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4 孙权劝学
1.给下列句中加点的字注音。
(1)孤岂欲卿( )治经为博士邪( )
(2)但当涉( )猎
(3)卿言多务,孰( )若孤
(4)肃遂( )拜蒙母
(5)士别三日,即更( )刮目相待
qīng
?
?
?
?
?
?
yé
shè
shú
suì
gēng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但当涉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见往事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蒙乃始就学 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及鲁肃过寻阳 ___________________
(5)非复吴下阿蒙 ___________________
(6)即更刮目相待 ___________________
(7)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_______________
(8)肃遂拜蒙母 _____________________
粗略地阅读。
了解。
才。
到,等到。
不再是。
擦拭。
知晓事情。
于是。
?
?
?
?
?
?
?
?
?
?
3.下列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表示反问语气,可译为“吗”)
B.但当涉猎,见往事耳(语气词,可译为“罢了”)
C.蒙辞以军中多务(介词,用)
D.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表示感叹语气,可译为“啊”)
D
?
?
?
?
4.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义和今义。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见往事耳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
?
?
?
学位的最高一级。
历史。
过去的事情。
(3)但当涉猎
古义: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
只,只是。
但是。
?
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卿今当涂掌事 但当涉猎
B.蒙辞以军中多务 自以为大有所益
C.见往事耳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D.与蒙论议,大惊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C
?
?
?
?
?
?
?
?
6.下列句子朗读停顿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蒙辞/以军中多务
B.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C.自以为/大有所益
D.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
A
7.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刮目相看”指用新的眼光来看待;“吴下阿蒙”指学识浅陋的人。这两个成语均出自本文。
B.本文通过写鲁肃、吕蒙的对话,表明在孙权劝说下,吕蒙“就学”的结果,从正面表现了吕蒙的学有所成。
C.鲁肃主动与吕蒙“结友”是因为鲁肃被吕蒙的才略折服而愿与之深交,表明鲁肃敬才、爱才。
D.本文选自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纂的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B
阅读《孙权劝学》,回答问题。
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卿今当涂掌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及鲁肃过寻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课文研读
?
?
?
当道,当权。
到,等到。
9.下列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但当涉猎 当之无愧
B.自以为大有所益 多多益善
C.见往事耳 往事不堪回首
D.卿今者才略 卿今当涂掌事
D
?
?
?
?
?
?
?
?
?
你如今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吴地的阿蒙了!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主要是通过鲁肃与吕蒙的对话和“结友”侧面表现吕蒙学识进步的。
11.课文是怎样表现吕蒙学识进步的?
12.鲁肃为什么与吕蒙“结友”?
鲁肃爱才、敬才,被吕蒙的才略所折服,愿意与之深交,二人情投意合。
13.学了这篇文章,你从中得到怎样的启示?
示例一:一个人即使基础很差,但只要态度端正、勤奋刻苦,就能学有长进,使自己的认识水平和办事能力得到提高。
示例二:我们不要用一成不变的眼光来看待他人,而要以变化的眼光来看待他人。
示例三:不能因为事务繁多就放弃学习,坚持读书是有益的。
14.请用“/”给下面句子划分朗读节奏。(每句划一处)
(1)余闻之也久
(2)非复吴下阿蒙
余闻之也/久
请同学们看《点拨训练》第11页第14-18题。
非复/吴下阿蒙
15.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1)不能称前时之闻 称:____________________
(2)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谒:________________
(3)即更刮目相待 更: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当。
拜访
另,另外。
?
?
?
16.下面加点词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忽啼求之
B.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自以为大有所益
C.蒙辞以军中多务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D.结友而别 释担而立
D
?
?
?
?
?
?
?
1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从此,指定物品让他作诗,立刻就能完成,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欣赏的地方。
我难道想让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博士吗!
18.【乙】文的题目是编者加的。请根据文意,另选角度为【乙】文拟一个题目,并说明理由。
示例一:吕蒙读书。【乙】文主要讲的是吕蒙在孙权的劝勉下发愤读书、长进才略的故事。
示例二:鲁肃识人。【乙】文主要从鲁肃的角度阐释了要用发展的眼光看人的道理。
【甲译文】金溪县有个百姓叫方仲永,祖祖辈辈以耕种为生。仲永出生五年,还没有见过书写工具,忽然有一天仲永哭着索要这些东西。他的父亲对此感到惊奇,就向邻居借书写工具来给他。仲永立刻写了四句诗,并且题上自己的名字。他的诗以赡养父母、团结族人为主旨,传给全乡的秀才观赏。从此,指定事物让他作诗,立刻就能完成,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欣赏的地方。同县的人们对此都感到非常惊奇,渐渐地都以宾客之礼对待他的父亲,有的人花钱求取仲永的诗。方仲永的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每天牵着方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
我听到这件事很久了。明道年间,我跟随先父回到家乡,在舅舅家见到他,他已经十二三岁了。我叫他作诗,写出来的诗已经不能与从前的名声相称。又过了七年,我回到扬州,再次到舅舅家去,问起方仲永的情况。他说:“(方仲永)已经完全如同常人了。”
19.[2019?衡阳]综合性学习。
习近平主席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善于向古人借智慧,常用中国经典讲“中国经验”,以中国道理说“中国道路”。在他的文章、讲话、著作中,常常引用古代典籍中的经典名句,寓意深邃、生动传神,既具有启迪的意义,也彰显了中国的文化自信。2018年5月2号,习近平主席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其中引用了辛弃疾的词句:“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他说:“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
(1)请同学们谈谈习近平主席引用辛弃疾词句对北京大学学生提出了怎样的希望。
希望新时代青年乘时代春风,在祖国万里长空放飞梦想,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我们的奋斗中梦想成真。
(2) “国势之强由于人,人材之成出于学。”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我们党的教育方针,是我国各级各类学校的共同使命。
这段话阐述了国家、________、________三者之间的关系。
学校
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