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9张PPT)
丁肇中
zhào
这是一篇著名科学家对学习自然
科学的经验之谈的议论文。
有人说中国的孩子“高分低能”“会读书不会研究”,缺乏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问题出在哪里呢?丁肇中教授的文章会给我们极大的启发。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掌握文中生字生词并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2.在复习议论文这种文体特征的基础上,抓住论点,理清文章的脉络结构并学习文章的论证方法。
3. 联系学习实际,培养科学实验精神。
精神
第一课时
应有
作者简介
丁肇中(1936-)美籍华裔物理学家。1976年因在电磁力探索上发现J/4 粒子获诺贝尔物理学奖金。目前,丁肇中教授仍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任职。
cuò
丁肇中( ) 不知所( )
彷徨 ( ) 华裔 ( )
论语 ( ) 儒家 ( )
zhào
措
pánɡ
1.读一读,写一写
yì
lún
rú
1、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协助别人。( )
2、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受窘或急。
( )
3 、比喻非常顺利,毫无挫折。 ( )
4 、走来走去,犹疑不决,不知往哪个方向去。
( )
2、我能行 根据解释写出适当的词语。
不知所措
彷徨
袖手旁观
一帆风顺
自学目标
1、初读课文,标出小节并划出较生僻的字词,参考文下注释或借助工具书识记生字词。
2、在复习议论文的文体常识的基础上,再次认真朗读课文并思考:课文论述的话题是什么?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3、围绕这个观点,作者阐述了哪几个问题?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
有疑难的地方同位或小组局部交流。
点我朗读
1.课文论述的话题是什么?作者的观点是什么?
学习自然科学要有格物致知精神。
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引出
2.作者围绕这个观点,作者阐述了哪几个问题?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
什么是格物致知、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
为什么要有格物致知的精神?
怎样才能做到格物致知?
3.本文的结论是什么?
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地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整体感知 梳理结构
通过掌握的议论文知识,初步阅读本文,整理出文章脉络思考:
你知道吗?
1、议论文的三要素____、____、_____。
2、论据可分为_____ 、 _____。
3、议论文按结构可分为______ 、______、_________ 。
4、最常见的论证方法有_____ 、______ 、____ 、 _____ 。
论点
论据
论证
事实论据
道理论据
提出问题
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
举例论证
道理论证
比喻论证
对比论证
提出问题
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
第一部分(1段)
第二部分(2-12段)
第三部分(13段)
中国学生要怎样了解自然科学,要格物致物。
阐明道理
强调我们要培养实验的精神的意义并对中国年青一代提出希望。
提 纲
(6-10)指出“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试验而得到。
分析中国教育不重视格物致知的社会根源。举例王阳明的格物是格己,这种观点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
(11-12)以自己的亲身经验指出轻视实验、不愿动手是无法取得学术上的进展的。
第一层(2-5段)
第二层
(6-12段)
分析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划分最后一段的结构层次,并概括层意。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第一层承上启下,点明格物致知精神的意义;
第二层从研究学术和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两方面来具体论述其意义;
第三层揭示格物致知精神的真正含义;
第四层得出结论,提出希望。
/
/
/
请简析本文的论证思路。
作者在开头提出论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然后分析科学上的实验精神的重要性。
接着,指出王阳明的思想还在继续支配着一些中国读书人的头脑,一用现象为证,一用作者个人的经历为例,深刻地揭露了传统教育的弊端,论证实验精神的重要性。而后,揭示其真正意义。
结尾则在此基础上,更加深刻地提出对中国一代人的希望。最后,得出结论——“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精神
第二课时
应有
2.丁肇中教授在文章中指出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具有格物致知精神。
1.作者说:在中国传统教育里,最重要的书是“四书”。“四书”是什么书?
朱熹抽取《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和《论语》《孟子》编在一起,称为“四书”。是儒家主要经典。
3."格物致知"出自哪里,它的意思是什么?
“格物致知”出自《四书·大学》。原文“古文欲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已成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齐家,齐家而后国治,国之而后天下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条目成为南宋以后理学家的基本纲领的一部分。丁教授引用“格物致知”的意思是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也就是通过实验得到知识。
4.作者对《大学》中 “格物致知”的主张怎样评价?
用这个名词描写现代学术发展是再适当也没有了。现代学术的基础就是实地的探察,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实验。
5.《大学》里讲的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什么?
目的是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6.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的原因是什么?
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7.这个目的和丁教授讲的格物致知的目的一样不一样?
不一样,丁教授讲的目的是通过实验得到新知识。这才是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
8.作者说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他怎么证明的?为什么用这个例子证明?
举明代大理论家王阳明“格竹子”的事例证明。
因为“他的思想可以代表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有代表性。
9.第4段举王阳明“格物”失败的例子证明了什么?
王阳明的“格物”实际上是“格己”,证明中国古代的传统教育没有真正理解格物致知的含义。
按照现代科学的方法,竹子应当怎样“格” ?
(提示:先看作者怎样主张,再补充自己见解)
作者主张:
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
比如,我们要知道竹子的性质,就要特别栽种竹子,以研究它生长的过程,要……
讨论
10. “实验精神”与“格物致知”是什么关系?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在哪里?
“实验精神”是“真正的格物致知”。实验是获得新知的惟一途径。
11.实验的过程应该是怎样的?
实验的过程应该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
12.第8段举竹子的例子证明了什么?
13.第9段讲的是什么道理?
证明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地动手栽种。研究生长过程、科学的观察。
实验的过程不是毫无选择地测量、而是需要小心具体的计划,要有一个适当的目标。
14.在这个文化背景下,中国学生的现状是什么样的?
15.第12段举“我”个人的经验说明了什么?这是什么论证?
“这个文化背景”指王阳明的思想还在继续支配着一些中国读书人的头脑。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功课成绩很好但不会做研究。
举“我”个人的经验证明光“用功”埋头读书,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属于举例论证。
16.为什么说当今社会需要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17.丁教授认为“四书”中格物致知真正的意义是什么?
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在研究学术中不可缺少,而且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也是不可少的。
①寻求真理的惟一途径是对事物可观的探索。
②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象力、有计划的探索。
18.本文结尾表达了什么希望?
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地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作者的“新的认识和思考”的结果是什么?
为什么应该有格物致知精神?
这是被科学进展的历史和实验的过程证明了的,是由传统中国教育导致的中国学生的弱点决定了的。不仅如此,也是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所不可少的。
作者举了哪些事例来阐明应该有格物致知精神?
(1)作者举了王阳明“格”竹子的事例证明“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
(2)举了自己由于受传统教育不知吃了多少苦头的事例,证明受传统教育的中国学生有“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践,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的弱点。
课文第11段中,“一些”、“大都”、“往往”、“常常”这些词语能否删去?为什么?
不能,这几个词都表明作者所说的是一般情况,不是所有情况,也不包括特殊情况,使语言表达严密。
作者讲了哪些道理来阐明应该有格物致知精神?
解释格物致知的含义;
分析传统的中国教育的弊病;
论述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揭示格物致知精神真正的意义等。
本文主要运用什么论证方法,请举例说明。
道理论证:
如:开篇对“格物致知”的解释说明,给读者一个明确的概念,从理论上阐述了“格物致知”的含义。
对实验精神的重要性的论述,从科学进展的历史角度,阐述精辟见解,从正面论述实验对于获得科学知识的重要性,使论证更具有说服力。
举例论证
明朝大理论家王阳明“格“竹子的,头痛失败
通过实验了解竹子性质
中国学生功课成绩好,面临研究工作束手无策
作者在美国的学习经历
论证传统教育不是真正的“格物致知”
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
中国学生偏向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
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
使论证更具体形象生动,更具说服力。
使论证更具体形象生动,更具说服力。
使论证更具体形象生动,更具说服力。
拉近与听众的距离,使论证更具体形象生动,更具说服力。
反面
正面
反面
反面
对比论证
所举例子 阐述道理 作用 论述角度
1、“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你能再举一些例子来证明吗??
