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能用自然、柔美的声音演唱歌曲《梅花》,并知道梅花不畏严寒在风雪中竞相开放的特征、坚强不屈的性格。
通过古诗歌曲的欣赏,从而进一步提高学习古诗的兴趣。
2学情分析
学生在生活中可能听说过梅花,但真正见到梅花的却未必很多。梅花的冰肌玉骨、高洁品质,学生更是难以体会。因为学生对古诗接触不多,在这方面的学习能力不是很好,而且“欣赏意境”的训练在许多老师的教学中也常常被疏忽。另外,有些字词在诗中所代表的意思与如今常用的意思大不一样,如“凌寒”、“数枝”“为”、“暗 香”、“来”等。如何行之有效地引导学生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是本课教学研究的新课题。教学目标、重难点的确立根据课标要求、教材特点及学生情况,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感悟古诗大意,初步了解梅花的特点,朗读古诗,背诵古诗。能力目标——收集资料、观察画面、反复朗读的过程中提高学生观察、理解、交流、表达等多元智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作者笔下的梅花,欣赏梅花凌寒、洁白、幽香的独特美。在这些目标中,了解古诗大意,朗读与背诵古诗是下限目标,人人达到要求。感悟诗的意境,掌握方法,感受作者笔下的梅花,欣赏梅花凌寒、洁白、幽香的独特美是上限目标,让基础好的学生有发展的余地。重点是朗诵古诗、感悟诗境、读出古诗韵味。难点是感受作者笔下的梅花,欣赏梅花凌寒、洁白、幽香的独特美。为突破重点,分散难点,我课前设计师生共同收集资料,分组整理这一环节,再通过课上交流,反复朗诵,感悟诗意,达到教学目标。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能用连贯的声音演唱歌曲《梅花》。
教学难点:1.歌曲中“××××切分节奏唱好。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教学活动
【导入】梅花
导入(创设情景,①大屏幕放课件古诗《梅花》的朗诵。)
教师:(用音乐师生问好,发声训练)同学们一定很奇怪,咦?今天的音乐课怎么改成语文课,读起了古诗呢?难道古诗和音乐有什么联系吗?
放《梅花》诗文教师:古诗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古诗与音乐有着密切的关系,古诗朗诵的韵律感与音乐是相通的。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通过演唱歌曲来学习古诗,来一个古诗新唱。今天我们演唱的歌曲是王安石的《梅花》。(板书:梅花)
介绍梅花(1)教师:你了解梅花吗?(学生讨论,包括梅花的形状、色彩、香味以及梅花的种类、生长习惯,象征的意义等。教师进行提问)
教师:同学们请看大屏幕(放课件:梅花的照片及介绍),
教师总结:同学们请看大屏幕(放课件:梅花简介)梅花原产于我国,别誉为“花中君子”。其花色秀美,香气怡人,花期最早,一般在早春时就开放,梅花斗雪吐艳,高风亮节的形象象征人们顽强的性格和崇高的品格。是世界著名的观赏花木,在我国与松和竹并称为“岁寒三友”。
教师介绍王安石的诗《梅花》。
放课件:古诗《梅花》,学生齐读;教师简介古诗大意:在寒冷的冬天,别的花都凋谢了,只有院墙边上的几枝梅花,冒着寒冷独自绽放。远远的看去一片雪白,难道是下起了雪?忽然闻到了淡淡的清香,原来是严寒中开放的白色的梅花。)
、教师: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作者王安石——南宋文学家。
学唱歌曲《梅花》
先来听录音范唱,听听歌曲的情绪是什么?(放录音歌曲演唱)教师:听完了歌曲,能不能谈一谈你的感受。学生回答问题。(歌曲旋律自然、柔美等)
再听录音范唱教师:让我们再来听一听歌曲,找一找歌曲中哪一个字唱的最有特点,它使用了什么节奏?学生:“墙”字最有特点。使用了切分节奏(读谱知识)。
3教师:同学们说得很好,一起看黑板(板书:××××)按划拍图示一起读节奏,学习歌曲旋律唱唱谱
看着大屏幕曲谱学唱旋律。师先教一遍。
听琴学生轻声哼唱旋律。
把歌词带入旋律中,教师:轻声跟着唱歌词,找一找那句不太好唱。(解决歌曲中难点)7、在唱一遍,注意歌曲的节奏,
学生完整演唱歌曲,教师根据学生演唱的情况适时进行指导,然后在演唱。
找学生独唱教师:谁愿意给同学演唱一遍歌曲,谁能说说刚才演唱中的不足,让我们一起再来演唱一遍歌曲。
欣赏古诗《春晓》
1、同学们,让我们也借古人的情怀来抒发我们的情感,用优美、赞赏的心情演唱《梅花》。
2欣赏古诗《春晓》的歌曲,并朗诵这首诗
交流有关梅花的艺术作品。
教师介绍梅花的艺术作品。(视频)梅花是中国古代文人墨客千年吟咏不绝的主题。中国写梅之诗不计其数,下面是有关梅花的艺术作品请同学们来欣赏。先来看看老师收集的两首梅花古诗,一首是陆游的《卜算子.咏梅》(师读)这一首是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毛主席以一代大诗人的风范,创作出一种新的景观与新的气象,令人叹为观止。(师读)课件。
2、下面在看几幅梅花艺术作品
歌唱梅花的歌曲也很多的,比如有名的《红梅赞》、《一剪梅》、《梅花三弄》、还有邓丽君的《梅花》。现在我们欣赏古筝曲《梅花三弄》,再来欣赏一段傲雪寒梅的视频。了;相信同学们跟我有同感的。(放课件:梅花艺术手册,背景音乐为《梅花》)看完师问:有什么感受啊?
学生介绍自己搜集的有关梅花的艺术作品。教师指导学生下课后制作一本有关梅花的小册子(必须要有一首音乐作品)。
小结。
古诗新唱为我们重新演绎了古诗的传统文化,最后让我们师生共同在王安石的这首《梅花》中结束本节课。(放课件:歌曲伴奏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