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单元《健康地生活》测试卷
一、单选题(共20小题)
1.青少年应从小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健康的生活习惯的是( )
A. 生活有规律
B. 合理膳食
C. 合理用药
D. 适量烟酒
2.健康是指 ( )
A. 身体健康
B. 心理健康
C. 在社会适应方面有良好的状态
D. 以上三方面都是
3.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核心应是( )
A. 保持智力正常
B. 保持心情愉快
C. 保持良好的社会关系
D. 身体、心理、社会适应和创新
4.人患急性炎症时,会出现白细胞数目增多,这种现象从免疫角度看,属于( )
A. 特异性免疫
B. 非特异性免疫
C. 自然免疫
D. 人工免疫
5.现在,人们对“现代文明病”已不再陌生,你能说出影响“现代文明病”的因素有哪些吗( )
①遗传因素 ②环境 ③生活方式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②
D. ①②③
6.感冒冲剂常为袋装,在用量上若写明“每次12克,饭后服用”,规格“每袋6克”,则应该服用( )
A. 饭前每次一袋
B. 饭后每次2袋
C. 饭前每次2袋
D. 饭后每次1袋
7.下列有关传染病和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由外来的病原体引起的疾病都是传染病
B. 张某与麻疹患者接触过而没有患麻疹,说明张某对麻疹的免疫是生来就有的
C. 不是所有的传染病都可以通过接种疫苗来预防
D. 只有病原体刺激淋巴细胞后才可以产生抗体
8.下列关于健康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肌肉发达、强健有力就是健康
B. 没病就是健康
C. 健康包括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
D. 不吸烟、不酗酒就是健康
9.蛔虫的成虫寄生于人体的( )
A. 胃内
B. 肺内
C. 小肠内
D. 大肠内
10.当一位学生有心理障碍时,你认为她采取什么措施才对身心有益 ( )
A. 隐瞒不对别人说
B. 自己找办法解决
C. 请家长、老师帮忙
D. 找机会宣泄内心的烦恼
11.下列情况下,发生后不能用胸外挤压的方法抢救的是( )
A. 肋骨折断
B. 溺水
C. 煤气中毒
D. 触电
1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医师处方中开出的药都是处方药
B. 患者可以根据说明书自行购买、服用“OTC”药物
C. “是药三分毒”,所以不少病症状减轻时,可停止服药
D. 止咳糖浆很甜,可以多喝
13.下列疾病中,可以通过接种疫苗来预防的是( )
A. 色盲
B. 坏血病
C. 呆小症
D. 甲型HINl流感
14.当心情不好时,看电视、打球、散步、下棋、听音乐等是为了( )
A. 宣泄积压在内心的烦恼
B. 分散自己的注意力
C. 陶冶自己的情操
D. 提高身体素质,锻炼身体
15.下列各项中,哪一个人的健康状况最理想( )
A. 对人生悲观失望,不存在任何幻想的小华
B. 没有疾病,但精神萎靡不振的阿菊
C. 虽然没钱,但乐于助人的小红
D. 为了达到目的而不择手段的小明
16.王奶奶家里存放了几种药,下列存放方法正确的是( )
A. 为了节约空间,可以放在同一个容器里面
B. 放在有阳光的地方,可以利用紫外线消毒
C. 放在干燥、避光、阴凉、幼儿拿不到的地方
D. 放在干燥、避光、潮湿、幼儿拿得到的地方
17.吸烟、喝酒对心率的影响是
A. 使心率加速
B. 使心率减缓
C. 对心率不产生影响
D. 导致心率不齐
18.下列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的是
A. 患过天花的人不会再患天花
B. 接种过水痘疫苗的人不会再生水痘
C. 唾液中的溶菌酶能杀死细菌
D. 服过“糖丸”的儿童不再患脊髓灰质炎
19.一个人的体重是120斤,他的体重在正常范围内吗( )
A. 在正常范围内
B. 不在正常范围内
C. 有时在有时不在
D. 无法确定
20.伤口小,出血不多的毛细血管出血的最佳处理方法是( )
A. 拨打“120”电话
B. 冲洗伤口后帖上创可帖
C. 不必处理
D. 以上均不是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
21.免疫对人体有保护作用,但也并不总是有益的。(______)
22.疫苗通常是用杀死或减毒的_____________制成的生物制品,将它接种人体后,人体内可产生相关的_____________,从而提高对特定传染病的抵抗能力。