2、我们有句俗话说:“要知道梨的滋味就要亲口尝一尝。”那么对梨的认识就是通过亲口尝试得到的。请结合自己的例子说说。
拓展延伸
3、课文说:“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得近一百分,但是在研究工作中需要拿主意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
讨论一下,这是不是符合实际?如果是,应该怎样改进?
4.从初中学过的课文中选取一位科学家的事例做事实论据,以支持作者所阐述的观点。
示例一:“两弹”元勋邓稼先数十年如一日,进行了无数次的实验。为证实实验效果,经常率领研究人员在试验后迅速进入爆炸现场采样,先后成功研制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
示例二:两获诺贝尔奖的居里夫人,在实验室里一锅一锅地冶炼着成吨可能含镭的工业矿渣,终于提取出0.1克纯净的镭。(应突出“注重实验或实践”这一要点)
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 —— 墨子
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 刘向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 陆游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后汉书》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 鲁迅
一切推理都必须从观察与实验中来。—— 伽利略
除了实验之外,没有别的办法可以识别错误。
—— 狄德罗
课堂小结
结合对这一篇课文的学习,完成填空。
本文思路清晰,说理充分,极雄辩地阐明了_____ 精神的重要性。学习它,不只增长了知识,而且大大开启了我们的思想之门。我们要有意识地培养这种精神,使自己成为一个努力 、勇于 、大胆 的合格人才。
实践
格物致知
探索
创新
课后作业
以《怎样才能避免“高分低能”》为题,写一篇500字左右的读后感。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理解并积累“缅怀、彷徨、格物致知、袖手旁观、不知所措”等词语。
2.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及其对于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
3.理解本文从正反两方面运用摆事实和讲道理相结合的论证方法。过程与方法
1.结合课文旁批,用圈点、批注等方法自读课文,抓住过渡段、关键句、关键词等理解作者观点。
2.引导学生梳理文章的论证思路,理解本文从正反两方面摆事实和讲道理的论证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结合自身学习实际,感受科学精神的重要性,树立格物致知精神和乐于动手实践的优秀品质,力争做一名注重实践、有开拓精神的人。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理解作者观点,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2.学习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教学难点
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正确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导法一:
媒体曾报道过这样一则消息:一名学生以高分考入了中国科技大学物理专业。入学后,她高超的计算能力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交口称赞。可是,她做实验的能力非常差,一连三周下来,她竟没能完整地做好一个实验,这又使身边的人们大为不解。这是一个典型的高分低能的例子,造成这个学生高分低能的原因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或许,我们能从中找到答案。
导法二:
有人说中国的孩子“高分低能”“会读书不会研究”,缺乏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问题出在哪里呢?丁肇中教授的文章会给我们极大的启发。
二、检查预习
1.作者介绍
丁肇中,1936年生,祖籍山东日照,美籍华裔物理学家。1969年后任马萨诸塞理工学院教授,主要从事高能物理学研究。1976年与里克特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曾发现“J粒子”。
2.字词过关
(1)订正字音
丁肇中(zhào) 儒家(rú) 遵照(zūn) 缅怀(miǎn) 不知所措(cuò) 彷徨(páng huáng)
(2)词语释义
格物致知:推究事物的原理法则而总结为理性知识。格,推究。致,求得。
袖手旁观: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协助别人。
不知所措: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受窘或发急。措,安置、处理。
一帆风顺:形容非常顺利,毫无波折或挫折。
彷徨:走来走去,犹疑不决,不知往哪个方向去。
权威:在某种范围里最有威望、地位的人或事物。
(3)词语辨析
“袖手旁观”和“冷眼旁观”两个词都有“置身事外”的意思。“袖手旁观”比喻置身事外,不参与、不过问或不帮助,含有该管而不管的意味。“冷眼旁观”指用冷静或冷淡、冷漠的眼光在旁边观看,强调态度冷淡,坐视不管。
三、自学目标
1.初读课文,标出小节并划出较生僻的字词,参考文下注释或借助工具书识记生字词。
2.在复习议论文的文体常识的基础上,再次认真朗读课文并思考:课文论述的话题是什么?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3.围绕这个观点,作者阐述了哪几个问题?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
有疑难的地方同位或小组局部交流。
四、整体感知
1.课文论述的话题是什么?作者的观点是什么?
答案示例:由“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引出“学习自然科学要有格物致知精神”的论点。
2.作者围绕这个观点,作者阐述了哪几个问题?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
答案示例:(1)什么是格物致知、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
(2)为什么要有格物致知的精神?
(3)怎样才能做到格物致知?
3.本文的结论是什么?
答案示例: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地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五、划分结构层次
1.文体知识
(1)议论文的三要素____、____、_____。
(2)论据可分为_____ 、 _____。
(3)议论文按结构可分为______ 、______、_________ 。
(4)最常见的论证方法有_____ 、______ 、____ 、 _____ 。
2.简要概括本文的行文结构。
答案示例: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根据本文的行文结构,划分层次。
四分法:
第一部分(1):提出论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
第二部分(2~5):举例证明传统中国教育的弊端是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
第三部分(6~12):理例结合,证明真正的格物致知是科学的实验精神。
第四部分(13):指出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在学术研究和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的重要性。
三分法:
第一部分(1段):中国学生要怎样了解自然科学,要格物致物。
第二部分(2-12段):阐明道理。
第三部分(13段):强调我们要培养实验的精神的意义并对中国年青一代提出希望。
4.划分最后一段的结构层次,并概括层意。
① / ② ③ / ④ ⑤ ⑥ ⑦ / ⑧
第一层承上启下,点明格物致知精神的意义;
第二层从研究学术和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两方面来具体论述其意义;
第三层揭示格物致知精神的真正含义;
第四层得出结论,提出希望。
5.叶圣陶说过:“文章思有路,循路识斯真”。请简析本文的论证思路。
答案示例:作者在开头提出论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然后分析科学上的实验精神的重要性。接着,指出王阳明的思想还在继续支配着一些中国读书人的头脑,一用现象为证,一用作者个人的经历为例,深刻地揭露了传统教育的弊端,论证实验精神的重要性。而后,揭示其真正意义。结尾则在此基础上,更加深刻地提出对中国一代人的希望。最后,得出结论——“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小结本课
本文节选自丁肇中1991年10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情系中华”大会上发表的演讲,是一篇漫谈式的议论文。作者的阐述思路灵活有序,深入浅出,语言通俗易懂,平实严谨,灵活运用了各种论证手法,娓娓道来,亲切有味,现身说法,少说教气,引人深思,给人启发。
七、布置作业
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第二课时
一、精读课文,内容探究
1.作者说:在中国传统教育里,最重要的书是“四书”。“四书”是什么书?
答案示例:朱熹抽取《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和《论语》《孟子》编在一起,称为“四书”。是儒家主要经典。
2.丁肇中教授在文章中指出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答案示例:具有格物致知精神。
3."格物致知"出自哪里,它的意思是什么?
