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第三单元9《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课件(5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第三单元9《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课件(5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53.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4-14 21:33: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8张PPT)
9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才子风流——梁实秋
您人好,文好,学问好。诗词古文打底,清风明月为趣,情感则如花影斑驳。想到您,就想到您独爱的“雅舍”月夜:舍前有两株梨树,等到月升中天,清光从树间筛洒而下,地上阴影斑驳……您的文章雅洁之外,更添温婉、平实,有近于知堂老人的风度,既发乎真心,又兼有对人生的豁达,就像春天的一场花事:
一种含蓄流露着的心事,像花枝那样伸展着的心情,即使流动也是根茎内汁液的流动,从不喧哗外流。即使您八十多岁写出的文章,亦有种微微摇曳的风情。您,就是冰心老人所说的最像一朵花的男人,梁实秋!
您一生喜画梅花,对梅花的冷峻非常向往,于是您说:“人之不可随波逐流,似乎也仿佛梅花之孤芳自赏。”
您既是学问家,又是散文家,一生写散文无数,八十多岁亦不辍笔,您的生产力跟眼下时髦的专栏作家有得一比。您的文章似乎都是顺手拈来的,忽而流连于衣食住行、吃喝玩乐,忽而沉溺于花鸟鱼虫、琴棋书画,忽而天文地理、东习西俗,忽而人情世故、世事万象。您的文章,津津乐道,收放自如,既简洁又幽默,就像一个很雅的绅士在谈一些很雅的旧事:书房、信、听戏、美食、男人、女人。没有大悲大喜,没有生之无聊、死之毁坏;有的皆是高雅的趣味和平和的风度,以及一种积极的和温暖的情味。这大概与您的性格爱好不无关系:爱吃、好戏、喝酒、喜呼朋唤友又文才出众,自然就有风流的口碑——并非名士风流,而是才子风流。
作者介绍
作品   主要著作有散文集《雅舍小品》(四辑)
文学评论集《浪漫的与古典的》《文学的纪律》《秋室杂文》
译著《莎士比亚全集》等
主编《远东英汉大辞典》。
评价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理论批评家、作家、英国文学史家、文学家、翻译家。
1922年3月10日,17日,24日,梁启超应清华文学社之邀,在清华学校作了“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情感”的专题演讲。梁实秋先生有感于“有学问,有文采,有热心肠的学者,求之当世能有几人”,于是想起了从前的一段经历,写下了对那次演讲的评论性文章,表达了对老师的崇敬之情。
背景解读
演  讲
演讲又叫讲演或演说,是指在公众场所,以有声语言为主要手段,以体态语言为辅助手段,针对某个具体问题,鲜明、完整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和主张,阐明事理或抒发情感,进行宣传鼓动的一种语言交际活动。演讲是一门语言艺术,有其独特的特点:

知识链接
1.针对性。演讲时要考虑听众的需要,讲话的题目应与现实紧密结合,所提出的问题应是听众所关注的事情,所讲内容的深浅也应符合听众的接受水平。同时,演讲又要注意环境气氛,既要注意当时的时代气氛,又要了解演讲的具体场合。不同的场合,演讲的内容不同,讲法也不同。
2.鲜明性。演讲的内容不能只是客观地叙述事情,还必须表明自己的主张,阐明自己的见解。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表扬什么,批评什么,均应做到立场鲜明、态度明确,不能含糊。以鲜明的观点影响听众,给听众以鼓舞和教育。

3.条理性。要使讲话易被听众听清、听懂,就要条理清楚、层次分明,否则,所讲内容虽丰富、深刻,但散乱如麻,缺乏逻辑性,直接影响讲话效果。
4.通俗性。演讲的语言,总体说来应该通俗易懂,明白晓畅。要做到这一点,关键是句子不要太长,修饰不要太多,不宜咬文嚼字,要合乎口语,具有说话的特点。
5.适当的感彩。演讲既要冷静地分析,即晓之以理,又要有诚挚热烈的感情,即动之以情,这样才能使讲话既有说服力,又有鼓动性。


































