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乐颂》教学设计
一处小学 李旭娟
教学目标1.欣赏《欢乐颂》,了解贝多芬的生平及对世界音乐的地位和贡献,理解《欢乐颂》的时代意义,学习贝多芬与命运顽强斗争的精神。2.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培养学生团结、友爱、积极向上的 乐观主义情趣。教学重点、难点1.能准确、和谐地演唱《欢乐颂》主题,有感情地演唱歌曲。2.节奏准确地唱好第三乐句和第四乐句,做到正确换气。
了解《欢乐颂》合唱中的几种演唱形式。教材分析教科书呈现的是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的主题,《欢乐颂》是它的第二部分。这首歌曲已经传遍了全球,表达了全人类的共同愿望:消除隔阂、消除战争,人类重新团结在一起。作品以宏伟的构思,气壮山河的力量,颂扬了自由、平等、博爱的主题和欢乐、神圣的理想世界。 《欢乐颂》是一部宏大的合唱作品,有领唱、 重唱、合唱,通过多次主题的变奏来渲染作品深刻的思想内涵,颂扬了和平、友爱的境界。歌曲的旋律十分简朴。贝多芬以极其简练的手法(几乎只用了1、2、3、4、5五个音和一种音符──四分音符)就营造出了如此庄严、宏伟的效果。教学过程
随音乐进入教室
随歌曲《爱星满天》走进教室。
设计意图:在爱的主题音乐中开始新课。二、导入新课1、教师课件播放《献给爱丽丝》的片段音乐,导入新课的学习。提问:谁知道这段音乐的曲名和曲作者是谁?学生回答:贝多芬。
设计意图:为新课做铺垫,并在优美的音乐中引导学生正确的聆听习惯。2、贝多芬简介。师:贝多芬是德国著名的作曲家,被后人尊称为“音乐圣人”,有着伟大而不平凡的人生经历。他凭着坚强的意志和对音乐艺术的酷爱,创作了大量不朽的音乐作品,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音乐遗产。交响曲是音乐作品中结构最为宏伟的,通常有三到四个乐章。今天,我们就来欣赏贝多芬的经典之作《第九交响曲(合唱交响曲)》第四乐章中的合唱部分主题—《欢乐颂》。学生通过欣赏《献给爱丽丝》音乐片段,从中受到感染,从而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设计意图:加深学生对贝多芬的“音乐圣人”的印象,并对他伟大的音乐作品产生浓厚的兴趣,以此激发学生欣赏音乐的兴趣。二、欣赏歌曲1、初次聆听歌曲《欢乐颂》齐唱。提问:歌曲的情绪?学生回答:......
师总结:热情、欢快、神圣、庄严。师:这首歌曲热情、庄重,深受人们喜爱。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感受音乐情绪,并学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2、学唱《欢乐颂》主题歌谱。(1)学生用1分钟时间自己识谱,或读谱。
指导学生用轻声哼唱歌曲《欢乐颂》的旋律。(3)指导学生解决难点:跨小节的连音(12、13小节)和3、4音程的音准。
(根据各班的差异进行指导练习,在明确正确使用换气记号和延音线的情况下反复练习。)(4)指导学生用中等音量唱旋律。在教师的指导下用中等音量唱旋律,练习控制声音的能力。(5)指导学生反复练唱曲谱,并根据这首歌曲的情绪演唱。
3、学唱歌词。(出示《欢乐颂》歌词谱例)指导学生唱好一字多音;换气记号处的旋律、和延音线的时值。
4、刚才我们学会了歌曲《欢乐颂》,谁能说说这首歌曲的旋律、节奏、速度有什么特点?学生回答:这首歌曲的旋律进行以级进为主、运用了x? x? x? x?︱的节奏型、速度为中速。师:同学们回答得非常好。这首歌曲的旋律进行以级进为主、大量运用了x x x x︱ 的节奏型、速度为中速。节奏简单。正是因为这些原因,歌曲的情绪给我们听觉上的感受是热烈、庄重的,所以不难看出,旋律、节奏、速度是影响音乐情绪的音乐因素,它在音乐表现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设计意图:强化学生对音乐要素的记忆。5、.随老师钢琴完整演唱《欢乐颂》。6、简介作品的成功首演
师:《欢乐颂》是贝多芬《第九(合唱)交响曲》中的著名唱段,但是在1824年这部交响曲首演时,贝多芬已双耳全聋。据记载,演出结束后,他全然听不到身后观众的狂热欢呼声,一位女歌唱家扶他转身,这时,人们看到了贝多芬留下了激动的热泪,因为他实现了自己一生的愿望:把伟大的欢乐奉献给了所有的人。贝多芬虽然早已离去,但他的音乐作品和人格魅力却激励和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让我们再次高唱《欢乐颂》,用歌声来悼念这位伟大的音乐家。
设计意图:让学生简单了解这部作品的首次成功及在音乐方面的历史地位。
7、师:我们刚才的演唱形式是什么?
引出温习常见的几种演唱形式。
设计意图:为下面欣赏合唱形式的《欢乐颂》,能准确地听辨出演唱形式的转变做准备。
8、欣赏《欢乐颂》合唱版
听辨歌曲中出现了几种演唱形式?并说出来。
复听歌曲,感受合唱的魅力。
三、拓展知识
1992年,欧盟成立后,把《欢乐颂》定位欧盟的盟歌。
设计意图:了解伟大的音乐作品被后人地喜爱和使用。
课堂小结
这首歌曲已经传遍了全球,表达了全人类的共同愿望:消除隔阂、消除战争,人类重新团结在一起。同学们,追求快乐、和平的幸福生活是我们每个人的共同愿望,我们应当珍惜今天的快乐时光,珍爱我们的祖国,拒绝战争、期盼和平,把我们的家园建设得更加辉煌灿烂!
让我们再次唱响《欢乐颂》来纪念这位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在热情、欢快的歌声中结束今天的课程!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