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音乐上册(简谱)第五单元《唱歌 森林水车》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五年级音乐上册(简谱)第五单元《唱歌 森林水车》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9.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0-04-13 21:36: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2011课标版(简谱)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森林水车》教学设计
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海阳第一小学 潘艺姝
教学目标:
1.用视唱法学唱歌曲《森林水车》。
2.掌握顿音的唱法,学会用轻快、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
3.通过对《森林水车》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热爱春天的思想情感。
教学重难点:学会用轻快,活泼,跳跃,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
教学用具:电子琴、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水车的图片,让学生说说在什么地方见过?它叫什么?
2.介绍水车,导入新课。
水车是一种古老的提水灌溉工具,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充分利用水力发展出来的一种运转机械。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就学习一首关于水车的歌曲,名字叫《森林水车》。
二、发声练习,音乐知识
1=C 2/4
1.教师用两种唱法示范(连贯和跳跃),学生对比说出哪种更能表现出春天来了,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景象。
2.引出音乐知识顿音记号。讲解顿音记号的唱法:要唱的短促跳跃而有弹性。
3.演唱两条顿音记号的旋律。学生跟琴练唱,要求用优美、流畅、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体会顿音的演唱技巧。
(通过发声练习,使学生掌握顿音的演唱方法,为歌曲的教学进行初步的铺垫)
三、新课教学
1.初听歌曲,感受歌曲的速度、情绪。(欢快、兴奋、高兴)
2.复听歌曲,歌曲中是怎样形容水车转动的声音?
3.脑海里浮现出一幅怎样的画面?
A:仿佛看到了一排排森林水车不分昼夜的欢乐的工作着。
B:我们成群结对的来到了这劳动场地,与森林水车一起劳动。
4. 请同学们边听音乐边仔细观察歌谱,歌曲可以分为几段?
5.介绍歌曲
这是一首由日本作曲家创作的歌曲,歌曲为二段体结构,第一部分描写了宁静的森林,第二部分速度转快,并用了像声词“咕噜咕噜咕隆”来描绘水车轮子磨盎的转动,在欢快的气氛中歌唱劳动,歌唱春天。
6.学唱第一乐段
(1)请同学们听老师唱一唱第二乐句和第四乐句,注意歌谱中的变化音。
(2)讲解升记号。基本音级的基础上升高半个音(师师范一下),学生跟琴唱一唱两组音。
(3)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跟琴唱一唱歌谱,注意第二乐句后两小节和第四乐句前两小节变化音的音准。
(4)请同学们试着填词演唱第一乐段,注意吐字清晰,每个乐句句尾的长音时值要唱满。
(5)跟音乐唱一唱。想想应该用怎样的声音、速度、情绪去演唱这一乐段?
(6)随伴奏演唱。用富有弹性的声音,欢快的情绪,稍快的速度演唱第一乐段。
7.学唱第二乐段
(1)听第二乐段,思考:这个乐段有几个乐句?它的情绪与第一乐段有什么区别?
(2)唱顿音记号的乐句。
(3)思考:歌曲中顿音记号用的较多,塑造了什么样的音乐形象?去掉顿音记号音乐情绪会改变吗?
学生再次随琴哼唱,思考问题并回答:
A:劳动时的愉快心情
B:不使用顿音记号,音乐情绪变得平淡、没有生气。
(4)请同学们挥拍跟琴和老师一起完整演唱这个乐段的歌谱,注意节奏、音准,顿音要短促有弹性;第三乐句后两小节和第四乐句要用连贯的声音演唱;倒数第二小节的休止符,要及时停顿。
(5)请同学们试着填词演唱这个乐段,注意顿音处要吐字清晰、有跳跃感。
(6)请同学们想一想:应该用怎样的声音、速度、情绪去演唱这一乐段?
(7)请同学们随伴奏用欢快的情绪、稍快的速度、连贯与跳跃相结合的声音演唱这一乐段。
8.请同学们随音乐完整演唱歌曲,注意两个乐段的情绪对比。(第一乐段情绪宁静、美好;第二乐段情绪欢快、跳跃)。
9.请同学们随伴奏完整的演唱歌曲。
四、巩固新课
1.为歌曲设计演唱形式。
2.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3.谈收获(通过对此歌的学唱,我们收获了什么?) 学生回答:我们不但学会了顿音的唱法,还感受了在劳动中歌唱,歌唱劳动,歌唱春天、歌唱生活的美好情怀,感受到生活的无限美好。 五、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会了《森林水车》,在演唱《森林水车》的感觉中,感受到了劳动中的愉快,也感受到了森林默默为人类服务与奉献的精神,培养了我们热爱劳动、热爱森林、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的思想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