A.?酸性强弱: HClO4 > H2SO4 > H3PO4 > H2SiO3
B.??? 原子半径大小: Na > S > O
C.??? 碱性强弱: KOH > NaOH > LiOH????
D.??? 还原性强弱: F- > Cl- > I-
D
2.硒是人体肝脏和肾脏的组成元素之一,现在含有元素硒(Se) 的保健品已经进入市场, 已知它与氧元素同族, 与钾元素同周期, 关于硒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原子序数为 34????????????????
B. 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分子式 H2SeO4
C.???Se 的非金属性比 Br 弱????????
D.??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比硫化氢气体强
当堂检测
D
当堂检测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C、N、O、F原子半径依次增大
B. NH3、H2O(g)、HF 稳定性依次增强
C. HClO比H2SO4酸性强。
D.甲、乙两种非金属元素与金属钠反应时, 甲得电子的数目多,所以甲活泼。
B
当堂检测
4.已知电子层数相同的三种元素X、Y、Z,其最高价含氧酸酸性:H3XO4 A、原子半径X B、得电子能力X、Y、Z逐渐减弱
C、单质与氢气反应按照X、Y、Z顺序越来越容易
D、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按照X、Y、Z顺序减弱
C
5.(1)处于同周期的相邻两种元素A和B,A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比B弱,A处于B的 边(左或右);B的原子半径比A ;若B的最外层有2个电子,则A最外层有 个电子。
(2)处于同周期的相邻两种元素A和B,A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比B弱,A处于B的 边(左或右);B的原子半径比A ;若B的最外层有5个电子,则A最外层有 个电子。
右
大
3
左
小
4
当堂检测
当堂检测
6.R、W、X、Y、Z为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同一短周期元素,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m、n均为正整数)( )
A.若R(OH)n为强碱,则W(OH)(n+1)也为强碱
B.若HnXOm为强酸,则Y是活泼非金属元素
C.若Y的最低化合价为-2,则Z的最高正化合价为+6
D.若X的最高正化合价为+5,则五种元素都是非金属元素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