23.分析下列资料后回答问题:
目前,全球每年平均约有300万人死于吸烟有关的疾病,其中200万人在发达国家.100万人在发展中国家。如果现在的吸烟状况持续到2025年,在估计的每年总死亡人数为6000万中。将会有1000万人死于与吸烟有关的疾病,其中300万在发达国家, 700万在发展中国家.中国将占200300万人,在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死于吸烟的人有500万。在我国台湾。男性中3l%的肿瘤死亡和65%的肺癌死亡是由于吸烟引起的。女性分别为3%和9%。南非的调查表明,吸烟者得肺癌、口腔癌和食管癌的危险性比不吸烟者高7.4倍,6.2倍和4.3倍。
(1)你认为吸烟可能会引起哪些疾病。
(2)吸烟除了损害自己的健康外,还有哪些危害。
24.健康的生活方式不仅有利于预防 __,而且有利于提高人们的 水平,提高 __质量,尽管大多数慢性疾病是在成年发生的,但是许多与之有关的不良 __,却是在青少年时期形成的。
25.如果病人在停止呼吸的同时心跳也停止,则应在进行___________的同时做人工_____________。一般每做一次人工呼吸,需要做4~5次__________,如此反复进行。当病人出现自主呼吸,颈动脉有博动,并且脸色逐渐转为红润时,则证明抢救有效。
答案解析
1.【答案】D
【解析】
2.【答案】D
【解析】
3.【答案】B
【解析】
4.【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人的免疫分为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是生来就有的,人人都有,能对多种病原体有免疫作用。包括第一、二道防线.特异性免疫是指第三道防线,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是出生后才有的,只能对特定的病原体有防御作用。是患过这种病或注射过疫苗后获得的,这种免疫只针对一种或几种病原体有免疫作用。白细胞属于体液中的吞噬细胞,属于人体的第二道防线。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是人人生来就有的,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功能,因此就做非特异性免疫。
5.【答案】D
【解析】心脑血管疾病和癌症已经成为对人类健康和生命威胁最大的一类疾病,被称为现代文明病。 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被称为现代文明病。影响心脑血管疾病的因素,除了遗传和先天性因素外,还包括人们的生活方式,如吸烟、喝酒、营养过剩、熬夜、压力过大等。故选D。
6.【答案】B
【解析】“每次12克,饭后服用”,说明是饭后服用,每袋6克,每次12克,12÷6=2(袋)。所以正确的服用是:饭后每次2袋。
7.【答案】C
【解析】由病原体引起的并能在生物体之间传播的疾病叫做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A错误;张某与麻疹患者接触过,而没有患麻疹,说明张某患过麻疹或接种过麻疹疫苗,这种免疫是后天获得的,属于特异性免疫,B错误;通过接种疫苗可以预防传染病,但并不是所有的传染病都可以通过接种疫苗来预防,如艾滋病,C正确;病原体刺激淋巴细胞后或接种疫苗后都可产生抗体,D错误。
8.【答案】C
【解析】传统的健康观是“无病即健康”,现代入的健康观是整体健康,正如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是指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因此,现代入的健康内容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心灵健康、社会健康、智力健康、道德健康、环境健康等。
9.【答案】C
【解析】蛔虫在人的肠道中吸收人体的营养物质,容易使人造成营养不良,蛔虫在生长发育中还会咬破肠壁,造成肠出血,蛔虫分泌的毒素对人有毒害作用.因此蛔虫寄生在人的小肠内。考点: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
