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选修《古代诗歌散文鉴赏》第一单元第1课《长恨歌》拓展练习及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选修《古代诗歌散文鉴赏》第一单元第1课《长恨歌》拓展练习及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4-13 23:13: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长恨歌》拓展练习及答案
一、课内基础巩固(每题3分,共27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A.擂鼓/擂台 城阙/上阕 肖像/春宵苦短
B.唠叨/叨教 鼙鼓/颦眉 拓本/开疆拓土
C.酩酊/鼎立 箴言/缄默 丛莽/病入膏肓
D.碑碣/拜谒 包庇/譬喻 发泄/一泻千里
2.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御宇多年求不得(御临宇内,即统治天下的意思) 玉容寂寞泪阑干(凉台,看台)
B:缓歌慢舞凝丝竹(管弦之声聚而不散) 九重城阙烟尘生(指宫廷)
C:天旋日转回龙驭(指皇帝的车驾) 珠箔银屏迤逦开(曲折绵延)
D:其中绰约多仙子(美好轻盈的样子) 可怜光彩生门户(可爱,可羡)
3.对下列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没 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始是新承恩泽时   承:承受
夕殿萤飞思悄然 悄然:寂静无声
B.到此踌躇不能去 去:前往
尽日君王看不足 不足:不厌,不够
C.上穷碧落下黄泉 穷:穷尽,走到尽头
天生丽质难自弃 自弃:自我埋没
D.含情凝睇谢君王 谢:道歉
遂叫方士殷勤觅 殷勤:热情而周到
4.下面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只“一笑”就能生“百媚”,足见杨贵妃的绝顶美艳与万种风情,展示了她的魅力之不可抗拒。
B. “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写唐玄宗沉湎美色,这正是他日“长恨”的外因。
C.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三千”与“一身”形成对比,突出了杨贵妃得宠专房,独占君心。
D. “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写出了唐玄宗对杨贵妃的宠爱之至,以及由此产生的社会影响。
5.下列各项修辞方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
B.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C. 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
D. 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
6.下列诗句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六宫粉黛无颜色 B. 可怜光彩生门户
C. 云鬓半偏新睡觉 D. 为感君王辗转思
7.下列各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新乐府运动由白居易、元稹倡导,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虽仍为乐府,已不拘于声律,故称新乐府。
B.白居易在江州时,曾整理、编集自己的诗歌作品,分成讽喻、闲适、感伤和杂律四大类。最精华的部分,是他的感伤诗,这些诗篇广泛反映了中唐时期社会生活各方面的重大问题,着重描写了现实的黑暗和人民的疾苦,如《观刈麦》《卖炭翁》等。
C.《长恨歌》是一首抒情成分很浓的叙事诗,诗人在叙述故事和人物塑造上,采用了我国传统诗歌擅长的抒写手法,将叙事、写景和抒情和谐地结合在一起,形成诗歌抒情上回环往复的特点。
D.《长恨歌》的中心是歌“长恨”,但诗人却从“重色”说起,并且予以极力铺写和渲染。“日高起”“不早朝”“夜专夜”“看不足”等,看来是乐到了极点,像是一幕喜剧,然而,极度的乐正反衬出后面无穷无尽的恨。
二、课内拓展阅读(每题3分,共6分)
(一)课文选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娥眉马前死。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天旋日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春风桃李花开夜,秋雨梧桐叶落时。西宫南苑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
8.下列对节选部分的鉴赏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虽然诗人未完全摆脱“为尊者讳”的束缚,把唐玄宗的仓皇出逃说成“千乘万骑西南行”,但“行”字中却隐含了丰富的言外之意,耐人寻味。
B. “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唐玄宗在四川逃难期间,对在马嵬坡下赐死杨贵妃的行为追悔莫及,以至在行宫里望见月亮,在雨夜里听到风铃声就伤心不已,悲痛欲绝。
C. “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意思是在马嵬坡的泥土中,不见杨贵妃,只见她的死处。一个“空”字,蕴含着唐玄宗内心的悲哀、痛苦和对杨贵妃无尽的思含之情。
D. “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挑尽”是说夜已深了,灯草即将挑尽,形容夜不成眠的境况。这两句极力渲染唐玄宗对杨贵妃的思念,表现唐玄宗因思念而夜不成眠的孤寂凄苦。
9.下列对节选部分的鉴赏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采用了夸张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唐玄宗睹物思人,触景生情,今昔对比,表达了对杨贵妃的深切思念之情。
B. 在节选部分,诗人刻画了唐玄宗在杨贵妃死后的愁苦、寂寞、悲痛之情,以及对杨贵妃的刻骨铭心的思念之情,在这部分诗歌中,诗人把唐玄宗写成了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有爱的普通人。
C. 在这部分诗歌中,作者通过景物的渲染来刻画人物内心的情感,有时景中见情,有时融情于景。如“黄埃散漫风萧索”“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
D. 在这部分诗歌中,作者通过对人物动作的描写,如“踌躇不能去”“信马归”“孤灯挑尽”等,还通过直接描写人物心理,如“思悄然”“谁与共”等,表现唐玄宗的思念之情。
(二)课外拓展阅读(共18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9分)
秋日再寄
晁 采①
珍簟生凉夜漏余,梦中恍惚觉来初。
魂离不得空成病,面见无由浪②寄书。
窗外江村钟响绝,枕边梧叶雨声疏。
此时最是思君处,肠断寒猿③定不如。
【注】 ①晁采:唐代宗大历时女诗人。②浪:没有拘束,不受限制。③肠断寒猿:典出《世说新语》,“桓公入蜀,至三峡中,部伍中有得猿子者,其母缘岸哀号,行百余里不去,遂跳上船,至便即绝。破视其腹中,肠皆寸寸断”。
10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珍簟生凉”与“梧叶雨声疏”,紧扣了题目中的“秋”字,突出了初秋的特点。
B.首联中的“觉”与“惟觉时之枕席”之“觉”,意思相同,刻画的状态也是相同的。
C.“窗外江村钟响绝”,不仅用钟声写出了时间的流逝,还侧面表现了人难眠的情态。
D.“肠断寒猿”运用典故,暗示了秋天夜晚气温由凉到寒,还表现了人心情的变化。
解析:选D。“暗示了秋天夜晚气温由凉到寒”的分析是错误的。“肠断寒猿”是形容极度悲伤。结合注释分析可知,运用典故,暗示了作者的离愁别绪。故选D项。
(2)诗中描绘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请结合诗的具体内容简要分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这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读长恨辞
李 觏
蜀道如天夜雨淫,乱铃声里倍沾襟。
当时更有军中死,自是君王不动心。
马 嵬
袁 枚
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
