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黄河颂》习题课件(幻灯片26张)

文档属性

名称 5《黄河颂》习题课件(幻灯片26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4-14 21:45: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5 黄河颂
1.下列加点字注音、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气魄(pò)  山巅(diān) 浊流宛转 唱出赞歌
B.狂澜(lán) 屏障(píng) 九屈连环 伟大坚强
C.劈开(pī) 哺育(pǔ) 一泄万丈 发扬滋长
D.澎湃(bài) 榜样(bǎng) 浩浩荡荡 英雄儿女
?
?
A
?
?
?
?
?
?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掀起万丈狂澜(巨大的波浪)
B.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像屏风那样遮挡着的东西,即精神的堤防)
C.黄河以它英雄的气魄(雄壮、雄伟)
D.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这里比喻支流)
C
?
?
?
?
?
?
?
?
3.下列诗句朗读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
A.它/表现出/我们民族的精神
B.我/站在/高山之巅
C.黄河/以它英雄的气魄
D.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D
4.下列句子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啊!黄河!你一泻万丈,浩浩荡荡,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B.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
C.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D.这里,我们向着黄河,唱出我们的赞歌。
D
5.给下列句子排序,最合理的一项是(  )
①诗仙李白曾用诗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来形容您的恢宏气势。
②秦皇汉武,文韬武略;唐宗宋祖,文精武通。
③您以千军万马的气势,一泻万里的河水,穿过沃野圹埌的宁夏平原。
④构成了“天下黄河富宁夏”的塞上“江南”。
⑤但是无论他们有何等的丰功伟绩,都是由您哺育长大的,靠着您的水成就千秋霸业。
⑥在这几千年的风吹雨打中,又有多少英雄故事在您的身边上演。
A.①③④⑥②⑤ B.⑥②⑤①③④
C.⑥①③④②⑤ D.①③⑥②⑤④
B
6.对课文《黄河颂》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诗中“望黄河”部分,一个“望”字统领下文,“望”的内容虚实结合,章法谨严。
B.诗中“啊!黄河!”反复出现,起到了分层的作用。
C.全诗主要以第二人称“你”来称呼黄河,使感情抒发得更为直接、真切、浓烈!
D.诗歌写得明快雄健,以长句为主,长短结合,自由奔放且错落有致。
D
7.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历代文人骚客对它描写颇多,而我们的劳动人民也创作了很多关于黄河的口头文化,请你写出关于黄河的成语、俗语(或谚语)各一个以及连续的两句关于黄河的诗句。
(1)成语:______________
(2)俗语(或谚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河清海晏
跳进黄河也洗不清。
示例: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8.【训练点:动词的表达效果】“奔”“掀”“结”“劈”等动词有什么表达效果?
一、语文要素训练
作者用“奔”“掀”“结”“劈”等动词生动传神地突出了黄河雄壮的气势、豪迈的气概。
9.【训练点:反复的修辞】诗中三次出现“啊!黄河!”运用了什么修辞?有什么作用?
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把歌词的主体清楚地划分为三个部分,由实到虚,逐步深入,分别歌颂了黄河养育、保卫、激励着中华民族,突出表达了作者对黄河的热爱、赞美之情。
10.根据下面的提示,写出文中相应的诗句。
诗中所“望”的内容,既有写实的成分,也有雄奇瑰丽的想象,条理清晰,章法严谨。先是近镜头特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然后是俯瞰全景式的总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接着纵向描写黄河的流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后横向展开到黄河流域两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借歌颂黄河,歌颂中华民族,以激发中华儿女的爱国豪情。
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
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
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
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
请同学们看《点拨训练》第18页第10-13题。
不好。“望”字表示向远处看;而“看”的距离较近,与整首诗的气势不符。
11.诗句“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中的“望”字换成“看”字好不好?为什么?
用第二人称,拉近了与黄河的距离,让人感觉作者是直接与黄河对话,更好地抒发了对黄河的赞颂之情,抒彩更强烈了。而用“黄河”或“她”都无此作用。
12.在《黄河颂》这首诗中,诗人为什么用第二人称“你”称呼黄河,而不是直接称为“黄河”或“她”?
13.阅读时把自己的感悟、理解、评价或疑难问题,用简练的语言和相应的符号标注在文章的空白处,就是做批注。做批注是一种非常好的读书方法。请你仿照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的批注,给下面的句子做批注。
你一泻万丈,
浩浩荡荡,
向南北两岸
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示例:
批注:把黄河比喻成一个巨人,主流是巨人的躯干,无数条支流就是“千万条铁的臂膀”,与“一泻万丈”照应,体现了黄河气势磅礴、势不可当的气度和力量。
14.歌词从哪些方面赞美了长江?
从长江的源远流长、历史悠久及其贡献等方面来赞美长江。
请同学们看《点拨训练》第19页第14-17题。
15.“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用了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
拟人、比喻
16.请你写出连续的两句有关长江的古诗词。
示例一: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示例二: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17.比较《长江之歌》与课文《黄河颂》,说说两者有什么相同点。
①都表达了一种爱国情怀;②都是对江河的赞美;③都是通过对江河的赞美来表现中国人民的伟大坚强;④格调激昂,气势磅礴;⑤都反映出中华民族历史的悠久和文化的博大精深。
18.学完《黄河颂》一文后,七年级(1)班开展了以“追寻母亲河”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拟写标语】请你为这次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
示例:心系黄河,共建家园! 滔滔黄河水,悠悠儿女情。 保护水资源,不要让母亲河哭泣!
(2)【诗歌朗诵】请你写出两句描写黄河的诗句。
示例: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3)【材料探究】阅读下面的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材料一:两千多年前,黄河只叫“河”,没有“黄”字。《诗经》中许多篇章都提到过。那时黄河水还比较清亮。黄河上游及晋陕一带的植被还比较多,水草丰茂,山清水秀。
材料二:古人言:“黄河清,天下宁。”黄河的治理,事关广大人民的生计。
材料三:近年来,黄河沿岸向黄河里排放的工业废水一天比一天多,10年间翻了一倍。黄河沿线地区纷纷实施“铁腕治污”常态化方针,加大环境执法力度,强化环保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努力营造“人人参与环保”的浓厚氛围。
黄河水质越来越差,治理黄河的任务越来越重,沿线地区纷纷出手,加大对黄河的保护力度。
19.许多歌曲,在哼唱中都会让我们想起一个时代,想起一些故事,想起一些人。这些歌曲就像是一个记事本,记录着一些曾经,让我们从中受到教育,得到启迪。品读下面几段歌词,写一段话,说说你的感悟。(150字以上)
①我漫步黄河岸边,浊浪滔天向我呼唤,祖先的历史像黄河万古奔流。(《我们是黄河泰山》)
②长江长城,黄山黄河,在我心中重千斤!(《我的中国心》)
③虽不曾听见黄河壮,澎湃汹涌在梦里。(《龙的传人》)
④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保卫黄河》)
这些歌曲让我心潮澎湃,浮想联翩:
例文:我想到了黄河在中华儿女心中的分量和中华儿女对黄河的热爱;我想到了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五千年的中华文化就是从黄河这儿发源。从石器时代起中华民族的先民就在黄河的怀抱里繁衍生息。此后,在漫长的历史演进过程中,他们在黄河形成的冲积平原上,不断提高适应自然的能力,发展农业文明,使黄河流域逐渐成为古代中国经济、政治和文化的中心。这些久远的民族历史,在我们的神话传说、歌谣等传统文化当中,留下了生动的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