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5张PPT)
第1课时 乘法和加、减法两步混合运算(不含括号)
第四单元 混合运算
学习目标
1.初步认识综合算式,初步掌握不含括号的乘法和加、减法两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初步掌握用递等式进行计算的过程和书写格式。
2.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可以列综合算式解答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初步学会列综合算式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初步的分析与综合能力,发展思维的逻辑性。
从图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我知道了各种商品的价格。
情境导入
例 1
(1)小军买3本笔记本和1个书包,一共用去多少元?
要求一共用去多少元,先要算3本笔记本多少元。
5×3=15(元)
15+20=35(元)
探究新知
(1)小军买3本笔记本和1个书包,一共用去多少元?
5×3=15(元)
15+20=35(元)
把两道算式合在一起还能列成综合算式。
5×3+20
= +
= ( )
15
20
35
元
答:一共用去35元。
探究新知
(2)小晴买2盒水彩笔,付出50元,应找回多少元?
要求找回多少元,可以从50元里去掉2盒水彩笔的钱。
50-15×2
= -
= ( )
50
30
20
元
答:应找回20元。
应先算2盒水彩笔的价钱。
探究新知
50-15×2
= -
=
50
30
20
5×3+20
= +
=
15
20
35
算式中有乘法和加、减法,应先算乘法。
算式中有乘法和加、减法,应先算什么?
探究新知
16×6-9
= -
=
38+4×15
= +
=
80-23×3
= -
=
1.说说每题应先算什么,再计算。
96
9
87
38
60
98
80
69
11
16×6-9先算16×6
38+4×15先算4×15
80-23×3先算23×3
想想做做
2.下面的计算对吗?把不对的改正。
50+50×7
= ×7
=
100
700
40-7×4
= -40
=
28
12
15×3-25
=
=
45
20
50+50×7先算50×7
40-28
50+350
45-25
12
20
400
40-7×4没算的部分要原位下移,不交换位置。
15×3-25没算的部分要原位下移,不能遗漏。
想想做做
= 17+60
= 77
32+3×20
32+3-20
4.比一比,算一算。
56-7×8
56÷7×8
17×3+20
17+3×20
= 32 + 60
= 92
= 35 - 20
= 15
= 56 - 56
= 0
= 8 ×8
= 64
= 51+20
= 71
想想做做
成人票价钱+儿童票价钱=总价
答:应付68元。
(1)买4张成人票和1张儿童票,应付多少元?
15×4+8
= 60+ 8
= 68(元)
要先算成人票价钱
想想做做
5.
同步练习
付出的钱-总儿童票价钱=找回的钱
要先算总儿童票价钱
答:应找回4元。
(2)用100元买12张儿童票,
应找回多少元?
100-8×12
= 100-96
= 4(元)
想想做做
5.
答:这只鸵鸟的体重93千克。
6.鸵鸟的体重比企鹅的3倍少15千克,这只鸵鸟的体重是多少千克?
36×3-15
= 108-15
= 93(千克)
想想做做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吗?
1.遇到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也可以列综
合算式解决。
2.算式中有乘法和加、减法,应先算乘法。
谢 谢 观 看!
(共14张PPT)
第2课时 除法和加、减法两步混合运算(不含括号)
第四单元 混合运算
学习目标
1.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并能正确理解含有除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顺序。
2.通过对比、估计等针对性练习,帮助学生掌握有关混合运算的顺序。
3.通过合作和交流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多样性的技能,提高解决一些筒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从图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我知道了各种商品的价格。
情境导入
例 2
买1支钢笔和1个订书机,一共应付多少元?
一盒钢笔有5支,每盒40元。
用1支钢笔的价格加上1个订书机的价格。
用1个订书机的价格加上1支钢笔的价格。
40÷5+12
12+40÷5
探究新知
买1支钢笔和1个订书机,一共应付多少元?
一盒钢笔有5支,每盒40元。
40÷5+12
12+40÷5
= 8+12
= 20(元)
= 12+8
= 20(元)
答:一共应付20元。
上面两道算式,都应该先算什么?
先算40÷5
探究新知
1盒水彩笔比1支钢笔贵多少元?
一盒钢笔有5支,每盒40元。
你能列综合算式计算吗?
15-40÷5
= 15-8
= 7(元)
答:1盒水彩笔比1支钢笔贵7元。
试一试
算式中有除法和加、减法,应先算除法。
算式中有除法和加、减法,应先算什么?
40÷5+12
12+40÷5
= 8+12
= 20
= 12+8
= 20
12-40÷5
= 12-8
= 4
探究新知
95÷5-17
= -
=
24+36÷6
= +
=
57-42÷2
= -
=
1.说说每题应先算什么,再计算。
19
17
2
24
6
30
57
21
36
95÷5-17先算95÷5
24+36÷6先算36÷6
57-42÷2先算42÷2
想想做做
300+60×4
300-60×4
90-38×2
90-38÷2
= 300+240
= 540
= 300-240
= 60
= 90-76
= 14
= 90-19
= 71
3.先估计每组中哪道题的得数大一些,再计算。
38×2比38÷2得数大,所以90-38÷2得数大。
两部分的和比两部分的差要大。
想想做做
同步练习
答:1头良种奶牛每天的产奶量比1头普通奶牛多18千克。
4. 9头普通奶牛一天共可产奶180千克,1头良种奶牛一天能产奶38千克。1头良种奶牛每天的产奶量比1头普通奶牛多多少千克?
