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妈妈在一起》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1、通过泥塑过程,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
2、在观察、分析动物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
能力:1、通过想象小动物和妈妈在一起的情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2、在与同学的合作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情感:1、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2、引导学生进一步感悟母子之间的亲情,丰富学生的情感。
3、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渗透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教学重点:回忆、观察、分析、表现动物与妈妈在一起的情景。
教学难点:动物的特征和情节的表现。
教学准备:
教具:教学光盘、橡皮泥及范作。
学具:橡皮泥、牙签、垫板、剪刀等。
教学过程:
活动一:
同学们,今天,张老师把我们平日非常熟悉的一些动物请到了课堂上,你们欢不欢迎它们?(齐)
(出示课件2)你们看,谁来了?(齐)
这些可爱的动物宝宝都和谁在一起呀?(板书课题:和妈妈在一起)
活动二:
1、你们看看这些动物宝宝,它们和妈妈在一起感到怎么样?(幸福、高兴……)
(逐一引导讲述)
师:你们看,这几只小花狗多幸福呀!它们在尽情地吮吸着妈妈的乳汁,让自己的身体长得棒棒的。
你们看,这两只可爱的小鸡,一定是刚刚出壳,对外面的世界感到很陌生、很害怕,它们躲到妈妈的身体下面,感到十分安全。
再看,两只可爱的小企鹅好象一时适应不了南极寒冷的天气,妈妈正在用自己的身体为它们挡风、取暖。看,他们依偎在妈妈的身前,多温暖呀!
(出示课件3)小结:原来,动物小时候的身体很弱小,需要妈妈的养育和保护。
2、其实,妈妈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小动物的很多本领都是从妈妈那里学到的,快来看看吧,小动物们正在向妈妈学什么呢?我们来看看。
(出示课件4—7逐一引导讲述)
师:你们看,天鹅妈妈在教小天鹅什么本领呀?(齐:游泳)小天鹅们学的可用心了,它们学着妈妈的样子,把漂亮的长脖子挺的高高的,姿态真优美!它看以来很象一个数字几?(象2,师动作引导)
这是谁呀?(齐:海豚)小海豚向妈妈学习什么?(在水中跳跃)谁能说说海豚母子在水中跳跃的姿态?(指名:它们用尾巴用力一推,猛得冲出水面,身体弯成月牙形,动作真好看……)
那么,小象正在向妈妈学习什么呢?(指名)
五只可爱的小狗整齐的排成一行,妈妈正在教它们什么呢?现在,同学们充分发挥想象,先同位互相说一说。(后指名)
小结:小动物们向妈妈学习各种本领,长大后才能独立生活。
活动三:
1、(出示课件)你们看,这些同学在干什么?(齐)
哦,原来他们是在用泥塑的方法表现小动物和它的妈妈。
2、其实,张老师也很喜欢做泥塑。你们看,我今天把自己最喜欢的一个小动物也带来了。(出示范作:刺猬)它是谁呀?(齐)
师:它是一只刺猬妈妈,刚才到果园里捡了这么多好吃的小果子,想给小刺猬吃。可是小刺猬呢?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我们把它变出来好吗?(齐)
师边示范边讲解:观察刺猬身体是什么形状(水滴形)——揉圆球——搓成水滴形——压平底部——尺子切开嘴巴——笔盖印眼睛——剪刺
好了,一只可爱的小刺猬变出来了,你们喜欢它吗?(齐)。它看到妈妈为自己捡了这么多又漂亮又好吃的果子,高兴极了!(将小刺猬放到刺猬妈妈的身上)你看,刺猬妈妈背着小刺猬高高兴兴的回家吃果子了。
3、(师边示范边讲解)刚才,我用一整块橡皮泥利用揉、搓、压、捏等方法做出了小刺猬,这种方法叫整体塑形法(板书)整体塑法适合制作外形简单的动物。
如果小动物的形象比较复杂,(出示课件:熊猫)比如要制作一只可爱的熊猫,不能用一整块泥直接塑造出来,我们就可以用另外一种制作方法——分步组合法制作(板书)。现在我们就来用分步组合法制作一个熊猫妈妈。(出示课件:熊猫制作步骤)
师:熊猫妈妈做好了,它怀里抱着可爱的熊猫宝宝。你看,它们在一起多亲热呀!其实,熊猫宝宝和熊猫妈妈的制作方法是完全一样的,只不过妈妈的个头……大,宝宝的个头……小。
4、(出示课件)我们再来看看贪吃的老鼠一家吧!老鼠的一家正在干什么呀?(指名)这是谁?(齐:分别说出妈妈和孩子)它们都伸长了尖尖的嘴巴,准备大吃一顿。它们把耳朵竖得老高,为什么呀?如果听到小猫的声音,赶紧逃跑。
那么,猫妈妈和它的孩子干什么去了呢?(出示课件)它们来了!它们在干什么?(指名)小猫读书怎么样?(认真)表演一下小猫读书的动作。(小猫两手拿书,把书放在身前,眼睛认真的看着书中的每一个字)猫妈妈的动作呢?表演一下。(它身体坐得直直的,仔细听小猫读书)
(出示课件)袋鼠妈妈带来了自己最满意的照片。你们看,它们和照片里像不像呀?(齐)可爱的袋鼠宝宝在妈妈温暖的大口袋里,多舒服,多幸福呀!
