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八年级物理单元质量检测题(三)
(第八章 压强与浮力)
(时间:60分钟 满分:70分)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题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 案
1.下列对公式p=的理解正确的是( )
A.物重越大,产生的压强越大
D.受力面积越小,产生的压强越大
C.压力和受力面积比总是一个恒量,这个恒量叫压强
D.受力面积一定时,产生的压强与压力成正比
2.如图所示的事例中,属于减小压强的是( )
3.有甲、乙、丙三个同学在同一房间用托里拆利的方法测量大气压,实验记录结果依次是75.2cm、75.6cm、76.0cm。已知一个同学做实验时,管内混入了空气,另一个同学则没有将管子竖直放置,如果只有一个同学的方法是正确的。它是( )
A.甲 B. 乙 C.丙 D.无法确定
4.如图所示,把一物体挂在弹簧测力下,物体全部浸于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若让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小,做法可行的是( )
A.往烧杯里加水 B.往烧杯里加些酒精
C.往烧杯里加些盐 D.把弹簧测力计向上提一下,但物体不露出水面
5.如图所示,四个形状不同、高度相同的四个形状不同、体积相同的不同物体,分别在水和酒精中静止情形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受到的浮力最大 B.乙、丙、丁受到的浮力一样大
C.乙受到的浮力最大 D.形状不同、液体不同无法比较
第4题 第5题 第6题
6.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图象。若用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物质分别做成等高的实心圆柱体A、B,把它们并排竖直放在水平地面上,则两圆柱体A、B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为( )
A.8:1 B.4:3 C.4:1 D.1:2
7.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在无风的天气,汽车在马路上快速驶过以后,马路两边的树叶会随风飘动,如图所示,汽车向左行驶,马路两边的树叶会沿着A、B、C哪一个方向飘动( )
A.向A方向飘动
B.向B方向飘动
C.向C方向飘动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8.把重8N、体积为1.0×10-3m3的物体投入水中,当物体静止时,物体的状态和所受浮力是( )
A.漂浮,F浮=10N B.悬浮,F浮=8N
C.漂浮,F浮=8N D.沉在水底,F浮=10N
9.将质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实心球放入足够深的水中,甲球漂浮,乙球下沉到水底。两球静止时所受浮力分别为F甲和F乙,两球的密度分别为ρ甲和ρ乙,则( )
A.F甲>F乙;ρ甲<ρ乙 B.F甲>F乙;ρ甲>ρ乙
C.F甲<F乙;ρ甲<ρ乙 D.F甲<F乙;ρ甲>ρ乙
10.跳水运动员入水的过程中,他所受浮力F随深度h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
11.如图所示,往浴缸中匀速注水直至注满。下列表示此过程中浴缸底部受到水的压强p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正确的是(?? )
12.有甲、乙两个溢水杯,甲溢水杯盛满酒精,乙溢水杯盛满某种液体.将一不吸水的小球轻轻放入甲溢水杯中,小球下沉到杯底,溢出酒精的质量是40g;将小球从甲溢水杯中取出擦干,轻轻放入乙溢水杯中,小球漂浮且有的体积露出液面,溢出液体的质量是50g,已知ρ酒精=0.8×103kg/m3,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①小球的质量是40g ②小球的体积是50cm3
③液体的密度是1.1×103kg/m3 ④小球的密度是0.9×103kg/m3
A.只有①②正确 B.只有②③正确 C.只有②④正确 D.只有①③正确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3.食人鱼(如图所示)是世界上最凶猛的鱼类之一,体形虽小,牙齿却像两条小钢锯异常尖利,能在几分钟内将攻击目标啃得只剩白骨。“牙齿异常尖利”是指牙齿的 小,能够产生较大的 。
