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 7 图形的运动(二) 轴对称 上课课件(共2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 7 图形的运动(二) 轴对称 上课课件(共2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4-15 07:27: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第1课时 轴对称
图形的运动(二)
学习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轴对称,探索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和性质,并能在方格纸上画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2.通过轴对称图形的变化,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
学习重点
掌握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和性质,会画轴对称图形。
学习难点
1.准确判断轴对称图形,并找出对称轴。
2.利用轴对称的知识,画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一、引入新课
其实,这些美丽的艺术品也充分体现了数学的美,充分体现了图形变换的魅力。这节课,就让我们来感受轴对称的美。
二、自主探究
轴对称
画出这些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仔细观察这些轴对称图形,你发现了什么?
对称轴
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折痕两侧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
你能再举几个轴对称图形的例子吗?

等边三角形
看一看,数一数,你发现了什么?
轴对称图形
观察,沿着中间的虚线对折,A点会与哪个点重合?
3
沿着某条直线对折能重合的一组点叫做对应点,这条直线就是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轴对称图形
数一数,画一画,看看每组的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对应点的连线和对称轴的关系。
B
点C与点C′到对称轴的距离都是 。
2
C
C′
D
D′
E
E′
F
F′
对应点的连线与对称轴相互 。
垂直
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对应点之间的连线垂直于对称轴。
根据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如何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呢?
怎样画得又好又快?
每条线段都应该画多长?
.
.
.
.
.
.
.
.
.
.
找到关键点
根据等距离确定对应点
依次连线
画法:
(1)找出所给图形的关键点。
(2)数出或量出图形关键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确定关键点的对应点。
(3)按照所给图形的形状顺次连接各对应点,就画出了所给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试一试,画出下面这个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第一步:标出点A和点B;
第二步:通过数格找到对称点A' 和B';
第三步:顺次连线。
A
5格
5格
A'
B'
B
3格
3格











三、巩固深化
1.在轴对称图形下面的括号内画“√”。


2. 动手操作:剪下教材附页上的图形,先折一折,再画出下面图形的对称轴,看看能画几条。
2条
4条
3条
6条
3. 下面的图形各是从哪张纸上剪下来的?连一连。
4. 你能画出下面图形的另一半吗?试一试。
(1)










(2)










5.
四、课堂小结
轴对称的性质:
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对应点的连接垂直于对称轴。
轴对称图形的画法:
(1)找出所给图形的关键点。
(2)确定关键点的对应点。
(3)顺次连接各对应点。
五、课后作业
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六、教学反思
1.以身边的事物为媒介,循序渐进地指出学生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2.在实践操作中激活学生的思维。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学最终要落实到个体的学习行为上,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实践体验,才能真正对所学内容有所感悟,进而内化为己有,在学习实践中逐步学会学习。
3.小组合作是新课程标准所提倡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本节课采用了小组合作的形式,学生在活动中养成了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