5、其实,只要抓住动物外形的特点,就会把动物塑造的逼真、生动。
(出示课件)你们看,这只小白兔多可爱呀!它的外形有什么特点?(耳朵长、尾巴短、腿短……)它的身体是什么形状的?(椭圆形)只要抓住这些外形特点,(点课件)就可以用橡皮泥塑造出这样一只可爱的小白兔了。为了让小白兔更漂亮,我们还可以给它添加一些装饰。
(出示课件)再来看看这头大象,他的外形又有什么特点呢?(有长长的鼻子、大大的耳朵、又长又尖的象牙、腿粗、尾巴细)它的身体是什么形状的?(长方形)只要抓住这些特点,(点课件)这样一头可爱的大象就可以塑造出来了。
6、同学们刚才分析动物外形的特点都很准确,老师现在想考考你们,我来说动物的名字,你们来说它的外形特点,怎么样?(齐)
长颈鹿?(脖子长、头小、腿细)我们来对照一下长颈鹿的照片(出示课件17 )长颈鹿确实具备你们所说的特点,抓住了这些特点,(点课件)就可以塑造出这么可爱的长颈鹿了。
蜗牛?(圆圆的壳、细长的身体、两条长长的触角)我们来看看蜗牛的照片(点课件)同学们刚才说的真不错!(点课件)你们看,这只小蜗牛多开心呀!因为它今天穿上了花衣服。
(点课件)再来看看这条热带鱼,你能看出它的身体是什么形状吗?(椭圆形)(点课件)再加上鱼鳍、尾巴和花纹,一条漂亮的小鱼就做好了。
7、好,我们再来看看书中还有哪些泥塑小动物。请打开书
你们找到河马母子俩了吗?(齐)河马妈妈和小河马都张着大大的嘴巴,它们在干什么呀?(指名)
那么,乌龟妈妈正在领小乌龟们干什么呢?(指名:)你们的想象力可真丰富!
活动四:创新实践
你们想不想也来动手做一做,用橡皮泥表现小动物和妈妈在一起的情景?(齐)张老师想让你们同位两个人合作,一个人捏动物宝宝,一个人捏动物妈妈。现在你们同位两人商量一下,你们想捏什么小动物,想表现它们在一起的什么情景?(指名说)
我相信同学们想的都很有趣!现在就让你灵巧的双手动起来,把你们想的表现出来吧!(出示课件18,播放音乐)
(学生制作,教师巡视指导,对有创意的作品及时点评、拍照)
活动五:
1、在同学们制作的过程中,我用照相机拍下了几组同学的作品,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是谁呀?这是哪两位同学制作的?你能介绍一下你们的作品吗?……宝宝和……妈妈在干什么?……(共3张)
2、“母子乐园”里也来了不少小动物。哪是你和同位合作的作品?介绍一下。
师:你们做的动物宝宝和妈妈一起,既生动又逼真,而且很有创意。
3、总结:
小动物的妈妈这么爱自己的小宝宝,其实你们的妈妈也很爱你们,谁能告诉大家,妈妈是怎么爱你的?(指名)
妈妈为你们付出了这么多,你们想为妈妈做些什么呢?(指名)
你们真是些懂事的好孩子,(指课件)知道妈妈这么爱我们,我们也要用实际行动——(齐:爱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