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六年级第二学期科学学科期末测试卷附答案
班 学号 姓名
一、单项选择(每题2分,共40分,答案填写在下表格中)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1.科学家们正在努力开发利用风能发电,是因为 ( )
A、风能发电的电力较强 B、风能发电不需要任何自然条件
C、石油和煤等能源将很快耗尽 D、风能发电所产生的电能很稳定
2.下列能量流动故事中,正确的是 ( )
A.光能→青草→蛙 B.光能→蛙→青草
C.青草→蛙→蚱蜢→光能 D.蚱蜢→蛙→青草→光能
3、秋天的清晨,几位小朋友在草地上做游戏。其中一个小朋友通过观察发现:为什么没下雨草地上也会湿乎乎的?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 )
A、“妈妈说天冷了,草地上就会湿。”
B、“这都不懂,小草感冒了呗!”
C、“是小草太热出汗了”
D、“空气中的水蒸气在叶片表面遇冷液化而形成的小水珠”
4、关于蒸发和沸腾,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蒸发和沸腾都需要吸收热量
B.蒸发和沸腾都只能液体表面进行
C.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沸腾只在达到沸点温度时才发生
D.蒸发比较缓慢,沸腾比较剧烈
5.冰冻的罐装饮料放于室温下,罐的外壁会出现一层小水珠,原因( )
A、金属罐有裂痕 B、罐内的液体渗出
C、金属罐会“出汗” D、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
6.下列现象和行为不是造成水质污染的主要原因的是………………( )
A.城市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B.农业上农药化肥毫无控制的大量使用
C.大量植树造林,扩大绿化面积
D.工业“三废”(废气、废液、废渣)不经处理任意排放
7.在呼吸过作用程中,下列不出现的现象是 ( )
A、热能转化成化学能 B、释放出热量 C、耗用食物 D、消耗氧气
8、全国节能宜传周的主题是“节约能源,从我做起。”在生活中以下行为不提倡的是………………………………………………………………( )。
A.让电视机长期待机 B.夏季用空调时,把设定温度适当调高
C.离开房间时,随手关灯 D.使用高效节能型的用电设备
9.请指出下列选项中由势能转变成动能的一项 …………… ( )
A. 给玩具上发条 B. 从滑梯上滑下
C. 阳光下绿色小草在生长 D. 猎豹的加速奔跑
10.海湾战争中,伊拉克将石油倒入海湾水中,石油在水面燃烧,深水温度升高,热传递方式主要是由于( )
A. 传导 B对流 C 辐射 D水被烧开
11、在寒冷的1冬天,许多家庭采用电热毯取暖,在其工作过程中,涉及的能的转化是 ……………………………………………………… ( )
A、化学能→ 热能 B、电能→ 热能 C、热能→ 电能 D、动能→ 热能
12.如图所示将螺旋片悬挂在在火焰上方,螺旋片会转动,这是由于 ( )
A、螺旋上方的空气下降; B、热沿螺旋传导至顶部;
C、螺旋受热膨胀; D、火焰使空气受热上升。
13.如图进行实验加热30秒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A试管的温度升高较多 B、B试管的温度升高较多
C、A试管中的温度计温度不变 D、B中的空气粒子减少的较快
14.如图实验时,蚊香烟雾从B逸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蜡烛火焰周围的空气粒子之间间隙变大
B、蜡烛火焰周围的空气密度变小,因此空气上升
C、B处热空气上升而A处冷空气向下移动形成对流
D、B处空气粒子受热体积变大,故向下移动
15.日常生活中,人们常用带塑料手柄的厨房用品,这主要是因为 ( )
A.塑料不容易分解 B.塑料抗酸碱腐蚀性强
C.塑料轻巧且美观 D.塑料是热的不良导体
16.下列①浮游生物,②石油,③发电厂,④太阳,⑤电脑,可串联成一个能源故事的顺序是…………………………………………………………( )
A.①④②③⑤ B.④①②③⑤ C.④①③②⑤ D.①②③④⑤
17人体内进行氧气和二氧化碳交换的场所是………………………( )
A.口 B.鼻 C.气管 D.肺泡
18.发生火灾时,以下正确的逃生方法是…………………………… ( )
A.找到并携带家中的贵重物品后逃生 B.待在家中,等待消防队员救援
C.乘坐电梯,快速从到达底楼逃生 D.湿毛巾捂鼻沿楼梯走到底楼逃生
19、10.香烟中哪种物质会使人上瘾?……………………( )
A.焦油 B.尼古丁 C.二氧化碳 D.一氧化碳
20、下列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的是 ( )
A.研究开发新型能源以替代日益减少的石油 B.刷牙时及时关闭水龙头
C.砍伐树木做一次性筷子 D.将捕获的野生保护动物放归自然
二、填空(每空1分,共26分)
1.飞在高空中的飞机具有_________能;动听的音乐具有的是__________能
2.“西气东输”工程的"西气"主要指在新疆塔里木盆地发现的____________资源通过管道,输送到上海、浙江,供应沿线各省的民用和工业用气,它属于______次能源,目前我们家中常用的二次能源有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食物在氧气中燃烧时,食物中的化学能转化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我们又可以把石灰水放入集气瓶中,发现变__________。食物燃烧后,产生(填物质)__________和__________。
