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城版高一音乐课件-《场景音乐》

文档属性

名称 花城版高一音乐课件-《场景音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0.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广东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09-10-21 23:48:00

文档简介

一、 教学指导思想
面向21世纪中学音乐教育的主要目标是:重新认识中学音乐教育的基础,强化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重视音乐基础知识,加强感知、表现、鉴赏、创造等音乐基础能力的培养;重新确立音乐教育多元文化的基点,拓宽音乐文化视野,建立新的音乐教育体系。根据目标和音乐学科改革的要点,本课力图体现以审美为核心的理念、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作为重要教学理念,以学生参与为主体,挖掘学生的潜能,大胆让学生自己分组协作学习。通过练习、创编、表演、评价,使学生在音乐实践活动中更进一步认识、感受、体验和理解音乐。
二、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以运动中的音乐为例,认识场景音乐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结合学习与生活经验,认识音乐的社会功能。
(二)技能目标:掌握《啦啦歌》的音乐特点,即兴创作1首为班级加油的《啦啦歌》,并能尝试设计使用乐器或其他方法加以伴奏。
(三)情感目标:男女同学合作自然、大方地演唱《hand in hand》,在感性体验与理性评价中,激发学生对场景音乐的兴趣,树立正确的艺术审美观。
三、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音乐的社会功能,会歌的音乐创作特点。
四、 教学难点:体现新课程教学,找出《啦啦歌》的音乐特点,即
兴创作1首为班级加油的《啦啦歌》,并能尝试设计使用乐器或其他方法加以伴奏。
五、 教学用具:多媒体平台、教学课件、打击乐器若干、学生自带伴奏乐器。
六、 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让学生伴随《生命之杯》的音乐走进多媒体教室,目的是为了营造体育运动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情绪。
2、导入课题《场景音乐》
①师:根据教科书中的图片——火炬,引导学生关注新课内容,并设问今天的场景跟什么有关系?
学生:反映热烈,齐说奥运会。
②学生朗读课文中的一段话:场景音乐的应用十分广泛,其中最常用的莫过于运动场上的音乐。它与运动都追求着生命的律动。音乐与运动的结合,编织成了力与美的交响。音乐不仅使人们倍加振奋,同时更传达了和平、友谊、团结的信息与精神。
设问:奥运会的精神、宗旨是什么?
学生:和平、友谊、团结……
3、聆听与鉴赏:1988年汉城奥运会会歌《hand in hand》
教师:①简介歌曲的社会影响与价值。
②设问:为什么每个运动会都有会歌,它起什么样的作用?
学生:①说出你所了解的歌曲背景。
②男女同学合作自然、大方地演唱本曲。
总结:会歌起着推广和宣传的作用……
[教学意图]:让学生初步理解音乐的社会功能:审美功能、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娱乐功能。
4、对比聆听与鉴赏:《跨越巅峰》和《hand in hand》
教师:①两首会歌作对比听赏,启发学生找出共同的特点(结构、旋律、歌词等)。
②设问:一首成功的会歌应具备什么条件?
学生:随音乐哼唱,积极思考老师设问的问题
总结:一首成功的会歌应具备:①简单易记②有振奋人心、激发斗志的效果③有一定的特定含义等等。
[教学意图]:认识会歌的音乐创作特点
5、引导学生欣赏《奥林匹克进行曲》,并进行简单的音乐分析
教师:视唱曲中的3个音乐主题,体会管弦乐演奏的宏伟音色
