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张PPT)
17 紫藤萝瀑布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迸溅(bìng) 花穗(suì) 仙露琼浆(jiāng)
B.挑逗(tiǎo) 树梢(shāo) 蜂围蝶阵(dié)
C.枯槐(huái) 酒酿(niàng) 忍俊不禁(jìn)
D.沉淀(dìng) 笼罩(zhào) 盘虬卧龙(qiú)
?
?
B
?
?
?
?
?
?
?
?
?
?
2.下面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只见一片辉皇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
B.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
C.我只是贮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
D.我曾遗撼地想:这里再也看不见藤萝花了。
B
?
?
?
?
3.下面的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盛开的紫藤萝花吸引不少人驻足欣赏。
B.这个节目实在幽默风趣,尤其是那小孩的滑稽表情,令人忍俊不禁地笑起来。
C.夕阳像一个巨人被捆缚了手脚,使出浑身解数,憋红了脸,在天边挣扎。
D.在沙漠里经历了整整四天的苦苦挣扎之后,他终于发现了一片水源,这对于他来说,真可以说是仙露琼浆。
B
?
?
?
?
?
?
?
?
?
?
?
?
4.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拟人修辞的一项是( )
A.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
B.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
C.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D.“我在开花!”它们在笑。“我在开花!”它们嚷嚷。
B
5.下面是《做人》这首小诗的前两节。请顺着文意续写一节。
做花一样的人/不一定艳丽娇媚/但必须芬芳四溢。
做树一样的人/不一定枝繁叶茂/但务必挺拔秀颀。
示例一:做山一样的人/不一定高大巍峨/但定要端庄挺立。
示例二:做水一样的人/不一定波澜壮阔/但务必清澈明净。
6.下列关于本文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作者看到一树盛开的紫藤萝,感悟到人生的美好和生命的永恒。
B.文中多处使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文章语言生动、形象。
C.本文描写紫藤萝花的勃勃生机,实际上是在赞美生命的顽强和美好。
D.文章最后“我不觉加快了脚步”是因为“我”在这儿待的时间太长了。
D
7.观察下面楚均亭画作《无人亦自芳》,写一段解说文字,至少用上一个成语。
示例:画面由外倾山崖、一簇花草、两只飞翔的小鸟和画题组成。画的主体是崖顶一簇茂盛的兰花,叶子四处伸展,数朵花儿争相盛开,芬芳四溢。虽身处悬崖绝壁之上,连鸟儿也难以企及,但它依然兀自开放,表现了兰花甘于寂寞、高洁傲岸、不媚世俗的精神品质。这幅画立意高远,构思自出机杼;托物言志,耐人寻味。
8.【训练点:标题含义及作用】全文围绕一树盛开的紫藤萝来写,题目为什么叫“紫藤萝瀑布”?改为“盛开的紫藤萝”好不好?为什么?
一、语文要素训练
①外形相似:这一树紫藤萝开得繁密、茂盛,充满生命的活力,就像一条流动的瀑布。②意义相关联:这一树紫藤萝瀑布就像一条生命的长河,绵延不绝,永无止境。
不好。“紫藤萝瀑布”运用比喻的修辞,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紫藤萝盛开的壮观景象,既提示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又暗示了文章的中心,隐含了生命的活力与生命的绵延长远,改为“盛开的紫藤萝”则无法暗示文章的中心。
8.【训练点:标题含义及作用】全文围绕一树盛开的紫藤萝来写,题目为什么叫“紫藤萝瀑布”?改为“盛开的紫藤萝”好不好?为什么?
9.【训练点:修辞手法】按要求赏析句子。
(1)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从多种感官互通的角度赏析)
运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将嗅觉和视觉互通,花香也有了颜色,写出了作者面对紫藤萝瀑布的愉悦梦幻之感。
(2)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从修辞角度赏析)
“挨”“接”“推”“挤”这组动词运用拟人的修辞,赋予花朵动的情态,鲜活地表现了花的勃勃生机。
10.这篇文章是通过对紫藤萝花的描写来抒发感情的,文中写了不同时期的紫藤萝,不同的景色引发了作者不同的感慨。请结合文章内容填空。
十多年前,曾看见家门外的紫藤萝稀落伶仃,作者感觉到遗憾;如今,重见紫藤萝,盛开的紫藤萝_____________,作者的心情是________________。
生机勃勃
二、精段品析
宁静和喜悦
“挑逗”一词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了紫藤萝花以人的情态,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紫藤萝花的顽皮和可爱。
11.根据括号里的提示赏析下面的句子。
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
?
