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守恒定律
学习目标
通过对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关系的实验探究,认识质量守恒定律,并能解释量守恒的原因
【学习过程】:
一、问题导入:
1 、 当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并生成新物质时,反应物的质量总和跟生成物的质量总和相比较,存在什么关系?
2、自主学习课本P100-101页,你作出了怎样的选择?为什么做这样的选择?你推测在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如何验证你的推测?
二、探究学习:
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有什么变化?
教师演示一,学生分组完成实验二(每组分两小组合作完成)
实验一:教师演示——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
实验二:学生小组探究——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实验三:师生共同研讨——盐酸和大理石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小组合作:请同学们使用实验桌上提供的药品和仪器进行实验,完成实验二。为保证实验快捷顺利完成,明确在实验中应注意哪些问题,注意实验步骤。
主要实验步骤:
1、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2、称量反应前各物质质量总和,使天平平衡;
3、使反应发生;
4、称量反应后各物质质量总和,看天平是否平衡;
5、比较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总和的关系
准确记录实验现象
实验方案 实验【一】 实验【二】 实验【三】
实验现象 ?
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总和关系(填“等于”或不等于) ?反应前各物质质量总和 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反应前各物质质量总和 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反应前各物质质量总和 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实验三中有何新的发现?若有你觉得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2、小结: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叫做质量守恒定律。(关注关键词)
三、合作交流;
(二) 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
1、反思:为什么在化学反应的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发生变化呢?你能否根据原子在化学反应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特性来解释这一事实?
2、小结: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
化学反应的过程是 重新组合的过程,即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 没有改变,原子的 没有增减,原子的 也没有变化,所以化学反应的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
扩展:这些原子在种类、数量、质量上的守恒必然导致 上存在着守恒关系。
四、学以致用:
1、用线系在铜丝中央保持平衡悬挂,然后加热铜丝一端,是否会保持平衡?
2、24克镁与16克氧气恰好完全反应,则生成氧化镁的质量为____克。
3、酒精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能否根据这一事实,推断出酒精中肯定会有什么元素?可能会有什么元素?
五、扩展提升——我能行:(课堂检测)
(1)、下列现象可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
A、10g水受热变成10g水蒸气
B、湿衣服晒干,质量变小
C、铁在空气中灼烧后,质量增加
D、蜡烛受热熔化,冷却后质量不变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以推知,铝箔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 )
A、一定等于铝箔的质量 B、—定小于铝箔的质量
C、—定大于铝箔的质量 D、无法确定质量大小
(3)、在化学反应前后,总数可能改变的粒子是( )
A、质子 B、原子 C、电子 D、分子
(4)、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可简单表示为 : H2O + CO2 → 淀粉 + O2 , 由此判断:
淀粉中一定含有 元素 ,可能含有 元素。
(5)、在化学反应2XY2+Y2=2Z中Z的化学式为( )
A、X2Y3 B、XY3 C、X2Y6 D、 X2Y4
(6)、24.5克氯酸钾与5克二氧化锰混合共热,待完全反应后,冷却称量剩余固体物质19.9克,则生成氧气_____克.
六、归纳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布置作业】:完成达标训练
达 标 训 练
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物质之间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物的总质量必定等于反应物的总质量。( )
(2)煤燃烧后,生成煤灰的质量比煤的质量小,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
2、在化学反应中,一定能发生变化的是( )
A、原子的种类 B、原子的个数 C、原子的质量 D、分子的种类
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填空
(1)电解18克水,可生成2克氢气和 克氧气。
(2)32克硫在氧气中全部燃烧,生成64克的二氧化硫,则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是 克。
4、已知 A、B各表示一种元素,X表示一种物质,用下式表示一个化学反应:B2+2AB2=2X,试推断X的化学式
5、已知浓硝酸是一种易挥发的强酸,见光易分解,其分解的反应方程式为:4HNO32H2O+4NO2↑+X↑。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⑴浓硝酸的化学性质: (写出一种即可);
⑵水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 (最简整数比);
⑶判断X的化学式: ;
⑷二氧化氮分子由氮原子和氧原子构成,其中,氮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氮原子的最外层上的电子数为: 。
链接中考
二氧化氯是新一代饮用水的消毒剂。下图是生产二氧化氯的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 表示氧原子, 表示钠原子, 表示氯原子)
依据上述信息可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 B、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
C、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发生了改变 D、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课后预习】 预习《化学反应的表示》有关内容
+7
5
2
PAGE / NUMPAGES