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音乐七年级公开课-美妙的人声-说课稿(甘肃省酒泉地区金塔县)

文档属性

名称 湘教版音乐七年级公开课-美妙的人声-说课稿(甘肃省酒泉地区金塔县)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60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09-06-05 20:01: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0张PPT)
欢迎各位领导、老师莅临指导!
课程:湘教版音乐七年级上第三单元
《美妙的人声》 第三课时
课堂结构:
1、组织教学,说出课时目标
2、常规训练:乐器练习和视唱练习
3、音乐欣赏:《跳蚤之歌》 、《当兵的人》
4、了解音乐知识:
1、常见人声的特点
2、常见声乐演唱形式
5、课堂小结,下课。
1、教材分析:
本课《美妙的人声》-3是新课程湘教版音乐教材七年级上学期第三单元第三课时。(湘版音乐教材每学期安排3个欣赏单元)。本单元是以聆听声乐作品为中心的欣赏课,计划安排3课时,本课是第三课时。本单元一共安排了8首各种类型的声乐作品,在前两节课欣赏过6首的基础上本课时继续欣赏剩下两首:《跳蚤之歌》、《当兵的人》。并通过单元小结了解音乐知识:几种人声的特点;常见的歌曲演唱形式。按照常规在进行新课之前先进行乐器练习和视唱训练。
新课程音乐教学标准中指出:音乐课的基本价值在于通过以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音乐创造活动为主的审美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音响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为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使音乐艺术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情智互补的作用和功能得到有效的发挥,以利于学生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为其终身热爱音乐、热爱艺术、热爱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因此本课时的基本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能理解音乐的美。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能专注地听赏音乐,并积极的参与到音乐教学活动中,能对所听的音乐作出反应,教学难点是从欣赏中体验到欣赏声乐作品的愉悦。乐器练习的重点是笛子、竖笛指法练习,口琴音位练习。视唱练习的重点是掌握好音准、节奏,准确识别音符,唱准时值。
2、教法和学法:
音乐课的教学内容包括:1、唱歌及声乐;2、读识乐谱;3、乐器演奏;4、音乐欣赏;5、了解音乐知识6、参与音乐实践几个重要的方面,由于目前学生音乐基础偏低,学生普遍不会视谱,能够很大胆自信地唱歌的学生在各班是极少数,能够简单演奏某种乐器的更是凤毛麟角,学生片面的认为音乐课就是唱歌课。而没有哪一个好的歌手是不认得谱子的,也没有哪一个好的乐器演奏者是不认得谱子的。我们的音乐教学必须正规化,还要用有限的时间完成教学内容,并设法补齐学生小学阶段应当掌握的基本音乐技能。从零起步进行稍有系统的视唱训练是很有必要的,从零起步进行乐器练习也是很重要。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现在学生学音乐的兴趣非常高,这正是我们所希望的。
为了使同学们的能力迅速提高,我们一直坚持每节课前都进行乐器练习和视唱练习。(湘版音乐教材从四年级到八年级四次安排了竖笛、口琴的演奏学习)。乐器实践和视唱是互相促进的,这对音乐能力的形成有重要作用。本课的乐器练习先自练,再和老师同学一起齐奏。并注意继续观察指法图、音位表;模仿老师和同学的范奏。视唱训练组织学生跟唱,并用现有的设备进行正音。欣赏曲目主要是放录音让学生听,并进行适当的解说引导,使学生自己感受,《当兵的人》这首歌学生非常感兴趣,不唱一唱学生会觉得很遗憾,我这里设计成部分学唱的音乐实践,以继续提高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和音乐实践的积极性。
这样课堂上出现了很多次的齐奏、齐唱,在学生基础很低的时候是正常的。这些齐奏、齐唱是相互配合的群体音乐活动,同时也是一种以音乐为纽带进行的人际交流,它有助于养成学生共同参与的群体意识和相互尊重的合作精神。最后的了解音乐知识主要是老师结合前面的欣赏作品进行讲解,并通过课件听赏完成课后判断练习加深理解。 本课学生的学习方法主要是欣赏聆听和参与音乐实践,在教学中参与各种提高音乐能力的训练。
3、教学过程:
本课组织教学后,讲清课时安排,按每节课的常规先进行乐器练习和视唱训练,计划用时10分钟左右,然后欣赏和学唱实践用时18分钟,最后了解音乐知识和完成听赏判断用时12分钟左右。板书:乐器练习曲目、视唱练习曲目、新课课题、欣赏曲目、了解的音乐知识。
谢谢!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