10.【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心情愉快是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核心,良好的情绪和适度的情绪反应,表示青少年的身心处于积极的健康状态,但是,在日常生活中,遇到不顺心的事,每个人都会或多或少地出现一些情绪问题,如紧张、生气、烦恼等,当出现这些问题时,我们可以试着用以下三种方法来调节自己的情绪,方法一:当情绪不好时,有意识地转移话题,或者做点别的事情,如听音乐、看电视、打球、下棋、外出跑步等,来分散自己的注意力,这样可以使情绪得到缓解,方法二:把自己心中的烦恼向亲人或知心的朋友诉说,把积压在内心的烦恼宣泄出来,这样也会有利于身心健康,但是,要注意宣泄的对象、地点和场合,方法也要适当,避免伤害别人,方法三:当你想得到一件东西,或者想做某件事而未能成功时,为了减少内心的失望,可以找一个适当的理由来安慰自己,这样可以帮助你在挫折面前接受现实,保持较为乐观的态度。
11.【答案】A
【解析】病人在生命遇到意外事故如溺水、触电、煤气中毒时,会出现停止呼吸和心脏停止跳动的现象,若不及时进行抢救大脑和心脏供氧不足会造成死亡,所以要进行人工呼吸或胸外心脏按压的方法来进行急救。而发生骨折后,不需要进行胸外心脏挤压,应拨打“120”急救电话,到医院就诊。
12.【答案】B
【解析】医师处方中开出的药不都是处方药,也有非处方药,A错误;OTC为非处方药标志,此类药品可按药品说明书自行购买,B正确;“是药三分毒”,所以不少病症状减轻时,可经过医生允许后,停止服药,C错误。止咳糖浆虽然很甜,但属于药物,根据病情,按说明书服用,D错误。
13.【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疫苗是用减毒的、低毒的、灭活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接种到人体后,能刺激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来消灭某一特定的病原体,起到预防某种传染病的目的。
计划免疫是指根据某些传染病的发生规律,将各种安全有效的疫苗,按照科学的免疫程序,有计划的给儿童接种,以达到预防、控制和消灭相应传染病的目的。色盲 和血友病属于遗传病,呆小症是由于幼年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引起的,都不是传染病,不能通过接种疫苗来预防;甲型HINl流感是有甲型HINl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可通过注射甲型HINl流感疫苗来预防。故D正确。
14.【答案】B
【解析】每个人都会或多或少地出现一些情绪问题,如紧张、生气、烦恼等。当出现这些问题时,我们可以试着用以下三种方法来调节自己的情绪。方法一:当情绪不好时,有意识地转移话题,或者做点别的事情,如听音乐、看电视、打球、下棋、外出跑步等,来分散自己的注意力,这样可以使情绪得到缓解。方法二:把自己心中的烦恼向亲人或知心的朋友诉说甚至大哭一场,把积压在内心的烦恼宣泄出来,这样也会有利于身心健康。但是,要注意宣泄的对象、地点和场合;方法也要适当,避免伤害别人。方法三:当你想得到一件东西,或者想做某件事而未能成功时,为了减少内心的失望,可以找一个适当的理由来安慰自己,这样可以帮助你在挫折面前接受现实,保持较为乐观的态度。
15.【答案】C
【解析】健康是指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道德健康四个方面。通过分析可知,选项A、B、D的行为都不符合理想的健康状况。虽然没钱,但乐于助人的小红,这属理想的健康。
16.【答案】C
【解析】药物是属于化学物质,应放在干燥、避光、阴凉地方保存,否则就会变质。幼儿不知道药物的危害,容易误食,所以应该放在他们拿不到的地方。
17.【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通过对酒精或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的影响实验现象分析可知,低浓度的酒精对心率有促进作用,高浓度的酒精对心率有抑制作用,可能是因为低浓度的酒精有促进新陈代谢的作用,在一定程度内提高了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而高浓度酒精主要对神经系统起麻醉作用,烟草浸出液对心率有促进作用,主要是因为烟草中的尼古丁等成分有促进神经兴奋作用,故选A。