38-180÷9
= 38-20
= 18(千克)
想想做做
百合花
每枝7元
玫瑰花
每束8枝,共24元
菊花
每枝2元
(1)买1枝菊花和1枝玫瑰花,应付多少元?
答:应付5元。
2+24÷8
= 2+3
= 5(元)
24÷8表示玫瑰花的单价。
想想做做
5.
同步练习
百合花
每枝7元
玫瑰花
每束8枝,共24元
菊花
每枝2元
(2)1枝玫瑰花比1枝百合花便宜多少元?
答:1枝玫瑰花比1枝百合花便宜4元。
7-24÷8
= 7-3
= 4(元)
24÷8表示玫瑰花的单价。
想想做做
5.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吗?
1.遇到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也可以列综
合算式解决。
2.算式中有除法和加、减法,应先算除法。
谢 谢 观 看!
(共12张PPT)
第3课时 含有小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
第四单元 混合运算
学习目标
1.利用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和对问题中数量关系的了解,引导学生自己列算式解决实际问题。
2.使学生明白小括号有改变原来运算顺序的作用,理解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正确运算顺序。
3.通过本次课的学习,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图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我知道了各种商品的价格。
情境导入
例 3
50-20=30(元)
30÷5=6 (元)
50-20÷5
先算买1个书包后还剩多少元。
这样列综合算式,对不对呢?
用50元买1个书包后,还可以买几本笔记本?
探究新知
(50-20)÷5
答:还可以买6本笔记本。
算式中有括号,应先算括号里面的。
= ÷
=
( )
30
5
6
本
用50元买1个书包后,还可以买几本笔记本?
这里要先算减法,列综合算式时必须添上小括号。
探究新知
(42-18)×30
= ○
=
24
30
720
95 —(24+50)
= ○
=
95
74
21
×
—
算式中有括号,应先算括号里面的。
试一试
24×(86-36)
=
=
(170+40)÷3
=
=
1.说说每题应先算什么,再计算。
210÷3
70
24×50
1200
(170+40)÷3先算括号里的170+40
24×(86-36)先算括号里的86-36
想想做做
3.比一比,算一算。
套上括号会改变运算顺序。
90-40×2
(90-40)×2
360÷5×4
= 90-80
= 10
= 50×2
= 100
= 72×4
= 288
= 360÷ 9
= 40
480-180+60
= 300+60
= 360
= 480- 240
= 240
360÷(5+4)
480-(180+60)
想想做做
答:应付1260元。
(48+36)×15
= 84 ×15
= 1260(元)
48元
36元
买15套这样的衣服,应付多少元?
要先算一套衣服多少钱。
想想做做
4.
5.三年级同学收集的易拉罐数量如下表。易拉罐每3个1元,卖出这些易拉罐一共可以收入多少元?
答:卖出这些易拉罐一共可以收入32元。
(23+21+27+25)÷3
= 96 ÷ 3
= 32(元)
第一小组
第二小组
第三小组
第四小组
23个
21个
27个
25个
要先算一共有多少个易拉罐。
想想做做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吗?
算式中有括号,应先算括号里面的。
谢 谢 观 看!
(共11张PPT)
第4课时 练习五(1)
第四单元 混合运算
学习目标
1.通过练习,巩固对混合运算顺序的理解和掌握,并能通过列综合算式解决实际问题。
2.通过本次课的练习,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混合运算中,运算顺序是怎么样的?
有乘法和加、减法,先算乘法;有除法和加、减法,先算除法。
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的。
复习旧知
1.口算下面各题。
900÷3=
42÷3=
6×120=
300
14
720
800×5=
70+90=
630÷9=
4000
160
70
50×40=
2000
36+4=
40
练习五
2.比一比,算一算。
17×4+20
17+4×20
31+5×30
= 68+20
= 88
= 17+80
= 97
= 31+150
= 181
= 36×30
= 1080
175÷7-2
= 25-2
= 23
= 175÷ 5
= 35
(31+5)×30
175÷(7-2)
练习五
3×3=
9(元)
答:应付18元。
9+9=
18(元)
要先算3袋面包多少钱。
4.(1)买3袋面包和1盒饼干,应付多少元?
还可以列综合算式。
3×3+9
= 9+9
= 18(元)
练习五
同步练习
5×5=
25(元)
答:应付43元。
18+25=
43(元)
要先算5块蛋糕多少钱。
4.(2)买1盒巧克力和5块蛋糕,应付多少元?
还可以列综合算式。
18+5×5
= 18+25
= 43(元)
练习五
4×18=
72(元)
答:应找回28元。
100-72=
28(元)
要先算4盒巧克力多少钱。
4.(3)张洪买4盒巧克力,付出100元,应找回多少元?
