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2张PPT)
巴西
第二课时
人文地理特点
运用地图、图表等资料,分析巴西人口分布、人种构成以及多元文化特征及其相互关系。
A
B
C
定居计划
大家好,我是罗斯,来自葡萄牙。我想去巴西定居,左图中A、B、C三地选哪里最好呢?你能帮帮我吗?
巴西
葡萄牙白种人
非洲黑种人
印第安人(黄种人)
图说巴西之多
— 居民
殖民统治
我叫卞卡。我的家族有黑种人、白种人和黄种人的血统。巴西有很多像我家这样的家庭。
非洲黑种人
祖父
欧洲白种人
祖母
混血种人
父亲
印第安人
母亲
卞卡一家
混血种人
图说巴西之多
— 人口数量排名
中国
印度
美国
印尼
巴西
巴基
斯坦
尼日
利亚
孟加
拉国
俄罗斯
人口/亿
0
2
4
6
8
10
12
14
13.95
13.54
3.26
2.66
2.10
2. 00
1.95
1.66
1.43
拉丁美洲人口最多的国家
图说巴西之多
— 人种
白种人50%
黑白混血种人40%
黑种人6%
印第安人1%
少数华人和日本人等黄种人3%
最显著地人口特征:
混血种人数量多
图说巴西之多
— 文化
种族复杂 ,融合了不同地域的文化。
足球
狂欢节
桑巴舞
图说巴西
— 城市
巴西利亚
圣保罗
里约热内卢
首都
第一大城市
第二大城市
罗斯的父亲是一个非常喜欢农业的人,他带来了几种经济作物的种子,你能帮他选一下,哪些经济作物适合在巴西耕种?
咖啡
香蕉
桃子
葡萄
甘蔗
柑橘
图说巴西的农业
咖啡、甘蔗、柑橘等产量居世界首位。
— 分析热带农作物生产的有利条件
16世纪
采伐森林,出口木材
热带雨林
引进并种植甘蔗,制糖业兴起。
16世纪
17世纪
先后发现黄金和金刚石,掀起了“采金热”。
矿产资源
18世纪
大量种植咖啡,成为世界上的“咖啡王国”
19世纪
20世纪
天然橡胶种植兴旺期,
曾以“天然橡胶的故乡”著称于世。
巴西工农业的发展
钢铁、汽车、飞机制造等跻身世界重要的生产国行列。
慧眼看图
对比巴西和俄罗斯、日本工业分布的异同点
巴西
俄罗斯
日本
多元文化
文化
热带经济作物
农业
巴西的人文特征
总结
巴西
大量混血种人
(显著特征)
人种
人口众多
(世界第五)
人口
首都:巴西利亚
城市
第一大城市:圣保罗
第二大城市:里约热内卢
工业
重工业:钢铁, 汽车, 飞机制造
轻工业:咖啡豆, 蔗糖, 橘汁
1. 巴西混血种人最多。
2. 在巴西可以看到大面积的咖啡、甘蔗、苹果种植园。
3. 巴西三大“怪”:汽车两门开,酒精当燃料,炼钢用木材。
同步练习 — 是真是假
巴西
大
热
多
面积
平原
热带面积
高原
热带雨林
河流
原材料
文化
人种
人口
热带气候
热带雨林
— 地球之肺
热带雨林
— 地球之肺
释放着地球上1/3的氧气。
热带雨林
— 地球之肺
20世纪60年代开始,热带雨林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
目前,热带雨林减少的速度相当于每分钟6个足球场大。
总结
效益
经济
问题
措施
环境
课堂练习
全球都希望巴西能保护好其境内的热带雨林。关于热带雨林的环境效益,错误的是( )
1
D
A.为全球提供新鲜的空气
B.涵养水源,保护淡水资源
C.保护土壤,防止土壤侵蚀
D.减少火山、地震的发生
D.减少火山、地震的发生
课堂练习
亚马孙热带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一度出现雨林被大规模砍伐的现象。对此当地居民观点正确的是( )
2
A
A. 居民甲:大规模砍伐雨林势必会破坏生态环境
B. 居民乙:大规模砍树可以增加耕地和牧场
C. 居民丙:大量砍伐树木既可以增加收入,又可以解决就业
D. 居民丁:珍贵树木必须保护,其他的就可以大量砍伐
A. 居民甲:大规模砍伐雨林势必会破坏生态环境
课堂练习
