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尔塔瓦河

文档属性

名称 沃尔塔瓦河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3.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09-10-09 20:02:00

文档简介

1、 两个源头(投影图(1)德·史密斯画源头插图)、(放VCD索尔第指挥交响乐团
演出,03——2分30秒)
沃尔塔瓦河的源头是流经森林的两条小溪,一条清凉,一条温和,倾听作者用什么乐
器和音色,哪种音型来描绘?(第一源头用长笛轻飘飘地奏出,第二源头用单簧管吹出,竖琴拨出晶莹的浪花,配器清淡、用波浪式音型)。
2、 沃尔塔瓦河(VCD——3分30秒)(投影主旋律,并唱会它。
两条小溪汇合在一起向前奔流,逐渐充满力量形成巨大洪流,这就是沃尔塔瓦河的主
题——一支朴素的捷克民歌,充满迷人的诗意和壮观的美。(主题以大小调交替方式显示)
3、 森林狩猎(投影图(2))(VCD——5分05秒)
音乐的洪流继续向前奔腾,它们穿过回响着猎人号角的森林,倾听作者用了什
么乐器,什么音色、节奏来表现。(圆号、小号来表现,大调色彩、八六拍的节奏)
4、 乡村波尔卡午曲(投影图(3))(VCD——5分23秒)
一个村庄出现在河岸上,传来民间波尔卡午曲,它纯朴、明朗、典雅、活泼,表现了
村民们的婚礼场面。大家拍唱下面的节奏……。
请问乐曲用了何种乐器?什么样的力度变化?(单簧管和小提琴,由弱渐强,又由强
渐弱,给人一种由远而近,又由近而远去的感觉)
5、 月光下水仙女起午(投影图(4)、投影旋律)(VCD——6分54秒)
夜幕降临(大管)。这段音乐描绘民间神话传说中的水仙女的午蹈,宁静而又神秘,表
现在朦胧的月色中,一群美丽的水仙女在河中出现,悠扬地歌唱。(女同学哼唱旋律)。请问乐曲用什么乐器演奏,色彩如何?(小提琴在高声区加弱音器演奏,长笛象水波和仙女的午姿。色彩朦胧而神秘)。
6、 沃尔塔瓦河(VCD——9分09秒)
沃尔塔瓦河继续向前奔流,逐渐紧 张起来的音乐,预示人们即将遇到险恶的考验。(
第一小提琴、双簧管演奏,共它弦乐器以十六分音符上下起伏)
7、 圣约翰峡谷(投影图(5)(VCD——10分26秒)
这段音乐是全曲戏剧性的高潮,沃尔塔瓦河经过险峻的峡谷时,与拦路巨石顽强地搏
斗。喻示着捷克人民不畏强暴、勇敢战斗直至胜利的精神。请听用什么乐器表现?力度和情绪又如何?(乐队全奏、铜管乐、打击乐突出,力度加强,情绪紧张)
8、 宽阔的沃尔塔瓦河(投影图(6)(VCD——11分34秒)
这是沃尔塔瓦河冲出峡谷、重新奔腾,更加波澜壮阔的形象。它来到了布拉格,来到
了象征光荣历史传统的维谢格位德古城堡。乐曲主题变成了(E大调),它充满着胜利的喜悦和自豪,汇入到宽广的易北河。它再次说明了捷克民族是伟大坚强的民族,它必将取得最后的胜利!
