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土地改革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新中国成立后进行了土地政策的调整,到1951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到1.4亿吨,比1949年增长26.9%,到1952年底,人均粮食由1950年的239.4公斤增长为285.2公斤。这从根本上反映出( )
A.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 B.生产关系变革促进生产力的提高
C.农村的面貌发生了彻底改变 D.生产的发展促进了新政权的巩固
2.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亿万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1952年让农民产生“获得感和幸福感”的原因是( )
A.农民获得了土地所有权 B.农民走上了集体化道路
C.农村停产革命 D.农村实行“大包干”
3.新中国成立后,进行土地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
A.消灭土地私有 B.满足农民的土地需要
C.解放农村生产力 D.废除封建剥削土地制度
4.下列关于土地改革意义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被彻底废除
B.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C.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D.在农村建立了人民民主政权
5.侯永禄的《农民日记》中写到:“1952年春节,我花一万四千元(注:相当于现在1.4元),割了二斤猪肉招待客人,这是多年来的第一次。农民收入一增加,粮食不但够吃,还有了剩余,心劲越大了。”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当时的中国农村( )
①封建土地制度被彻底废除 ②农民分到了土地
③实现了土地公有制 ④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高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6.图中所宣传的法律性文件颁布实施后,对中国社会所产生的巨大影响不包括( )
A.使土地由私有制转变为公有制 B.使中国的农民真正获得了解放
C.彻底摧毁了我国封建土地制度 D.大大解放了我国的农村生产力
7.欣赏下列“话剧”。农民对地主说:“你被消灭了。”地主对农民说:“你翻身当家了。”土地兴奋地说:“我要换新主人了。”农民、地主、土地一起说:“一切都变了。”该“话剧”所反映的史实发生于( )
A.1937一1945年 B.1946—1949年 C.1950—1952年 D.1953—1957年
8.建国后土地改革在全国轰轰烈烈地展开,当时尚未进行土地改革的省份是( )
A.安徽 B.浙江 C.甘肃 D.西藏
9.新中国成立后的土改与以往土改的不同,主要表现在( )
①注意保存富农经济 ②在政治上中立富农的政策
③稳定城市中的资产阶级 ④孤立地主阶级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 D.①②③
10.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被废除的标志是( )
A.土地革命完成 B.镇压反革命运动的完成
C.土地改革完成 D.三大改造完成
11.新中国建立后.人民政府采取的哪项措施为我国实现工业化准备了条件( )
A.颁布《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开展土地改革运动
C.抗美援朝的胜利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12.以下各项不属于《中国土地法大纲》规定的是( )
A.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 B.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
C.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D.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
二、判断题
13.1950-1952年的土地改革彻底废除了中国2000多年来的封建土地制度。( )
14.1950年,土地改革在全国轰轰烈烈地展开,当时尚未土改的是西藏。( )
三、综合题
15.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就旧中国一般的土地情况来说,大体是这样的:占乡村人口不到百分之十的地主和富农,占有约百分之七十至八十的土地,他们借此残酷地剥削农民。而占乡村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贫农、雇农、中农及其他人民,却总共只占有约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土地,他们终年劳动,不得温饱。
──选自《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一册
材料二 :敬爱的毛主席:?……我们祖祖辈辈做梦都在想着有一天自己能有三亩、五亩的地,能在自己的土地上耕种,那有多高兴啊!现在……这个梦想实现了……在自己土地里出力劳动,劳动成果完全自己所得,这样我们生产的劲头怎能不大呢…… ──选自辽宁宽甸县农民给毛主席的一封信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土地制度?
(2)阅读材料二,说出中央人民政府为实现广大农民的梦想所采取的措施。
(3)联系材料一、二的内容,简述中央人民政府采取措施的重要意义。
1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就是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无地少地的农民。这样,当作一个阶级来说,就在社会上废除了地主这一阶级,把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这种改革,诚然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
——刘少奇《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
材料2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回答:
(1)根据以上材料,说明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和目的。
(2)与封建土地所有制相比,农民土地所有制的最大特点是什么?
(3)为什么说土地改革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
(4)根据所学知识说说土地改革的依据及有什么历史作用?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解放前中国土地情况调查表;
阶级成分 占人口% 占土地%
地主、富农 10 70—80
贫农、中农、雇农 90 20—30
材料二“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1)材料一反映了怎样的状况?这种状况对我国有何影响?针对这一状况我党采取了什么措施?
(2)材料二出自何文件?它的实施有什么意义?
答案
1.B 2.A 3.C 4.D 5.C 6.A
7.C 8.D 9.A 10.C 11.B 12.D
13.正确 14.正确
15.(1)封建土地制度。
(2)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开展土地改革。
(3)彻底摧毁了在我国存在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16.(1)内容: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目的: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2)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3)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在我国存在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也被消灭;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4)《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使人民政权更加巩自,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17.(1)解放前旧中国是封建土地制度,地主富农占有绝大多数土地,农民没有或拥有少数土地。这种状况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进行了土地改革。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意义:摧毁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也被消灭。农民翻身做了主人,大大解决了农村生产力,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