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综合测试
时间:40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20世纪五六十年代,邓稼先从事一项严格保密的工作。当妻子问及工作性质时,他说:“就是为它死了也值得!”邓稼先奉献了一生,实现了( )
2.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于( )
A.1964年 B.1966年
C.1967年 D.1970年
3.中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继美国的GPS、俄罗斯的格洛纳斯之后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国家的标志是( )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导弹核武器研制成功
C.东方红一号卫星遨游太空
D.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4.我国成功发射第一艘无人飞船的时间及其名称是( )
A.1999年发射的神舟一号
B.1970年发射的东方红一号
C.2003年发射的神舟五号
D.2008年发射的神舟七号
5.2008年9月,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升入太空。它承载的主要信息是( )
A.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B.我国首艘载人飞船飞天成功
C.我国航天员实现了太空授课
D.航天员翟志刚成功实现了太空行走
6.下列关于袁隆平及其培育的杂交水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袁隆平是成功培育杂交水稻的第一人
B.杂交水稻比常规稻增产50%左右,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
C.袁隆平获得我国首届最高科学技术奖
D.杂交水稻有助于解决世界性饥饿问题
7.20世纪60年代,为寻找治疗疟疾的新型有效药物,中国药学家屠呦呦率领团队攻克难关,终于在70年代初发现了青蒿素。由于对人类生命健康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 )
A.物理学奖 B.化学奖
C.生理学或医学奖 D.文学奖
8.在全国开展的“双百人物”评选活动中,邓稼先、王进喜、焦裕禄、袁隆平被提名为候选人。他们身上共同的优秀品质是( )
A.热爱祖国,敬业奉献
B.清廉执政,一心为民
C.献身科学,淡泊名利
D.会战石油,艰苦创业
9.下列我国科技成就取得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原子弹爆炸成功
②中国第一次成功进行了发射导弹核武器的试验
③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④无人飞船上天
⑤籼型杂交水稻培育成功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①④⑤
C.①②③⑤④ D.②④③⑤①
10.下图人物的衣着反映了哪一时代的服饰?( )
A.20世纪40年代 B.20世纪60年代
C.20世纪70年代 D.20世纪90年代
11.下列关于改革开放前后服饰的变化,叙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改革开放前,人们购买衣服要凭布票
B.改革开放前大家都穿着千篇一律的中山装或解放装
C.改革开放后衣着丰富多彩
D.导致改革开放后服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人们的从众心理和攀比风气盛行
12.下列关于现代社会生活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人们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
B.人均住房面积扩大,居住环境改善
C.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全部达到小康水平
D.休闲娱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13.下列关于改革开放后人们饮食结构变化的叙述,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基本上得到了解决
B.人们不但要“吃好”,而且还要“吃饱”
C.人们讲究营养均衡和粗细搭配
D.绿色食品等科学卫生的概念日益深入人心
14.下列哪些热词反映了改革开放后人们消费观念和方式的变化?( )
①休闲 ②娱乐 ③健身 ④赌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5.关于中国铁路事业,以下叙述正确的有( )
①京张铁路是中国人主持设计和修建的第一条铁路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建成宝成、兰新等铁路 ③1997年以来全国铁路实现了几次大提速,大大提高了运营效率 ④截至2010年底,中国的铁路营运里程已居世界第一位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二、非选择题(共55分)
16.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误的打“×”。(14分)
(1)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
(2)1970年,我国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长征一号。( )
(3)“两弹一星”的成功,打破了当时有核大国的核垄断,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
(4)1999年11月,神舟一号载人飞船成功完成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一次飞行试验,开启了我国的飞天之旅。( )
(5)青蒿素类药物对癌症的治愈率很高,得到世界卫生组织的认可和大力推广,使全球数亿人受益。( )
(6)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增加,消费总量不断增长,消费结构也不断优化。( )
