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亿有多大
1教学目标
1.经历猜想、实验、推理和对照的过程,感受1亿的大小,发展数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2.在探究活动中体会、领悟“由局部推算出整体”的研究方法。
3.在活动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体验与他人合作、交流的快乐,增强探索数学的兴趣和意识。
2学情分析
1亿有多大是义务教育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1单元《大数的认识》中的内容。本节课是在学生学完了亿以内数的认识和亿以上数的认识后,安排的一节综合实践活动。修订后的教材,对于大数的认识除了突出数概念的教学以外,更加重视数感的培养,让学生通过了解、感受可以感知的数据大小,来推算、想象1亿的大小。
由于1亿这个数太大,学生很难结合具体的量获得直观感受。因此,教材在“大数的认识”后安排了这个“综合实践”活动,旨在让学生通过探究活动,经历猜想、实验、推理和对照的过程,借助对具体数量的感知,利用可想象的素材充分感受1亿有多大。这个活动的主要任务,就是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与经验解决1亿有多大的问题,并在活动中获得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经验与策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
本节课我主要是以“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形式开展探究活动,希望通过这种开放式的学习方式,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发现问题、主动提出问题的能力,并通过合作交流、质疑答疑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课堂的主体,让学生在各方面的能力,特别是数学思维能力、敢于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都能得到不同的发展。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运用所学知识与经验解决1亿有多大的问题。
教学难点:充分感受1亿这个数有多大,领悟研究方法。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一、猜想交流,引出研究课题
1.揭题:同学们,我们来玩一个与数有关的游戏,猜一猜,老师写的这个数是多少?(10000)如果我想写一亿这个数,还要在它的后面再添几个0?
2.猜想:通过昨天的微课先学,我们已经初步感知了1亿的大小,现在请你在大脑里大胆猜想一下:1亿究竟有多大?
3.交流:学生交流自己的猜想。
【设计意图:通过微课学习和猜数游戏,尝试先学后教,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大胆猜想的能力,激发学生兴趣。】
活动2【活动】二、实验探究,对照验证猜想
1.确定选题,制定方案。
要想研究1亿张纸摞起来有多高,难道真的要找1亿张纸来量吗?不能直接测量怎么办?学生讨论汇报,分析研究方案的可行性,并梳理实验步骤。
2.小组合作,实验探究。
各小组按照实验步骤和任务单的要求开展活动,分别从三种不同的基数(100张打印纸、100张作文稿纸和1000张打印纸)中选取一种进行测量,并将获得的数据、推算过程和实验结论填入活动报告单中。
3.汇报交流,深入思考。
(1)各组汇报推算过程和实验结论。
(2)引发思考:为什么同样研究1亿张纸的高度,得出的结论却不同?
(任何测量都是有误差的。纸张的厚度、选择测量的纸张的基数等都会影响实验的精准度。选择测量纸张的基数越大,产生的误差就反而越小。)
(3)小结:刚才我们通过测量100张纸的高度,然后逐步推算出一亿张纸的高度,这个过程叫做推理。像刚才这样由局部再推算出整体,运用的就是“以少推多”的策略,这也是我们在解决问题时经常用到的一种研究策略。
4.生活对照,加深体验。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1亿张纸摞起来大约高1万米,1万米又有多高,万米还是很那想象,这时万米可以借助与生活中熟悉的事物进行对照,来感受1亿张纸摞起来的高度。
事物1:学校教学楼每层约高4米,5层教学楼大约高20米,1亿张纸摞起来大约相当于(??? )座五层教学楼高。
事物2:广州电视塔总高度约600米,1亿张纸摞起来大约相当于(??? )座广州塔那么高。
事物3:珠穆朗玛峰海拔约8844米,1亿张纸摞起来比珠穆朗玛峰还要高。
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对照,你有什么感受?
【设计意图:通过猜想、实验、类推、得出结论和对照,让学生经历“确定研究课题、设计研究方案、实验研究、得出结论”的全过程。了解科学实验的方法和步骤,在具体情境中体验1亿的大小,培养学生的数感,初步获得一些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初步渗透选用小基数类推解决问题的数学思想。】
活动3【活动】三、拓展延伸,深入领悟
1.自主探究。
(1)各小组利用提供的工具,选择一个研究主题,完成表格及填空。
主题1: 1亿粒大米大约有多重。
主题2:数1亿本练习本要花多长时间。
主题3:1亿本数学书铺开有多大的面积。
(2)小组汇报推算过程和实验的结果,并结合自己身边熟悉的事物进行对照。
你知道吗:一刻不停地数一亿个数大约需要(? )年。
学校操场的面积大约1公顷,1亿本数学书铺起来的面积大约相当于468个操场那么大。如果1个人1天吃400克大米,1亿粒大米大约够1个人吃(?? )天,约合(?? )年。
我国约有13亿人,如果每人每天节约1粒米,13亿人每天可以节约13亿粒大米,大约够1个人吃(?? )年。
(3)通过对照,你想说什么?
2.不一样的1亿。
出示1根长1分米的木条,它的长度是1分米,也等于1亿纳米。
1小滴血液中约含有500万个红细胞,20小滴血液中约含有1亿个红细胞。
想一想:为什么1亿有时很大很大,有时却并不大?
【设计意图:学以致用让学生在活动中经历课题研究、数学建模的过程,体验由局部推算整体的研究方法。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学生在活动交流中,从不同的具体情境中感受1亿的大小,发展数感。同时向学生进行节约粮食,珍惜时间的思想教育。并通过介绍不一样的1亿,拓宽学生的视野,在数据冲击中,将学生从1亿的巨大带回另一个现实,从而感受1亿有大有小,1亿的大小与它结合的量的大小有关,渗透辨证地看待问题的思想。】
活动4【作业】四、回顾总结,课外延伸
1.总结回顾:这节课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有什么新的体会?回顾一下,我们经历了怎样的研究过程?运用了什么研究策略?
?2.课外延伸:A、写一篇关于“1亿有多大”的数学日记;B、运用今天所学的研究方法和策略,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内容(1亿个--------)进行研究,感受1亿的大小。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与反思,带领学生梳理实验步骤和研究过程,进一步强化研究的方法,同时也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提高反思能力。并将研究延伸至课外,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
板书设计:
?????????????????????????????? 1 亿 有 多 大
?????????????????? ?猜想??? 实验??? 推理??? 对照??????????????局部推算整体?
??????????????????????????? 1.测量???????????????????????????????????? 以少推多
????????????????????????? ? 2.推算??????????????????????????????????
??????????????????????????? 3.得出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