3.词语辨析
(1)启迪·启发
两者都有“开启、使人明白”的意思,但语体色彩不同。
“启迪”指开导、启发。只用于书面语中。
“启发”指不是直接指出结论,而是通过一定的事例或事理,打开思路,引起联想,使发现并领悟。常说“启发性”“启发式”。
词语 例句
启迪 ①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称“新十八谈”命脉篇《丰水兴利保发展》一文有气势、有深度,对社会各界提高对水的认识有很好的启迪作用。
启发 ②虽然老师一再启发,他仍然如入雾里,找不到解答问题的头绪。
(2)景仰·敬仰
两者都有“尊重、仰慕”之意,但词义的轻重与语体色彩不同。
“景仰”指佩服尊敬、仰慕。
“敬仰”指敬重仰慕。
“景仰”比“敬仰”语意更重一些,也更文雅一点。
词语 例句
敬仰 ①钟世才的先进事迹在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人们为之感动,为之敬仰!
景仰 ②安葬季羡林先生骨灰期间,多位专家学者和乡亲向记者表达了对季羡林不朽精神的景仰之情。
4.熟语运用
(1)叱咤风云:形容声势威力很大。
(2)迥乎不同:形容差别很大。
(3)短小精悍:形容人的身材矮小而精明强干;也用来形容文章或发言简短而有力。

(4)起承转合:旧时写文章常用的行文顺序。“起”,是开始,“承”是承接上文,“转”是转折,“合”是全文的结束。泛指文章的做法。
(5)博闻强记:形容见闻广博,记忆力强。也说“博闻强识”。
(6)手舞足蹈:双手舞动,两只脚也跳起来,形容高兴到极点。
1.全文可分为几部分,各部分的内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课文大致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简述演讲的一些背景,为写演讲作铺垫。
第二部分(2~9段):描写这次演讲的主要情况。这是文章的主体。
第三部分(第10段):点明梁任公作为学者的主要特点,结束全文。
2.本文篇幅短小,但思路清晰,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写梁任公先生的?表现了梁任公先生怎样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
描写角度 人物特点
演讲稿 秀丽、美观,表现梁任公认真细致,有才华
外貌 稳健而潇洒,卓越不凡
开场白以及他的语音、语调 谦逊而自负,风趣幽默,开朗直爽
讲课时的神情、动作 才华横溢,博闻强记,富有感染力
1.结构图示

2.主旨归纳
本文以一千字左右的篇幅,选取作者学生时代印象深刻的记忆片段,构思成文,生动而又饱含情感地记述了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通过对梁任公先生的外貌、神情、语言、动作等的描写,成功刻画了一位学术界的风云人物,表现出梁任公是一位有学问、有文采、有热心肠的学者,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先生的景仰之情。
1.文章记叙了梁启超讲演时的哪些情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应考点】理解文本内容
【提示】结合文本主体部分的内容作答。
【答案】①讲演稿预先写好,又整齐又美观。②外貌,突出其“风神潇洒”。③谦逊而又自负的开场白。④开头引用古诗,给“我”留下深刻印象。⑤先生博闻强记,能成本大套地背诵。⑥先生忘情投入,讲演成为表演。⑦先生讲演的效果很好。
2.本文对一次演讲中的梁启超做了精彩生动的描写,试举例说明这些精彩生动的描写表现了梁启超怎样的性格、气质和修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应考点】分析文本的表达技巧
【提示】注意结合细节描写作答。

【答案】人物登场亮相,气势不凡,已经颇显描写之精彩了:“随后走进了一位短小精悍秃头顶宽下巴的人物,穿着肥大的长袍,步履稳健,风神潇洒,左右顾盼,光芒四射。”梁氏独特的开场白,是全文最精彩的一段,堪称文章小高潮;接下来直接描写梁任公的演讲,由《箜篌引》过渡到梁任公成本大套地背诵时用手指敲打秃头,也是精彩的一段;再往下写其手之舞足之蹈,痛哭流涕而不能自已,又张口大笑,大汗淋漓,状极愉快,都是精彩的描写,表明当时的氛围达到高潮,文章本身也自然达到高潮。

这些描写表现了梁任公才华横溢、博闻强记、修养良好、开朗直爽、认真细致、风趣幽默、谦逊而自负、稳健而潇洒的品质特征。

3.第2段中作者为什么不直接写演讲过程,却写演讲稿的秀丽、美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应考点】理解文本内容
【提示】结合第2段内容作答。
【答案】人说“文如其人”,作者写梁任公的演讲稿,是借物写人,表现梁任公严谨认真、一丝不苟的精神、作风和个人修养。

