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2张PPT。第六单元 科技文化与
社会生活第六单元 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第六单元优整合 知识梳理应用示例考点探究中考体验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科技文化成就从“两弹一星”到漫步太空杂交水稻与青蒿素 文化事业的发展 “两弹一星”漫步太空社会生活的变迁日常生活的变化交通、通信的不断发展第六单元优整合袁隆平: 20 世纪 70 年代, 袁隆平成功培育出 籼型杂交水稻 。 他被称为“ 杂交水稻之父 ” 屠呦呦: 20 世纪 70 年代初, 屠呦呦 领导科研团队发现了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 青蒿素 。 她获得2015 年诺贝尔 生理学或医学奖 改革开放前: 1956 年,毛泽东提出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的方针改革开放后: 文化事业进一步发展“两弹一星”核弹原子弹: 1964 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氢弹: 1967 年,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人造地球卫星: 1970 年,我国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东方红一号 ,成为世界上第 五 个 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导弹: 1966 年,我国第一次成功进行了发射导弹核武器的试验意义: “ 两弹一星 ”的成功,打破了当时有核大国的核垄断,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第六单元优整合漫步太空 1999 年 11 月, 神舟一号 无人飞船成功完成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一次飞行试验,开启了我国的飞天之旅 2003 年 10 月, 航天员 杨利伟 乘坐神舟五号飞船升入太空, 并成功返回地面。我国成为世界上第 三 个 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2008 年 9 月, 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升入太空, 航天员翟志刚成功完成出舱任务,实现了 太空行走第六单元优整合衣: 改革开放前,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人们买衣服要凭 布票 ,色彩和样式也很单调。改革开放后,人们的衣着变得丰富多彩起来食: 改革开放后, 人们不但能“ 吃饱 ”,而且还要“ 吃好 ”,讲究 营养均衡 、 粗细搭配 , 绿色食品 等科学卫生的概念也日益深入人心日常生活的变化 住: 改革开放后,人均住房面积扩大,室内装修和居住环境明显改善 第六单元优整合消费: 改革开放以来,消费总量不断增长, 消费结构也不断优化 交通、通信的不断发展交通的发展: 截至 2010 年底,中国的铁路 营运里程 已居世界第二位。全国建立起比较密集的公路网, 我国高速公路里程已居世界前列通信的发展: 我国的电信 网络规模 和用户数均居全球第一, 发展速度也位居世界前列第六单元优整合 第六单元优整合知识梳理(1)目的:打破有核大国的核垄断,增强我国的国防实力,保卫国家安全。(2) 成就: 1964 年 10 月,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6 年,中国第一次成功进行了发射导弹核武器的试验;1967 年,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3) “两弹一星” 精神是热爱祖国、 无私奉献, 自力更生、 艰苦奋斗, 大力协同、 勇于登攀的精神,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和科学精神的集中体现,是中国人 民在 20 世纪为中华民族创造的新的宝贵精神财富。我们要继续弘扬这一伟大精神,使之成为全国各族人民在现代化建设道路上奋勇开拓的巨大推动力量。第六单元优整合第六单元优整合左例
【典例1】 1965 年 5 月, 《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刊载文章《为什么美国的战略过时了》,认为中国在尖端科技上取得的某种突破,势必迫使美国修改它的全球战略。该突破可能是 ( )A.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B.中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C.中国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D.袁隆平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答案】 A【解析】本题考点为我国的科学技术成就。 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 C、 D 三项都发生在 1965 年之后。第六单元优整合右练
1.核武器是指利用原子核的裂变或聚变所产生的巨大能量和破坏力制造的具有巨大杀伤的武器。我国拥有核武器的标志是 ( )A.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B. 中国第一次成功进行了发射导弹核武器的试验C.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D.第一艘载人飞船发射成功C第六单元优整合2. “他为了我国的核武器研制事业呕心沥血、无私奉献,孜孜不倦地奋斗了 28 年。 ” “他”是 ( )A.邓稼先