答案示例:“格物致知”出自《四书·大学》。原文“古文欲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已成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齐家,齐家而后国治,国之而后天下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条目成为南宋以后理学家的基本纲领的一部分。丁教授引用“格物致知”的意思是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也就是通过实验得到知识。
4.作者对《大学》中 “格物致知”的主张怎样评价?
答案示例:用这个名词描写现代学术发展是再适当也没有了。现代学术的基础就是实地的探察,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实验。
5.《大学》里讲的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什么?
答案示例:目的是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6.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示例: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7.这个目的和丁教授讲的格物致知的目的一样不一样?
答案示例:不一样,丁教授讲的目的是通过实验得到新知识。这才是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
8.作者说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他怎么证明的?为什么用这个例子证明?
答案示例:举明代大理论家王阳明“格竹子”的事例证明。因为“他的思想可以代表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有代表性。
9.第4段举王阳明“格物”失败的例子证明了什么?
答案示例:王阳明的“格物”实际上是“格己”,证明中国古代的传统教育没有真正理解格物致知的含义。
讨论:按照现代科学的方法,竹子应当怎样“格” ?(提示:先看作者怎样主张,再补充自己见解)
作者主张: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比如,我们要知道竹子的性质,就要特别栽种竹子,以研究它生长的过程,要……
10. “实验精神”与“格物致知”是什么关系?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在哪里?
答案示例:“实验精神”是“真正的格物致知”。实验是获得新知的惟一途径。
11.实验的过程应该是怎样的?
答案示例:实验的过程应该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
12.第8段举竹子的例子证明了什么?
答案示例:证明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地动手栽种。研究生长过程、科学的观察。
13.第9段讲的是什么道理?
答案示例:实验的过程不是毫无选择地测量、而是需要小心具体的计划,要有一个适当的目标。
14.在这个文化背景下,中国学生的现状是什么样的?
答案示例:“这个文化背景”指王阳明的思想还在继续支配着一些中国读书人的头脑。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功课成绩很好但不会做研究。
15.第12段举“我”个人的经验说明了什么?这是什么论证?
答案示例:举“我”个人的经验证明光“用功”埋头读书,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属于举例论证。
16.为什么说当今社会需要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答案示例: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在研究学术中不可缺少,而且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也是不可少的。
17.丁教授认为“四书”中格物致知真正的意义是什么?
答案示例:
①寻求真理的惟一途径是对事物可观的探索。
②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象力、有计划的探索。
18.本文结尾表达了什么希望?
答案示例: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地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二、深入探究
1.为什么应该有格物致知精神?
答案示例:作者提倡“格物致知”精神,原因有三:
(1)这是由中国传统教育导致的中国学生的弱点决定的;
(2)这是科学发展的历史和实验过程证明了的:
(3)这是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必不可少的。作者提倡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即培养学生的实验精神,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这对于今天素质教育中要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作者举了哪些事例来阐明应该有格物致知精神?
答案示例:(1)作者举了王阳明“格”竹子的事例证明“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
(2)举了自己由于受传统教育不知吃了多少苦头的事例,证明受传统教育的中国学生有“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践,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的弱点。
3.课文第11段中,“一些”、“大都”、“往往”、“常常”这些词语能否删去?为什么?
答案示例:不能,这几个词都表明作者所说的是一般情况,不是所有情况,也不包括特殊情况,使语言表达严密。
4.作者讲了哪些道理来阐明应该有格物致知精神?
答案示例:解释格物致知的含义;
分析传统的中国教育的弊病;
论述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揭示格物致知精神真正的意义等。
三、聚焦论证方法
本文使用了哪几种论证方法?请结合课文内容作简单分析。
答案示例:
①第2自然段:引用论证。引用《四书》上《大学》里的话,解释“格物致知”的出处与含义。
②第3自然段:引用论证。引用《大学》里的话,论证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的原因,是格物致知不是为探求新知识,而是为了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③第4自然段:举例论证。证明了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
④第8自然段:举例论证。列举研究竹子的例子,论证了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观察,而是积极的动手栽种、研究生长过程、科学的观察。
⑤第11自然段:举例论证、反面论证。列举中国学生高分低能的现象,从反面论证科学实验精神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⑥第12自然段:举例论证、反面论证。列举自己的亲身经历来证明缺少科学实验精神给学习带来的困难,再次论证了在王阳明的思想影响下,中国学生普遍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
⑦正反对比论证:第3、4自然段(但是);第7自然段(只能……不是……);第8自然段(不是……而是……);第9自然段(不是……它需要……是要有……)。一系列正反对比论证突出强调,论证有力,使观点更加鲜明而更利于人们接受。
四、拓展延伸
1.“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你能再举一些例子来证明吗??或从初中学过的课文中选取一位科学家的事例做事实论据,以支持作者所阐述的观点。
答案示例:示例一:“两弹”元勋邓稼先数十年如一日,进行了无数次的实验。为证实实验效果,经常率领研究人员在试验后迅速进入爆炸现场采样,先后成功研制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示例二:两获诺贝尔奖的居里夫人,在实验室里一锅一锅地冶炼着成吨可能含镭的工业矿渣,终于提取出0.1克纯净的镭。(应突出“注重实验或实践”这一要点)
2.我们有句俗话说:“要知道梨的滋味就要亲口尝一尝。”那么对梨的认识就是通过亲口尝试得到的。请结合自己的例子说说。
3.课文说:“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得近一百分,但是在研究工作中需要拿主意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
讨论一下,这是不是符合实际?如果是,应该怎样改进?
格言名句:
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 —— 墨子
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 刘向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 陆游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后汉书》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 鲁迅
一切推理都必须从观察与实验中来。—— 伽利略
除了实验之外,没有别的办法可以识别错 误。—— 狄德罗
五、课堂小结
本文思路清晰,说理充分,极雄辩地阐明了“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同学们通过学习课文,已经懂得了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现在,就看我们的行动了。让我们牢记丁肇中先生的教诲,勇于实践、大胆探索,努力把自己变成知行合一、具有创新精神的优秀人才吧。
六、练习设计
以《怎样才能避免“高分低能”》为题,写一篇500字左右的读后感。
附:板书设计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同步检测
(满分:60分 时间:30分钟)
一、基础积累(15分)
1.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作者是美籍华裔物理学家,1976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B.我国儒家的经典“四书”指的是《礼记》《大学》《论语》《孟子》,“五经”指的是《诗》《书》《礼》《易》《春秋》。
C.《大学》中提出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条目,成为南宋以后理学家基本纲领的一部分。
D.本文的题目已体现了文章的中心论点。
2.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3分)
埋没( ) 彷徨( ) 缅怀( ) 探chá( ) xuān( )告 jiǎn( )讨
3.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对犯了错误的同志,要热情帮助,而不应该幸灾乐祸,袖手旁观。
B.老师的严厉斥责,让他不知所错。
C.查阅了很多资料,我才弄明白“格物致志”的真正含义是什么。
D.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凡风顺,有时经历一些挫折反而能让我们成长得更快。
4.下列关联词填空,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实验的过程____消极的观察,____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
②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____在研究学术中不可缺少,____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也是不可少的。
③我们不能盲目地接受过去认为真理,____不能等待“学术权威”的指示。
A.①不是 而是 ②不但 而且 ③也 B.①不是 而是 ②不管 还 ③并且
C.①不是 就是 ②不但 而且 ③也 D.①不是 而是 ②如果 那么 ③也
5.给下列句子排序,最合理的一项是( )(2分)
①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
②不但研究学术不可缺少,而且对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也是不可少的。
③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
④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
⑤就是说,不论是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还是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
A.①④⑤②③ B.③②①⑤④ C.④⑤③①② D.④③①⑤②
6. 下列句子中,不是病句的一项是 ( )(2分)
A.因为我们不能盲目地接受过去认为的真理,所以也不能等待“学术权威”的指示。
B.在环境激变的今天,应该重新体会几千年前经书里说的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
C.这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并且是使人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D.实验不是毫无选择的测量,它需要具体细致的计划。?