4.光合作用是把__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__能;光合作用可表示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呼吸作用是把__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__能。呼吸作用可表示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水的三态变化,构成了自然界中的水循环。请根据右图所示,用下列六个词语填空:蒸发、凝华、液化、熔化、凝固、升华
A:___________ B:__________
C:___________ D:__________
6、下面是某同学检验氧气,二氧化碳,氮气的实验,请你帮他进行判断。
(1)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装有A气体的试管,看到木条复燃,则A气体是 。
(2)如果B气体为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则B气体是 。
(3)将C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出现浑浊现象,则C气体是 ,它 燃烧(支持/不支持),写出一种该气体的用途: 。
三、实验与探究(每空2分,共34分)
1、某一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学校附近的小河中采集水样,进行了水的净
化研究。
(1)肉眼观察水样浑浊不清,由此判断其中含有的杂质是__________(①悬浮微粒②已溶解的物质③微小生物),加入_________可以使该杂质凝聚沉淀下来。
(2)用过滤的方法也能除去该杂质,过滤时要注意“一贴、两低、三靠”:滤纸要紧贴漏斗内壁,滤纸要低于___________边缘,漏斗内的液体要低于__________边缘,___________要靠在玻璃棒上,玻璃棒要靠在________层滤纸上,漏斗下端尖嘴要靠在__________内壁上。
(3)某同学将浑浊的水样过滤后发现滤液仍然很浑浊,你认为造成该情况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取少量过滤后的澄清滤液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可以看到水中仍然有_______(①悬浮微粒②已溶解的物质③微小生物),除去这种杂质可以向澄清的滤液中加入_______________。
2. 为探究“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哪些条件”,某小组的同学按下列步骤进行了探究。请你一起参与这个过程,并完成相应空格的填写。
【提出问题】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是否需要阳光?
【假设】对于“光照”这个条件, 同学们形成了两种不同的假设:
【假设1】植物光合作用不需要光照;
【假设2】 。
【实验操作】 为检测假设是否成立,同学们按图8所示步骤进行了实验。
步骤1是暗处理,其作用是 ;
步骤6滴加的试剂是 溶液,可以用来检验叶片中是否含
有 。
【实验分析】 老师出示了按照以上实验步骤开展实验后,叶片出现图9现象,你认为出现该现象支持 (填“假设1”或“假设2”),请说明支持该假设的理由是_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得出结论】植物光合作用 (需要/不需要)光照这一条件。
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
一、单项选择(每题2分,共40分,答案填写在下表格中)
1 2 3 4 5 6 7 8 9 10
C A D C D C A A B A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B D B C D B D D B C
二、每空1分,共26分
动/势能,声能
天然气,一次,电能,煤气
化学能,热能,光能,变浑浊,二氧化碳,水
4、光能,化学能,_二氧化碳__+__水___——→___淀粉_+__氧气___。
(条件:光、叶绿素)
化学能,热能 __食物_+__氧气_——→二氧化碳__+__水_______。
5.A 蒸发 B 液化 C凝固D 熔化
6、A 氧气 B 氮气 C 二氧化碳 不支持 灭火
三、实验与探究(每空2分,共34分)
1、(1)① 明矾
(2)、漏斗、滤纸、烧杯口、三、烧杯
(3)滤纸破了,加滤液时滤液高于滤纸边沿
(4)③ 氯水(气)
2、植物光合作用需要光照;
消耗叶片内(原有)的淀粉
碘液
淀粉
假设2
暗处理的叶片部分没有淀粉产生,所以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是需要阳光的。
需要;
步骤1
步骤2
步骤3
步骤4
步骤5
步骤6
图8
图9
PAGE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