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数减一位数
1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小括号,知道有小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能正确计算含有小括号的两步加、减混合运算。
2、让学生经历“创造”小括号的过程,初步尝试用符号进行数学表达和数学思考的方法。
3、让学生感受引入新符号的必要性 ,体会数学符号的简洁性、统一性,具有初步的符号意识。
2学情分析
1、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的计算方法,而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小括号的认识和使用,所以在教学中涉及的数字比较简单,这样可以更容易理解和掌握。
2、小括号的教学是学习加减混合运算的基础,通过观察、分析、推理等方法,使每位学生参加“创造”小括号的过程,感受小括号的作用,为以后学习做好铺垫。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小括号的意义,能正确计算含有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
教学难点:理解小括号的意义。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
? ? 一、口算抢答
? ? 4+3+3=???5+0+3=???3+4+9=???3+2+1=???9-3-4=???10-3+7=???10+5-2=???7-0-6=
活动2【讲授】
????二、创设情境,提供研究的素材
????1、动态呈现,积累感性经验
????教师利用课件动态呈现教材第74页例3的情境图;或采用直观操作的形式,先出示10个五角星,让学生先剪掉2个,再剪到3个。
????2、提出问题,引发思考
????教师:你能根据刚才的情境提出一个问题吗?
????教师:哪位同学能将条件和问题完整的说一说?
????学生:有10个五角星,先剪掉了2个,又剪掉了3个。还剩几个五角星?
????(设计意图:学生对运算顺序的认识和理解离不开情境的支撑。由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入新课的学习,通过两次减五角星的直观操作,为学习新知提供研究的素材,为理解
运算顺序积累感性经验。)
????三、通过动手操作或画图再现问题情境,确定解题思路
????教师:请你们用手中的学具代替五角星摆一摆,或者用笔画一画,并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问题是什么。
????交流学生的作品,巩固学生对问题的理解。
????教师:要求“还剩多少个五角星”,你打算怎样计算呢?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学生讨论交流,确定两种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思路。
????第一种思路:先算减去2个后剩多少,再算又减去3个后还剩多少。
????第二种思路:先算一共剪掉几个,再算还剩几个。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动手操作与画图,既有利于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又将现实情境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使学生学会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根据解决问题的思路,使学生结合情境先确定运算顺序,为用算式表示解题过程作好充分的准备。)
????四、通过认识冲突感受引入小括号的必要性
????教师:你能用算式表示自己的解题思路吗?
????教师:请你说一说算式所表示的意义,再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教师随学生发言板书。
????教师:按照“先算一共剪掉几个,再算还剩几个”的思路,应该怎样列算式?
????教师组织学生思考并讨论:10-2+3这样列式可以吗?这样列式能先计算2+3吗?
????教师小结:看来,要想先算加法,就要在2+3这里添上个符号,说明你要表达的意思。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教材中提供的问题情境和已有的认知经验,围绕“10-2+3能先算加法吗?”进行讨论,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从而感受引入新的符号的必要性。)
????五、认识小括号,理解小括号的意义
????1、“创造”小括号,理解意义
????教师:你能在算式“10-2+3”中添加适当的符号,用这个符号表示要先算加法吗?
????全班交流
????2、认识小括号,感受数学符号的统一性与简洁性
????教师:同学们想的办法都很好!面对这么多的符号,你能说说自己的感受吗?
????学生说自己的感受。
????教师:你们说得太好了!确实,一人用一个符号,太乱了。而且,如果我们自己不说,别人也不明白我们的想法,看来应该找一个统一的、简介的符号,来表示先算后面的2+3。大家想的跟数学家想的一样,他们已经帮我们选好了用“()”这个符号来表示。它叫“小括号”。(板书:小括号。)
????3、使用小括号,掌握运算顺序
????教师:现在,你能说说这个算式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吗?
? ? 4、总结提升,明确小括号的意义
? ? 教师:一个算式中含有小括号,表示什么意思呢?
? ? 学生: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 ? (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创造”小括号的过程,并通过交流、比较,理解小括号的意义,按照正确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感受数学符号的简洁性、统一性。)
活动3【练习】
????六、巩固练习
???1、完成“做一做”
????教师:说一说下面各题应先算什么,再计算。
????12-5+4=????????????????14-9-3=????????
????12-(5+4)=??????????14-(9-3)=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说运算顺序,进一步理解小括号的作用,从而掌握含有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专项练习
????12-(3+5)=????????5+(2+4)=????????6+(9-3)=??????
????15-(10-6)=???????20-(5+5)=???????7+(1+9)=
?????3、算一算,比一比
????10-3+4=????????(10-3)+4=
????算后思考:两道题的运算顺序一样吗?还有使用小括号的必要吗?
????最后让学生自己写出一道含有小括号的算式。
????(设计意图:通过两道题的对比练习,再次让学生体会引入小括号的必要性,强化小括号的意义,同时让学生感受小括号的使用要实时、适当。)
? ??七、课堂总结
? ??教师:同学们今天不但认识了小括号,知道了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小括号,而且还能利用 小括号来解决我们遇到的实际问题,你们真了不起!
? ? 教师:谁来说一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