还可以列综合算式。
100-4×18
= 100-72
= 28(元)
练习五
18-6=
12(千克)
答:两人一共割草30千克。
18+12=
30(千克)
要先算女孩割了多少草。
我割了18千克草。
两人一共割草多少千克?
我比你少割6千克。
练习五
5.
也可以列综合算式计算。
18+(18-6)
= 18+12
= 30(千克)
2.算式中,有乘、除法和加、减法,先算乘、
除法。
1.算式中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
3.算式中,只有乘、除法或只有加、减法,
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吗?
谢 谢 观 看!
(共11张PPT)
第5课时 练习五(2)
第四单元 混合运算
学习目标
1.通过练习,巩固对混合运算顺序的理解和掌握,并能通过列综合算式解决实际问题。
2.通过本次课的练习,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混合运算中,应该像这个阶梯一样。
1.括号
3.加、减
2.乘、除
复习旧知
6.比一比,算一算。
180-36-44
180-(36+44)
159-(59+37)
= 144-44
= 100
= 180-80
= 100
= 159-96
= 63
= 100-37
= 63
159-59-37
连续减去两个数,相当于减去它们的和。
练习五
6.比一比,算一算。
320÷4÷2
320÷(4×2)
72÷(2×3)
= 80÷2
= 40
= 320÷8
= 40
= 72÷6
= 12
= 36÷3
= 12
72÷2÷3
连续除以两个数,相当于除以它们的积。
练习五
第1题,左边是5个40,右边有8个40。
7.不计算,在○里填“>”或“<”。
40×5+3○40×(5+3)
162-24÷6○(162-24)÷6
137-75-25○137-(75-25)
<
<
>
第2题,左边一题算的是162与4的差,得一百多,右边是一百多除以6,得数是两位数。
第3题,左边是137减2个数,右边减去的是这两个数的差,减得少。
练习五
9-6+1=
4(天)
(132-72)÷4=
15(页)
这道题有2个问题。
9.小丽从图书室借一本《太空探险记》,共有132页.看了5天后还剩72页,平均每天看多少页?如果只能借阅9天,从第6天起,平均每天要看多少页?
可以先完成1个问题。
(132-72)÷5
= 60÷5
= 12(页)
练习五
10.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你能应用长方形的周长公式计算下面图形的周长吗?
(18+12)×2
= 30×2
= 60(m)
(96+24)×2
= 120×2
= 240(mm)
练习五
小华用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纸片分别摆出下面的图形,并依次写出计算每个图形周长的算式。
正方形/个 1 4 9
周长/厘米 4 4+6 4+6×2
小华是怎样想的?
9+7=16(个)
4+6×3=22(厘米)
16
25
4+6×3
16+9=25(个)
4+6×4=26(厘米)
4+6×4
2.算式中,有乘、除法和加、减法,先算乘、
除法。
1.算式中,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
3.算式中,只有乘、除法或只有加、减法,
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吗?
谢 谢 观 看!
(共15张PPT)
算“24”点
学习目标
1.通过实践活动加强加、减、乘、除的口算练习。
2.通过活动激励学生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同学们玩过扑克牌吗?你们能说出下面的扑克牌分别表示几吗?
这些扑克牌从左往右,分别是1-10。
情境导入
每人准备扑克牌A~9各一张(A表示1)。
活动1 学一学
先任意拿出3张扑克牌,根据3张扑克牌上的数,用加、减、乘、除法进行计算,每个数只能计算一次,算出得数是24。
活动探究
活动1 学一学
我拿出的3张牌能算得24。
我拿出的3张牌也能算得24。
4 × = 24
- = 4
+ = 15
15 + = 24
7
3
6
7
8
9
活动探究
活动1 学一学
你能用下面各组牌上的3个数算出24吗?
2 × 4 8
3 × 8 24
8 × 9 72
72 ÷ 3 24
3 × 5 15
15 + 9 24
活动探究
活动1 学一学
根据下面4张扑克牌上的数,怎样算出得数为24?先算一算,再和同学交流。
5 + 1 =6
8 ÷2 =4
6×4=24
5 - 2 =3
3×8=24
8 ÷1 =8
1 + 5 =6
6÷ 2 =3
3×8 =24
活动探究
有不同的算法吗?
活动2 试一试
你能用下面每组4张扑克牌上的数算得24吗?
活动探究
活动2 试一试
你能用下面每组4张扑克牌上的数算得24吗?
(1)4×(5+8-7)=24
(2)4+5+8+7=24
(3)8÷4×(5+7)=24
活动探究
活动2 试一试
你能用下面每组4张扑克牌上的数算得24吗?
(1)3×4×(9-7)=24
(2)3×9+4-7=24
活动探究
活动2 试一试
你能用下面每组4张扑克牌上的数算得24吗?
(1)6×1×(6-2)=24
(2)2×1×(6+6)=24
活动探究
活动3 比一比
四人一组,各人从自己的扑克牌中任意拿出一张,谁先算得24,谁就获胜。如果计算的结果得不到24,就换牌再算。
活动探究
准备1-10扑克牌各4张,任意抽4张牌,算一算“24”点。
拓展延伸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吗?
谢 谢 观 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