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选修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梦游天姥吟留别》课件(5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选修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梦游天姥吟留别》课件(51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4-13 23:29: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51张PPT。★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行路难》)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 (《北风行》)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将进酒》)积累、诵读★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将进酒》)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望天门山》)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望庐山瀑布》)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登金陵凤凰台》)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南陵别儿童入京》)积累、诵读梦游天姥吟留别李 白李白诗三首谈到李白,我们不得不提到的便是——诗 酒 剑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唐·杜甫《寄李十二白二十韵》 诗李白斗酒诗百篇,
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
自称臣是酒中仙。 ——唐·杜甫《饮中八仙歌 》 酒剑安得倚天剑,跨海斩长鲸 ——唐·李白《临江王节士歌 》 酒入豪肠,七分化成了月光,剩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

《寻李白》余光中镜湖渔歌天姥日出岩泉龙吟天姥风光欣赏千姿百态天姥风光欣赏世外桃源天姥风光欣赏迷花倚石流连忘返天姥风光欣赏天姥风光欣赏云海漫漫湖光山色天姥风光欣赏? 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李白奉诏来到京城长安。他本想能够施展才能,有所作为, 但玄宗只把他看作词臣,并不重用。李白不肯与权贵同流合污,又因醉中命宠臣高力士脱靴,得罪京城权贵,受到排挤,使他只居住了一年多便被赐金放还。诗人被赐金放还,离开长安后,先到洛阳与杜甫相会,结下友谊,这时高适也赶来相会,三人聚于山东,不久后,杜甫西入长安,李白要南下吴越故地。这首诗就是他行前写的。政治上的失败使他胸中块垒难消,这首诗便是他的“发愤之作”。知人论世文体知识题解:《梦游天姥吟留别》 梦游:说明内容的虚实。
天姥:所梦内容。
吟:古诗体式, 多有悲愁慨叹之意,形式活泼,不拘一格,主要表现在诗句节奏的多变。也由诗人情绪决定。
留别:说明本诗写作目的。 另名《别东鲁诸公》或《梦游天姥山别东鲁诸公》 海客谈瀛(yíng)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mǔ) ,云霞明灭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tāi)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shàn)溪。谢公宿处今尚在,渌(lù)水荡漾清猿啼。脚著(zhuó)谢公屐(jī),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yǐn)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dàn)澹兮生烟。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hōng)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luán)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jiē)。惟觉(jué)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qí)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诵读诗歌 以梦为线索
1. 找出诗中的过渡句
2. 找出本诗的“诗眼”
3. 在括号里填上一个字:
①第一段写“梦游之( )”
②第二段写“梦游之( )”
③第三段写“梦游之( )”整体感知1. 过渡句