18.【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人体的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是皮肤和黏膜,它们不仅能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而且它们的分泌物还有杀菌作用,人体的第二道防线指的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体液中含有的一些杀菌物质能破坏多种病菌的细胞壁,使病菌溶解而死亡,吞噬细胞能吞噬和消灭侵入人体的各种病原体,人体的第一、二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是人生来就有的,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功能,人体的第三道防线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主要是淋巴细胞)组成,当病原体进入人体后,会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叫做抗体,抗体能够帮助人体清除或灭杀进入人体的病原体;当疾病痊愈后,抗体仍存留在人体内.特异性免疫是出生后,患过这种病或注射过疫苗后形成的,只对特定的病原体有免疫作用而对其它的病原体无效,其作用是有针对性的,特定的,属于特异性免疫,主要是第三道防线,唾液中的溶菌酶有杀菌作用,属于第二道防线,为非特异性免疫,而患麻疹后不再患麻疹、接种卡介苗预防结核病、接种牛痘预防天花属于特异性免疫。
19.【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标准体重的千克数=身高厘米数-105,不知道身高,所以体重可能在也可能不在正常范围内。
20.【答案】B
【解析】毛细血管破裂出血时,伤口较小,出血不多,可冲洗伤口后帖上创可帖即可。
21.【答案】对
【解析】免疫是人体的一种防御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非己”成分,能够破坏和排斥进入体内的抗原物质,清除自身产生的损伤细胞核肿瘤细胞,维持人体内部环境的平衡和稳定.故免疫对人体有保护作用是正确的,但当人体某些器官损坏,需要移植外界器官时,由于免疫的存在,不容易移植成活,这种情况下,免疫不是有益的,故免疫也不总是有益的这句话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
22.【答案】病原体 抗体
【解析】疫苗通常是用低毒的和灭活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将它接种于人体后,会使人体淋巴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从而提高对特定传染病的抵抗力。
23.【答案】(1)肺癌、哮喘、肺气肿等呼吸系统疾病、心肌梗塞、中风、心肌缺氧等心血管疾病 (2) 吸烟者还严重妨碍他人健康、污染空气
【解析】试题分析:(1)香烟中含有1400多种成分.吸烟时产生烟雾里有40多种致癌物质,还有十多种会促进癌发展的物质,其中对人体危害最大的是尼古丁、一氧化碳焦油和多种其它金属化合物.吸烟首先危害呼吸系统,吸烟者患有哮喘、肺气肿等呼吸系统疾病,一支烟所含的尼古丁就足以杀死一只小白鼠.香烟烟雾中大量的一氧化碳同血红蛋白的结合能力比氧大240-300倍,严重地削弱了红细胞的携氧能力,因此,吸烟使血液凝结加快,容易引起心肌梗塞、中风、心肌缺氧等心血管疾病.
(2)吸烟除了损害自己的健康,吸烟者还严重妨碍他人健康.吸烟者吸烟时对旁人的危害比对他自己还大 被动吸烟的危害更大,每天平均1小时的被动吸烟就足以破坏动脉血管.一些与吸烟者共同生活的女性,患肺癌的几率比常人多出6倍.
24.【答案】各种疾病 健康生活 生活方式
【解析】试题分析:健康的生活方式不仅有利于预防各种疾病,而且有利于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大多数慢性疾病是在成年期发生的,但许多与之有关的不良生活方式却是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形成的,因此,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除了受遗传因素和环境的影响外,还与个人的生活方式有关,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加速这些疾病的发生和发展,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坚持合理营养、坚持体育锻炼、按时作息、不吸烟、不喝酒、拒绝毒品、合理用药、积极参加集体活动。
25.【答案】人工呼吸 胸外心脏挤压 胸外心脏挤压
【解析】如果病人在停止呼吸的同时心跳也停止,则应在进行人工呼吸的同时做人工胸外心脏挤压。人体正常情况下,平静呼吸时,每分钟呼吸15~20次,每分钟心脏跳动60~100次,即心率是呼吸频率的4~5倍。所以一般每做一次人工呼吸,需要做4~5次胸外心脏挤压,如此反复进行。当病人出现自主呼吸,颈动脉有博动,并且脸色逐渐转为红润时,则证明抢救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