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20.古代诗歌五首课件(1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统编版(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20.古代诗歌五首课件(13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4-14 14:08: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3张PPT。20 古代诗歌五首1.有感情地诵读诗歌,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2.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理解诗中所蕴含的哲理。
3.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爱国奉献的精神。陈子昂(661—702),梓(zǐ)州射洪(今属四川)人,字伯玉。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陈拾遗。有组诗《感遇》38首,《蓟丘览古》7首和《登幽州台歌》《登泽州城北楼宴》等。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代表作有《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汉族,江西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名列“唐宋八大家”。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代表作有《示儿》《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等。龚自珍(1792—1841),字璱(sè)人,号定盦。
浙江仁和(今杭州)人。清代思想家、诗人、文学家和改良主义的先驱者。著名诗作《己亥杂诗》共315首,多咏怀和讽喻之作。律 诗
律诗从唐初出现,成熟于中晚唐时期。律诗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每首分别为五言、七言句,简称五律、七律。通常的律诗规定每首八句,每两句成一联,计四联,习惯上称第一联为首联,第二联为颔联,第三联为颈联,第四联为尾联。每首的二、三两联(即颔联、颈联)的上下句应是对仗句。律诗要求全诗通押一韵,通常押平声韵;一般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1.读准字音chuànɡtìdàidàizìtúnchónɡzhǔkòuyínxiāolà2.补全诗歌(1)《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 。 ,
!
(2)《望岳》:岱宗夫如何? 。 , 。
, 。 , 。
(3)《登飞来峰》:飞来山上千寻塔, 。不畏浮云遮望眼, 。
(4)《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 。 ,
。 , 。从今若许闲乘月, 。
(5)《己亥杂诗》: ,吟鞭东指即天涯。 ,化作春泥更护花。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闻说鸡鸣见日升自缘身在最高层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拄杖无时夜叩门浩荡离愁白日斜浩荡离愁白日斜怎样描绘诗句的画面
1.找出诗句中所有的描写对象(人、物),并把握这些人、物的特点。
2.理解诗句的大意,根据诗句内容加以想象,把找出的形象在头脑中形成画面。
3.在中心词语前添加修饰语,用诗化的语言描述出来。1.《望岳》:赏析“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答案:(示例)这两句化用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一个“小”字,不仅形象地写出泰山巍然高耸的气势,同时象征性地表达了诗人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2.《登飞来峰》:最后两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答案:(示例)借景抒情;作者表明自己站得高,看得远,不怕对改革的非议、阻挠,具有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3.《游山西村》:找出诗中有哲理的两句诗,并说说其蕴含了什么哲理。答案:“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当人生陷入某种困境时,如能锲而不舍,继续前进,往往会豁然开朗,发现一片新天地。4.《己亥杂诗》(其五):“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案:(示例)诗人以落花为喻,表明自己的心志,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在形象的比喻中,自然地融入议论,表现出一种不敢自弃、继续奋斗的精神。点击进入 训练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