14.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有两个重力不计的圆柱形容器A、B,横截面积均为5.0×10-3 m2,A的底面向上凸起,B的底面为平面。在两容器中均加入重为10N的水,则B对桌面的压强为 Pa,A对桌面的压强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B对桌面的压强。若A、B容器的水中同一高度处压强分别为PA、PB,则PA PB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15.如图所示是两只完全相同的容器,分别盛有甲、乙两种不同液体,把两只完全相同的密度计分别放在液体中,密度计所受到的浮力分别为F甲、F乙,则F甲 F乙;甲、乙两种液体的密度分别为ρ甲和ρ乙,则ρ甲 ρ乙。(选填:“>”、“=”或“<”)
16.我国最大集装箱船“郑和”号的甲板面积相当于4个标准足球场,排水量约为18万吨。“郑和”号从长江口驶入东海,所受到的浮力将 ,排开水的体积将 ,排开水的质量将 (均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三、作图题(每题2分,共4分)
17.如图所示请画出物体A对地面的压力。
18.在图中,重为2N的小球漂浮在水面上,画出小球所受的浮力F浮的示意图。
第17题 第18题
四、实验题(每空1分,共10分)
19.有两只相同的烧杯,分别盛有体积相同的水和酒精,但没有标签,小李采用闻气味的方法判断出无气味的是水。小唐则采用压强计进行探究:
(1)小唐把金属盒分别浸入到两种液体中,发现图(甲)中U形管两边的液柱高度差较小,认为图(甲)烧杯中盛的是酒精。他的结论是不可靠的,因为没有控制金属盒在液体中的 相同。
(2)小唐发现在同种液体中,金属盒离液面的距离越深,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就越 ,表示液体的压强越 。
(3)小唐还发现在同种液体中,金属盒距液面的距离相同时,只改变金属盒的方向,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 (选填“不变“或“变化“)。
20.如图所示,是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操作,请你回答下列问题:(g取10N/kg)。
(1)分析图①②③,说明浮力的大小与???????有关。?
(2)为了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深度的关系,课选用图???????进行操作。?
(3)物体A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N,物体A的体积是?????m3。?
(4)用图中实验数据计算盐水的密度是?????????kg/m3。
(5)该实验主要运用的科学探究方法是????????????。
五、综合题(21题10分,22题12分,共22分)
21.如图为某桶装矿泉水,桶的自重为7N,净含量为18L(1L=10-3m3),装满水后桶底水深为0.34m,把它放在水平地面上。问:(g=10N/kg)
(1)装满水后,水和桶的总重是多少?桶底受到水压强是多少?
(2)如果桶底和地面的接触面积为110cm2,则它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少?
22.用弹簧测力计悬挂一实心物块,物块下表面与水面刚好接触,如图甲所示。从此处匀速下放物块,直至浸没于水中并继续匀速下放(物块未与水底接触)。物块下放过程 中,弹簧测力计示数 F 与物块下表面浸入水的深度 h 的关系如图乙。g 取 10N/kg,水的 密度是 1.0×103kg/m3。求:
(1)物块受到的重力;
(2)物块完全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3)物块的密度。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5 D B B C C 6-10 A A C A D 11-12 B B
二、填空题
13.受力面积 压强 14. 2.0×103 大于 大于 15. = < 16. 不变 变小 不变
三、作图题
17. 18.
四、实验题
19.(1)深度 (2)大 大 (3)不变
20.(1)排开液体的体积??(2)①③④??(3)2??2×10-4??(4)1.1×103??(5)控制变量法
五、综合题
21.解:(1)装满水后水重:G水=m水g=1.0×103kg/m3×1.8×10-2m3×10N/kg=180N
装满水后总重:G=G0+G水=7N+180N=187N;
桶底受到水压强:p水=ρ水gh=1×103kg/m3×10N/kg×0.34m=3.4×103Pa
(2)水桶对地面的压强:p2====1.7×104Pa
22. (1)物块受到的重力为18N;
(2)物块完全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8N;
(3)物块的密度为2.25×103kg/m3。
A.用针绣花 B.厚纸片垫提手处 C.刀切芒果 D.线切鸡蛋
A. B. C. D.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