7. 阅读课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2分)
A.作者在文章的开头就提出了他的论点: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全文就是围绕着这个论点进行论述的。
B.作者以王阳明“格”院子里的竹子为例,说明王阳明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这是儒家传统的看法决定的。
C.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是: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
D.这篇文章根据现代学术的发展和个人的经验教训,联系传统的文化背景和我国的现状,精辟地阐明了中国学生怎样学习自然科学的问题。
二、阅读理解(30分)
(一)阅读《应有格物致知精神》选段,回答问题(15分)
但是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这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大学》本身就说,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田地,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因为这样,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便被埋没了。
大家都知道明朝的大哲学家王阳明,他的思想可以代表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有一天,王阳明要依照《大学》的指示,先从“格物”做起。他决定要“格”院子里的竹子。于是他搬了一条凳子坐在院子里,面对着竹子硬想了七天,结果因为头痛而宣告失败。这位先生明明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
……
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研究学术不可缺少,而且对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也是不可少的。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就是说,不论是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还是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现在世界和社会的环境变化很快,世界上不同文化的交流也越来越密切。我们不能盲目地接受过去认定的真理,也不能等待“学术权威”的指示。我们要自己有判断力。在环境激变的今天.我们应该重新体会几千年前经书里说的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这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1.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是什么?(2分)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能不能删掉?为什么?(3分)
但是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
3.“王阳明‘格’院子里的竹子”的错误在于什么?“格”在此句中是什么意思?(2分)
4.关于王阳明的思想对现代的消极影响,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 ?)(3分)
A.偏重研究理论而轻视实验 B.偏重抽象思维而不愿动手
C.埋头苦读就能掌握知识 D.探察外界世界就是探讨自己
5.选文最后一段,“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一句中“实验的精神”具体指什么?(2分)
6.选文中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举文中的例子加以说明。(3分)
(二)善 借(15分)
①葡萄藤借木竿,盘环而上,繁衍生息;鲲鹏借巨风,以升万里,行至南海;明月借日光,照亮黑夜,皎辉如练。万物因借而生。荀子云:“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善借,能让你从平凡走向卓越,从卑微走向伟大。
②“善借”的人,能够抓住灵感与时机,助自己走上人生巅峰,丹尼尔·洛维洛是美国有名的亿万富翁。其实,在他孤身拼搏到40岁的时候,成为一个船主的梦想还是镜花水月,前途一片黯淡。然而,有一天他突然来了灵感——何不借银行的钱筑自己的梦呢?当时正有一艘旧货船出售,他成功地说服了一家银行,以这条旧货船作抵押贷款,买下后将之改为邮轮包租出去。随后,他又到银行借到另一笔贷款,买了第二条货船,将之改成邮轮出租,几年之后,他拥有了自己的船队。靠这个“借”字,他获得了滚雪球式的发展,自己没花一分钱,却最终坐上了世界船王的宝座。
③刘邦,一个白手起家的亭长,最终登上了皇帝的宝座,他说过这样一段意味深长的话:“在大帐之内出谋划策,我比不上张良;平定国家,安抚百姓,我不如萧何;率领百万之众,打仗攻城,我不如韩信。”刘邦正是借助这三人超凡的才智,最终取得了天下。试想:仅靠刘邦一人之力,他是项羽的对手吗?而此三子虽为人中豪杰,若不借刘邦宏伟的抱负、宽广的胸怀和高妙的用人智慧,恐怕他们也很难有所成就,在史册上也难以留下属于自己的印记,一个成功的团队必然是“善借”的,他们会互相借力,团结协作,成就彼此。
④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一个民族要想强盛并保持不衰的活力必须“善借”。大和民族就是一个“善借”的民族。早在公元8世纪,日本学习唐朝先进文化,实行“大化改新”,才有了日本文化的灿烂;近代日本在亚洲各国中最先学习西方文明,并积极推行“明治维新”,一跃成为资本主义强国;二战后,又引进欧美先进技术再次崛起。可以说,日本是搭别人的“东风”走向辉煌的。然而,与之一海之隔的大清王朝,幅员之辽阔,经济之富庶,文化之繁荣,国力之强盛,放眼世界,无出其右。但正当世界各国革新运动风生水起之际,各种先进技术横空出世之时,清政府却没有借大好之势,取外力之精华,除旧革新,发展自身;反以“天朝上国”自居,盲目排外,愚昧保守,不思进取,最终落得“山河破碎”的下场。“善借”才能有进步,故步自封注定失败。
⑤我们所说的“借”不是乱借,不是无原则地全盘接收,不分良莠;也不是借他力而己不为,将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外来力量”之上。外物固然可以凭借,但谁也不知道支撑你的拐杖什么时候会折断,你所站的平台什么时候会倒塌。在此种情况下,还是要凭借自身的努力,才是正道。
1.文章开头有何作用?(3分)
2.阅读全文,完成填空。(3分)
论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论点:(1)“善借”助个人走上人生巅峰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文第②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请分析其作用。(3分)
4.请简要分析选文第④段的论证思路。(3分)
5.请选出下列不适用于选文的论据( )(3分)
A.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B.《老人与海》中的圣地亚哥,在与鲨鱼的搏斗中,他用坚不可摧的精神力量和智慧,取得了最终的胜利。人,不是为失败而生,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给打败。
C.田径场上,运动员借助长竿一跃而上,在半空中尽力舒展,全力跃过目标高度。
D.一位国企老总这样说:“管理者要抱着谦卑的态度征求大家的意见,随时留意各方善意的批评,纳众言方能得人心,得人心方能得人智,得人智方能成大事。”
小作文(15分)
以“学无止境”为话题,写一篇200字以上的短文,谈谈自己的看法。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同步检测
(满分:60分 时间:30分钟)
一、基础积累(15分)
1.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B )(2分)
A.《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作者是美籍华裔物理学家,1976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B.我国儒家的经典“四书”指的是《礼记》《大学》《论语》《孟子》,“五经”指的是《诗》《书》《礼》《易》《春秋》。
C.《大学》中提出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条目,成为南宋以后理学家基本纲领的一部分。
D.本文的题目已体现了文章的中心论点。
2.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3分)
埋没(mái) 彷徨(páng) 缅怀(miǎn) 探chá(察) xuān(宣)告 jiǎn(检)讨
3.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2分)
A.对犯了错误的同志,要热情帮助,而不应该幸灾乐祸,袖手旁观。
B.老师的严厉斥责,让他不知所错。
C.查阅了很多资料,我才弄明白“格物致志”的真正含义是什么。
D.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凡风顺,有时经历一些挫折反而能让我们成长得更快。
(解析:B项“错”应写为“措”;C项“志”应写为“知”;D项“凡”应写为“帆”。)
4.下列关联词填空,正确的一项是(A )(2分)
①实验的过程____消极的观察,____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
②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____在研究学术中不可缺少,____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也是不可少的。
③我们不能盲目地接受过去认为真理,____不能等待“学术权威”的指示。
A.①不是 而是 ②不但 而且 ③也 B.①不是 而是 ②不管 还 ③并且
C.①不是 就是 ②不但 而且 ③也 D.①不是 而是 ②如果 那么 ③也
5.给下列句子排序,最合理的一项是(B)(2分)
①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
②不但研究学术不可缺少,而且对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也是不可少的。
③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
④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
⑤就是说,不论是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还是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
A.①④⑤②③ B.③②①⑤④ C.④⑤③①② D.④③①⑤②
6. 下列句子中,不是病句的一项是 (D )(2分)
A.因为我们不能盲目地接受过去认为的真理,所以也不能等待“学术权威”的指示。
B.在环境激变的今天,应该重新体会几千年前经书里说的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
C.这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并且是使人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D.实验不是毫无选择的测量,它需要具体细致的计划。?