B.雷锋C.焦裕禄
D.袁隆平第六单元优整合A 第六单元优整合第六单元优整合左例
【典例 2】“两弹一星”中的“一星”指人造地球卫星。 1970年, 我国成功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是 ( )
A.天宫一号
B.嫦娥一号C.东方红一号
D.神舟一号 【答案】 C 【解析】1970 年,我国用长征号运载火箭, 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第六单元优整合第六单元优整合【典例 3】20 世纪 60 年代中期,中国成功研制了中近程战略火箭。1980 年,新研制的固体潜地战略导弹水下发射成功。1989 年,中国邮政“□□□□——火箭腾飞”为主题发行了一套邮票。“□□□□”应是 ( )
A.生物工程
B.国防建设C.产业结构
D.政治体制 【答案】 B 【解析】本题涉及历史核心素养中的史料实证。材料中的“中近程战略火箭”“固体潜地战略导弹”是中国重要的武器装备, 属于国防建设范畴。 第六单元优整合C第六单元优整合右练
3. 1970 年 4 月 25 日新华社电: “中国人民这一伟大胜利,给正在坚持武装斗争的亚非拉各国人民和全世界革命人民以巨大的鼓舞,给反革命的美帝国主义和社会帝国主义以沉重的打击, 粉碎了他们垄断空间技术的迷梦。”该电评论的是 ( )
A.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C.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 D.神舟五号飞船实现载人航天 C第六单元优整合4. “该飞船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成为继苏联和美国之后第三个将人类送上太空的国家,它是我国在航天技术上的又一座里程碑。”“该飞船”是指 ( )
A.神舟一号飞船 B.神舟二号飞船 C.神舟五号飞船 D.神舟七号飞船考情分析 1 ?我国研制核武器的原因、“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与历史意义、“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飞船等,是中考常考点。主要题型有选择题、判断题、材料题等。第六单元优整合知识梳理1.|东营中考| “1959 年,一批中国最优秀科学家突然从公众的视线里消失了,甚至连他们的家人也不知道他们去了哪里。这个谜底直到五年之后,才随着大西北戈壁荒原上升起的蘑菇云得以揭开。 ”这个“谜底”是我国研制 ( )A.战略核潜艇
B.人造地球卫星C.长征运载火箭
D.原子弹D第六单元优整合C2. |日照中考| 20 世纪 50 年代,在经济困难的情况下,国家依然作出了研制“两弹一星”的战略决策,并将其作为“天字第一号任务” 。这一决策是基于怎样的需要? ( )
A.顺应新技术革命的潮流B.尽快改变国家的落后面貌
C.增强我国的国防力量D.落实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第六单元优整合B3.|福建中考| 20 世纪六七十年代,大大提高了我国国防实力和国际地位的重大成就是 (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B. “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C.籼型杂交水稻的成功培育D. “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第六单元优整合B第六单元优整合4. |内江中考|从无人飞船到载人飞船升入太空,现代中国人变传说为现实。我国第一艘无人飞船是 ( )
A.东方红一号
B.神舟一号C.神舟五号
D.神舟六号考情分析 2 ?袁隆平与屠呦呦的科技成就是中考考查内容。2015年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建议加强关注。主要题型有选择题、材料题等。第六单元优整合D第六单元优整合5.|滨州中考|下图人物是一位著名的农业科学家,他的杰出贡献印证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光辉论断。“他”是 ( )
A.王进喜
B.邓稼先C.焦裕禄
D.袁隆平第六单元优整合6 .|莆田中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每一个历史时期,在人民群众之中都涌现出一批英雄人物,他们对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起着重要作用。 20 世纪五六十年代是创业的年代,涌现出王进喜、焦裕禄、雷锋等英雄人物,其中,为我国的核武器研制事业作出了重大的贡献,被誉为“两弹元勋”的是 (1) 。第六单元优整合“文化大革命”时期,仍然有一批科学工作者在非常困难的条件下潜心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屠呦呦和她的同事发现了青蒿素;农业科学家 (2) 成功培育出我国第一代籼型杂交水稻。 第六单元优整合1991 年,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五个一工程” 开始实施,在全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2012年 10 月,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2015 年 10 月, (3) 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些英雄人物身上拥有 (4) 等优秀品质,强烈影响着我们的社会,震撼了人们的心灵,成为感动中国的人物。第六单元优整合【答案】(1)邓稼先 (2)袁隆平 (3)屠呦呦
(4)艰苦 创业、奉献为民、科学求真
谢 谢 观 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