引导学生知道这首奥运会的音乐经常用于颁奖典礼,特别是奥斯卡的颁奖晚会上。
6、《啦啦歌》
①启发学生关注歌曲的结构与歌词,以及演唱形式。
②随音乐学唱,找出《啦啦歌》的音乐特点,用文字表述在课本中。
A、旋律、歌词简单易学
B、节奏感强,朗朗上口
C、演唱形式:一领众唱
③创作1首为班级加油的《啦啦歌》,并使用乐器加以伴奏。
10分钟准备,然后以分小组的形式进行表演,展示创作成果,学生表现非常兴奋,纷纷参与创作与表演。
[教学意图]:把认识和理解转化成认知能力
7、课后延伸
关注与思考:除了运动音乐外,还有哪些音乐属于场景音乐?音乐如何作用与社会生活呢?
8、总结和归纳
[教学反思]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成功之处是学生的学习不再是被动的,而是在兴趣的支配下主动地进行探究学习。在实践活动中获得合作、创作、表演的体验,展现和锻炼自己的表演合作能力,通过相互评价,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
不足之处是在学唱《hand in hand》的时候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不够高,显得有些腼腆。(共17张PPT)
场景音乐
汕头市潮阳区第一中学 音乐组
原指电影进行过程中除去片头音乐和片尾音乐外所出现的所有音乐。随着社会音乐活动的普及和发展,场景音乐的形式也渗透到人们的各种现实生活中,其覆盖面也不断扩大,如运动音乐、仪式音乐、背景音乐等。
场景音乐的应用十分广泛,其中最常用的莫过于运动场上的音乐。它与运动都追求着生命的律动。音乐与运动的结合,编织成了力与美的交响。音乐不仅使人们倍加振奋,同时更传达了和平、友谊、团结的信息与精神。
请思考:
奥运会的精神与宗旨是什么?
《手拉手》(hand in hand)
1988年汉城奥运会主题曲
创作背景:第二十四届汉城奥运会堪称为一次极其成功的体坛盛典,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由此又一次得到了全面恢复。由于此前很长一段时间内美国和苏联两个超级体育强国相互敌视和抵制,使国际奥运大家庭产生了重大的不和谐因素,而本届奥运会,使两大体育巨人的手重新握在了一起,上演了世界体坛大团圆的好戏。
为什么每个运动会都有会歌,它起什么样的作用?
请自然大方的演唱《 hand in hand 》
为了使这首歌曲能够为世界各种制度的国家和人民所接受,组委会对这首歌的作词、作曲和演唱都做了精心的选择。
作者:乔吉奥·莫里科内(美籍意大利作曲家。1984年,他为洛杉矶举行的第二十三届奥运会创作了主题歌《全力以赴》获得成功,名声大振;4年后,他为第二十四届奥运会创作的《hand in hand》在成千首征集的歌曲中一举夺冠;1990年的意大利第十四届世界杯足球赛会歌,同样出自他手。
《跨越颠峰》
创作背景:由于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和观念的更新,政府强有力的支持和中国女子足球队的崛起,1991年中国出色地举办了第一届世界女子足球锦标赛(M&M’S杯赛),开创了世界女子足球的新纪元,对世界女子足球运动作出了重大贡献,为国际足联女子足球史铺下了第一块奠基石。
请思考:
一首成功的会歌应具备什么条件?
①简单易记
②有振奋人心、激发斗志的效果
③有一定的特定含义等等。
《奥林匹克进行曲》
乐曲首先由管乐器奏出有力、具有号召性的引子
乐曲有两个主题动机,两者交替贯穿:
1)小号奏出的号角性动机
2)圆号及弦乐奏出的抒情性动机
最后管弦乐的合奏把乐曲推向高潮,渲染了隆重、热烈的气氛。
啦啦歌
指为比赛的队员助兴、助威时唱的歌曲,由于助威的人不是个人,要掀起气氛为自己的队伍加油,必须做到整齐、有力。
特点:旋律、歌词简单易学、节奏感强,朗朗上口;演唱形式常为一领众唱,助威内容由领唱者唱出,众人演唱简单易学的句子,并不断地作出重复。
为班级加油的《啦啦歌》,并使用乐器加以伴奏 。
关注与思考:
除了运动音乐外,还有哪些音乐属于场景音乐?音乐如何作用与社会生活呢?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