7. 阅读课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 )(2分)
A.作者在文章的开头就提出了他的论点: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全文就是围绕着这个论点进行论述的。
B.作者以王阳明“格”院子里的竹子为例,说明王阳明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这是儒家传统的看法决定的。
C.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是: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
D.这篇文章根据现代学术的发展和个人的经验教训,联系传统的文化背景和我国的现状,精辟地阐明了中国学生怎样学习自然科学的问题。
二、阅读理解(30分)
(一)阅读《应有格物致知精神》选段,回答问题(15分)
但是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这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大学》本身就说,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田地,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因为这样,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便被埋没了。
大家都知道明朝的大哲学家王阳明,他的思想可以代表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有一天,王阳明要依照《大学》的指示,先从“格物”做起。他决定要“格”院子里的竹子。于是他搬了一条凳子坐在院子里,面对着竹子硬想了七天,结果因为头痛而宣告失败。这位先生明明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
……
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研究学术不可缺少,而且对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也是不可少的。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就是说,不论是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还是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现在世界和社会的环境变化很快,世界上不同文化的交流也越来越密切。我们不能盲目地接受过去认定的真理,也不能等待“学术权威”的指示。我们要自己有判断力。在环境激变的今天.我们应该重新体会几千年前经书里说的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这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1.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是什么?(2分)
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
第二,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能不能删掉?为什么?(3分)
但是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
不能,传统的中国教育不是不重视“格物和致知”,而是埋没了“格物和致知”的真正意义,如果去掉了“真正的”,表达就不准确,就没有说服力。
3.“王阳明‘格’院子里的竹子”的错误在于什么?“格”在此句中是什么意思?(2分)
错误在于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格”本来是探究的意思,但该句中“格”字加了引号,起到讽刺否定的作用,嘲讽了王阳明违背科学实验精神的迂腐行为。
4.关于王阳明的思想对现代的消极影响,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D ?)(3分)
A.偏重研究理论而轻视实验 B.偏重抽象思维而不愿动手
C.埋头苦读就能掌握知识 D.探察外界世界就是探讨自己
5.选文最后一段,“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一句中“实验的精神”具体指什么?(2分)
怀疑求真的态度,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真相的态度。
6.选文中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举文中的例子加以说明。(3分)
举例论证。举王阳明“格”竹子一事,论证了“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的观点。
(二)善 借(15分)
①葡萄藤借木竿,盘环而上,繁衍生息;鲲鹏借巨风,以升万里,行至南海;明月借日光,照亮黑夜,皎辉如练。万物因借而生。荀子云:“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善借,能让你从平凡走向卓越,从卑微走向伟大。
②“善借”的人,能够抓住灵感与时机,助自己走上人生巅峰,丹尼尔·洛维洛是美国有名的亿万富翁。其实,在他孤身拼搏到40岁的时候,成为一个船主的梦想还是镜花水月,前途一片黯淡。然而,有一天他突然来了灵感——何不借银行的钱筑自己的梦呢?当时正有一艘旧货船出售,他成功地说服了一家银行,以这条旧货船作抵押贷款,买下后将之改为邮轮包租出去。随后,他又到银行借到另一笔贷款,买了第二条货船,将之改成邮轮出租,几年之后,他拥有了自己的船队。靠这个“借”字,他获得了滚雪球式的发展,自己没花一分钱,却最终坐上了世界船王的宝座。
③刘邦,一个白手起家的亭长,最终登上了皇帝的宝座,他说过这样一段意味深长的话:“在大帐之内出谋划策,我比不上张良;平定国家,安抚百姓,我不如萧何;率领百万之众,打仗攻城,我不如韩信。”刘邦正是借助这三人超凡的才智,最终取得了天下。试想:仅靠刘邦一人之力,他是项羽的对手吗?而此三子虽为人中豪杰,若不借刘邦宏伟的抱负、宽广的胸怀和高妙的用人智慧,恐怕他们也很难有所成就,在史册上也难以留下属于自己的印记,一个成功的团队必然是“善借”的,他们会互相借力,团结协作,成就彼此。
④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一个民族要想强盛并保持不衰的活力必须“善借”。大和民族就是一个“善借”的民族。早在公元8世纪,日本学习唐朝先进文化,实行“大化改新”,才有了日本文化的灿烂;近代日本在亚洲各国中最先学习西方文明,并积极推行“明治维新”,一跃成为资本主义强国;二战后,又引进欧美先进技术再次崛起。可以说,日本是搭别人的“东风”走向辉煌的。然而,与之一海之隔的大清王朝,幅员之辽阔,经济之富庶,文化之繁荣,国力之强盛,放眼世界,无出其右。但正当世界各国革新运动风生水起之际,各种先进技术横空出世之时,清政府却没有借大好之势,取外力之精华,除旧革新,发展自身;反以“天朝上国”自居,盲目排外,愚昧保守,不思进取,最终落得“山河破碎”的下场。“善借”才能有进步,故步自封注定失败。
⑤我们所说的“借”不是乱借,不是无原则地全盘接收,不分良莠;也不是借他力而己不为,将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外来力量”之上。外物固然可以凭借,但谁也不知道支撑你的拐杖什么时候会折断,你所站的平台什么时候会倒塌。在此种情况下,还是要凭借自身的努力,才是正道。
1.文章开头有何作用?(3分)
列举葡萄藤借木竿、鲲鹏借巨风、明月借日光的例子,引出话题和中心论点;具有趣味性;同时也作为论据来证明中心论点。
2.阅读全文,完成填空。(3分)
论点:善借,能让你从平凡走向卓越,从卑微走向伟大
分论点:(1)“善借”助个人走上人生巅峰
(2)“善借”助团队成就彼此
(3)“善借”助民族强盛不衰
3.选文第②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请分析其作用。(3分)
举例论证。列举了丹尼尔通过“借”获得成功的事例,论证了“‘善借’的人,能够抓住灵感与时机,助自己走上人生巅峰”这一分论点,论证具体,使作者的观点更加鲜明,具有说服力。
4.请简要分析选文第④段的论证思路。(3分)
首先用名言引出分论点“一个民族要想强盛并保持不衰的活力必须‘善借’”,然后举了大和民族和清王朝两个例子,从正反两方面对比论点进行有力的论证,最终得出结论。
5.请选出下列不适用于选文的论据(B)(3分)
A.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B.《老人与海》中的圣地亚哥,在与鲨鱼的搏斗中,他用坚不可摧的精神力量和智慧,取得了最终的胜利。人,不是为失败而生,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给打败。
C.田径场上,运动员借助长竿一跃而上,在半空中尽力舒展,全力跃过目标高度。
D.一位国企老总这样说:“管理者要抱着谦卑的态度征求大家的意见,随时留意各方善意的批评,纳众言方能得人心,得人心方能得人智,得人智方能成大事。”
(解析:B项强调的是在面对困境时,个人精神力量的重要性,与“善借”无关。)
小作文(15分)
以“学无止境”为话题,写一篇200字以上的短文,谈谈自己的看法。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及其对于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
2.学习举例论证、道理论证的方法。
3.结合自身学习实际,积极争取做一名注重实践、有开拓精神的人。
学习重点、难点:
【学习重点】
1.理解作者观点,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2.学习“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学习难点】
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正确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
学法指导:
1.速读课文,对课文进行圈点批注,找出标示论题的语句、表达作者观点的句子、承上启下的段落、各段的关键句等,可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三个部分来列提纲。
2.先回忆复习上一课学过的论证方法;然后浏览本文,标注本文的论证方法,再同桌交流。
【课前导学】
一、新知认知
本文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的说理方法,正反结合论证有力、充分。
1.摆事实和讲道理相结合的论证方法。
作者在课文第4段举了王阳明“格”竹子的事例,证明了中国传统的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在第11段摆了中国学生大都偏向理论轻视实验的事实;第12段又举了自己到美国念物理时吃的苦头。这些事例论证了格物致知精神的必要性。
在讲道理上,课文第3段结合《大学》中的理论,分析了格物致知真正意义被埋没的原因;第6~10段从理论上记述了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第13段记述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也是讲道理。
2.对比论证。
作者还运用了对比论证,使论证说理更加鲜明。中国传统教育埋没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强调知识的获得是通过内心体验和自我检讨,与科学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的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得到形成鲜明的对比;王阳明“格”竹子失败的事例,与通过科学实验了解竹子性质的事例进行了对比,突出新的知识的获得只能通过实地实验。
二、预习任务
(一)基础梳理
1.初读课文,圈点勾画文中的字词句。
2.处理旁批,并提出自己的疑难问题。
(二)同桌互探
1.《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什么??