亚马孙热带雨林急剧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
3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巴西政府称最近几个月巴西亚马孙热带雨林的破坏正在加剧。世界各国十分关注巴西热带雨林的破坏。亚马孙地区的森林因其巨大的吸收温室气体和生成氧气的能力被称为“地球之肺”。据此回答3~4题。
① 气候恶化,频繁发生洪灾,大量原始森林被淹没
② 沿海城市人口激增,大量居民迁居雨林深处
③ 垦荒的贫苦农民采用刀耕火种的方法,毁林开荒种地
④ 修建亚马孙横贯公路等,对沿线木材进行掠夺性开采
课堂练习
开发亚马孙热带雨林带来的主要问题是( )
4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巴西政府称最近几个月巴西亚马孙热带雨林的破坏正在加剧。世界各国十分关注巴西热带雨林的破坏。亚马孙地区的森林因其巨大的吸收温室气体和生成氧气的能力被称为“地球之肺”。据此回答3~4题。
①水土流失严重,河流含沙量增多
②珍贵的野生动物遭劫
③沙尘暴急剧增加,风沙危害严重
④引发世界性的人口流动,人口急剧增加
课堂练习
40.聚焦奥运 材料一:2016年里约热内卢奥运会,又称第31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将于2016年8月5日﹣21日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举行.里约热内卢将成为奥运史上首个主办奥运会的南美洲城市. 材料二:巴西有关地图资料.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描述巴西的纬度位置特点和地形特征. (2)根据图中信息及所学知识判断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①在巴西,黑白混血种人数量最多. ②巴西农业、城市主要分布在亚马孙平原和巴西高原中部地区. ③奥运会举办期间,太阳直射点向南回归线移动. ④巴西盛产咖啡,是世界上的“咖啡王国”. (3)巴西首都原为里约热内卢,1960年迁往巴西利亚.依据上图,比较巴西利亚与里约热内卢的气候差异,并简单分析原因.
课堂练习
51.读巴西相关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巴西有“足球王国”之称,该国领土大部分位于 和 (纬线)之间,盛产咖啡、天然橡胶等热带经济作物。 (2)日本某企业想去巴西投资建木材加工厂,是否可行? ,理由是: 。若需要建钢铁厂,是否可行? ,理由是: 。 (3)巴西北部为世界人口稀疏地区之一,其主要自然原因为: 。
小结
三、人文环境 1.经济 (1)农业 a.种植业: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咖啡、甘蔗、柑橘产量居世界第一位,主要位于巴西高原东南部;粮食作物:大豆(种植于中西部热带草原地带)、玉米(巴西种植最广泛的粮食作物)、水稻。大豆出口量居世界第二位,玉米和水稻等谷物自给率高达88%。 b.畜牧业:畜牧业用地广阔,主要发展养牛业。
(2)工业 a.矿产资源:铁矿(储量世界第一)、锰 、铝土 、锡储量丰富 b.工业部门:采矿业、电力工业(巴西与巴拉圭合作建成的伊泰普水电站为世界第二大水电站)、钢铁工业、汽车工业、飞机制造业等。 c.支柱产业:服务业(占GDP50%左右)、工业、农牧业。
2.人口和城市 (1)人口分布:集中在东部和东南部沿海地带。 (2)重要城市:①圣保罗——第一大城市;②里约热内卢——第二大城市(最大的海港);③ 巴西利亚——首都,也是世界上最年轻的“世界文化遗产”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