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五单元《洗星海与《黄河大合唱》》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六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五单元《洗星海与《黄河大合唱》》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0-04-13 20:25: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冼星海与《黄河大合唱》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音乐2011版(简谱)六年级(下)第五单元-母亲河-音乐家故事
教学目标:
1、 了解冼星海与《黄河大合唱》的故事。认识人民音乐家冼星海光辉的一生,知道他的代表作品,了解他在中国近代音乐史上的地位和贡献。
2、 知道《黄河大合唱》的创作背景及每个乐章的名称。聆听《黄河大合唱》,感受、体验其丰富多彩的音乐情绪,进而认识这部作品的社会价值。
3、 通过聆听、感受、理解,激发并培养爱国情怀。
教学重点:了解了解冼星海与《黄河大合唱》
教学难点:感受歌曲情绪,理解作品内涵。
教学准备:多媒体设备、教学课件
教材分析:
《黄河大合唱》是一部史诗性大型声乐套曲,共分8个乐章,由光未然作词,冼星海作曲。作品表现了在抗日战争年代里,中国人民的苦难与顽强斗争,也表现了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和不可战胜的力量。它以我们民族的发源地-黄河为背景,展示了黄河岸边曾经发生的事情,以启迪人民来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作品气势宏伟磅礴,音调清新、朴实优美,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强烈反映了时代精神。它在我国音乐史上具有重大的意义,对后来的大合唱及其他题材的音乐创作都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黄河大合唱》包含八个乐章:
第一乐章:《黄河船夫曲》(混声合唱)
第二乐章:《黄河颂》(男高音或男中音独唱)
第三乐章:《黄河之水天上来》(配乐诗朗诵,三弦伴奏)
第四乐章:《黄水谣》(女声二部合唱,原稿为齐唱)
第五乐章:《河边对口曲》(男声二重唱及混声合唱,原稿是男声对唱)
第六乐章:《黄河怨》(女高音独唱,音乐会上常按修订稿加入女声三部伴唱)
第七乐章:《保卫黄河》(轮唱)
第八乐章:《怒吼吧,黄河》(混声合唱)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导入新课
由复习《保卫黄河》导入,播放视频,学生跟唱
说说:词曲作者分别是谁?
二、新课讲授
1、冼星海简介(视频资料1、2)说说你了解到哪些?
2、光未然简介
3、《黄河大合唱》的创作背景(视频资料)
4、《黄河大合唱》包含八个乐章:
(1)第一乐章:《黄河船夫曲》(混声合唱)(视频资料)
a、 说说:歌曲构成特点、演唱形式、表现了怎样的画面?
b、 师小结 : :此曲不是一首单纯的劳动号子,而是一首展示中华民族英勇搏斗的战歌。
(2)第二乐章:《黄河颂》(男高音或男中音独唱)(视频资料)
说说:歌曲构成特点、演唱形式、表现了一种什么情怀?
(3)第五乐章:《河边对口曲》(男声对唱及混声合唱)(视频资料)
a、 说说:歌曲构成特点、演唱形式、音乐中有哪些中国民族乐器?起到了什么作用?
b、 师小结:音乐朴实,乡土气息浓郁,用了民间音调和锣鼓节奏,突出了作品的民族风格。
(4)第八乐章:《怒吼吧,黄河》(混声合唱)(视频资料)
a、说说:歌曲构成特点、演唱形式、表现了怎样的场面?
b、师小结:这是合唱的高潮, 也是合唱的终曲,概括了我国人民群众为取得斗争最终胜利所发出的呼喊。
5、《黄河大合唱》公演照片
6、《黄河大合唱》的重要影响(视频资料)
7、总结大合唱概念:
(1)大型声乐作品的一种;
(2)包括领唱、独唱、重唱、对唱、齐唱、合唱等,有时穿插朗诵;
(3)常用来表现重大的历史或现实题材,内容富于史诗性和戏剧性;
(4)多用乐队伴奏。
课堂总结:
《黄河大合唱》以黄河为背景,气势宏伟磅礴,音调清新、朴实优美,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表现了在抗日战争年代里,中国人民的苦难与顽强斗争和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和不可战胜的力量。它在我国近代音乐史上具有重大的意义。
冼星海是伟大的人民音乐家,是我国近代史上最为优秀的作曲家之一,在世界音乐史与中国音乐史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他的作品也成为中国大众抵抗侵略者十分重要的精神力量。
课外作业:
请同学们欣赏《黄河大合唱》中的另外几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