9、 沃尔塔瓦河奔向远方(投影图(7))(VCD——12分50秒——13分24秒)
音乐逐渐平息,沃尔塔瓦河不停地翻滚奔流向前,最后在远方消失……。
四、 完整地欣赏全曲(VCD沃尔塔瓦河音乐风光片)
一边欣赏一边请大家指出乐曲所描绘的画面及所在的哪一部份结构。
(投影结构图)
引子:(两个源头)
A:(沃尔塔瓦河)
B:(森林狩猎)
C:(乡村婚礼)
D:(水仙女之舞)
A1:(主题再现)
E:(圣约翰峡谷)
A2:(宽阔的沃尔塔瓦河)
尾声:(流入易北河)
3、欣赏作品。 今天我们要欣赏的作品叫做“《沃尔塔瓦河》”,沃尔塔瓦河,是捷克国内一条贯穿全国大部分地区的河流,也是捷克的母亲河,捷克人民对她有着深厚的感情。讲解:美丽的沃尔塔瓦河,无论是白天,还是黑夜,无论是河面,还是岸上的古堡,从画面上看,都是如此的宁静、祥和。然而在作者的笔下,这条原本平静的河流却犹如捷克人民的化身,不怕险阻,勇于奋进,冲破重重阻碍,奔向未来……A、源头山泉,两股小溪:我们先到河流的源头看看。(播放)问:听到什么乐器?(长笛、单簧管、大提)问:请大家在音乐中想象一下,在波西米亚的密林深处“看”到了些什么?——两股清流潺潺而来,一暖一凉,轻快地奔腾着,慢慢地汇聚成了一条大河。B、主题旋律第一次出现: 轻盈的溪流交汇成了壮丽的沃尔塔瓦河,浩浩荡荡,一泻千里。问:主奏乐器?(小提)C、茂密森林中的狩猎:接着,当河流穿过茂密森林时,欢乐的狩猎号角吹响了。提示学生:作曲家用圆号和小号来模仿狩猎的号角。D、欢乐的乡村婚礼: 当河流来到绿色的田野时,人们正在婚礼盛会上跳着欢快的波尔卡舞曲。E、美丽的水仙舞蹈:之前两个画面都是由我来说,接下来这段由你们自己试试,一会儿请同学来分享一下你们的想法。问:什么乐器表现水仙们轻盈的舞步呢?(长笛)F、主旋律第二次出现: 经过了一夜的休整,河流以更精神的姿态出现在世人面前。G、冲击圣·约翰峡谷:音乐展现出一幅激流飞跃山峡的景象,感受一下河流与山石搏斗时的汹涌澎湃。问:什么乐器主奏?(铜管乐)H、经受维谢格拉德堡的检阅:最后,河流终于冲破重重险阻,河床展宽,威严而平静地进入了首都。这时我们听到的主旋律更加的雄伟、壮丽,满载捷克人民的光荣与骄傲,以及作曲家无限的爱国情怀,流向远方。
三、归纳、总结。问:沃尔塔瓦河的主题旋律在作品中几次出现呢?——三次。(一次比一次热情、激烈)问:表现上斯美塔那是在写河流的形成、流经、去向等,实际上有没有什么更深层的含义呢?——用河流的奔腾不惜、永往直前,来鼓励当时处于逆境中的捷克人民,让他们也像母亲河那样勇敢地去克服困难,取得胜利。问:作曲家斯美塔那花了五年的时间完成这部作品,创作期间他的耳朵是全聋的,根本听不到任何的声响,是什么力量支持他完成这部伟大的作品的呢。——他对音乐的热爱,对祖国的热爱。(共16张PPT)
《沃尔塔瓦河》
一、 放送《沃尔塔瓦河》主题歌曲。
这首歌曲大家熟悉吗?它的旋律优美、委婉如歌,知道它是哪个国家哪位作曲家的 作品?(它是交响诗《沃尔塔瓦河》的主题曲,由捷克民族音乐之父斯美塔那创作。
这首旋律有什么特点?它措绘了什么景色?(这首旋律流畅舒展,优美迷人,富有诗情画意。e小调,它描绘了捷克的母亲河——沃尔塔瓦河,选自斯美塔那的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中第二首,是六首交响诗中最通俗、最受欢迎,也是在世界乐坛上代表捷克民族音乐之魂的一首)。
二、 简介斯美塔那和他的代表作《沃尔塔瓦河》
斯美塔那(1824——1884)在少年时期就是才华惊人的音乐神童。 他1848年参加了反抗奥地利统治的布拉格起义。起义失败后在国外流亡五年,1861年回国。他是李斯特的学生,他的歌剧《被出卖的新嫁娘》、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不仅是他的代表作,也丰富了世界音乐文化宝库。《我的祖国》是他失聪后之作。
《沃尔塔瓦河》1874年11月20日——12月8日写作于布拉格。它是一部风格奇特, 构思新颖,近似于音画的作品,它运用情节性连续发展的手法,近似回旋曲的形式,描绘了发源于舒马瓦山的两条小溪,汇合后成为沃尔塔瓦河,流经了森林、田野、峡谷、布拉格,最后归入易北河的全部流程。它描绘了两岸人民的民俗生活和神话传说。
三、 让我们通过分段赏析,来沃尔塔瓦河上作一次音乐之旅吧!
