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2张PPT)
第九章 西半球的国家
巴西
第节
2
里约大冒险
海陆位置
南美洲东南部(拉丁美洲东南部),东临大西洋
巴西
南美拉美
拉丁美洲:墨西哥以南的美洲(包括墨西哥)
南美洲:巴拿马运河以南的美洲
巴西概况
巴西是拉丁美洲面积最大的国家,同时也是世界上面积第5大国家。
巴西人口
巴西人口居世界第5位,截止到2008年底,人口达到2.02亿。所以巴西是一个国土广大、人口众多的国家
奴隶贸易
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者进入巴西
大批非洲黑人奴隶被贩卖到巴西
白种人
黑种人
黄种人
巴西美女,既有白种人性感的线条,又有黄种人细嫩的肌肤;既有欧洲人脸阔鼻挺的特征,又有中东姑娘浓眉大眼的模样。
混血人
在这个大量混血种人的社会里,来自不同地域的文化相互融合,形成了特色的巴西文化
巴西狂欢节被称为世界上最大的狂欢节,有“地球上最伟大的表演”之称。在巴西的狂欢节上,每个人都不愿表现自我,而是想成全别人。有的男人希望自己拥有女性的特征;而有的平时内向的女人则大跳狂热的舞蹈,尽量地模仿他人的敏捷和有力动作。
巴西狂欢节
巴西狂欢节
桑巴足球
对巴西人来说,足球是运动,但更是文化。巴西几乎人人都是球迷,巴西人笑称"不会足球、不懂足球的人是当不上巴西总统的。巴西人把足球称为"大众运动",无论是在海滩,还是在城市的街头巷尾,都有人踢球。
桑巴足球
桑巴足球
桑巴舞被称为巴西的“国舞”。桑巴舞起源于非洲土语“森巴”.”森巴”原是一种激昂的肚皮舞。顾名思义,这种舞蹈以上下抖动腹部、摇动臀部为主要特征。巴西人不分男女老幼,平时跳,节假日更跳;在舞台上跳,在大街上也跳;白天跳,通宵达旦地跳。
多元文化对巴西有何影响
纬度位置
赤道以南,30°N以北
低纬度热带地区
气候湿热
以热带雨林和热带草原气候为主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
亚热带草原和沙漠气候
气候特征
北部:亚马孙河
(世界水量最大河流)
南部:巴拉那河
巴拉圭河
水资源丰富
亚 马 孙 河
巴拉那河
巴拉圭河
圣弗朗西斯科河
河流特征
以平原和高原为主
北部:亚马孙平原
南部:巴西高原
地势:南高北低
地形特征
巴西自然条件优越,利于热带作物的生长
巴西红木
橡胶树
甘蔗林
咖啡豆
巴西柑橘
咖啡:巴西高原东南部
天然橡胶:亚马孙平原
甘蔗:巴西东北部沿海
作物分布
铁矿石
2008年,巴西产铁矿石4.09亿吨,占世界铁矿石产量(22.8亿吨)的17.94%。其中淡水河谷占巴西铁矿石总产量的79%
经济发展
2008年,巴西产铁矿石4.09亿吨,占世界铁矿石产量(22.8亿吨)的17.94%。其中淡水河谷占巴西铁矿石总产量的79%
充足的农矿产品,为工业提供了原料和资金
在图中找出煤、铁、石油的分布地区
矿产分布
石油:东南沿海
煤炭:南部沿海
铁矿:东南沿海
工业部门
工业中心
工业分布
工业中心集中在东南沿海
钢铁、造船、汽车、飞机
圣保罗、里约热内卢
工业与城市、原料关系
在图中任找三个城市,说明城市、工业部门和原材料的关系
城市名称 工业部门 附近原料
萨尔瓦多
累西腓
里约热内卢
石油、汽车
纺织、食品
纺织、钢铁
石油
钨矿
铁、锰
巴西人口分布有何特征?
哪些城市人口密度较大?
人口分布
人口分布不均衡,东南沿海多,西北内陆少
圣保罗、里约热内卢、累西腓
巴西首都巴西利亚是一座年轻的现代化城市。它是在1956年至1960年间,用三年多时间在一片荒野上建造起来的新首都。城里充满现代理念的城市格局、构思新颖别致的建筑以及寓意丰富的艺术雕塑。1987年12月7日,巴西利亚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人类文化遗产”,成为众多璀璨辉煌的世界人类文化遗产中最年轻的一个
巴西利亚
该城坐落于人工湖帕拉诺阿湖半岛上,形如一架朝向东南方的飞机。“机头”为突出于半岛尖端的三权广场,周围建有总统府、最高法院和议会大厦 。“机身”为一条长8千米、宽250米的东西向大道。“前舱”是政府各部大厦、广场和大教堂;“后舱”是文教区、体育城、电视塔等;“机尾”是火车站和向南北伸去的铁路。是工业区和印刷出版区。“ 机翼 ”为住宅区 ,设有托儿所、学校、运动场、影剧院、医院、商场、餐馆等。“机翼”和“机身”的连接处为中央商业区,设有超级商场、银行、邮电大厦、国家剧院、大饭店等商业服务设施。生活区之间隔着绿地,或者花圃和丛林,四季常青,使人感到虽身处高楼群内,却不乏大自然的情趣。人工湖面积44平方千米 ,蓄水 5亿立方米,分南湖和北湖。附近有动物园和植物园。湖滨为使馆区和私人住宅区,湖中岛上是称作水晶宫的外交部。
巴西利亚
巴西利亚
巴西利亚
热带雨林
热带雨林
热带雨林
热带雨林
亚马孙热带雨林占地700万平方公里。雨林横越了8个国家:巴西(占森林60%面积),占据了世界雨林面积的一半,森林面积的20%,是全球最大及物种最多的热带雨林。亚马孙雨林被人们称为"地球之肺"。
雨林的作用
一份巴西国会委员会最新的报告指出,亚马孙雨林的面积每年减少52,000平方千米,比对上一次于1994年官方公布的数字加剧了逾3倍,以这个速度计算,亚马孙雨林会于2050年前消失。
热带雨林
破坏原因
工矿开发
3%
砍伐农场33%
开垦牧场
60%
破坏原因
生物多样性减少
水土流失
环境问题
建立自然保护区
采伐造林相结合
保护性开发
解决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