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3张PPT。第五单元 国防建设与
外交成就第五单元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
外交 精讲知识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知识点一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重点、难点)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和平外交政策: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毛泽东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那一天,就向全世界宣告: “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助学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毛泽东提出的外交主张? 1949 年,毛泽东提出“另起炉灶”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一边倒”的三大方针,彻底结束了屈辱外交的历史。 “另起炉灶”就是不承认旧中国与外国建立的屈辱外交关系, 在平等的原则下建立新的外交关系。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指的是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余势力,取消帝国主义在华一切特权,在此基础上与愿遵守和平、民主、平等等原则的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一边倒”是指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国际斗争中,将坚定地站在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实质就是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的严正立场。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的外交环境(背景) (1)有利环境:中华人民共和国展开积极的外交活动,在成立后的第一年里,就同苏联等十几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为恢复经济建设创造一个好的外部环境。 (2)不利环境: 美国等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采取敌视态度, 实行外交孤立政策, 不与中国建交, 并对中国实行封锁和禁运。 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知识拓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美国对华实行外交孤立政策的原因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美国“扶蒋反共” 政策的失败, 损害了美国的在华利益,因而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在军事上实行威胁,政治上进行孤立,经济上加以封锁,企图把新生的人民政权扼杀在摇篮里。如:不同中国建交、发动侵朝战争、阻挠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操纵联合国排斥中华人民共和国等。 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大大增强了社会主义的力量,巩固了社会主义阵营。为遏制共产主义、干涉中国内政,美国对中国进行封锁和孤立。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3.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提出: 1953 年底, 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两国关系的原则。(2) 内容: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互不侵犯, 互不干涉内政? ,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漫话历史?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助学资料?
互不干涉内政是一项国际法原则。 依此原则, 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都无权以任何理由直接或间接地对他国进行干涉,不得以任何借口干涉他国的内政与外交事务,不得以任何手段强迫他国接受别国的意志、社会政治制度和宗教信仰。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3)三国声明: 1954 年, 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 分别与印度总理尼赫鲁、缅甸总理吴努发表联合声明,双方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两国关系的基本原则。 (4)影响:在三国总理的积极倡导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知识拓展】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什么能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促进了亚洲及世界各国对中国的了解,对我国打破帝国主义的封锁和包围,结成新的国际统一战线是极其有利的。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策划的强权外交是一个勇敢的挑战。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倡导和提出,为国家间和平解决争端提供了规范,成为维护世界和平和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基础。(4)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表达了世界人民要求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的共同愿望。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历史证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处理国际关系所应遵循的基本准则,是历史发展规律的体现。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知识点二 ?加强与亚非国家的团结合作 (重点) 1. 概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积极发展与亚非国家的友好关系,促进亚非国家之间的团结与合作。 2.表现——万隆会议召开 (1)时间、地点: 1955 年、 印度尼西亚的万隆。(2) 地位: 这是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 。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漫话历史?
人民的铁扫帚
解读: “铁扫帚”代表亚非国家,这把铁扫帚在印度尼西亚将所有西方国家的代表赶走。 漫画反映的是 1955 年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万隆会议。 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3) “求同存异”方针:在万隆会议上,帝国主义国家挑拨一些国家的代表当着中国代表的面攻击共产主义,甚至怀疑中国对邻国搞 “颠覆”活动。针对帝国主义破坏会议的阴谋和各国间的矛盾、分歧, 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史论术语】“求同存异” “求同存异”中的“同”是指亚非国家团结一致,共同反对殖民主义,谋求发展等; “异”是指亚非国家的社会制度和建设道路不同。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4)万隆会议的意义:中国代表团还积极开展会外交往,与很多国家的代表团举行会晤, 加强了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知识拓展】1.万隆会议?上中国与其他亚非国家的相同点 都曾遭受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的侵略和压迫;都在促进和维护民族独立和世界和平;亚非独立国家的共同目标是发展民族经济和文化。 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助学资料?
亚非国家要坚持安危与共、守望相助,把握机遇、共迎挑战,提高亚非合作水平, 继续做休戚与共、同甘共苦的好朋友、好伙伴、好兄弟。 ——2015 年 4 月习近平在万隆会议上的讲话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2.万隆精神的内涵 万隆会议所体现的亚非国家和地区团结合作、友好相处,共同反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争取和巩固民族独立,保卫世界和平的精神,被称为“万隆精神”。
谢 谢 观 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