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7张PPT)
初中学段 语文学科 八年级
读懂诗人读懂诗-《子衿》
走进《诗经》
《诗经》是我们祖先第一次深情的吟唱,它自诞生之日起就如日月经天、江河行地,历代文人无不被其润泽、受其照耀。诗经里有第一首写新嫁娘的诗“桃之天夭,灼灼其华”,有记录农时的诗“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有反映战争的诗“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更有同学们熟悉的写至纯至情的《关雎》《蒹葭》,《诗经》距离我们从不遥远。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最早记录为周武王灭商以后产生的,最迟产生的作品为春秋时期。共有诗歌305首,又称“诗三百”。除此之外,还有6篇有题目无内容的笙诗。
《诗经》有四始六义之说,四始指《风》《小雅》《大雅》和《颂》的四篇列首位的诗。六义则指“风雅颂赋比兴”,其中风雅颂是按音乐的不同对《诗经》的分类,而“赋比兴”是《诗经》的表现手法。
关于国风
《国风》是中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被普遍视为《诗经》中的文学精华部分,后人将其与屈原的《离骚》并称为“风骚”。从内容上讲,《国风》大多数是民间诗歌,是人民大众的口头创作。有不少揭露贵族统治集团对人民的压迫和剥削,也反应民间劳动生产情况和爱情生活。常用复沓的手法来反复咏叹,一首诗中的各章往往只有几个字不同,有很强的民歌特色。
《子衿》 是《诗经·郑风》中的一篇。
关于此诗的背景,现代学者一般认为这是一首情歌。歌者热恋着一位青年,他们相约在城阙见面,但久等不至,歌者望眼欲穿,焦急地来回走动,埋怨情人不来赴约,更怪他不捎信来,于是唱出此诗寄托其情思。
写作背景
品读《子衿》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诗经·郑风·子衿》
(tāo) (tà) (què)
(nìng) (sì)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诗经·郑风·子衿》
(tāo) (tà) (què)
(nìng) (sì)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的是你的衣领,悠悠的是我的心境。
纵然我不曾去会你,你难道就不给我寄传音讯?
子:你。衿(今jīn):衣领 ,即系佩玉的带子。
《颜氏家训·书证》:“古者斜领下连于衿,故谓领为衿。”
悠悠:深思的样子。
《集传》:“悠悠,思之长也。”
宁:岂,难道。
嗣(似sì):《释文》引《韩诗》作“诒(贻yí)”,就是寄。
音:音讯,信息。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佩:指佩玉的带子。
青青的是你的佩带,悠悠的是我的情怀。
纵然我不曾去会你,难道你就不能到我这来吗?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挑(tāo)兮达(tà)兮 :独自徘徊的样子。
城阙(què):城门两边的观楼,是男女惯常幽会的地方。
闻一多《风诗类钞》:“城阙,是青年们常幽会的地方。”
来来往往张眼望啊,在这高高城楼上啊。
一天不见你的面啊,好像已经有三个月那样长!
艺术特色
2.重章叠句
这种回环复沓的手法可以加强抒情的效果,更富于音乐美。
3.直抒胸臆
细致心理描写,抒发诚挚的相思之情。
4.倒叙结构
前两章以“我”的口气自述怀人。第三章点明地点
1.赋比兴手法
以“青青子衿”起兴引起所咏之词。平铺直叙抒发感情。
思
考
问题二:《子衿》带给你怎样美的感受?
颜色美、音韵美、情感美.....
问题一:《子衿》抒发了主人公怎样的情感?
对心上人不来和自己相会的嗔怪埋怨,等待心上人的着急,对心上人深切的思念。
《子衿》鲜明地体现了那个时代的女性所具有的独立、自主、平等的思想观念和精神实质,女主人公在诗中大胆表达自己的情感,即对情人的思念。
曹操在《短歌行》中,就曾引用“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两句,表达对贤才的思慕渴求之情。诗句语气婉转,情味深细。
对后世影响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诗经·郑风·子衿》
诗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