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加法运算定律-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加法运算定律-人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4-13 22:18: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加法运算定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并能够用字母来表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2、使学生经历探索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过程,进行举例、观察、发现、验证并概括出运算律。
   3、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究问题的意识、习惯。
学情分析:
对于四年级的小学生来说,运算定律的概括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好在学生通过第一学段的学习,对加法和乘法的一些运算规律已经有所了解,这是搞好本单元教学的有利条件。在此基础上,本单元的教学应着重帮助学生把这些零散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新课标指出,教学目标应包括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与态度目标这三个方面,而这三维目标又应是紧密联系的一个整体,学生学会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同时是学会学习、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因此,在教学中应以知识与技能为主线,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并把前面两者充分体现在过程与方法中。
教学重点:
   理解、掌握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能用字母来表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教学难点:
   使学生经历探索加法结合律和交换律的过程,发现并概括运算律。
教学流程
一、复习引入
师:今天,老师来考察一下大家数学的掌握程度看谁能很快的回答出来,出示题目让学生口答,引出加法运算定律,出示课题---加法运算定律。
二、合作探究
1、加法交换律
(1)出示情境图
   师:同学们,咱们班有谁会骑车?你最远骑到哪里?(生回答)
表扬学生,看来呀骑车是一项有益健康的运动,你们瞧,这位李叔叔就在骑车旅游呢?出示情境图!
*从图中你发现了什么信息?(生回答)
*你会解决问题吗?(学生思考后回答)
生一:40+56=96(千米)想法:上午骑的+下午骑的=一天骑的
生二:56+40=96(千米)想法:下午骑的+上午骑的=一天骑的
师:两个式子是一样的吗?(不一样)但求的结果是一样的,那么我们就可以说这两个算式是什么关系呢?(相等关系)
板书:40+56=56+40
(2)学生举例:你还能举出这样的例子吗?
   学生举例——教师板书——检查正误
(3)观察发现:观察这些等式,你发现了什么?
   独立思考——同桌交流——学生汇报
(4)进行验证:你们的发现正确吗?请举例验证。
   小结:通过举例、观察、发现、验证,我们发现“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这个规律在数学上叫做“加法交换律”,也就是今天学习的“加法运算定律”中的一个重要定律。板书课题。
(5)字母表示
   用语言描述加法交换律比较麻烦,怎么表示既简单又清楚,试一试,用你喜欢的符号表示两个加数,用一个式子表示加法交换律。
   学生要求:独立写——组内展示——全班展示
   师:在数学上通常用字母来表示加法交换律:a+b=b+a(齐读一遍)
   想一想:a、b可以是什么数?(所有数)
(6)试一试:运用加法交换律填上合适的数
、329+17= ( )+ 29 128+( )=15+( )
( ) + ( ) =323+186 54+a= a +( )
、加法验算运用了什么定律呢?
2、加法结合律
   我们已经求出了李叔叔一天走的路程了,我们能不能在帮李叔叔来解决问题呢?出示情景图
(1)出示例2,独立思考。
(2)学生独立列式计算。
(3)生板书不同计算方法并讲解计算思路(师及时引导)
   小结:三天骑了多少千米,可以先算第一天和第二天,也可以先算第二天和第三天,结果一样。这两个算式可以用等号连接起来。适时板书:(88+104)+96 = 88+(104+96)
 (4)猜想:三个数相加,改变了计算顺序,但结果一样。是不是所有的三个加数,计算顺序改变,结果都相等呢?
(5)探究:请看这两组算式,对照学习要求自主探究
(69+172)+28 ○69+(172+28)
155+(145+207)○(155+145)+207
   ⊙计算比较
   ⊙认真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小组内交流你的发现。
   学生汇报,师小结:这个规律就是加法的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6)字母表示:学生用喜欢的方式表示加法结合律。
三、课堂检测:
四、畅谈收获: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