2.作者所说的真正的格物致知的意义是什么??
3.传统的中国教育的目的是什么?传统的中国教育有什么弊病??
4.在自己的学习生活中,怎样培养“格物致知精神”??
三、预习检测
1.本文作者________是美籍华裔________家,________奖获得者。
2.“格物““致知”出自儒家经典中________的________篇。宋代朱熹抽取________中的________、《中庸》两篇和________、《孟子》编在一起,称为“四书”。
3.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丁肇中( ) 袖手旁观( ) 不知所措( ) 彷徨( )( )
4.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现代学术的基础就是实地的探查,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实验。
B.因这样,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便被埋没了。
C.一切成功的实验需要的是眼光、勇气和意力。
D.以为只要很“用功”,什么都尊照老师的指导,就可以一帆风顺了。
5.根据意思写词语。
(1)推究事物的原理法则而总结为理性知识。 ( )
(2)泛指一般不切实际的谈论。 ( )
(3)不能通过具体经验到的,笼统的;空洞的。 ( )
(4)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协助别人。 ( )
(5)比喻非常顺利,毫无挫折。 ( )
6.《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什么?作者所说的真正的格物致知的意义是什么?
7.传统的中国教育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原因是什么?传统的中国教育有什么弊端?
8.为什么要提倡“格物致知”的精神?有何现实意义?
9.判断一个人是否具备“格物致知”精神的关键是什么?
【课中导读】
一、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和结构
1.课文论述的话题是什么?作者的观点是什么?
2.作者围绕这个观点,作者阐述了哪几个问题?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
3.本文的结论是什么?(圈点勾画)
二、划分结构层次
1.文体知识
(1)议论文的三要素____、____、_____。
(2)论据可分为_____ 、 _____。
(3)议论文按结构可分为______ 、______、_________ 。
(4)最常见的论证方法有_____ 、______ 、____ 、 _____ 。
2.简要概括本文的行文结构。
3.根据本文的行文结构,划分层次。
四分法:(了解)
三分法:(文中标记)
4.划分最后一段的结构层次,并概括层意。(文中标记)
5.叶圣陶说过:“文章思有路,循路识斯真”。请简析本文的论证思路。(口述)
三、精读课文,内容探究
1.作者说:在中国传统教育里,最重要的书是“四书”。“四书”是什么书?
2.丁肇中教授在文章中指出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3."格物致知"出自哪里,它的意思是什么?
4.作者对《大学》中 “格物致知”的主张怎样评价?(勾画批注)
5.《大学》里讲的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什么?(勾画批注)
6.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的原因是什么?(勾画批注)
7.这个目的和丁教授讲的格物致知的目的一样不一样?
8.作者说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他怎么证明的?为什么用这个例子证明?
9.第4段举王阳明“格物”失败的例子证明了什么?
讨论:按照现代科学的方法,竹子应当怎样“格” ?(提示:先看作者怎样主张,再补充自己见解)
作者主张: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比如,我们要知道竹子的性质,就要特别栽种竹子,以研究它生长的过程,要……
10. “实验精神”与“格物致知”是什么关系?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在哪里?
11.实验的过程应该是怎样的?
12.第8段举竹子的例子证明了什么?
13.第9段讲的是什么道理?
14.在这个文化背景下,中国学生的现状是什么样的?
15.第12段举“我”个人的经验说明了什么?这是什么论证?
16.为什么说当今社会需要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17.丁教授认为“四书”中格物致知真正的意义是什么?
18.本文结尾表达了什么希望?
四、深入探究
1.为什么应该有格物致知精神?
2.作者举了哪些事例来阐明应该有格物致知精神?
3.课文第11段中,“一些”、“大都”、“往往”、“常常”这些词语能否删去?为什么?
4.作者讲了哪些道理来阐明应该有格物致知精神?
五、聚焦论证方法
本文使用了哪几种论证方法?请结合课文内容作简单分析。(圈点勾画批注)
六、拓展延伸
1.“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你能再举一些例子来证明吗??或从初中学过的课文中选取一位科学家的事例做事实论据,以支持作者所阐述的观点。
2.我们有句俗话说:“要知道梨的滋味就要亲口尝一尝。”那么对梨的认识就是通过亲口尝试得到的。请结合自己的例子说说。
3.课文说:“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得近一百分,但是在研究工作中需要拿主意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
讨论一下,这是不是符合实际?如果是,应该怎样改进?
格言名句:(识记)
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 —— 墨子
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 刘向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 陆游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后汉书》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 鲁迅
一切推理都必须从观察与实验中来。—— 伽利略
除了实验之外,没有别的办法可以识别错 误。—— 狄德罗
七、课下练习
以《怎样才能避免“高分低能”》为题,写一篇500字左右的读后感。
【课后导练】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①科学进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
②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有计划的探测。比如,我们要知道竹子的性质,就要特别栽种竹子,以研究它生长的过程,要把叶子切下来拿到显微镜下去观察,绝不是袖手旁观就可以得到知识的。
③实验的过程不是毫无选择的测量,它需要有小心具体的计划。特别重要的,是要有一个适当的目标,以作为整个探索过程的向导。至于这目标怎样选定,就要靠实验者的判断力和灵感。一个成功的实验需要的是眼光、勇气和毅力。
④由此我们可以了解,为什么基本知识上的突破是不常有的事情。我们也可以了解,为什么历史上学术的进展只靠很少数的人关键性的发现。
⑤在今天,王阳明的思想还在继续地支配着一些中国读书人的头脑。因为这个文化背景,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得近一百分,但是面临着需要注意的研究工作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
⑥在这方面,我有个人的经验为证。我是受传统教育长大的。到美国大学念物理的时候,起先以为只要很“用功”,什么都遵照老师的指导,就一帆风顺了。但是事实并不是这样。一开始做研究便马上发现不能光靠老师,需要自己作主张、出主意。当时因为事先没有准备,不知吃了多少苦。最使我彷徨恐慌的,是当时的惟一办法——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选自《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1. 语段所要论述的观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第①自然段在语段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作者说:“基本知识上的突破是不常有的事情”,“历史上学术的进展只靠很少数的人关键性的发现”,其原因有三点:
?
