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酸与碱》测试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物质的性质与用途不相符合的是( )
A.氦气的性质稳定??作霓虹灯 B.水有良好的分散性??用作溶剂
C.氧化钙与水反应?干燥剂 D.一氧化碳有还原性??冶炼金属
2.下面对一些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生成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C.打开浓盐酸的瓶盖,在瓶口上方出现白雾
D.在碳酸钠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紫色石蕊溶液变成蓝色
3.下列事实和解释相符合的是
A.洗涤剂清除油污——洗涤剂能溶解油污
B.氢氧化钠固体作干燥剂——氢氧化钠固体易潮解
C.铝制成铝箔——铝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D.金刚石用来裁玻璃——金刚石熔点高
4.下列各组物质能在无色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CuSO4、NaCl、MgCl2 B.KNO3、KCl、H2SO4
C.HCl、AgNO3、KNO3 D.Na2CO3、NaNO3、HCl
5.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倾倒液体 B.收集氧气
C.量取液体 D.测量 pH
6.下列物质的名称和俗名对应正确的是
A.氧化钙-熟石灰 B.氢氧化钠-纯碱 C.碳酸氢钠-小苏打 D.硝酸钾-草木灰
7.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燃着的木条放入氮气中持续燃烧
B.浓氨水使无色酚酞溶液变成红色
C.细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将一氧化碳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固体由红色逐渐变为黑色
8.北京正实施“文物保护计划”,其中修缮长城使用大量的氧氧化钙.氢氧化钙的俗称是
A.火碱 B.烧碱 C.熟石灰 D.生石灰
9.下列实验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A.称量物质的质量时,先加质量大的砝码,后加质量小的砝码
B.向试管中滴加少量液体药品时,先把滴管伸入试管内,后捏橡胶头向试管中滴入液体药品
C.测定溶液的pH时,先用水润湿pH试纸,后蘸取溶液滴在pH试纸上
D.稀释浓硫酸时,先在烧杯倒入浓硫酸,后向烧杯中缓慢注入水
10.水是生命之源,也是重要的溶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
B.生活中,我们可以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
C.生石灰能用做食品干燥剂,是因为生石灰与水反应而除去水
D.河水经加絮凝剂沉降、过滤、吸附、灭菌等净化操作后,得到的水仍为混合物
11.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
A.用胃舒平(主要成分是AI(OH)3)治疗胃酸过多症: Al(OH)3+3HCl=AlCl3+3H2O
B.用熟石灰处理硫酸厂排放的污水:Ca(OH)2+H2SO4═CaSO4+2H2O
C.用烧碱溶液处理炼铜厂用黄铜矿(CuFeS2)、辉铜矿(Cu2S)炼铜排出的废气中的二氧化硫:SO2+2NaOH═NaSO3+H20
D.用盐酸除铁锈:6HCl+Fe2O3═2FeCl 3+3 H2O
12.下列实验目的、操作、现象、结论都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A 测定溶液pH 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用蒸馏水润湿的pH试纸上 试纸变为浅红色 溶液pH为2
B 鉴别NaOH和NH4NO3 在装有等量水的试管中分别加入a、b固体 加a的试管水温升高,加b的试管水温降低 A是NaOH,b是NH4NO3
C 验证燃烧是否需要O2 做白磷是否燃烧的对比实验
前者不燃烧,后者燃烧 燃烧需要O2
D 比较Al、Cu的活泼性 将未经打磨的Al条放入CuSO4溶液中 无明显现象 Al的活泼性低于Cu
A.A B.B C.C D.D
13.下列事故的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A.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浇水灭火
B.电器着火时,立即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C.发生一氧化碳中毒,立即转移到通风的地方救治
D.浓NaOH 溶液溅到皮肤上,立即涂上盐酸中和
二、填空题
14.水是“生命之源”,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长期饮用硬水对人体健康极为不利。济南市已完全实现了村村通自来水的工程,为老百姓喝上放心水提供了保障。
(1) 自来水厂净水过程中,不需要进行的操作是_____(填序号)。
A 蒸馏 B 沉淀 C 过滤 D 吸附
(2) 生活中可用_____来区分硬水和软水。
(3) 家庭中长期使用的热水壶底部有一层水垢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可用盐酸溶液来清除水垢。小明同学想通过实验测定水垢中碳酸钙的含量,他将过量的稀盐酸加入到 200g 水垢中(假定水垢中杂质不与酸反应),并将产生的 CO2 气体全部通入到足量的 NaOH 溶液中(不考虑盐酸的挥发性),NaOH 溶液增加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试根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
①在滴入稀盐酸的过程中,观察到的一项明显现象是__________。
②滴入盐酸后,发生的一个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③计算水垢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写出相应的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 0.1%)。_____。
15.化学概念在逻辑上存在如图所示的关系,对下列概念间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纯净物与混合物属于包含关系
B.复分解反应与中和反应属于包含关系
C.单质与化合物属于交叉关系
D.氧化反应与化合反应属于________关系.