1、 两个源头
沃尔塔瓦河的源头是流经森林的两条小溪,一条清凉,一条温和,倾听作者用什么乐 器和音色,哪种音型来描绘?(第一源头用长笛轻飘飘地奏出,第二源头用单簧管吹出,竖琴拨出晶莹的浪花,配器清淡、用波浪式音型)。
四、 讨论总结什么是民族乐派?音乐上有何特点?代表人物?
民族乐派是十九世纪中叶,浪漫主义音乐中后期,在俄罗斯、东欧、北欧各国兴起的,在浪漫主义的整体风格下派生出的一种具有强烈民族个性和斗争精神的音乐流派。它主要以民间歌曲、午曲,民族史诗传说,以及人民解放斗争的事迹为题材,作品都充满了爱国主义精神和对祖国人民的无限的爱。代表人物有(俄)格林卡,紫科夫斯基等,(捷克)斯美塔那、德沃夏克,(波)肖邦,(匈)李斯特,(挪)格里格,(芬)西贝柳斯等。
2、 沃尔塔瓦河
两条小溪汇合在一起向前奔流,逐渐充满力量形成巨大洪流,这就是沃尔塔瓦河的主 题——一支朴素的捷克民歌,充满迷人的诗意和壮观的美。(主题以大小调交替方式显示)
3、 森林狩猎
音乐的洪流继续向前奔腾,它们穿过回响着猎人号角的森林,倾听作者用了什 么乐器,什么音色、节奏来表现。(圆号、小号来表现,大调色彩、八六拍的节奏)
4、 乡村波尔卡午曲
一个村庄出现在河岸上,传来民间波尔卡午曲,它纯朴、明朗、典雅、活泼,表现了 村民们的婚礼场面。大家拍唱下面的节奏……。 请问乐曲用了何种乐器?什么样的力度变化?(单簧管和小提琴,由弱渐强,又由强 渐弱,给人一种由远而近,又由近而远去的感觉)
5、 月光下水仙女起午
现在朦胧的月色中,一群美丽的水仙女在河中出现,悠扬地歌唱。(女同学哼唱旋律)。请问乐曲用什么乐器演奏,色彩如何?(小提琴在高声区加弱音器演奏,长笛象水波和仙女的午姿。色彩朦胧而神秘)。
6、 沃尔塔瓦河
沃尔塔瓦河继续向前奔流,逐渐紧 张起来的音乐,预示人们即将遇到险恶的考验。(第一小提琴、双簧管演奏,共它弦乐器以十六分音符上下起伏)
7、 圣约翰峡谷
这段音乐是全曲戏剧性的高潮,沃尔塔瓦河经过险峻的峡谷时,与拦路巨石顽强地搏 斗。喻示着捷克人民不畏强暴、勇敢战斗直至胜利的精神。请听用什么乐器表现?力度和情绪又如何?(乐队全奏、铜管乐、打击乐突出,力度加强,情绪紧张)
8、 宽阔的沃尔塔瓦河
这是沃尔塔瓦河冲出峡谷、重新奔腾,更加波澜壮阔的形象。它来到了布拉格,来到 了象征光荣历史传统的维谢格位德古城堡。乐曲主题变成了(E大调),它充满着胜利的喜悦和自豪,汇入到宽广的易北河。它再次说明了捷克民族是伟大坚强的民族,它必将取得最后的胜利!