由现实转入梦境
“我欲因之梦吴越”
由梦境回到现实
“忽魂悸以魄动……失向来之烟霞”整体感知2. 诗眼
作品中点睛传神之笔,主旨所在。它可以是篇中最精炼传神的一个字,也可以是全篇最精彩和关键性的一个句子。这个字或句,使作品形象鲜活,神情飞动,意味深长,引人深思,富于艺术魅力。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整体感知3.在括号里填上一个字:
①第一段写“梦游之( )”
②第二段写“梦游之( )”
③第三段写“梦游之( )”
梦因——梦境——梦悟
按时间顺序,可划分为:梦前——梦中——梦后整体感知由景吟逐段赏析? 海客谈瀛(yíng)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mǔ) ,云霞明灭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tāi)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理解文意:海外来的客人谈起瀛洲,(大海)烟波渺茫,(瀛洲)实在难以寻求。绍兴一带的人谈起天姥山,在云雾霞光中有时还能看见。天姥山高耸入云,连着天际,横向天外。山势高峻超过五岳,遮掩过赤城山。天台山高四万八千丈,对着天姥山好像要向东南倾斜拜倒一样。思考:既然题为“梦游天姥”为何开篇要“谈瀛洲”??? “烟涛微茫”的瀛洲与“云霞明灭”的天姥同样神秘而又美妙。然而瀛洲的“信难求”让人怯步,而天姥的“或可睹”则成了一种强烈的诱惑。如此以瀛洲陪衬天姥,以虚衬实,不仅给天姥山蒙上了一层神秘美妙的面纱,而且勾起了作者神游天姥的念头。?? 思考:除了瀛洲外,此段中还提到了哪些山?有何用??? 还提到了五岳、赤城和天台,从而衬托了天姥的雄峻巍峨,进一步勾起了作者神游天姥的强烈愿望。? 梦游之由瀛洲难求天姥可睹向天横拔五岳掩赤城倾天台对比、夸张、以虚衬实
联想、对比
峻拔雄伟
无限向往
意境/画面表现手法思想情感烟涛微茫小结、梦游之由内容逐段赏析2?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shàn)溪。谢公宿处今尚在,渌(lù)水荡漾清猿啼。脚著(zhuó)谢公屐(jī),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yǐn)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dàn)澹兮生烟。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hōng)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luán)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jiē)。惟觉(jué)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二、梦游之景段落主体:理清思路
月夜飞度(我欲因之梦吴越……渌水荡漾清猿啼)
乘兴攀登(脚著谢公屐…… 迷花倚石忽已暝)
山中夜景(熊咆龙吟殷岩泉…… 水澹澹兮生烟)
极乐仙境(列缺霹雳…… 仙之人兮列如麻)
梦醒长嗟(忽魂悸以魄动…… 失向来之烟霞)
从梦境的几幅画面入手,抓住意象,体会诗作的主要意境,感受作者的情感。
月夜飞度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意象:湖、月、溪水、谢公宿处、猿声
画面:
(我因神奇的传说,而进入梦幻的世界。)那晚在月夜清光的朗照下,我飞度过明镜似的镜湖。皎洁的月色衬着我飞度的身影,伴我抵达剡溪。我降落在谢灵运当年歇息的地方,眼前清波荡漾,耳畔猿声清亮。
意境:静美、清幽 心情:兴奋、急切二、梦游之景月夜剡溪 静美 清幽
乘兴攀登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意象:青云梯、海日、天鸡、千岩、迷花
画面:
脚着谢灵运当年特制的登山木屐,径直攀上高耸入云的山阶。半山腰处正遇远方的海面一轮旭日喷薄而出,空中回荡着天鸡高亢的鸣叫。山中万花迷眼,我在奇石间盘旋,不知不觉中暮色降临。
意境:雄奇、壮美 心情:迷醉、向往二、梦游之景 半壁见海日 壮美
山中夜景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意象:熊咆、龙吟(殷、栗、惊)、深林、层巅、云、雨、烟
画面:
夜来临,熊在咆哮,龙在长吟,震荡着岩石山泉,使幽深的树林战栗,叫层层山巅震惊。乌云低垂,山雨欲来。水波荡漾,烟霭迷蒙。
意境:恐怖、压抑 心情:震骇、期待、惊叹二、梦游之景
极乐仙境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意象:列缺霹雳、丘峦、洞天石扉、浩荡青冥、日月、金银台、霓衣、风马、纷纷云君、虎鸾、如麻仙人
画面:
忽然,闪电划破夜空,惊雷震碎峰峦。神仙洞府的大门在巨声中闪开。洞府里青空寥阔,深不见底,金银台上,日月辉映,金碧辉煌。看谁来了?绚丽的云霞为裳,浩荡的清风作马,云神纷纷降临了。猛虎弹起琴瑟啊,凤鸾驾起了车,仙人济济一堂,直觉得眼花缭乱。
