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三单元《甘洒热血写春秋》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四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三单元《甘洒热血写春秋》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0-04-13 20:49: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甘洒热血写春秋》教学设计
全福小学 窦弘艳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演唱《甘洒热血写春秋》体验京剧演唱与平时唱歌的不同之处,并喜爱唱京剧。
2、了解《智取威虎山》的故事情节,激发学生的热情及英雄情结。
3、用口传新授的方法,学会一字多音的拖腔唱法。
教学重点:唱出京剧的韵味。
教学难点:一字多音。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学生听着《铡美案》的伴奏采用走圆场的方式进教室并随音乐演唱。
(二)互动发声练习
1、波浪音练习 yi和a作母音进行练习
2、螺旋音练习 yi和a作母音进行练习
(三)情景导入,播放《智取威虎山》精彩片段:
土 匪:天王盖地虎!
杨子荣:宝塔镇河妖!
土 匪:嘛哈嘛哈?
杨子荣:正晌午说话,谁也没有家?
座山雕:脸红什么?
杨子荣:精神焕发!
座山雕:怎么又黄了?
杨子荣:防冷涂的蜡!
(四)揭示主题初步感受作品
1、播放京剧范唱,并提问:这段唱腔中的人物属于哪个行当?演唱的力度、速度是怎样的?表现了怎样的情感?选自哪出戏?
这是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当中的一个片断。现代京剧,又叫样板戏,是经过改革了的京剧,所以对于行当的划分并不像正统的京剧那样严格。杨子荣是生行的角色,但又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老生或者武生。而是经过创新了的。
2、教师介绍京剧《智取威虎山》剧情。
它讲述的是1946年,我军某部团参谋长率部队进山,发动群众,以便消灭逃进威虎山的土匪座山雕。经过侦查,威虎山倚仗着地堡暗道,想要制胜最好是智取。参谋长派侦察排长杨子荣改扮土匪打入威虎山,杨子荣假意把联络图交给了座山雕,座山雕因其献图有功,劳苦功高所以提拔了杨子荣,被封为“老九”,并一起喝庆功酒。除夕夜杨子荣趁着土匪们为座山雕祝寿的时机,将匪徒灌醉,此时大部队赶到,全歼顽匪。
这一段就是匪徒们在为杨子荣庆功的时候,杨子荣所唱的一段。表现了杨子荣机智勇敢,深入虎穴当卧底,并要取得最后胜利《甘洒热血写春秋》的决心和信心。
3、学生再次聆听唱段,思考:现代京剧与传统京剧有什么不一样?
4、复听唱段,学生击拍欣赏。
5、教师介绍板式:四分之一拍在京剧的板式中属于“有板无眼”类
——每小节只有一个强拍。
6、教师指导学生打着板式学唱,注意第一、二乐句均为板后起唱。
(五)唱准腔调
1、教师分句教唱,注意咬字归韵: “显身手” “洒”“写”“秋”。
2、视唱最后一句“秋”的曲谱,教师讲解板眼。
3、演唱最后一个乐句,体会京剧拖腔的特点。
4、教师提问:你觉得唱京剧与唱歌有什么不同?
(京剧更加注重板眼,更加讲究字正腔圆。)
(六)表现唱腔
1、力度处理:开始mf~“甘洒热血”f~“秋”mp~mf
2、学生随教师学习生的身段动作,并边唱边表演。
3、教师指导学生加入杨子荣与座山雕的精彩对白,并投入地演唱《甘洒热血写春秋》唱段。
(七)拓展欣赏
学生聆听学唱《智取威虎山》中《穿林海跨雪原》唱段,进一步了解京剧唱腔的特点。
(八)完整表现,课下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