9、 沃尔塔瓦河奔向远方
音乐逐渐平息,沃尔塔瓦河不停地翻滚奔流向前,最后在远方消失……。
五、 合唱《沃尔塔瓦河》主题歌
让我们合唱《沃尔塔瓦河》、将那美妙的旋律和那迷人的风光永远留在我们的心中。(共13张PPT)
——交响诗《沃尔塔瓦河》欣赏
执教者 王红霞
峡谷激流
宽广的河
暮色中的河
舞会
奔流的河
聆听乐曲片段,选择相对应的图片,并简述理由。
山涧小溪
捷克著名的民族乐派作曲家。四岁开始学习小提琴,后又学钢琴,八岁开始作曲。1848年,因参加反抗异族压迫、推翻封建统治的革命运动,被迫流亡国外5年。
他的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和带有自传性质的弦乐四重奏《我的生活》以及后几部歌剧,都是在耳聋以后创作的。他还被誉为“捷克民族音乐的奠基人”、“新捷克音乐之父”、“捷克的格林卡”。
贝多伊齐·斯美塔那
(Bedoich Smetana,1824-1884)
交响诗《沃尔塔瓦河》
作品《沃尔塔瓦河》是斯美塔那的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中的第二首。共六个乐章。
沃尔塔瓦河是捷克纵贯南北的最大河流,捷克人民把它比作民族的摇篮。乐曲描写了河流从舒马瓦山流向易北河出口的全过程。通过描绘两岸美丽景色,来表现作者对民族、对祖国的深厚感情。
在浓郁的波西米亚森林中有两股泉水喷涌而出,一股温暖而波涛汹涌,另一股冰冷而缓和流淌。它们汇合在一起奔流而下,形成壮阔的沃尔塔瓦河。
河水沿着波西米亚峡谷蜿蜒而过,流经茂密的丛林,悦耳的水声中突如其来狩猎者的号角声。
在抒情主题进行中,圆号齐声奏出嘹亮的号角式音调,与小提琴声部的流水音调交织在一起,令人恍若见到在河边进行的一场紧张而热烈的狩猎活动的场景。
河水继续向前流淌,狩猎的号角声渐渐远去,河面恢复片刻的宁静。不久,传来一阵轻快活泼的波尔卡乐曲,是乡村的人们正在载歌载舞地欢庆着婚礼。 加入了欢快的三角铁的弦乐,仿佛是沃尔塔瓦河也受到感染,正随之起舞呢。
夜幕降临,万籁俱寂。银色的月光照射着缓和的河面,传说中的水中仙子正在晶莹的月下婆娑。伴随着飘飘仙乐,黑夜渐渐过去,黎明重回大地。 管乐组体现了寂静的夜幕与平静的河水,弦乐组以高音区密集的和弦,奏出清亮如玉的仙乐般音调。而再次出现的优美的基本主题,并进行了加强,表现黎明的到来。
沃尔塔瓦河来到了斯维特扬峡谷,在这圣约翰湍滩,巨石林立之地,激流冲击着礁石及峭壁,发出惊天动地的波涛声。通过了峡谷险滩,更加波澜壮阔的沃尔塔瓦河进入布拉格城。 以急促而强烈的旋律体现沃尔塔瓦河勇往直前的精神。基本主题转为明朗的大调,显得格外欢畅。
河水流经历史名城维谢格拉德。这座在捷克历史上有着光荣斗争史的古城,焕发着勃勃英姿.河水渐行渐远,缓缓地流向无尽的天际... 新出现的音乐主题取自第一乐章主题的变奏,以乐队全奏的形式着重刻画着维谢格拉德。最后逐渐轻缓下来的乐曲,暗示着河流的远逝。
呈示部
a b
引子
展开部
c d
再现部
e
尾声
两股小溪
源头山泉
茂密森林
沃尔塔瓦河主题
水仙舞蹈
村民婚礼
冲出险境
峡谷激流
黎明时的沃尔塔瓦河
流向远方
奏鸣曲式结构
交响诗 一种单乐章的标题交响音乐。源于19世纪的音乐会序曲。交响诗的名称为李斯特所创。他认为”标题能够赋予器乐以各种各样性格上的细微色彩,这种种色彩几乎就和各种不同的诗歌形式所表现的一样。”因此他把标题音乐和诗联系起来称交响诗。
祖国之爱
—致斯美塔那
聆听着《沃尔塔瓦河》
我眼前浮现出了这么一句: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着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中国的诗句怎么会成为捷克作曲家
斯美塔那的真实写照呢?
哦,是他来自心底的旋律化成了无数的音符
回响在你我的心间
这交响诗跨越了语言和肤色的障碍
成了你我他都能懂的语言
要不然在乐声中,我怎么感到了各拉丹东山泉的清冽
也看到了长江的滚滚东流?
我不由地说,斯美塔那,你真行!
世界地图上难觅踪影的沃尔塔瓦河
竟然有了和亚马逊河一样的怒涛和声势!
让我们一起说: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着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架起桥梁
这头是 诚
那边是 良
走到一起是
热爱
更要追求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