4.第8段提到梁任公先生演讲时讲到《桃花扇》时竟“痛哭流涕而不能自已”,梁任公先生为什么会如此动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应考点】理解文本内容
【提示】本题需用“知人论世”法作答。

【答案】《桃花扇》是清代孔尚任的戏曲作品,内容是悲叹明朝灭亡。崇祯帝虽励精图治,勤勉辛劳,但终因明王朝积重难返大势已去而亡国。梁任公先生由明亡联想到自己曾追随光绪帝变法图强,终因慈禧等顽固派的扼杀而失败,国家贫弱,列强瓜分,生灵涂炭,而自己救国壮志难酬,自然也就悲从中来,“痛哭流涕”了。

5.如何理解最后一段中的“热心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应考点】理解词语含义
【提示】结合最后一段内容和作者的情感作答。
【答案】①“热心肠”指梁先生感情真挚丰富,他善于把自己的喜怒哀乐表现在人们眼前,不做作,不掩饰。比如他在讲《桃花扇》时,“痛哭流涕而不能自已”,讲杜氏时“于涕泗交流之中张口大笑”。

②“热心肠”还指梁先生是一个怀有炽热爱国心的人。他用他的学术、用他的人格魅力感动了困惑中的学生,指明了他们的学路,以至于文中说道:“除了当时所受的感动之外,不少人从此对于中国文学发生了强烈的爱好。”
因此,文中“热心肠”并非指热心帮助他人,而是指用他的一腔热血、一腔爱国热情和他的学术影响力来感染人、教育人。
“白描手法”指用最朴素最简练的笔墨,不事雕饰,不加烘托,抓住描写对象的特征,如实地勾勒出他的情态面貌。本文突出梁任公的学识、神采、气质,不是抓住他的整个人生来写,而是写片段的记忆与印象,如同摄像,只选取几个精彩的镜头——奇特的开场白、激情的表演、风趣的演说,运用极其俭省的白描手法,生动传神地点染,集中表现人物光彩的一面,表现出极高的驾驭文字的能力。这种白描手法在写作中,尤其在描写人物时,很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技法镜鉴
白描手法
运用白描手法写人,应注意以下几点:
1.要突出一个“简”字。
语言要简洁朴实,尤其线索一定要清晰单纯,头绪不可繁多杂乱,以便给读者留下一个简明而清晰的印象。例如本课对梁任公的描写。

2.要突出人物的主要特征。
对人物的描写愈简,就愈要突出重点,一定要把人物的外部主要特征显示出来,否则就谈不上清晰。如鲁迅笔下的孔乙己:“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寥寥几笔,特征显露,尽传神态。

3.要精练、简明、传神。
白描并不等同于简单化的描写,而是要高度精练、简明而又传神地写出人物的主要特征和基本形象,显示出人物的本来面貌。如《儒林外史》写范进看中举的报帖:“……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脚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作者抓住人物的动作,用简洁、朴实而凝练的文字,惟妙惟肖地描写出人物情态的变化和事态的发展。

用白描手法写人,貌似简单,实则不易,它对作者捕捉人物特征和文字表达能力的要求都比较高。要掌握它,必须深入生活,培养对生活敏锐的观察能力;还必须勤于写作,锻炼文字表达的过硬功夫。