这样写与眼前的紫藤萝瀑布形成对比,反衬眼前的紫藤萝生机勃勃的状态,从中反映出时代的变化发展,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轨迹,为后文引发作者的思考做铺垫。
12.文中为什么要插入“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这一段描写?
13.人的生命是短暂的,有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为什么又说“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因为生命的长河并不会因为某个人的不幸或逝去而停止流动。
14.课文开头说“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结尾说“我不觉加快了脚步”。它们各有什么含义?作用分别是什么?
“停住了脚步”是被紫藤萝的旺盛所吸引,“加快了脚步”是被紫藤萝的生命活力所感染,并转化为前进的动力。前者的作用是设置悬念,后者的作用是照应开头,使文章结构完整,深化主题。
15.文章开头先写小园中的其他几种花,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用衬托(反衬)的手法来突出木槿花的坚强、勇敢、不娇气。
请同学们看《点拨训练》第70页第15-18题。
16.“土埋大半截了,还开花!”这句话蕴含着怎样的意思?作者反复这样说的目的是什么?
木槿花遭遇到难以承受的苦难,但仍然保留着对生命的信念、战胜困难的勇气。这样写既强调了木槿花面临恶劣的环境时所特有的面对一切苦难的勇气,也对点明本文主旨起着重要作用。
17.题目流露出对木槿花的由衷赞美,作者说木槿花尤其是这朵木槿花“好”的理由是什么?
17.题目流露出对木槿花的由衷赞美,作者说木槿花尤其是这朵木槿花“好”的理由是什么?
①木槿花平凡而奇特,娇嫩却顽强。②重压之下艰难挣扎,勇敢面对一切苦难。③使惶恐中的作者拥有幻想、去掉悲伤、留住梦想。(意思对即可)
18.文章先说印象中的木槿是平庸的,后说木槿花是“震撼了我的那朵花”,这样安排有何好处?
18.文章先说印象中的木槿是平庸的,后说木槿花是“震撼了我的那朵花”,这样安排有何好处?
采用欲扬先抑的手法,用前后对木槿的不同认识和情感作对比,表现木槿的平凡朴实、勇于抗争、乐观自得的美好品质,令文章曲折有致。
19.某中学七年级(2)班准备开展“一花一草皆关情”的主题活动,请你参与。
(1)【我参与我积累】请仿照示例,写出一例与花草树木相关的诗句。
示例:唐——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示例一: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示例二:宋——杨万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2)【我参与我思考】自然本无情,当融入我们的情思时,自然便有了性情。请仿照示例,展开丰富的联想,任选一种花写一句话。
示例:傲霜的秋菊,象征着名士的高洁品行。
示例:美丽的莲花,象征着君子的清廉节操。
(3)【我参与我策划】请为此次主题活动策划两个活动项目。
项目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项目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 “吟咏自然”诗歌朗诵会 “一花一草皆关情”演讲比赛。
20.本文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通过对盛开的紫藤萝花的描绘以及对十多年前花的遭遇的回忆,悟出了自然规律和生命哲理。请你也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写一个片段,寄托你的感悟吧!
【思路点拨】首先要确定写什么事物,这种事物具有怎样的特征,然后思考如何和自己的情感或志向对接。在描绘事物时,要抓住事物的特征来写,为抒发情感服务,不需要面面俱到。
例文:昙花酝酿了一生,倾尽毕生心血,在一个万籁俱寂的深夜,或者一个凄风苦雨的夜晚,在人们熟睡之际,百花沉寂之时,悄然绽放。那种美丽,那种光辉,不亚于牡丹的雍容,不亚于玫瑰的妖娆,世人为之震撼。昙花就这样在夜里孤芳自赏,悄悄从人们的梦乡走过,不留痕迹,不留余地。这瞬间的美丽铸就了永恒。破晓之时,你所能看到的,只是一朵开败的花,冷冷地挂在枝头。
于是我便开始伤心,上苍让这惊世之美只做短暂的停留,却不肯让它多开放片刻。长大以后我才明白,试想,如果白天、黑夜,无论何时,昙花都一如既往地开放着,那么,谁会珍惜那短短的几个小时,谁会在意它的美丽,昙花那独属于黑暗的魅力,又怎能体现出来呢?我们之所以被昙花瞬间的美丽折服,之所以无比珍惜那开放的几个小时,正是因为我们经历了白天里那漫长的等待啊!珍惜生命,珍惜生活,是我们做好任何一件事的最大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