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6张PPT。第五单元 国防建设与
外交成就第五单元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精讲知识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知识点一 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难点) 1.背景(1)中国是联合国创始会员国之一:联合国成立于 1945 年,是由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 中国是创始会员国之一,也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当时由国民政府代表中国。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2) 美国操纵联合国排斥中国: 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作为代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理应享有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但是,在美国等国家的操纵下,联合国长期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排斥在外,仍由蒋介石集团占据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 (3)中国争取重返联合国的努力:为争取恢复合法席位,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了长期努力,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支持。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2.时间: 1971 年 10 月。 3.经过: 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 ,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并立即把国民党集团的代表从联合及其所属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助学资料?
联合国大会第 2758 号决议
1971 年10 月 25 日, 在第26 届联合国大会上,就“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组织中的合法权利问题”进行表决的决议。决议以 76票赞成、35票反对、17 票弃权的压倒多数通过。这是世界进步的需要,也是历史的必然。重要提示?
1971 年 10 月 25 日, 第 26届联合国大会以压倒多数通过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 23 国提案,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这里的“恢复”不要误认为是“加入”。 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4.意义: 这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 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 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知识拓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的原因 (1)中国国际地位的大大提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使之成为处理国与 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中国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2)广大亚非国家的支持。 20 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亚非受压迫国家纷纷独立,入驻联合国,使得联合国内部力量发生了转变。第三世界国家需要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中作为支点,以便更好地抑制和打击霸权主义行径,维护世界和平。(3) 中华人民共和国为争取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进行了一系列外交活动和努力。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知识点二 ?中美、中日建交 (重点、难点) 1.中美建交的背景(1)美国对华敌视政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美国政府敌视中华人民共和国,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封锁禁运、包围威胁的政策。双方敌对的状态长达 20 多年。 (2)中美关系转机: 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国际形势的变化, 20 世纪 70 年代初,改善中美关系成为两国共同的要求,美关系出现了转机?。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助学资料?
“乒乓外交” “乒乓外交”指 1971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与美国乒乓球队互访的一系列事件。1971 年,日本名古屋举行第 31 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中美乒乓球队在参赛中发生了联系,毛泽东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时机,经过反复斟酌后,决定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之后,美国乒乓球队也邀请中国乒乓球队访问美国。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中美两国乒乓球队的互访轰动了国际舆论,成为举世瞩目的重大事件,被媒体称为“乒乓外交” 。从此,中美两国 20 多年来人员交往隔绝的局面结束,中美和解取得历史性突破。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2.中美建交的经过(1) 铺垫: 1971 年 7 月,尼克松总统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秘密访问中国,同周恩来总理举行会谈。 (2) 访华: 1972 年, 尼克松访华? 。毛泽东会见了尼克松,周恩来与尼克松举行了会谈。中美双方正式签署并发表了《联合公报》, 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3) 建交: 1979 年, 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史料阅读?
当我们的手相握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尼克松《尼克松回忆录》 解读: 尼克松和周恩来跨越太平洋的握手, 结束了中美关系长期敌对的状态, 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知识拓展】20 世纪 70 年代,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背景及意义 (1)背景:①美国方面,已经认识到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作用,承认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此外,美国想通过改善中美关系,增加美国对抗苏联的资本。②中国方面,从世界和平和国家安全角度考虑,改善中美关系,中美之间保持一种新的均衡关系有利于改善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中国的国际地位;有利于牵制和对付来自苏联的威胁;有利于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总之,改善中美关系是 20 世纪 70 年代中美两国的共同要求。
(2)意义: ①中美建交符合两国人民的利益。 两国建交后,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得到发展。②中美两国是世界上的大国,两国关系的改善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③促进了中国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关系的发展。④中美建交改善了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形象,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3.中日建交:1972 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接着,许多国家纷纷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出现了与中国建交的热潮。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知识点三 全方位外交? (重点) 1. 概况: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继续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 同其他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 2.具体内容(1)中国注重改善和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注重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政治经济合作, 力争中美、 中日关系稳定发展,逐步实现中苏关系正常化,积极发展与欧盟国家的关系。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助学资料?
全方位外交是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世纪以来,形成的一系列外交新思路,其主要内容包括:提倡新安全观,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大旗等。全方位的外交布局:周边是首要,大国是关键,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多边是舞台。 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2) 中国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 顺应和平、 发展、 合作、 共赢的时代潮流, 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3)中国积极拓展多边外交,加强与联合国的合作,为解决区域性争端、维护世界和平和建立一个公正合理的世界新秩序而努力。中国广泛参与多边经济、社会领域的活动,在环境、粮食、预防犯罪、禁毒、难民、妇女等全球性问题上发挥了积极作用。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3.外交成就(1)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 (2)截至2019年9月,中国已与世界上 180个国家建交,参加了 100 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工作。 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助学资料?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理念主要关注人类在 21 世纪需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在新形势之下国家之间应该如何相处, 人类应如何构建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 国际社会应如何缩小南北差距、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发展和繁荣,以及国家之间出现争端与分歧应怎么解决几个问题,具有战略前瞻性、包容性与和平性, 不但为中国外交开拓进取提供理论依据,而且为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注入鲜明的中国元素。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3) 中国举办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 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亚信峰会等重要国际会议,加强国际合作。 4.影响: 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成为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的坚定力量, 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知识拓展】中国取得辉煌外交成就的原因 我国积极灵活的外交政策;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国际形势的变化。
谢 谢 观 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