【即时小练】
运用白描手法写一段200字左右的赞颂母亲的文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
夕阳照在母亲布满皱纹的瘦瘦的脸上。我这才发现她已经老了:干枯而焦黄的头发中增添了缕缕银丝!我真想扑在她的怀里大哭一场。母亲伸直了腰说:“回去做功课吧。”然后拎着铁桶向冰柜走去。她把鱼放进桶中,然后倒在柜台上。她个子不高,自然十分费力,她踮起脚,努力地抬高桶,但仍没成功。她搬来一个木箱垫在脚下,身体向左倾,借助右膝盖才把铁桶拎起来,我想帮她一把,她却说:“不要你帮,弄脏手了。”我禁不住母亲的催促,只得往回走,我的眼泪慢慢地流了下来。
【考点透视】
概括内容要点要求我们能够准确理解文章各段落及全文的内容要点,并能按照要求用原文或自己的话表达出来。对阅读材料的内容要点和中心意思的归纳、概括,需要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对文本进行认真分析。
对接高考
概括内容要点
对文本内容要点的概括在近几年的高考中是考查热点,是针对分析概括作品内容、主题而设的常见题型。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来看,它可分为局部概括(针对段落)和整体概括(针对全文)两类。
【考查趋势】
此类题在高考中常见的提问方式有如下几种:
1.作者说×××的理由有哪些?
2.×××有哪些特点?
3.作者认为×××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对接高考
我的家乡在千里之外的赣南,它的每一寸肌肤都浸润在红色文化里,在淡淡茶香中,在田间地头悠悠的歌声里。它是贫穷的,但它又是富硕的。它没有飞驰的动车,没有轰鸣的机器,有的是叮咚的流水、黛色的群山。且不说章江水日夜川流不息、润泽万物;也不说成片的稻田如一张巨大的地毯静卧天地间,恩惠万家;就说梅岭那漫山遍野、傲立寒冬的梅花盛景,已是天下一绝。

离家多年,到过很多地方,心中始终挥不去的是故乡的景象。在秋收的季节里,打谷机工作的声音,一声一声鼓动我的耳膜,提醒着我曾是故乡的孩子。内心深处的一丝不安也被催生出来,那就是当年因对外面世界的向往而离开了家乡。如今,我虽然站立在了外面的缤纷世界里,但我奋斗的每一个脚印,享受的每一份安逸,却都被打上了“外乡人”的烙印。我对故乡的情感,只能在诗人的诗歌里、乡土作家的文字里寻找慰藉,只能寄托在自己尚不成熟的文字中。那些遥远的记忆,飘过了我最不懂乡愁的年华,飘过了故乡的山头,飘进了书页里,却厚重得让我无法高言阔谈。
儿时最熟悉的影像,莫过于茶山。一到春天,漫山遍野的茶树抽出新叶,新叶从老叶中间小心翼翼地探出头来,好奇地张望这个美丽的地方。只有我们那群孩子才知道,这个美丽的地方究竟有多么贫穷。一到周末,我们就跑到茶场,学着大人的样子采茶叶,茶叶一毛钱一斤,动作快的一天能摘个四十斤。四块钱在当时,可是一笔巨大的收入。在那贫穷的岁月里,茶山无疑给我们苍白的生活增添了不少乐趣。而农人与生俱来的勤俭生活态度,也开始渗透到我们的思想里了。
故乡给予我们的,更多的是精神层面的影响。这也是我们不管走到哪里,都放不下故乡的原因。我想,穷尽我一生都无法忘记那些年在田地里干活的场景。小时候,一家子在稻田里收稻谷;长大了,一个人去拔秧苗,拔花生,拿着书在晒谷场上守谷子。在那不谙世事的年华里,那样的日子其实苦不堪言。现在,我深深地感激那些劳累而辛勤的岁月,感谢那片土地,是它们给了我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如果说今天的我,有那么一丝不怕苦的精神,能够宽容待人,懂得珍惜,都要感谢那片红色的土地。

这片土地也是受过苦难的。当年红军在这里打游击,留下数不清的战斗故事,家乡从此有了一个革命老区的特殊身份。在这片土地上成长起来的人,从小就在红色文化中接受灵魂的洗礼,接受家乡文化思想的滋养,也因此对苦难有了更深的理解。我的整个童年时期,都在聆听里面的故事;我的整个少年时期,都在这书中的文字里徜徉、震撼。有时候,一触碰到这纸上的故乡,思念就如潮水般涌上心头。

记不清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不再满足从别人的纸上去想象我的故乡,不再满足在扉页中思念故乡,而是自己在纸上书写心中的故乡。记忆在纸上慢慢鲜活,对故乡的依恋在纸上渐渐清晰。我这个家乡人眼中的知识分子,总算也为家乡留下了点东西。这也算是我对自己十年前离开家乡心存不安的一种补偿吧!
我是栖息在远方的一只候鸟,常会飞回故乡去寻找属于我的温暖。
(摘编自《散文选刊》2015年第4期)