4. 作者说“王阳明的思想还在继续地支配着一些中国读书人的头脑”,其具体表现是:
?
5. 语段第⑥自然段说“在这方面,我有个人的经验为证”。其中的“这方面”是指:
?
6. 语段第⑥自然段联系个人的经历进行论证,目的是为了说明:
?
7. 读完语段后,你受到怎样的启发?请结合你的学习实际,谈谈自己的体会。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及其对于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
2.学习举例论证、道理论证的方法。
3.结合自身学习实际,积极争取做一名注重实践、有开拓精神的人。
学习重点、难点:
【学习重点】
1.理解作者观点,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2.学习“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学习难点】
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正确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
学法指导:
1.速读课文,对课文进行圈点批注,找出标示论题的语句、表达作者观点的句子、承上启下的段落、各段的关键句等,可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三个部分来列提纲。
2.先回忆复习上一课学过的论证方法;然后浏览本文,标注本文的论证方法,再同桌交流。
【课前导学】
一、新知认知
本文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的说理方法,正反结合论证有力、充分。
1.摆事实和讲道理相结合的论证方法。
作者在课文第4段举了王阳明“格”竹子的事例,证明了中国传统的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在第11段摆了中国学生大都偏向理论轻视实验的事实;第12段又举了自己到美国念物理时吃的苦头。这些事例论证了格物致知精神的必要性。
在讲道理上,课文第3段结合《大学》中的理论,分析了格物致知真正意义被埋没的原因;第6~10段从理论上记述了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第13段记述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也是讲道理。
2.对比论证。
作者还运用了对比论证,使论证说理更加鲜明。中国传统教育埋没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强调知识的获得是通过内心体验和自我检讨,与科学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的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得到形成鲜明的对比;王阳明“格”竹子失败的事例,与通过科学实验了解竹子性质的事例进行了对比,突出新的知识的获得只能通过实地实验。
二、预习任务
(一)基础梳理
1.初读课文,圈点勾画文中的字词句。
2.处理旁批,并提出自己的疑难问题。
(二)同桌互探
1.《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什么??
2.作者所说的真正的格物致知的意义是什么??
3.传统的中国教育的目的是什么?传统的中国教育有什么弊病??
4.在自己的学习生活中,怎样培养“格物致知精神”??
三、预习检测
1.本文作者________是美籍华裔________家,________奖获得者。
2.“格物““致知”出自儒家经典中________的________篇。宋代朱熹抽取________中的________、《中庸》两篇和________、《孟子》编在一起,称为“四书”。
答案:1.丁肇中 ?物理学家 ?诺贝尔 2.《礼记》《大学》《礼记》《大学》《论语》
3.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丁肇中( zhào ) 袖手旁观( xiù ) 不知所措( cuò ) 彷徨( páng )( huáng)
4.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B?)
A.现代学术的基础就是实地的探查,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实验。
B.因这样,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便被埋没了。
C.一切成功的实验需要的是眼光、勇气和意力。
D.以为只要很“用功”,什么都尊照老师的指导,就可以一帆风顺了。
5.根据意思写词语。
(1)推究事物的原理法则而总结为理性知识。 ( 格物致知 )
(2)泛指一般不切实际的谈论。 ( 清谈 )
(3)不能通过具体经验到的,笼统的;空洞的。 ( 抽象 )
(4)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协助别人。 ( 袖手旁观 )
(5)比喻非常顺利,毫无挫折。 ( 一帆风顺 )
6.《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什么?作者所说的真正的格物致知的意义是什么?
《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第2段)
“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最末段)
7.传统的中国教育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原因是什么?传统的中国教育有什么弊端?
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第3段)传统的中国教育“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第11段)缺乏对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8.为什么要提倡“格物致知”的精神?有何现实意义?
原因有以下三点:第一,这是由中国传统教育导致的中国学生的弱点决定的;第二,这是科学发展的历史和实验过程证明了的;第三,这是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必不可少的。(第13段)
作者提倡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即培养学生的实验精神,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这对于今天素质教育中要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9.判断一个人是否具备“格物致知”精神的关键是什么?
判断一个人是否具备“格物致知”的精神,关键看他是否有对事物客观的、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的、积极的、主动的探索,也就是我们平日所说的“努力探索”、“勇于实践”、
“大胆创新”的精神。不具备这些就不具备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课中导读】
一、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和结构
1.课文论述的话题是什么?作者的观点是什么?
答案示例:由“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引出“学习自然科学要有格物致知精神”的论点。
2.作者围绕这个观点,作者阐述了哪几个问题?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
答案示例:(1)什么是格物致知、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
(2)为什么要有格物致知的精神?
(3)怎样才能做到格物致知?
3.本文的结论是什么?
答案示例: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地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二、划分结构层次
1.文体知识
(1)议论文的三要素____、____、_____。
(2)论据可分为_____ 、 _____。
(3)议论文按结构可分为______ 、______、_________ 。
(4)最常见的论证方法有_____ 、______ 、____ 、 _____ 。
2.简要概括本文的行文结构。
答案示例: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根据本文的行文结构,划分层次。
四分法:
第一部分(1):提出论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
第二部分(2~5):举例证明传统中国教育的弊端是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
第三部分(6~12):理例结合,证明真正的格物致知是科学的实验精神。
第四部分(13):指出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在学术研究和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的重要性。
三分法:
第一部分(1段):中国学生要怎样了解自然科学,要格物致物。
第二部分(2-12段):阐明道理。
第三部分(13段):强调我们要培养实验的精神的意义并对中国年青一代提出希望。
4.划分最后一段的结构层次,并概括层意。
① / ② ③ / ④ ⑤ ⑥ ⑦ / ⑧
第一层承上启下,点明格物致知精神的意义;
第二层从研究学术和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两方面来具体论述其意义;
第三层揭示格物致知精神的真正含义;
第四层得出结论,提出希望。
5.叶圣陶说过:“文章思有路,循路识斯真”。请简析本文的论证思路。
答案示例:作者在开头提出论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然后分析科学上的实验精神的重要性。接着,指出王阳明的思想还在继续支配着一些中国读书人的头脑,一用现象为证,一用作者个人的经历为例,深刻地揭露了传统教育的弊端,论证实验精神的重要性。而后,揭示其真正意义。结尾则在此基础上,更加深刻地提出对中国一代人的希望。最后,得出结论——“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三、精读课文,内容探究
1.作者说:在中国传统教育里,最重要的书是“四书”。“四书”是什么书?
答案示例:朱熹抽取《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和《论语》《孟子》编在一起,称为“四书”。是儒家主要经典。
2.丁肇中教授在文章中指出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答案示例:具有格物致知精神。
3."格物致知"出自哪里,它的意思是什么?
答案示例:“格物致知”出自《四书·大学》。原文“古文欲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已成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齐家,齐家而后国治,国之而后天下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条目成为南宋以后理学家的基本纲领的一部分。丁教授引用“格物致知”的意思是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也就是通过实验得到知识。
4.作者对《大学》中 “格物致知”的主张怎样评价?
答案示例:用这个名词描写现代学术发展是再适当也没有了。现代学术的基础就是实地的探察,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实验。
5.《大学》里讲的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什么?
