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级音乐上册第一单元有趣的声音世界《大鼓和小鼓》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一年级音乐上册第一单元有趣的声音世界《大鼓和小鼓》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0-04-15 07:30: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一年级音乐大鼓和小鼓教案
一年级音乐《大鼓和小鼓》教案 授课教师:秦安县刘坪学区邓坪小学——程遂虎
课型:唱奏综合课 课题:体验音乐 感受快乐——大鼓和小鼓 课时:一课时完成 教学内容: 1.人教版一年级音乐上册第三课时歌曲《大鼓和小鼓》 2.音的强弱。 教材分析:这是一首二拍子的日本儿歌,全曲共八小节,四乐句,旋律共有两句,歌词内容为大鼓和小鼓一强一弱的敲击,体现音乐中力度的对比, 歌曲简单易学。(强 —弱 —强 —弱 —强 —弱)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习用轻快的声音演唱歌曲《大鼓和小鼓》 (2)能力目标:结合生活中的经验,用敲击、动作等方式探索、感知、体验音的强弱。 (3)情感目标:体验快乐的音乐学习,通过进行各种音乐游戏和活动,发展大脑与身体运动的协调性。 教学重点:学习歌曲《大鼓和小鼓》,能用强弱对比的手法来边唱边演奏歌曲。 教学难点:分辨音的强弱,并用唱、拍、舞、奏等不同形式来表现音的强弱。 教法:听唱法??、 示范法?、? 启发联想法?、 表演法。 学法: 游戏律动法、 模仿表现法、? 综合活动法、? 自主活动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大鼓、小腰鼓、贴图、音响设备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创设情境 1.玩乐器 (1)认识乐器:大鼓和小鼓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个鼓朋友,他们来和大家一块玩呢!
2.猜谜语 圆圆一只大木桶???,??? 上下肚皮都是空。 娃娃见了爱打它??,???? 一打就说咚咚咚。 (2)通过敲击、观察正确分辨大小鼓在声响、形状、敲击方式上的区别。 师:大鼓小鼓真有礼貌,小朋友要不要也和他们问好呢?运用生动的语言邀请学生进行乐器的敲击。
(二)新课教学 学习内容 ? 学生活动 ? 教师活动 ?学唱歌曲 1.运用课件进行歌曲旋律的学唱。 2.学歌曲,听音乐。 3.“大家一起唱”活动。 4.为学生创设情境。 5.歌曲的教唱。 6.参与学生的演唱。???? 音的强弱 1.音乐游戏“我的大鼓和小鼓”。 2.通过律动发现音乐中的强弱规律。 3.通过边演奏、边演唱歌曲来体现音的强弱。并进行互相的评价。 4.带领学生音乐游戏。 5.引导学生找到音乐中的强弱规律。 6.观看学生进行歌曲的演奏和演唱,并组织学生进行评价。
7.歌曲的学唱。 (1)通过使用教师设计的课件,让学生用互相合作的方式,运用听唱法、模唱法进行歌曲旋律的学习。 (2)教师进行歌曲的范唱。 (3)学生将自己在前一环节选择好的衬词便成歌曲的歌词,并进行演唱,教师协助学生完成。
(4)完整的演唱所学习的歌曲,分组合作来进行演唱。可由一个组演唱歌词,一个组演唱衬词。轮流来。 (5)教师对所有同学的表现进行肯定。 6. 音的强弱—游戏、演唱、演奏环节。 (1)节奏律动游戏——“我的大鼓和小鼓”。 本课的教学难点是分辨音的强弱,并且通过唱、拍、舞、奏等形式来表现音的强弱。通过律动游戏“ 我的大鼓和小鼓” 来引入
× × × × × | × × |
我 就 是 大 鼓 咚 咚
× × × × × | × × × |
我 就 是 小 鼓 嗵 嗵 嗵
让学生通过节奏律动游戏在加深对大小鼓音响、强弱对比的概念,并且能正确地区分和表现强和弱这两种不同的音乐力度的同时,加强了学生的节奏表现能力。
(三)欣赏音乐
播放《哇哈哈》歌曲,边歌边舞,让学生在欢乐,愉悦的教学氛围中,享受音乐带给他们的快乐,让每位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体验快乐的音乐学习,通过进行舞蹈活动,发展学生大脑与身体运动的协调性。
(四)课后总结 师:同学们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和同学一起说说。
(学生总结,教师评判)
师:同学们的表演能力、音高节奏能力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对于音乐中力度变化的处理,也做得十分恰当。请大家不要忘记了《大鼓和小鼓》,还有我们一起表演的歌曲,《哇哈哈》。下节课我们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