文中说:“故乡给予我们的,更多的是精神层面的影响。”“精神层面的影响”包含哪些方面?请简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家乡的贫困使“我”拥有了勤俭的生活态度,不怕苦的精神,宽容待人、懂得珍惜的品质。②家乡红色文化的洗礼和滋养,使“我”对苦难有着更深的理解。(意思对即可)
【方法归纳】
1.读懂文本是前提。
首先,概括每段段意。概括段意就要理解各段内容,抓住关键词句,分析句间关系。
(1)关键词句往往指段首、段尾的总领或总结作用的词句。阅读时,需要标示出。

(2)分析句间关系就是指根据句间关系确定段落重心,如是并列、对照关系的,要把多个句子意思有机结合;如是层进、转折关系的,要重在后者,又不忘前者;如是总分(分总)关系的,要抓住总说部分概括。
其次,理清思路。分析段与段、层与层之间的关系,理清文本思路,明晰作者的行文脉络。
2.学会归纳是关键。
首先,据题干寻找答题区间,确定答案存在于哪些段落。然后进一步缩小“包围圈”,根据题干中要求概括的方向性词语锁定具体的“信息块”,甚至是“信息句”“信息词”。最后进行归纳整合。在整合信息时应注意,信息要点不能遗漏、交叉、重复,更不能无中生有。
时间即生命
梁实秋
最令人触目惊心的一件事,是看着钟表上的秒针一下一下移动,每移动一下就表示我们的寿命已经缩短了一部分。再看看墙上挂着的可以一张张撕下的日历,每天撕下一张就表示我们的寿命又缩短了一天。因为时间即生命。没有人不爱惜自己的生命,但很少人珍视他的时间。如果想在有生之年做一点什么事,学一点什么学问,充实自己,帮助别人,使生命变得有意义,不虚此生,那么就不可浪费光阴。这道理人人都懂,可是很少人真能积极不懈地善于利用他的时间。
美文赏读
我自己就是浪费了很多时间的一个人。我不打麻将;我不经常地听戏、看电影,几年中难得一次;我不长时间看电视,通常只看半个小时;我也不串门子闲聊天。有人问我:“那么你大部分时间都做了些什么呢?”我痛自反省,我发现,除了职务上的必须及人情上所不能免的活动之外,我的时间大部分都浪费了。我应该集中精力,读我所未读过的书;我应该利用所有时间,写我所要写的东西,但是我没能这样做。我的好多的时间都糊里糊涂地混过去了。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例如,我翻译莎士比亚,本来计划于课余之暇每年翻译两部,二十年即可完成,但是我用了三十年,主要原因是懒。翻译之所以完成,主要是因为活得相当长久,十分惊险。翻译完成之后,虽然仍有工作计划,但体力渐衰,有力不从心之感。假使年轻的时候鞭策自己,如今当有较好或较多的表现。然而,悔之晚矣。
再例如,作为一个中国人,经书不可不读。我年过三十才知道读书自修的重要。我披阅,我圈点,但是恒心不足,时作时辍。“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我如今年过八十,还没有接触过易经,说来惭愧。史书也很重要。我出国留学的时候,我父亲买了一套同文石印的前四史,塞满了我的行箧的一半空间。我在外国混了几年之后,又把前四史原封带回来了。直到四十年后才鼓起勇气读了《通鉴》一遍。现在,我要读的书太多,深感时间有限。

无论做什么事,健康的身体是基本条件。我在学校读书的时候,有所谓“强迫运动”。我踢破过几双球鞋,打断过几只球拍,因此侥幸维持下来最低限度的体力。老来打过几年太极拳,目前则以散步活动筋骨而已。寄语年轻朋友:千万要持之以恒地从事运动。这不是嬉戏,不是浪费时间。健康的身体才是做人做事的真正本钱。
(选自《雅舍小品》, 浙江文艺出版社)
【精要赏析】光阴易逝,生命看似漫长,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却只是倏忽一瞬。本文作者提出了珍爱生命,就要学会珍惜时间的观点,并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说明只有多读书,挤时间读书,持之以恒地学习、运动,才能拥有一个健康、有意义的人生。
【好书推荐】
梁实秋《雅舍小品》
梁实秋《北平年景》
梁实秋《槐园梦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