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
1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读长恨辞》是用绝句形式写的读后感兼咏史诗。这类诗最重要的是要有创见,富有新意。
B.《读长恨辞》的前两句是对《长恨歌》中所述的事加以概括,叙述了马嵬兵变的事件。
C.“君王不动心”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唐玄宗因失去杨贵妃悲伤之情的同情。
D.“泪比长生殿上多”揭露了社会上的种种不幸,迫使诸多夫妻不能团圆的现实。
12.两首诗在表现手法上是否一致?请作简要分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默写(共15小题,每小题2.0分,共30分)
1、《长恨歌》中采用浪漫主义手法寄志托物重申誓言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描写杨贵妃天生丽质(貌美)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白居易在《长恨歌》中有两个表示情愿相爱永不变心的诗句,这两个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表现贵妃对玄宗绵绵不尽的相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渲染出凄凉情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揭示唐玄宗与杨玉环爱情悲剧根本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在明媚春景中触景思念贵妃,在萧瑟秋雨中同样难断相思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写安史之乱爆发,打破盛唐安定局面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写仙境中的贵妃凄惨之美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回宫之后,唐玄宗见荷而思人、望柳如见人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蜀地的山水来衬写唐明皇对杨玉环深深的思念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唐玄宗失去杨玉环后见月伤心,闻铃断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在夜深人静之时,唐明皇思念贵妃更觉凄凉孤独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唐杨两人的心愿,也是天下有情人心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直接写杨玉环貌美无比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解析:B项,dao/tāo、pí/pín、tà/tuò。A项,léi/lèi、què、xiào/xiāo;C项,dǐng、zhēn/jiān、mǎng/huānɡ;D项,jié/yè、bì/pì、xiè。
2解析:A
3【答案】C
【解析】A项,“悄然”意为“忧愁的样子”;B项,“去”意为“离开”;D项,“谢”意为“感谢”。
4【答案】B
【解析】【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诗句的手法还考核诗歌的情感,注意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B项,“外因”错误。讲的是杨玉环“新承恩泽”,并且是唐玄宗的专宠,写她被宠的程度,简直就是形影不离。“外因”应为“内因”。故选B。
5【答案】D
【解析】D项使用了顶真,其他三项使用了对仗(对偶)。
6【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诗句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中古今异义现象。在答题时把实词含义放回到原文中,结合具体语境和上下文来理解,是辨析实词中古今异义现象的方法。A项,“颜色”是“姿色”的意思。B项,“可怜”是“值得羡慕”的意思。C项,“睡觉”是“睡醒”的意思。D项,“辗转”和现代汉语意思一致,是“翻来覆去”的意思。
7.答案 B
解析 《观刈麦》《卖炭翁》等应为讽喻诗。
8【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与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思想感情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诗句的手法还考核诗歌的情感,注意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B项,“对在马嵬坡下赐死杨贵妃的行为追悔莫及”错误。“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在行宫看见月色就伤心,夜里听到铃声就断肠痛苦。描述了杨贵妃死后,唐玄宗在蜀中的寂寞悲伤还都路上的追怀忆旧,行宫见月,夜雨闻铃,是一片“伤心色”和“断肠声”。“对在马嵬坡下赐死杨贵妃的行为追悔莫及”的说法于文无据。故选B。
9【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同时考查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的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节选部分的鉴赏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A项,“采用了夸张和比喻的修辞手法”错误。“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回来一看池苑的地方依旧,太液池边芙蓉仍在未央宫中垂柳未改。芙蓉开得像玉环的脸柳叶儿好似她的眉,此情此景如何不伤心落泪。应为采用了对比和比喻的修辞手法。故选A。
10答案:描绘了一个思妇的形象。秋夜天凉,思妇刚刚入梦就醒了,想梦见对方的愿望落空了,她再也无法入睡。半夜过后,只听到雨打梧桐叶的声音,这正是思念对方的时候,即使寒猿肠断,也远不如这相思之苦。没有见面的机会,只好写此诗寄给对方。表现了思妇与所思念之人无法见面的痛苦的心情与难遣的愁思。
11.答案 C
解析 “同情”理解错误,应为讽刺批判。
12.答案 一致,都采用了对比的手法。李诗将将士的死与杨贵妃的死作对比,将“倍沾襟”与“不动心”作对比;袁诗将李杨两人的生离死别与百姓的生离死别进行对比。
三、默写(共15小题,每小题2.0分,共30分)
1
答案: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原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2、
答案: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3、
答案: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4、答案: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5、春风桃李花开夜,秋雨梧桐叶落时。
6、答案: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7、答案: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8、答案:(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9、答案:(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10、答案:(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11、答案:(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
12、答案:(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
13、答案:(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
14、答案:(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15答案:(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