答案示例:目的是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6.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示例: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7.这个目的和丁教授讲的格物致知的目的一样不一样?
答案示例:不一样,丁教授讲的目的是通过实验得到新知识。这才是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
8.作者说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他怎么证明的?为什么用这个例子证明?
答案示例:举明代大理论家王阳明“格竹子”的事例证明。因为“他的思想可以代表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有代表性。
9.第4段举王阳明“格物”失败的例子证明了什么?
答案示例:王阳明的“格物”实际上是“格己”,证明中国古代的传统教育没有真正理解格物致知的含义。
讨论:按照现代科学的方法,竹子应当怎样“格” ?(提示:先看作者怎样主张,再补充自己见解)
作者主张: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比如,我们要知道竹子的性质,就要特别栽种竹子,以研究它生长的过程,要……
10. “实验精神”与“格物致知”是什么关系?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在哪里?
答案示例:“实验精神”是“真正的格物致知”。实验是获得新知的惟一途径。
11.实验的过程应该是怎样的?
答案示例:实验的过程应该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
12.第8段举竹子的例子证明了什么?
答案示例:证明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地动手栽种。研究生长过程、科学的观察。
13.第9段讲的是什么道理?
答案示例:实验的过程不是毫无选择地测量、而是需要小心具体的计划,要有一个适当的目标。
14.在这个文化背景下,中国学生的现状是什么样的?
答案示例:“这个文化背景”指王阳明的思想还在继续支配着一些中国读书人的头脑。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功课成绩很好但不会做研究。
15.第12段举“我”个人的经验说明了什么?这是什么论证?
答案示例:举“我”个人的经验证明光“用功”埋头读书,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属于举例论证。
16.为什么说当今社会需要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答案示例: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在研究学术中不可缺少,而且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也是不可少的。
17.丁教授认为“四书”中格物致知真正的意义是什么?
答案示例:
①寻求真理的惟一途径是对事物可观的探索。
②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象力、有计划的探索。
18.本文结尾表达了什么希望?
答案示例: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地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四、深入探究
1.为什么应该有格物致知精神?
答案示例:作者提倡“格物致知”精神,原因有三:
(1)这是由中国传统教育导致的中国学生的弱点决定的;
(2)这是科学发展的历史和实验过程证明了的:
(3)这是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必不可少的。作者提倡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即培养学生的实验精神,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这对于今天素质教育中要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作者举了哪些事例来阐明应该有格物致知精神?
答案示例:(1)作者举了王阳明“格”竹子的事例证明“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
(2)举了自己由于受传统教育不知吃了多少苦头的事例,证明受传统教育的中国学生有“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践,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的弱点。
3.课文第11段中,“一些”、“大都”、“往往”、“常常”这些词语能否删去?为什么?
答案示例:不能,这几个词都表明作者所说的是一般情况,不是所有情况,也不包括特殊情况,使语言表达严密。
4.作者讲了哪些道理来阐明应该有格物致知精神?
答案示例:解释格物致知的含义;
分析传统的中国教育的弊病;
论述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揭示格物致知精神真正的意义等。
五、聚焦论证方法
本文使用了哪几种论证方法?请结合课文内容作简单分析。
答案示例:
①第2自然段:引用论证。引用《四书》上《大学》里的话,解释“格物致知”的出处与含义。
②第3自然段:引用论证。引用《大学》里的话,论证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的原因,是格物致知不是为探求新知识,而是为了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③第4自然段:举例论证。证明了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
④第8自然段:举例论证。列举研究竹子的例子,论证了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观察,而是积极的动手栽种、研究生长过程、科学的观察。
⑤第11自然段:举例论证、反面论证。列举中国学生高分低能的现象,从反面论证科学实验精神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⑥第12自然段:举例论证、反面论证。列举自己的亲身经历来证明缺少科学实验精神给学习带来的困难,再次论证了在王阳明的思想影响下,中国学生普遍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
⑦正反对比论证:第3、4自然段(但是);第7自然段(只能……不是……);第8自然段(不是……而是……);第9自然段(不是……它需要……是要有……)。一系列正反对比论证突出强调,论证有力,使观点更加鲜明而更利于人们接受。
六、拓展延伸
1.“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你能再举一些例子来证明吗??或从初中学过的课文中选取一位科学家的事例做事实论据,以支持作者所阐述的观点。
答案示例:示例一:“两弹”元勋邓稼先数十年如一日,进行了无数次的实验。为证实实验效果,经常率领研究人员在试验后迅速进入爆炸现场采样,先后成功研制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示例二:两获诺贝尔奖的居里夫人,在实验室里一锅一锅地冶炼着成吨可能含镭的工业矿渣,终于提取出0.1克纯净的镭。(应突出“注重实验或实践”这一要点)
2.我们有句俗话说:“要知道梨的滋味就要亲口尝一尝。”那么对梨的认识就是通过亲口尝试得到的。请结合自己的例子说说。
3.课文说:“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得近一百分,但是在研究工作中需要拿主意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
讨论一下,这是不是符合实际?如果是,应该怎样改进?
格言名句:
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 —— 墨子
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 刘向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 陆游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后汉书》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 鲁迅
一切推理都必须从观察与实验中来。—— 伽利略
除了实验之外,没有别的办法可以识别错 误。—— 狄德罗
七、练习设计
以《怎样才能避免“高分低能”》为题,写一篇500字左右的读后感。
【课后导练】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①科学进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
②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有计划的探测。比如,我们要知道竹子的性质,就要特别栽种竹子,以研究它生长的过程,要把叶子切下来拿到显微镜下去观察,绝不是袖手旁观就可以得到知识的。
③实验的过程不是毫无选择的测量,它需要有小心具体的计划。特别重要的,是要有一个适当的目标,以作为整个探索过程的向导。至于这目标怎样选定,就要靠实验者的判断力和灵感。一个成功的实验需要的是眼光、勇气和毅力。
④由此我们可以了解,为什么基本知识上的突破是不常有的事情。我们也可以了解,为什么历史上学术的进展只靠很少数的人关键性的发现。
⑤在今天,王阳明的思想还在继续地支配着一些中国读书人的头脑。因为这个文化背景,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得近一百分,但是面临着需要注意的研究工作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
⑥在这方面,我有个人的经验为证。我是受传统教育长大的。到美国大学念物理的时候,起先以为只要很“用功”,什么都遵照老师的指导,就一帆风顺了。但是事实并不是这样。一开始做研究便马上发现不能光靠老师,需要自己作主张、出主意。当时因为事先没有准备,不知吃了多少苦。最使我彷徨恐慌的,是当时的惟一办法——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选自《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1. 语段所要论述的观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得的。
2. 第①自然段在语段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出观点,总领下文。
3. 作者说:“基本知识上的突破是不常有的事情”,“历史上学术的进展只靠很少数的人关键性的发现”,其原因有三点:
?①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②实验的过程不是毫无选择的测量,它需要有小心具体的计划。③作为整个探索过程的向导的目标的选定,就要靠实验者的判断力和灵感。
4. 作者说“王阳明的思想还在继续地支配着一些中国读书人的头脑”,其具体表现是:
?中国学生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
5. 语段第⑥自然段说“在这方面,我有个人的经验为证”。其中的“这方面”是指:
?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考得近一百分,但是面临着需要注意的研究工作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
6. 语段第⑥自然段联系个人的经历进行论证,目的是为了说明:
?实验的重要性。
7. 读完语段后,你受到怎样的启发?请结合你的学习实际,谈谈自己的体会。
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