(7)今天长途旅行,火车、汽车、飞机、轮船任人选择。( )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 邓稼先,中国现代著名核物理学家。1947年赴美国留学,1950年获得博士学位后回国。1958年他受命研制原子弹,从此,一直奋战在中国西部荒漠中的核基地。由于他把毕生精力都投入到我国核武器的研制事业中,为研制原子弹和氢弹作出了巨大贡献,被誉为“两弹元勋”。邓稼先在日记中写道:“一不为名、二不为利。但工作目标要奔世界先进水平。”
材料二 伟大的事业铸就伟大的精神。在我国“两弹一星”事业的奋斗历程中,广大科研工作者培育和发扬了一种崇高的精神,这就是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
材料三 袁隆平,一位闻名世界的杂交水稻专家,他培育的籼型杂交水稻新品种能比常规稻增产20%左右。籼型杂交稻技术,已被推广到美国、日本、泰国等许多国家和地区。袁隆平享有很高的国际声望,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2001年,袁隆平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材料四 马克思说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事实证明这话讲得很对。依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邓小平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邓稼先的先进事迹。(3分)
(2)材料二中的“两弹一星”是指什么?“两弹一星”精神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4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袁隆平的主要贡献。袁隆平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说明了什么?(4分)
(4)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对你有何启示?与材料四之间有何关系?(4分)
18.读图,回答问题。(16分)
(1)判断图A、图B、图C、图D各反映的历史时代。(4分)
(2)观察从图A到图B、从图C到图D的变化,说明图B、图D服装发生变化的政治和思想根源分别是什么。(8分)
(3)从图C红卫兵服装到图D职业装的变化,说明了什么?(4分)
19.某校组织学生进行以“家乡的昨天和今天”为主题的社会调查,下面是同学们在调查中搜集到的材料,请你阅读后回答相关问题。(10分)
材料一 小力同学从王大爷家里搜集到的两组照片:
“旧四大件”:自行车、手表、收音机、缝纫机。(改革开放前)
“新四大件”:空调、彩电、洗衣机、冰箱。(改革开放后)
材料二 小强同学对自己家庭情况的调查表
衣
食
住
行
收入(年)
1978年
只够换洗
定量供应
土坯房
自行车
200元左右
1990年
新颖多样
量多质好
砖房
摩托车
1.5万元左右
2018年
追求时尚
讲究营养
楼房
小汽车
10万元左右
(1)请你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两则材料所反映的内容。(4分)
(2)请你说说出现材料一、材料二中变化的原因主要是什么。(2分)
(3)今天,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民生问题,请你就此提出建设性的建议。(4分)
教师详解详析
1.C 2.C 3.C 4.A 5.D
6.B 【解析】 袁隆平培育的杂交水稻比常规稻增产20%左右,B项表述错误。故选B项。
7.C
8.A 【解析】 邓稼先是“两弹元勋”,献身科学;王进喜是石油战线英模代表;焦裕禄是“党的好干部”,一心为民;袁隆平为中国农学事业乃至世界农学事业作出巨大贡献,他们的共同点是热爱祖国,敬业奉献。
9.C 10.C
11.D 【解析】 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思想观念的解放,人们的衣着变得丰富多彩起来。D项表述错误。故选D项。
12.C
13.B 【解析】 由于粮食短缺,过去人们在吃的方面只为“吃饱”,而现在粮食充足,人们在吃的方面追求“吃好”,讲究营养均衡和粗细搭配。B项表述错误。故选B项。
14.A 15.A
16.(1)√ (2)× (3)√ (4)× (5)×
(6)√ (7)√
17.(1)他把毕生精力都投入到我国核武器的研制事业中,为研制原子弹和氢弹作出了巨大贡献,被誉为“两弹元勋”。
(2)核弹(原子弹和氢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精神。
(3)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为解决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的吃饭问题和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也为解决世界性饥饿问题作出了重要贡献。说明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科技发展,尊重科研人员,也说明袁隆平的科研成就贡献巨大。
(4)启示:要努力学习、热爱科学,培养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关系: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证明了材料四论点的正确性,它们是论据与论点的关系。
18.(1)清朝(或清朝的某个时段也可)、民国时期、“文化大革命”时期、改革开放后。
(2)图B:政治上,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思想上,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思想的影响。图D:政治上,“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不再搞阶级斗争,而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或民主政治得到发展),大力发展生产力;思想上,改革开放后,人们的思想获得解放,审美多元化。(言之有理即可)
(3)经济的发展会引起思想观念的变化;改革开放促使人们的审美、服饰发生变化;发展才是硬道理。(类似亦可)
19.(1)王大爷家和小强家的日子越过越好,反映了我国人民衣、食、住、行、用等方面有了很大提高。
(2)实行改革开放,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民生问题。
(3)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保障和改善人民生活;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