16.用相应的化学用语填空
(1)醋酸__________(2)胃液中含有的酸__________(3)改良酸性土壤的碱__________
17.做中和反应实验时,我将稀盐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意外看到有气泡产生。小伟提醒:是不是拿错了药品?我查验后确认药品没错,只是在瓶口发现有白色粉末状物质。我认为是氢氧化钠溶液变质了。
(1)氢氧化钠溶液变质的原因是(用方程式表示)_____。
(2)小伟为检验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完全变质,取少量该溶液,加入过量的_____溶液,观察到产生白色沉淀,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过滤,向滤液中滴入无色酚酞,观察到_____,说明该溶液部分变质。
(3)氢氧化钠溶液部分变质后,除去其中杂质所用的试剂为_____。
18.化学就在我们身边.请用相关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生活中硬水软化的方法为_____.
(2)补锌可通过服用葡萄糖酸锌(C12H22O14Zn)口服液,其中属于微量元素的是_____.
(3)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能源,可利用和开发的新能源有_____(填一种即可).
(4)人呼吸产生的CO2若不能及时排出,滞留在血液中会使血液的pH______(填“不变”、“变大”或“变小”).
三、推断题
19.有A、B、C、D、E五种物质,只有一种是单质,其中A、C为无色液体,A和C组成元素相同,B、E为黑色固体,其中B在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保持不变,它们有如图相互转化关系,请按要求:
(1)B在反应①中的作用是_____,根据现有知识推断,上述反应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_____(填序号)。
(2)物质E是_____(用化学符号表式),①的化学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反应③的现象是_____。
20.A~E是五种不同类别的常见物质:铁、二氧化碳、氢氧化钙、氯化铜、硫酸中的某一种,B常用于中和酸性土壤,E属于酸类物质,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如图所示(其中实线表示物质间可以相互反应,虚线表示物质间不能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1)E的化学式为_____,B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该反应的类型是_____。
(2)C和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3)虚线相邻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的是__________。(填化学式)
四、实验题
21.在实验操作中一定要树立严谨的科学态度以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下列错误操作理论上可能带来的结果是
(1)A_____(2)B_____(3)C_____(4)D_____
22.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A实验中的操作是:________,其中玻璃棒不断搅拌的作用是________.
(2)B实验中设计不合理的原因是________,是否符合质量守恒定律________.
(3)C实验中测得氧气含量偏大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答出一点即可).
(4)D实验分液漏斗里是NaOH溶液锥形瓶中是CO2,将NaOH溶液滴入锥形瓶中,其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当同学发现气球涨大认为反应发生,但桐桐认为还应该补充的对比实验是________.
五、计算题
23.小明同学为了测定某Na2CO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取10g该溶液与烧杯中,然后将400g澄清石灰水分四次加入,烧杯中沉淀的质量与每次加入澄清石灰水的质量关系如下表。
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加入澄清石灰水的质量/g 100 100 100 100
生成沉淀的质量/g 0.4 m 1.0 1.0
请计算:(1)表中m的值为______。
(2)Na2CO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
24.硫酸锌溶液可以作木材防腐剂。工业上常用红锌矿(主要含)和18%~25%稀硫酸为原料制取硫酸锌。现取某红锌矿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最后得到硫酸锌,则红锌矿中氧化锌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假设红锌矿中的杂质不与稀硫酸反应)
参考答案
1.A 2.B 3.B 4.B 5.B 6.C 7.B 8.C 9.A 10.A 11.C 12.B 13.C
14.A 肥皂水 有气泡冒出(或固体逐渐溶解) Mg(OH)2+2HCl=MgCl2+2H2O 75.0%
15.B;交叉
16.CH3COOH HCl Ca(OH)2
17.2NaOH+CO2=Na2CO3+H2O 氯化钙或者氯化钡等可溶性钙或者钡的化合物(碱除外) CaCl2+Na2CO3=CaCO3↓+2NaCl或者BaCl2+Na2CO3=BaCO3↓+2NaCl等合理即可 酚酞变红 氢氧化钙或者氢氧化钡溶液。
18.煮沸 Zn 太阳能 变小
19.催化作用; ①②; Fe3O4; H2O H2+ O2;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20.H2SO4 Ca(OH)2+H2SO4===CaSO4+2H2O 复分解反应 Fe+CuCl2===FeCl2+Cu H2SO4→CO2
21.腐蚀标签 试管破裂 酸液飞溅 测定结果偏小
22.将浓硫酸沿着烧杯内壁缓慢的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的搅拌 散热 生成气体扩散到空气中会导致质量偏小 符合 燃烧匙伸入过慢或止水夹没夹紧 用等体积的水代替氢氧化钠溶液
23.0.8 10.6%
24.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