意境:热闹、祥和 心情:喜悦、陶醉二、梦游之景 辉煌绚丽祥和盛大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忽然心惊梦醒,一声长叹,枕席依旧,刚才梦中所见的烟霞云雾却消失了。 诗在梦境的最高点忽然收住,急转直下,由幻想转到现实,仿佛音乐由响彻云霄的高音,一下子转入了低音,使听者的心情也随着沉静下来。
梦醒长嗟
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意象:枕席、烟霞
画面:
猛然间,(我)心惊胆战,恍然间,(我)一惊而起,不禁长声叹息,醒来时见到的只有枕头床席,刚才梦中的烟雾云霞消失了。
意境:阴冷 心情:失落、惆怅二、梦游之景意境/画面思想感情梦游之景魂飞剡溪着屐登山湖月渌水清猿(镜湖)(剡溪)云梯海日天鸡叠岩花石岩泉 青云 半壁见 空中闻 万转不定 迷、倚 熊咆龙吟二、小结梦游之景凄清幽静壮美雄奇心驰神往流连忘返画面特点意境/画面画面特点思想情感洞天仙境魂归枕席洞天雷洞天门洞天境洞天仙 霹雳 石扉日月照金银台霓衣风马虎瑟鸾车列麻纷下魂魄动起长嗟惟枕席失烟霞向往自由
追求乐土梦游之景憎恨现实
痛苦惆怅二、小结梦游之景神奇壮丽探究:李白之梦的含义梦中仙境象征着作者追求的理想境界,写仙境的美妙为了反衬现实的丑恶,写对神仙世界的向往正是为了表明对黑暗现实的厌恶。愈浓墨重彩,愈表明作者追求的热切,梦境描述的愈美好,与现实生活的反差就愈大,梦醒后的失落之痛就愈深,感染力就愈强。
梦是诗人追寻的理想之梦逐段赏析?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qí)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理解文意:人世间的欢乐也是如此,自古以来万事都像东流的水一样一去不复返。与君分别何时才能回来,暂且把白鹿放牧在青崖间,等到游览时就骑上它访名川大山。我岂能卑躬屈膝,去侍奉权贵,使我心中郁郁寡欢,极不舒坦!表现手法梦游之吟一切虚幻(及时行乐)一去不返安能摧眉折腰(憎恨现实、敢于反抗)直抒胸臆三、梦游之吟意境/画面诗眼: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如何理解这句话?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诗眼,统帅全诗
这首诗的主要部分写梦境,写梦幻世界。诗人即使是写梦境,也是着眼于现实,他用幻想世界的美好衬托现实世界的丑恶,用在幻想世界的自由遨游衬托他在现实世界的失意和碰壁,最终凝聚成这两句诗,直抒胸臆。三、梦游之吟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2. 反映了李白的精神境界
在封建社会,封建等级制度迫使大多数人“摧眉折腰事权贵”,李白却宣告与封建统治者决绝,蔑视权贵们,去追求“开心颜”,保持自己的人格尊严和追求自由的精神。这在封建社会,是难能可贵的。三、梦游之吟①这是作者不满现实、蔑视权贵、坚持自我、捍卫尊严的反抗性格和高贵品格的表现。 ②这也是一种自我放纵、自我麻醉的消极思想。 ③在黑暗、污浊的现实中,作者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以施展自己的才华、韬略,实现抱负,只能消极反抗。 怎么看作者的及时行乐隐逸避世思想? 英国诗人柯尔律治说:“诗的各个部分都是相互支撑相互解释的。”读至此,再体会1、2两段,我们心里豁然开朗:高大雄奇的天姥山,不正体现了诗人所羡慕的人格形象吗?富丽堂皇,超脱尘世,和睦美好的仙境不正是诗人对世俗生活的超越,对美好人生的追求吗?抒情主人公最后发出的感慨和呼喊,不也正是为梦中图景心旌激荡的结果吗?我们知道了,诗人对壮丽奇伟的崇高美的向往,正是因为人生激情的驱动,虽然有苦闷,但洋溢着热情!诗歌也由此气势流注,奔放飘逸,形成了内在强大的精神力量。?梦游小结主题 本诗描写作者自身对梦境中天姥仙境美景的向往,表现了作者憎恶现实、蔑视权贵、敢于反抗的斗争精神和向往自由、追求乐土的美好愿望。
归纳总结 1、全诗运用对比手法,从现实(浑浊、冷酷)到梦境(美妙、欢乐),又回到现实。2、大胆的夸张,丰富的想象。 3、语言精炼清新,长短句式参差多变,四言、五言、六言、九言交错运用、节奏有缓有急,富有音乐美,具有极强的表现力。艺术特色归纳总结诗情豪迈如波涛,
志趣奔放冲云霄。
雄奇想象绘壮美,
大胆夸张弄诗潮。归纳总结 1、烟涛微茫信难求(信,的确、实在) 2、云霞明灭或可睹(灭,暗) 3、势拔五岳掩赤城(拔,超出) 4、訇然中开(打开,动词) 5、使我不得开心颜(舒展,动词) 6、古来万事东流水(事情,名词) 重点字词1、名词作动词
虎鼓瑟兮鸾回车(名词“鼓”用作动词,弹奏)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名词“事”作动词,侍奉)
云青青兮欲雨(名词“雨”用作动词,下雨)
2、名词用作状语
对此欲倒东南倾(方位名词“东南”用作“倾”的状语,表示动作的方向,向东南)
訇然中开(“中”用作“开”的状语,在中间)
古来万事东流水(方位名词“东”用作“流”的状语,表示动作的方向,向东)
3、使动用法
栗森林兮惊层巅(栗,使……颤栗;惊,使……惊)词类活用谢谢陪伴! 等会再见!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